出版者说人们常说,爱书人有好书总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念头,其实出版人出版好书也同此心理。“众乐乐”者其实是追求一种节日的效果,可我们已好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欢乐节日了。人类今天在科学发展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可以说远远超出了过去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但人类在了解自身上较之科学的进步来,却相对很落后。国内出版界长期对生理书大都还停留在医学的出版理念上,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类的生理难免会留下社会文化的烙印,我们的这套《生理人文》系列书就是想在这方面的图书出版做一些尝试。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的知识,了解人自身才能最充分地了解和解决我们所面对的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共生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困扰。关于人的生理与人的文化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在国内图书出版方面比较单薄,而西方这方面具有价值的书在日益增多,这些书将人们关心的生理知识与文化取向结合起来,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苏方桂 第一部分:惊 艳 圆圆初上琵琶弦 ,呀!“剪碎名花为貌,细揉嫩柳成腰,恰又莺雏燕小。”吴三桂惊见神女,欲会高唐,岂料巫峡起风浪…… 陈圆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 陈圆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响过中国历史面貌的女人。 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数百年受到历史唾骂,陈圆圆也成了被人不齿的“祸水”。 吴藩一怒为红颜,天生丽质身何辜? 污泥不染芙蓉面,玲珑心肠生侠骨。 绝代美姬陈圆圆,心怀黎庶忧国步。 一死犹进药石言,希冀藩王留退路。 始信红颜非祸水,乱国须眉史难书! 木鱼声声观音堂,香烟缭绕商山树。 古远年湮草萋萋,夕阳余晖照古墓。 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苏杭一带景色之妩媚秀丽,早已名闻遐迩。钟天地之灵气,受秀景之氤氲。“自古苏杭出美女”,亦为人们所公认。古代春秋时美女西施便出生在这一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ω^)↗-魂归古代 第一章 酒醉驾驶“我告诉你我根本就没喜欢过你,只不过是你自己像个傻瓜似的,要不是因为你的钱我会和你还在一起,你真以为自己长得很漂亮呢!!!大街上有的是你这样的,别在我的面前哭哭啼啼的”陈浩搂着个漂亮妹妹喝着美酒对着眼前哭哭啼啼的小雅说“不是你对我说你爱我的吗???你怎么这样了???”小雅说完所有人都笑了“爱??我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有钱,现在你的钱不是没有了吗??别再痴心做梦还有谁会爱你这种笨女人了!!”陈浩说完迎面而来一瓶凉水“谁??谁???”陈浩被泼了一瓶凉水“我!!!!”「月紫晴,只身女青年没车没房没婚姻,曾经有过一次恋爱不过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也给紫晴带来了一生的伤害」...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内容介绍:一梦之前,她是最平常的贵族少女,憧憬着高贵的身份、尊贵的良人;一梦之后,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人生轨迹也悄然改变,于是……那场九龙夺嫡的盛事也有了全新注解!-----------------------------------------------------本文严重架空,与真实历史多有不同,请喜爱追根究底的童鞋乘坐右上角红X号列车自行前往拜访相关史书,谢谢!作者自定义标签:、豪门恩怨、宫斗家斗读者印象:好看(60)、四爷V5(38)、绝对大作第一章 南柯一梦“……格格,该起了。”耳边传来小丫鬟的轻轻呼唤,晴鸢慢慢睁开了眼睛。眨了两下眼,总算是清醒了些,她慢条斯理地从床上爬起来,懒懒地伸了个懒腰。...
小说排行榜:/top.aspx《帝国BOSS的巨剑——古代最牛君王打架史》 作者:小学生阿萌 “宇宙之王”、“马其顿雄狮”、“罗马无冕之王”、“大秦祖龙”、“大汉天子”、“上帝之鞭” “信士的长官”、“不眠之帝”、“天可汗”、“欧洲之父”、“一代天骄”……谁才是古代世界最雄武的铁血君王?他们是如何发动和进行那些古代史上惊心动魄的战争的?他们指挥各自的帝国大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的同时他们之间又有何种微妙的关系? 波斯称霸西亚、亚历山大东征、罗马荡平高卢、秦王扫六合、大汉破匈奴、匈人入侵欧洲、阿拉伯“圣战”、拜占庭扩张、大唐平四夷、法兰克统一西欧、蒙古西征……这些波澜壮阔又血腥残酷的古代战争是如何爆发又是如何进行的?它们对世界历史有着何种影响?欧洲、中东和东亚那些帝国BOSS们的战略战术又有何种差异?...
