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易【,】月魔第一章 教授之死凌渡宇回到寓所的时候,挂在大厅中央的古老座钟钟摆摇响了第十二下,宣告一天的结束。山林虫声唧唧,透过门窗隐约地传入来,凌渡宇的这所现代化的复式洋房,位于山冈高处。厅前落地大玻璃视野广阔,山下、海港和对岸迷人的城市夜色尽收眼底。遍布两岸五光十色的灯火、港口海面闪烁不定的倒影,是那样遥远和不真实,如幻如梦。凌渡宇轻轻呼了一口气,在大厅一角的组合沙发上坐下来,背脊枕靠着柔软弹跳的沙发靠背,舒适的感觉透进每一条神经里去。日间离奇的事,仍在困扰着他。凌渡宇在上衣口袋中取出一部蓝皮小册子,封面上印有DIARY的字样,烫金的字体龙飞凤舞,设计者颇下了一番心思。不过凌渡宇的兴趣并不在日记册的设计上,而在于其中的内容。...
1998 第10期 - 科幻之窗罗伯特·希克利 孙维梓主持人的话:也许,这个故事给予作者的启示要比给予读者的还多。我们从来不摒弃作品的意义,但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容易被这种超越文本与故事的东西束缚了手脚。结果往往因为文本的不完善,故事的平板而大大减弱了对意义的表达。(怡 雯)渔夫汤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将去充任职业罪犯。那天早上,绯红的太阳刚刚升出地面,另一颗黄色小太阳也随即升起。汤姆的村子是新吉拉维星球唯一的村庄,在广袤的绿色原始森林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白点,被两颗太阳的光辉照得熠熠发亮。汤姆刚从美梦中醒来。他体格魁梧,身材挺拔,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细长的眼睛,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浑厚无邪的天性。汤姆不太忙,因为到秋天才是捕鱼的季节,目前没活可干,每天光是闲逛或修理渔具。...
1998 第11期 - 科幻之窗大卫·W·赫尔 王荣生主持人的话:继《美食》、《天幕坠落》和《卧底》等作品之后,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科幻作家大卫·赫尔推出了这篇新作。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样,《埋葬妈咪》也是一篇极富人情味和人生哲理的软科幻作品。它此前已在美国专业科幻杂志上发表,并获得1998年雨果奖的提名。说它是一篇匪夷所思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作者选取了一个格外独特的切入点,使情节层层推进,铺陈开来,成为一个初读起来感到些许怪诞离奇却又极为新鲜活泼,掩卷之后余味悠长的科幻故事。大卫·赫尔的作品如同他本人一样的朴实、富于人性而且毫不张扬。透过《埋葬妈味》,我们不难看出,大卫·赫尔在他的科幻之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上月赴美期间,怡雯曾去作者家中拜访,得知大卫已在电脑中酝酿献给中国读者的《天幕坠落续篇》,于是千叮万嘱,催他新作快快出炉。 (怡 雯)...
1998 第2期 - 科幻之窗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孙维梓这里有宝库和它的卫士,遍野全是企图攫取宝藏的冒险者留下的森森白骨和宇宙服。阳光下那些腐骨残骸并不狰狞可怖,因为奇珍异宝使周围一切都显得熠熠生辉。宝藏位于深红的瓦萨星一颗小行星的洞穴里。这里空气稀薄,寂寥荒凉,行星环绕接近冷却的瓦萨星运转。古时有人来过这里,他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又上哪里去已无从查考,但留下的珍宝却遗存至今。这批永恒的宝物价值连城,由不通人性的机器人担任守卫,它以金属的无比耐心等待主人的回归。多少人对宝藏蠢蠢欲动,但他们和卫士交谈后全都死于非命,有来无返。于是谁也不敢再动此妄想。现在又有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不顾前车之鉴,对宝藏心存觊觎。大个子利贝古满头金发,膂力过人,大嗓门,宽肩膀,体如铁塔;而小个子波里诺有双明亮的眼睛,反应敏捷,伶牙俐齿。他们俩谁也不愿白白送命。...
