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小雀第一章那是一个仲夏的夜晚,幽静的山坡上到处是飞舞的萤火虫;同时这也是个生意盎然、万物低喃的夜晚。月娘洒下一片银亮,柔柔地轻抚着这山坡。山脚下的层层房舍也燃起点点灯光,彷佛在和这静月的光彩互相呼应似的;夜,既清凉又舒适。一个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追逐着一只兔子上了山坡,就在他飞身要扑上的同时,那兔子却突然跳入了草丛中,消失不见。那小男孩懊恼地叫了一声,黑色晶亮的大眼里充满了失望。“讨厌,怎么突然不见了?”“你是谁呀?”一个稚嫩甜美的女声怯怯响起,男孩吓了一跳,转过身来。在他面前的是一名绑着两根乌黑油亮辫子,有着一双天真的黑色杏眸和娇艳小嘴的小女孩。她眨了眨眼睛,眸光内透露着好奇。“妳又是谁?”男孩生得浓眉大眼,稚气的脸庞上却有着帅气的线条,可以想见长大后会是个多么英俊劲健的男人。...
作者:馥梅楔子车阵绵延至少有两公里远!在这塞车的阵容中,一辆黑色宾士轿车里,冷气正强力的放送着,在与司机相隔的黑色玻璃帷幕的后座,有两个男人正专心在公事上。戴着金边眼镜斯文潇洒的男子正在对一脸冷凝气息,俊逸不凡的男子报告事情,两个男人全然不因塞车而烦躁不安。突然,一阵悦耳的歌声隐隐约约传进车窗,吸引了冷凝男子的注意,照理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他却真更确确的听到了。于是他缓缓的抬起头来望向窗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上红下绿的招牌看板,上头写了“爱情邮差”四个字。爱情邮差?好个别致的名字。它是一间花店,规模不大,而引起他注意的歌声,应该就是那个女孩所发出的。只见一个女孩,大概二十一、二岁左右,穿着一件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怀里抱着一大束花朵,正哼着歌,旋舞着为花朵分类。...
作者:朱映徽楔子狭小的空间里,书本略淡的霉味传来,盛夏的午后,顶上一台嘎嘎作响的小风扇实在发挥不了多大的效用。骆采菱摊开右掌扬了扬,仰头瞄了眼天花板,脚下本能地往后挪开几步,实在是它每转一下就摇晃一下,怎么看都太有害她脑袋开花的嫌疑。抬眼看向前方埋首在书堆中挖宝的好友,看起来欲罢不能,她只好自己想办法打发时间。这家旧书收购店其实开很久了,每回路过从没想过要进来逛,今天要不是朋友请她帮忙,她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走进来。目光略略仰高,浏览过架子上整排的书籍名称,流力学、电路学、管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生物学、护理学、社会学、药剂学,还有……光谱学?这是什么东匹?一堆学看得她叹为观止,现在入学得还真多。踮高脚尖,顺手抽下那本光谱学,没料到书本排得太挤,这一抽旁边两、三本也顺势滑落。她本能地侧身闪避,腰侧撞到另一边的书堆,她暗叫不妙,正犹豫要扶住摇摇欲坠的小山还是先闪人时,...
作者:葆星【由文,】第一卷 第一章 魏宏“太弱了!一略显朴素的房间里,魏宏盘坐在床上,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喃喃的说道,这具身体竟然才达到武者一品,而且,在这片并没有丝毫限制境界的大陆下,十二载,却仅仅只达到武者一品。资质平庸,经脉堵塞,也难怪,魏宏微微闭目,细细的打量了一翻自己的身体,突然,轻轻的‘咦’了一声。“竟然,有人给这具身体下毒了!”魏宏眼里一冷,轻声说道。“少爷”门被推开,一个十三四的小女孩迈步而进,看着床上的魏宏,语带埋怨的说道:“少爷,我们跟主家比不起,淬体丹,既然已经被抢走了,您又何必去大闹,非要跟魏豹少爷比武呢,他可是已经达到了二品武者!”“淬体丹?比武?”魏宏看了一眼进门的小女孩。小女孩叫小叶,是这具身体的惟一一名小丫鬟。...