第十二章 西湖与南宋 历经“靖康之难”的剧变,宋高宗群臣于风雨飘摇中,在临安(杭州)重续宋朝命脉。这一身兼制造业中心的南宋国都,繁华不下于《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汴京景象。然而,尽管帝国掌握了丰富的资源,但缺乏适当的服务性事业为之周转,使得经济上未能突破,影响所及,军事也积弱不振。因此,在金和蒙古人的连番侵迫下,只有走上灭亡一途。 杭州(临安)在隋朝已负胜名。南北大运河开创后,它是南端终点。它与开封不同,后者大体上是一座消费城市,购买力操在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和随从手里。南宋的国都——杭州,则是制造业中心。造船业、丝织业、瓷器与纸张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飞猛进。西湖胜景 对现代的旅游者而言,离杭州近在咫尺的西湖,是观光者必往的胜地,当初该处是杭州湾的一部分,迄至公元7世纪前期尚且如是,后来靠钱塘江的一面被阻塞,年久月深,湖中的盐水也就变成淡水而成了今日的西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书名:谋嫁文/泉青叶内容介绍:强势不低调,生猛有人要。 - 一桩嫁娶,四方心思。 她强势生猛力争上位,他们虽不如她又怎堪被压? 谋嫁谋嫁,她谋的是嫁,他们谋的是她! 当生猛袭来,当情感萌发,最后究竟是她嫁得其所,还是他们谋得其人? 且看《谋嫁》! - 女主版简介: 因为她生猛,所以她被弃! 重生了,改?绝不!没有最生猛,只有更生猛! 又来求娶?好,请!不请进来如何关门放七七! 想要艳氏?好,给!不撑死他就算他比她生猛! 打通仕途?好,打!不托高一点儿怎么摔死他! 她是最有身价的未嫁女,也是被遗留下来的孤女。男人们有多爱身后的无双艳氏,就有多恨她的生猛品性。...
请您一定仔细阅读以下文字:-txtsk/主要用于手机,pda,mp3,mp4等的阅读txtsk/-作者:狂梦璐人甲第一章 穿越 “什么!芊芊,你要到古代去!那里很落后耶,就算招小弟也别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嘛!这里不是有你一大票追求者……”可视电话表上空,一个娇俏女子皱着柳叶眉略显焦急的劝说着。 “梅子,你就放心吧,我做了万全的准备拉。这里有什么好玩的,也不能杀人放火,稍微出格一点的事情都不能做!古代才好玩呢,我要找好多能为我效命的手下,还要都是武功高强,头脑过人的大帅哥,大美女!呵呵……”想着想着,白芊芊开始流口水了。(汗……) “你还想杀人放火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胆,你也就嘴上说说拉。不过我真担心万一在那边遇到危险可怎么办啊!”白芊芊唯一的好友杜如梅依旧不太放心,“要不是我奶奶在X星球上想我想的病了,我必须去看看。我就陪着你去了,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毛泽东家史篇 自序(1)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专家。在我的写作计划中,最初也没有写这部书的打算。萌发撰写此书的念头,与本人从事编辑工作有关。因此可以说,如果本人不从事编辑工作,便不会撰写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讲呢?话必须从1982年说起。 1982年,我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后,经常要处理与毛泽东有关的书稿。在编发这些书稿的过程中,发现对毛泽东及有关史料的记述有许多说法不一的情况。 例如,对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有的著作说他婚后有4个儿子,有的则说有8个儿子。这个问题,关系到毛泽东的世系族支问题,说法不一怎么行呢? 对毛泽东的家庭成分,有的著作说是“贫农”,有的说是“中农”,有的则说是“富农”。这三种不同的记载,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全文) 作者:岳南海南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分 序章 千年梦寻(1) 1962年,在美国费城的一个会议上,美国作家协会主席赛珍珠(Pears.Buck,1892-1973),针对西方反对和封锁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行为,发表了一篇演讲。她说道:“各位,我知道中国,我在中国住过很多年,有很多朋友,我在南京教过书。我还记得我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们,他们是在如何地奋斗、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时常有人问,为什么这么高比例的中国人是卓越的人呢?是绝对卓越的人民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很久,今年是黄帝纪元4660年。在4600多年中,中国一代一代地经历过苦难、贫困、死亡,只有最强的人、最聪明的人才能留存下来,弱者都死光了。……我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很信的,现在留下的中国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值得尊敬的人。”...
07、从霍光到王莽 霍光于公元前87年受汉武帝遗命以大将军的身分辅助8岁的昭帝,事昭帝13年。昭帝无后,霍光迎昌邑王刘贺继位,不出一月,因他“昏乱”,夺去他的皇帝玺绶,另迎武帝曾孙刘询登极,是为宣帝。再6年而霍光去世,事在公元前68年。 王莽于公元前一年为大司马(根据习惯至此已有摄政王的声望),也因为哀帝无嗣,迎中山王9岁儿子刘街为嗣,是为平帝。他在位5年,相传为王莽毒死。兹后王莽又立了一个两岁孩子孺子婴继位,他自己以大司马的身分进为安汉公,先“居摄”,次为“假皇帝”,至公元9年以“新”代“汉”,“即真天子位”。他篡位之后也做了14年多的皇帝,于公元23年为民兵所杀。 他们两人间相去约七八十年。传统历史家把霍光比作伊尹周公。他受命时,已“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沈静详审”。王莽则像貌类禽兽,“侈口厥逊,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第十封信 第十一封信 第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一封信 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得如何;问到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自由;这自由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问题实在不容易回答,这也是每次回信我常常绕开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了,了解得多了,体会也一点一点深起来。几年生活下来,我觉得,也许现在,我可以在信里给你聊聊美国了。 在美国的华人移民有新老之分。老移民是上一世纪或更早来这块土地上谋生的。以从福建,广东来的为多数,修铁路和淘金就是他们的历史业绩。以后,则象所有其他国家来的移民一样,尽量发挥自己的专长做些经营,...