2000 第12期 - 科学美文阿德里安·贝里 田之秋对于大自然这本无穷奥秘的书,我读不懂。——莎士比亚:《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未来世界能预测吗?不是预测1年、10年、100年,而是500年。初看起来,如果有人说他能做到,那这个人必定是大言不惭到了神经不正常的地步。要预测一年以后的情况通常也是做不到的,更不要说这么遥远的未来世界了。但是确实有一种办法使我们能够窥见未来,并且准确地预测某些事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即人通过自己创造的工具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自身。除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历史不是由政治来驱动;驱动历史发展的是机器发明以及各种新发现,而这些发明和发现又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四百年前弗兰西斯·培根就已指出:“那些由城市的奠基者们,法律的制定者们,老百姓的父母官们,暴君的推翻者们,以及这些人代表的阶级中的英雄们所产生的伟大影响不过转瞬即逝;而发明者们的工作,尽管不那么...
1996 第2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韩建国 张健翔在地球的空间轨道上,一架小型飞碟从时空隧道现身了,它变幻着彩色的光晕,开始作环绕地球的飞行。驾驶飞碟的是一个阿米星机械型机器人,编号09。他被制造得很像他的主人——阿米星人,但却比平均身高只有一米的主人高大和粗壮得多,身高约1米80。机器人的四肢十分发达,尤其是那双手臂又粗又长。他的躯壳是高强度合金的,全身上下银光闪亮。他的脑是大容量的光子脑,可容纳大量的信息并每秒进行上亿次计算,还可自行学习,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他来到地球还不到半年,已经十分熟悉地球上的情况,经常被派出单独执行任务。这一次,他就是单独运送一个试验观察品返回地球的。09不由回头看了看在透明体眠箱里的那个沉睡着的试验观察品,这是地球上目前最高级的生物——地球人。地球人属哺乳动物,这个个体是雌性的……哦,按地球人的说法应为女性。其年龄约有20个地球年,正是地球...
《星空进化》作者:吞吞史莱姆楔子这个世界的弱鸡们银河系人马旋臂\蚂蚁领朗铭中级学院朗铭中级学院位于半山腰。夏天,大面积的蕨类植物遮蔽着这所学校,阳光过于炽热,被宽大的叶片滤下大片的yīn影,与外面暴晒的土地简直是两个世界。毕业典礼刚刚结束,少年站在学校的门前,痛哭流涕。他的哭声撕心裂肺,充满绝望。少年的身边站着几个和他同样年纪的男孩,所有的人脸上都一片麻木,看也不看他一眼。阳光下一辆太阳能电车缓缓开过来,吱地一声停留在这些学生的面前,车门自动打开。他身边的同学麻木地上了车,只留下他仇恨地看着那辆车,动也不动。“上车吧,少爷。”冷淡的声音从他身边传过来,他猛地转头,盯着这个在烈rì下仍然紧裹着一身黑sè西服的男人,满脸扭曲的泪水,却眼带热切:“管家先生,你去帮我求求情……”...
《星霸(星际移民)》作者:竹笛声声作品相关莱茵号的历史距今六千多万地球年,按照地球时间计算年仅一万岁的哈里斯.莱茵伯爵为了建功立业,也为了自己的爱好,购买了当时最好的“星”级探索舰,并起名莱茵舰,装上充足的物资,辞别好友与家人,决定向河外星系进发。当时与他同行的是他忠实的跟随人员共计一百多人。当时的设想只是在邻近的河系光蝎星系探索,虽然也有其他家族前往,不过自己家族中还没有组织过探险船队,所以星路,星域慨况,星域矿产以及智慧文明发展情况都是家族需要掌握的地方。无论任务完成与否,也只是计划在五百到七百地球年之间返回。一开始都是那么的顺利,在经过一百二十年的航行,来到了光蝎星系。这个河系的文明都不超过五维文明,完全不具有威胁性,因为文明的限制也就无法发现莱茵舰的存在。一切都在莱茵舰悄无声息的探测与观察当中。...
□ 狐狸莫德畅销书作者路过书店的时候,玻璃橱窗里的小灰人纸版模型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就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广告牌上用大体字写着:“亚当.肖《象你一样走来》我和我的外星朋友,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他觉得这个戴眼镜的貌似无政府主义者的家伙很讨人喜欢,就决定要买一本。“先...先生。您相信外星人吗?”售货台的老女人一面在皱成一团的纸币堆里寻找零钱,一面用她老迈的腔调提问。“当然。” 他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从来如此。“您知道,我也相信外星人的存在,说不准它们就在飞碟里看着我们说话呢。肖的书很棒,祝您好运!”他还以为她是帕金森患者,因为她说话的时候险些把假牙给吐出来。雨下的很大,下水道可能堵住了。溢出来的污水打湿了他的黑色皮鞋。盯着屋檐上不停下坠的雨点,他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动作:很好,现在可回不去了。得找个地方避雨,街对面的快餐店看起来是个好地方,他想。...
