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棣南 “这是最后一个了吧?”看着波儿继续旁若无人地往“狩猎者”号里面放笼子,我有点儿不耐烦地问。可那家伙只是漫不经心地瞟了我一眼,露齿一笑:“也许。” 见鬼!早知道他们会这样摧残我的飞船,我就不该来参加这个所谓“方舟计划”的行动了。 这次规模宏大的宇宙行动是由刚成立不久的星际生物保护联盟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拯救各星球濒临绝灭的生物种类。由于污染严重,这些星球上的气候已趋向恶劣,甚至已经威胁到那些动植物的生存了。人们也真不可思议,为了自己的生活发展,竟忍心置它们于不顾,采取了“是死是活,由它们自己去吧”的冷漠态度。即使面对再大的人为灾难,人类也总能想出绝妙的法子去对付,而那些动植物可就遭了殃。想想看,你总不能给一头野驴戴上防毒面具让它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吧?如今要挽救它们,使其免遭灭顶之灾,只有动用一切适用的运输工具,尽可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其它条件适合的星球...
1999 第1期 - 封面故事周平1“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她暧昧地眨眨眼,把一只涂了红趾甲的脚跷到我膝盖前面三寸的地方。四十岁的女人涂红趾甲本身就不正常,或者,也许她已经五十岁了?无论如何,你得忍受。自从写作这门手艺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发展到像今天这么“个人化”,你就注定要忍受,小伙子。“我一直想认识一个写故事床剧本的人,据说你们无所不能。”她半奉承半打趣地说。我老实地回答她:“不,我们也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我指的是写剧本……”“我正是在说剧本的事。”我打断她。她惊讶地抬起眉毛:“那么,我的剧本是不能通过了?”“不,”我尽量耐心地解释,“您的剧本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东西,它有些……独特。”...
吉刚宁力驾驶着“地球——2”号宇宙飞船,向着“大犬座”的天狼星飞去。他这次的使命非同寻常,不但负有探索外星人的任务,而且还要寻找一年多以前在太空中神秘失踪的“地球——1”号飞船。自从“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89年8月25日携带着那张镀金铜制的“地球唱片”飞离海王星而奔向距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之后,一直杳无音信。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不再对它寄以任何希望,认为这只不过是人类干的又一件异想天开的荒唐事。可是,在过了一个多世纪之后,中国紫金山天文台设在月球背面祖冲之环形山的那架口径500米的超大型射电望远镜,却突然收到天狼星发射来的无线电波,它既不是超新星的残骸,也不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而是“地球唱片”上录制的27段世界著名乐曲,其中包括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古典乐曲“高山流水”那典雅优美的旋律!这使整个天文台都沸腾起来了!...
1998 第12期 - 封面故事刘晓媛山脚下外太空巡逻队休养基地上,建筑物散发着幽蓝色的亮光,在这北极圈内的漫漫极夜里,只有这黯淡的亮光让人联想起都市的文明。黛恩在山顶上已经坐了一个下午了,这个下午漆黑一片,没有夕阳,没有晚霞,只有数不尽的星斗与夜空中色彩绚丽的极光。抬起头来,黛恩仰望着天宇深处那一抹弧形的淡紫色极光,此刻它已经向外弥漫开来,变得愈加缥缈不定。海伦发来了电子邮件,让黛恩在明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到机场去接她,她将要在这个称为天堂鸟的基地里度一周的假。她把这里当成了迈阿密海滩了吗?黛恩暗暗地思忖着,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中休闲娱乐的人是不会习惯这里的清冷与孤寂的,尤其是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夜。她俩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确切地说是五年。一方面是因为黛恩飞行任务繁忙,很少呆在地面上;另一方面,黛恩有意无意地错过了许多次回家乡休假的机会。只是通过在网上收看一些新闻节目,黛恩...
□ 柳文扬这座城市的各个社区是以天空的形状命名的。确切地说,是以被摩天大厦的轮廓分割出来的天空形状命名的。由此你可以知道这是座什么样的城市,这不是个好地方。G-56和我一块儿到这里的时候,严肃地说:“从现在起,我可不敢跟你分开走了。”来到这儿之前,我先去了另外两座城市。而去那两座城市是因为我犯了错误。G-56一直和我在一起,这决不是巧合。当然她也一样犯过错误。要说清这件事真得费一点工夫。简单地说,我们就是在无数的错误中成长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重要的是他所犯错误的性质。象G-56,她的错误没有我这么严重。因为第一,她只有十六岁,算是未成年人;第二,她仅仅是在一次酒后冲突中失手弄死了一个人,然后用她青春期还没有完成变声的嗓子说:“他妈的!翘了。”据她自己说,当时喝了酒,不禁斗志昂扬,有一种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心想:“翘了就翘了,谁怕谁?”何况那人还是个杂种。这都是她说的。...