作者:馥梅楔子懒梅子爆料喽!素娥我常常在想,一个人怎能如此与世无争?一个人又怎能忍受周遭人吵翻天,而自己虽身陷其中却依然不受干扰?一个女人又怎能闲着无事却不闲磕牙呢?没错没错,这个人就是馥梅!认识她,可说是打从她“哇”的一声来到世上起,看着她成长的她的稳、她的德(不论人长短)、她的孝心、她不与人争长论短(哇!简直媲美天使)。对!就是这样让我钦佩,也证实“心宽体?”这四个字,哈哈!不过,此小女子最近勤嘿咻(想歪了吗?想歪了吗?哈哈!),别误会,是浑动减肥啦!哈!把这稿子交出去时,我可能会挨揍!她不准我透露太多,不过……这应该不算多才对,嘻嘻……所以咧!当她说要出书时,我还以为她在说天方夜谭呢!这个懒到极点的女人,竟然会写到结局?这个惊奇留在我心中尚未消散,没想到眨眼的工夫,她的书已经一大串了。...
作者:小分队长【】第一部 初庐篇 序章 传说与真相混沌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丝耀眼的白色光芒,当那渺若微尘的光芒扩大到足以照亮整个世界的那一刻,这个世界的诞生便宣告完成了。那光芒的原发地,白色的天巅高原之上,一男一女相拥而泣,他们便是在数千万年后,被人们称为创世之圣神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哭泣的原因,就如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诞生的真相一般,但秘密不会永远是秘密。转眼间,时光流转,在他们有意无意之下,世间出现了万物,各种生灵觅著正常或异常的矩道,在自然的世界中进化。“毁灭他们吧!我不喜欢他们干扰了你我的清静。”男温柔望著苍茫间的众生。“让他们自生自灭吧!难道你忘了……?”女轻轻的拥住了男,此时天巅高原上,有时光的长风掠过,当长风从茫茫世界的一端回到原处之时,世界又已改变。...
作者:葛红兵希伐若的自我介绍我关心卡夫卡笔下的小人物。一个叫希伐若的人。可能很多读卡夫卡的人对这个人物都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他真正的地是一个小人物。让我们看看他对待K的态度。起先他对K是彬彬有理的,甚至因为惊醒了他而向他表示歉意。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他主动地作了自我介绍,请注意,虽说是自我介绍,他却并没有真正地自我介绍,实际上他只是介绍了他的父亲是谁,他说自己是城守的儿子,而关于他自己的职位、姓名等等却不置一词,因而对于他是谁,我们其实还是一无所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真正的小人物,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对自己是那样地不自信,因而他在介绍自己时,总是通过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来介绍自己,仿佛将自己同某个大人物联系起来,他自己才能获得足够的自我,才能在这个世界立足。...
作者:石钟山【由文,】父亲进城11950年8月,父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满怀亲情地走进了沈阳城,身后是警卫员小伍子,以及源源不断的队伍。此时,父亲走在沈阳城著名的中街上,他的眼前是数百人组成的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秧歌队,背景音乐是数人用数只嗦呐吹奏出的《解放区的天》曲调欢快而又明亮,扭秧歌的人们,个个喜气洋佯。父亲本想打马扬鞭在欢迎的人群中穿过,当他举起马花正准备策马疾驰时,他的目光在偶然中落在了琴的脸上。那一年,琴风华正茂,刚满二十岁,一条鲜红的绸中被她舞弄得上下纷飞,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在她的身后欢蹦乱跳。青春的红晕拴懦了她的眼角眉梢,她正在和姐妹们真心实意、欢天喜地地迎接解放军的又一次进城。三年前,辽沈战役之后,国民党溃退了,那时的解放军就进城了,很快又南下了。这次解放军又回来了,和以往不同,他们要在这里长久地住下去,守卫着新中国的北大门。于是,沈阳城里的百姓,真心...
作者:凌淑芬话说“原谅”凌淑芬“为什么女主角总是那么轻易的原谅男主角?”这真是个好问题。对啊,为什么?明明男主角就是那样残酷的伤害女主角,只因最后一刻幡然悔悟,发现自己是爱她的,或者女主角发现自己原来如此深爱他,就不计前嫌在两页之间原谅他了。不公平。所以我决定我要写一个“没有那么轻易原谅”的女主角。好,故事的大目标出来了,接着开始抓情节。你们也晓得,既然重点是在于“原谅”这件事,那么首先我得设定一个坏坏男主角。他一定要非常非常可恶、对女主角极尽伤害之能事,这样才能构上“不被轻易原谅”的标准。好,男主角的形象也出来了,接下来就换女主角。男方既然是大坏人兼超级混蛋,那女主角当然要有如天使一般,纯洁温柔善良,集人性美善之大成,对照男主角的坏,更显得她的圣洁高贵,可歌可泣。...