曼威听到米尔寇所采行的路线,认为米尔寇打算逃回他在中土大陆北方的老巢去;欧罗米和托卡斯立刻全速赶往北方,看是否能及时逮住他。可是越过了帖勒瑞族的海岸後,在北边那片靠近冰封的无人荒地上,他们却找不到任何有关他的踪迹或讯息;从此之後,阿门洲的北方屏障便增加了双倍的警戒。但那却一点用也没有,因为追捕才一展开,米尔寇就已经转回来了,他悄悄潜往远处的南方。由於他此时尚属维拉之一,可以随时改变外貌,或根本不穿上肉身形体,就如他其他的兄弟们一样;不过,不久之後,他便永远失去了这项能力。就这样,他在肉眼无法看见的情况下来到了黑暗的阿维塔地区。那块狭长的土地位在艾尔达玛湾的南方,佩罗瑞山脉东方的山脚下,那片狭长又凄凉的海岸一直向南伸展,黑暗无光,从未经过任何勘探。那里,就在垂直的山壁下和冰冷漆黑的海水旁,有著全世界最深最厚的黑影;...
作者:倪匡--------------第一部:科学巨人之死一封很长的电报,放在我的桌上,我已经看了三遍,仍然不禁皱眉。电报的内容,说出来倒也很普通,如下:“卫斯理先生,我们亟盼望你能来到维城来,有一件很令我们头痛的事,要请你解决。推荐你的人是田中正一博士,他说只有你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如果决定前来,请通知我们,维城科学家协会谨启。”维城离我居住的城市,隔著一个大洋,我自然知道这个城市,它以学术气氛浓厚而著名于世,其情形就像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一样,维城可以说是现代科学之都。至于电报中提到那位田中正一博士,是我曾见过几次,但是并不太熟,而且不甚喜欢日本人味道太浓。这就是使我一面读电报,一面皱眉的原因!一个我不太熟的人,一个我从来也没有接触的科学家团体,忽然邀请我前去,这实在是太突然了!...
作者:云端的石头第一章 死里逃生 痛苦的呻吟了一声,赵拓勉力睁开右眼。放眼过去,尽管入眼处依然象是起雾一般的朦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原本熟悉的车厢里已经是天翻地覆。相对起右眼的一时不能准确聚焦,而左眼传来的却是一阵阵的刺痛,平时轻轻松松的一个睁开眼的动作此时做来却是艰辛无比。努力的半天,赵拓还暂时是放弃了这个尝试。更甚之,看着斜插在泥土里的几块沾染着血迹的玻璃碎片,似乎心底已经在怀疑自己的左眼是不是已经瞎了。轻叹一口气,赵拓一边尝试活动着身体其他的部位,一边自嘲的低声说到“NND,瞎了就瞎了吧,至少小命保下来了不是?这重获生命的感觉,这呼吸的感觉......我靠,还真是辣辣的啊......”赵拓轻拍着胸口,努力平复着刚才因为深呼吸而带来的剧烈的咳嗽,轻轻的搽拭着顺着额头、眼角滑下来的一道混着血丝的汗迹。...
作者:刺嫩芽【】☆、001 叹息张一凡本来不信邪。穿越是不可能的。根据穿越定律,车祸、手术是最好的穿越时机,然,张一凡老师曾阑尾炎手术,深度麻醉下,并未穿越,成功醒来,所以,穿越是不可能的,同理,末世也是不可能的。张一凡的老公杨阳却不以为然。杨阳是钢厂一普通工程师,对于任何问题都以数字说话。提起穿越,杨阳例举西藏文化传承来驳斥张一凡,末世呢,又举了汶川地震、冰岛火山爆发、海地地震、日本大地震等等事实来告诉张一凡:末世是可能的,地球会毁灭的。将张一凡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儿子杨泽还没上学,理解不了大人这样深奥的语言,每逢父母讨论之时,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去玩游戏——大人忙,顾不过来。张一凡不信穿越,不信末世,杨阳其实也不信,不过没事逗逗老婆,调节调节家庭气氛,也蛮有意思的。...