作者:天夕 目录 鸾:我的前半生 我的后半生1 1.拍卖2 2.缘起5 3. 秘密7 4.野史11 5.天花13 6.更替15 7. 登基18 8. 惩监20 9. 斗智23 10. 温泉26 11. 胭脂30 12. 奴颜34 13. 试水36 14. 神鸦41 15. 初情46 16. 仲秋51 17. 阴谋56 18. 凤凰62 19.契约65 20. 大婚70 21.雷霆75 22.秋狝79 23.迷情84 24.无敌89 25.常宁94 26.省亲100 27.初雪107 28.晋敏113 29.硕鼠119 30.纪年124 31.纯僖132 32.燎原138 33.暗潮143 34.惊雷148 35.送别155 36.甲寅160 37.离歌165 38. 番外175...
“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冤案始末书籍简介 丁玲说:1957年作协党组扩大会闭幕后,我走的时候,周扬跟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句话:以后再也没人叫你同志了,你有什么想法?1957年那个时候,我当然无话以答。第二句话:我看,还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很得意呀,他胜利了嘛,我是失败者嘛,我是反党集团、右派分子嘛!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第一部分:全国解放之初的那几年,是丁玲一生中"官运亨通"的几年,如果把职务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称为"事业"的话,那么,那几年是她一生中事业的巅峰。她是1949年6月初,从居住地沈阳来到北平的。1936年初夏,她从南京独自悄悄来到北平,寻找党的关系,从那时算起,阔别这座城市已有十多年了。旧地重游,引起她许多遥远的回忆。第1节:最精彩的一段时光...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作者:董无渊死去活来重生之后,对于前世,若要问贺行昭最舍不得什么,她大概会说舍不得女儿惠姐儿,早夭的儿子欢哥儿,还有那个敢爱敢恨的自己。***********************************************一言简之,讲的就是一个侯门千金前世死乞白赖嫁给某人,这一世看透了心宽了,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标签:帝王、女强、温馨、宅斗、重生第一卷 楔子大周朝隆化十二年三月,冬寒未散,春暖未至,虽有新绿抽芽却也偶有寒风凛冽,道口胡同人声熙攘,彰显着初春时节的热闹。东兴胡同口,晋王府却朱门紧闭,整座府邸缄默无声,门口高吊着两个白灯笼,上头写着“奠”字。晋王府的女主人贺氏,殁了。...
15、北魏拓跋氏 公元5世纪之末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举措奇特,为中外历史所罕见。他于公元493年决意迁都洛阳,翌年颁诏施行。他又禁胡服断鲜卑语,若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者”,免官。他自己本姓拓跋,至此改姓为元。其他鲜卑慕容尉迟等姓氏,也一律改为单音汉姓。元宏生于公元467年,4岁登极。他从小由文明太皇太后抚养,所以做皇帝的前20年,朝事也由她掌权,这位太皇太后,照头衔看应当是老态龙钟,而实际上她开始临朝听政时,似乎未满30岁。她的家世可追溯到北燕冯家,也是“五胡十六国”期中汉人创立的朝廷之一。后来元宏的两位皇后也是冯家女,他又以“绝同姓之娶”为名,令他的六位皇弟一体与他朝中汉人显官联婚,其配偶也由皇帝御前指派,有如“次弟始平王勰,可娉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详,可娉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这半打皇弟以前所娶,则一律降为妾媵。...
《过去的大学》 《过去的学校》的“过去”,并没有追溯到那么远,大体上是从清末维新变法、初设新式学堂的时候写起。而写这些“过去的学校”的老先生们,像蔡元培、沈尹默、刘仙洲、茅盾……也多是五四时代的人。他们或者是五四时代的校长、教师,或者是五四时代的学生。也有晚于五四时代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抗战时期的都有。下限则断在一九四九年,也就是建国以前。建国以后,那就只能说是“现在”,不能叫“过去”了。****************《过去的大学》第一部分*************** 蔡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后,在我心中就有一个念头,北京大学应当办好,蔡先生负重名,我们应当帮助他把北大办好。有一天,我去看蔡先生,和他作了一次长谈。 我说:“蔡先生,这次北洋政府借您的招牌来办北大。到了有一天,您的主张和政府有所不同,他马上就会赶走您。所以,你现在对北大应进行改革,但有一点要注意,凡改革一件事,要拿得稳,...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 鄙人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间,戏成《清史通俗演义》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