作者:杨晓升引言:当作家走进专案组腐败的痼疾,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也为中国的老百姓所痛恨。可悲的是,腐败似乎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抨击,它一如久治不愈的牛皮癣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冒出,大有前赴后继、不怕斩尽杀绝之势。什么原因?贪欲也。有一句成语:欲壑难填。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欲望应该是有止境的,没有止境而且是没有节制的欲望,肯定是犯罪的渊薮,最终害的只能是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人。本书着力解剖的,就是一些形形色色没有控制住自己、任欲望之蛇蹿出灵魂随意横行肆虐的人。这些人,大都高居职位,按理,他们也有优越的待遇,羡慕者多,追随者众,衣食住行已经无限风光。可悲的是他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并不满足。他们想的并非尽职尽责,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当好人民的公仆,而是在欲望的支使下,利用人民给予的手中的权力,或明目张胆,或暗度陈仓地大肆敛财、四处挥霍...
作者:唐达天第一章 意外车祸二月二十三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是,对边阳市来讲,却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边阳市人民政府的市长高中信出车祸死了。一个地级市的市长车祸身亡本无什么大惊小怪,问题是,谁都无法想象到,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这次车祸有关,或者说,这次车祸就像一个导火索,一下子激化了所有的矛盾,曾经一度使这座城市上空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云……高中信的死讯随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被传开后,不同的人得到死讯的心里震撼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常务副市长刘国权得到这个消息后,仿佛一声滚雷掠过心头,先是精神一缩,继而,全身一阵发紧,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就死了呢?五天前,高中信上省城开会前还给他安排了几项亟待落实的工作,那样子仍是有点颐指气使。当时他还想,你狂什么呀,与你共事也不过是几年的光景,难道这个市长你能当一辈子?没想到这一切不愉快从此结束了,刘...
作者:庄雅婷、黄强华黄强华自序小说之所以能够发人深省,在於作者可以藉着个人气质和文字功力来赋予其生命力,从古至今,尽管文字表现方式完全不同,只要足好的作品,总是能够源远流长。可是由祖父、父亲和我们几位兄弟所创的「金光布袋戏」,却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型式,既是传统技艺的一种,却又以通俗戏剧的方式在萤光幕上呈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戏偶造型更生动了、操控技术更多样化、特殊效果更足炫丽非凡,但终归是一种娱乐性高的「表演」而已,要留传长远,实在难上加难(毕竟拍摄手法、特效等等,将来总会落后)。当然,黄家三代创造新格局的掌中戏,并非是有雄心壮志要完成一种艺术品或是历久不衰的作品,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维繫这项传统技艺,使之永久不坠,所以,在萤光幕上表现的金光戏必须不断地改进,不但得保持一定的「内涵」,也要经常随着现代人需求和技术进步来改进「外在」的面貌,只要始终有人在注意布袋戏...
作者:王朔上篇经过一个星期艰苦的谈判和讨价还价,北河乡仍将工人的年薪卡在一千三,不肯降下来。这样,我只好放弃承包那个社对办的濒于倒闭的服装厂。一个朋友告诉我,一家位置很好的餐厅正在清理帐目,问我有无兴趣去当经理。我常去惠顾那家餐厅,知道其背景复杂,那伙人哪一个都是开罪不起的,便谢绝了。天色已晚,临街的高楼大厦间间灯火通明,雪亮的外国汽车川流不息,大街犹如一条快速流动的明晃晃的河。我随着密集的人群急急走着。商业区林立的霓虹灯使鲜丽的广告牌,琳琅的商品,花团锦簇的少男少女笼罩在红红绿绿,忽明忽暗的氛围中。一串豪华的大旅行车鱼贯停在一座金壁辉煌的大饭店门口,涌下成百挂着相机,满面笑容的外国游客,衣冠楚楚的侍者毕恭毕敬为他们示路。一个交通警察呵斥一个乱闯乱瞧的中国小伙子,小伙子满不在乎地说:...