作者:花落屋檐第一章 轻吟、轻舞苍山滴翠,残阳如血。她,立在那里已许久、许久!手里的剑藏在鞘中却依旧杀气四射。绝美的容颜不带一丝情绪,如水般的眸子随着夕阳一点点的西沉而绝望而冰冷、、、、、“为什么不来?”有液体坠落,那么冰冷,那么绝望!“呵呵、、、、、、”笑声中有多少无耐、多少凄凉、、、、那个骄傲、自负、任性而不可一世的水轻吟呢?那去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情就可以将她轻易打败!水轻吟不是从来不服输,不是从来不低头的吗?为什么这次偏偏、、、、、、、、败了!败的那么惨!突然手上的剑震动起来。她淡然一笑:“别担心,我可以应付。”宝剑安静下来。也在同时她被一群妖魔围住、、、、“你们、、、”轻蔑的笑在唇边绽开:“一起上吧。”声音不带任何情绪。...
作者:苏寞不算开始的开始楔子、鱼汤和棺材楔子寂寂空庭,一炉沉香如屑。他站在雕花窗格之前,微微仰起头,任微风轻拂脸颊。他的脸已经被毁去一半,从下巴都左颊俱是灼伤,已然结痂。他听见身后有轻盈脚步声响起,伸手在窗边摸索着,不太灵便地转身:“你来了。”他的双眼已经看不见了。微风轻拂,挂在窗格上的风铃又开始叮当作响。“我原来以为,目不能视物会很痛苦,现在却知不是这样的。”他缓缓笑了,高贵、矜持却又有股坚定,“我还可以用手去摸,用耳去听,用心去看。庭院里的莲该是开了罢,我闻到风里有淡淡的菡萏香,听到叶子被风吹动发出沙沙声,有水滴从叶子上滑落下来,还有你。”他慢慢抬起手,语声轻柔:“让我摸摸你的脸,我想知道你是什么模样。”修长的手指仔细摸索了半晌,嘴角勾起一丝清淡的笑:“若是有一日我又能看见,我一定可以马上认出你来,然后……”...
1995 第7期 - ’95科幻文艺奖征文绿杨 张小涛一鸟巢空间站发生了点小故障返回地面大修,鲁文基教授和助手也不得不从空中“落地”,离巢过上几天休闲的日子。这天午后,阳光透过纱织窗帘照进屋里把人晒得暖融融的,电台播着醉人的轻音乐。老教授握着纸笔靠在把古老的摇椅上边念边写一篇讲稿,这是为《科幻世界》一千期的青少年读者写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反宇宙是个奇异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相反的,任何物质运动都大于光速,万有引力是种排斥力。时间则是个虚数——慢点,娃娃们怕看不懂这一句。唉,通俗文章真难写——时间则是倒流的,假如有一个人……”他看了梅丽一眼,“梅丽,你今年多大了?”梅丽低着头在织毛线衣:“二十六。”其实她只有24岁,因为当初应聘来鸟巢工作的时候,怕教授嫌年纪轻不懂事多报了两岁。...
1994 第9期 - 每期一星韩建国江南小城,花红柳绿,春意盎然。黄昏时分,晚霞似火,倒映在江中的碧波之上。江边僻静处,站着一个穿风衣的青年,约二十六、七岁,瘦瘦的中等身材,头发有些纷乱,黑的胡子茬看来已经有一星期未刮。他面色憔悴,目光呆滞,正在翻着一本影集。他边看边将影集中的彩色照片一张张抽出。照片上都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姑娘,身材苗条,长发披肩,眉清目秀,流露出一种矜持、优雅的神态。青年看完照片,发出一阵低低的苦笑,一扬手,照片纷纷扬扬地漂落江中,顺水流去。他又一扬手,空相册也落入江中,在激流中漂浮着,打着旋逐渐沉没。青年万念俱灰地闭上了眼睛,前面便是滚滚的江水,只要往前挪一步……这时,一只手抓住了他。“小伙子,这儿游泳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只是季节早了些。”...
1996 第2期 - 特稿叶永烈电话采访勾起我的科幻回忆眼下时兴电话采访。作为常常接到采访电话的我,却往往有着突然袭击之感。因为这些电话总是突如其来,而且那些记者又大都是素不相识的,话题五花八门,要你当即答复,马上见报,而电话采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严寒日子里的幻想成了今日“热门话题”恐龙蛋,本是在地下沉睡了六千五百万年的“冷门货”,可是这几年在中国,却忽地成了热门话题。“恐龙蛋热”的形成,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1993年以来,在河南发现的几千枚恐龙蛋化石,居然成了走私犯们走私的“热门货”。二是北京大学以陈章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正在紧锣密鼓地从事从恐龙蛋中提取恐龙DNA的研究。如果获得成功,有朝一日,借助于恐龙DNA可能复活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