作者:张平共产党人必答卷——再版序言孙武臣一现在读张平的《抉择》(原载《啄木鸟》1997年第2、3、4期)如同过去读他的《天网》、《孤儿泪》一样,那感觉似乎只有“振聋发聩”一词来形容才是准确的。从始至终,我们的心潮都被作品的思想冲击力激荡着,震撼着。读张平,这感觉大约是不会错的。我猛然想起老作家孙犁《论风格》一文中的一席话:“风格的土壤是生活,作家的前进的思想是它吸取的雨露。如果作家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充实的、战斗的、积极为人生的,那他的作品就像是生长在深山大泽的树木一样,风格必然是奇伟的。否则,即使作家精心修饰,他的作品也不过是像在暖室里陈设的盆景一样。在暴风雨里长大的才能是海燕,在房檐上长大的只是家雀。它们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这段话写得好,因此,不会忘。我的体会:第一,多年来这么讲“风格”的不多了。强调作家个人教养熏陶、性格特征、艺术师承、爱好趣味,掌握艺术语言和艺术...
作者:肖仁福说大论小(自序)我曾说过,自己升斗小民一个,一辈子卑微低贱,没什么底气。我也知道世上叱咤风云的能人、强人、伟人永远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机关里也一样,一眼望去都是我这样没什么大出息的小角色。然而哪个小人物甘愿永远做小?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一步步做大的,所谓将相本无种。然而命定是小人物,却偏偏想大化自己,这世上也就会多出许多悲悲喜喜、浮浮沉沉的故事。说到小,是没法离开大的。大是小的对立面。国民的骨子里是崇尚这个大字的。大中华,大中国,大一统,大帝国,大汉族,这些词汇一出口,人们就觉得豪气,倍感精神。具体到人,只要一与大字相联系,没有不是褒义的,什么大智大慧,大勇大谋,大彻大悟,大慈大悲,大人大量,大模大样,大手笔,大境界,大作为,不一而足。领导报告里用得最多的是这个大字,什么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思路大调整,改革大突破,工作大转变,...
作者:楼雨晴关砚彤聪明、美丽,有很好的工作、优渥的收入,看起来是那么美好、漂亮,教人羡慕。但是再多的成就,没有人跟她分享;再多的享受,都填不满心中的孤单。她的愿望很简单,只是不想再一个人生活,想要有人爱她、陪她,给她一个拥抱,跟她一起吃晚餐,不用独自面对空荡冷清的屋子。可朋友笑说,她不适合谈恋爱,只适合养男人。因为她有钱,却不懂得男人的脾气,只好让男人来照顾她。有什么关系呢,如果金钱真的可以留住一个人,如果这个她一时冲动捡回来的神秘男子,真的可以陪伴她摆脱无边无际的寂寞,她就养这个男人吧,用她的金钱,换他的爱情……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
作者:断晨风序章 情殇大学毕业典礼刚刚结束。一名男子精神激动地走在校园里,直奔校门赶来。这人留着学生头,戴着大眼睛,浑身上下一片灰白色:灰白色的上衣,灰白色的牛仔裤子,灰白色的运动鞋,干净整洁。但是在这个流行名牌的的时代,尤其是在大学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却安之若素,稳如泰山。这个青年虽然另类。但是他在这个学校却很出名。他叫陆羽,大四的学生,自从进校以后,成绩一直是第一名。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就像是他那一身灰白色的衣服一样。他努力,艰苦奋斗。为的就是毕业论文能够获得特等奖,那个十万奖金和一个申请留学的机会。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四年的努力,坚持不懈终于换来的成功的消息,陆羽现在感觉全世界的花儿都在为他开放,向他祝贺。为他鼓掌。更让陆羽高兴的是,他有一位一直在他身后默默为他加油的女友。而且还是一位大美女级别的。她叫小云,在大一的时候两人同坐一辆火车,恰好又坐在同座,恰好又...
作者:刘国民【书评】孤独的新闻枪——读作家刘国民的《首席记者》黎志坚被滨江的老百姓称为“铁肩”,因为他采写的社会版新闻能够为百姓说话。这外号取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道义”就是道德和正义,“铁肩担道义”是说要以坚强的决心和毅力,用毕生的力量来挑起弘扬道德和正义这副重担。“著文章”指通过报纸,宣扬社会公平,唤起民众觉悟,为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出力。他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铁肩黎志坚既有义胆侠骨,也有柔情风雅。除了帮助贺小贺寻找拆迁队杀人证据,还帮助打手焦尔健的妻子焦妍为儿子焦明明治疗心脏病,表现出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当然他不是“高大全”,他拿过公司发给的红包,也曾出入“红袖添香”,还对采访对象贺小贺心生好感,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形象。相反,倒显示出一个真实性来。事实上,拿红包已经是媒体的潜规则,他黎志坚是名记者,怕也很难例外,只是程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