2000 第6期 - 封面故事汪叶3月20日 星期一 晴 有风最近,一种奇怪的念头总在我脑中盘旋,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劲,似乎有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着。我感到不安,同时又感到莫名的兴奋,仿佛黑暗中有某个声音在呼唤着我。每当我一个人仰望苍穹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我想我可能有点轻度抑郁,因为我总是感到孤独。而我的母亲薇,她总是很忙。当然,我并不是怪她,事实上,我十分内疚,因为她如此废寝忘食地工作只是为了我——她惟一的儿子。我由于身体不好,休学在家已经一年多了。除了偶尔拿起书翻上两页外,我很少与朋友来往,也很少外出……今天,就在我洗澡的时候,有一瞬间我发现我的身体居然泛出一种可怕的绿色,可能是灯光影响,也可能是眼睛的错觉,毕竟,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否则,我岂不成了怪物?幸好,当我洗完出来皮肤果然正常。母亲今天在家,而且说明天要给自己放个假,我知道她的用意,明天是我的生日。...
第三十一章 坦诚相告 凌渡宇驾着电单车,通过自动张开的矮铁闸,停在姬翠别致的平房外。 姬翠开门迎迓,像一个心焦的艳妻,见到久未出归的丈夫,热情地挽起凌渡宇的臂膀,边行边笑道:“龙鹰”真准时!你的额头发生了什么意外,为什么要包扎着呢?” 门内是个分内外两进的厅子,呈长方形。一方装有落地玻璃,窗外是花园,布置古色古香。在壁上的仿古宫灯发出柔和的光线,深绿色的地毯,法式的壁橱和家具,营造出一种浪漫旖旎的气氛。 这时音响系统正播放着悠扬的爵士乐,更添迷人情调。 凌渡宇在靠近落地大窗一边的沙发坐下,接过姬翠姬翠奉上的白酒,微笑道:“还不是拜你的好拍档庞度所赐?!不过他也不会好受,至少不能像小弟般来赴你这大美人的约会。” 姬翠微一愕然,才在他侧面的单人沙发坐下,托着堪称上帝杰作的完美俏脸想了想,淡然笑道:“现在播放的是挪威爵士乐大师葛巴瑞克的经典作品,我最爱的就...
(1) “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她暧昧地眨眨眼,把一只涂了红趾甲的脚跷到我膝盖前面三寸的地方。四十岁的女人涂红趾甲本身就不正常。或者,也许她五十岁? 无论如何,你得忍受。自从写作这门手艺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发展到象今天这么“个人化”,你就注定要忍受,小伙子。 “我一直想认识一个写故事床剧本的人,据说你们无所不能。”她半奉承半打趣地说。 我老实地回答她:“不,我们也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 “我指的是写剧本……” “我正是在说剧本的事。”我打断她。 她惊讶地抬起眉毛:“那么,我的剧本是不能通过的?” “不,”我尽量耐心地解释,“您的剧本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东西,它有些……独特。” “独特?”她委屈地说,“它与众不同!超群拔俗!”...
1998 第12期 - 科幻之窗海因茨·加尔特曼 綦建刚1我相信,我第一个注意到在罗伯特·罗基的事情上终于出了点破绽。上帝知道,那是我们全套计划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错误。按理说这是绝对不会暴露出来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好,所有事情都得到了考虑,整个项目都由我们最优秀的人进行了极为准确的计算。如您所知,罗伯特·罗基是“维加”号远程飞船的第一领航员。您自己说说:那个主意本身不是很完美吗?我们哪能预见罗伯特·罗基会飞往服务站呢?那天下午,有人头一次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作为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坐在“到斜银河去”咖啡店里。我要是没有喝咖啡就好了!我根本不喜欢咖啡。那里的人们当然知道这个,所以开始时什么也没给我上。他们那儿有了解我的人。...
汪淼第五次进入《三体》时,黎明中的世界已面目全非。前四次均出现的大金字塔已在“三日连珠”中毁灭,在那个位置上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现代建筑。这幢黑色大楼的样子汪淼很熟悉,那是联合国大厦。远处的大地上,星罗棋布着许多显然是干仓的高大建筑,都有着全反射的镜面表面,在晨光中像大地上生长的巨型水晶植物。汪淼听见一阵小提琴声,好像是莫扎特的一首曲子,拉得不熟练,但有一种很特别的韵味,仿佛时时在说明,这是拉给自己听的,而自己也很欣赏。琴声来自坐在大厦正门台阶上的一位流浪老人,他蓬松的银发在风中飘着,他脚下放了一顶破礼帽,里面好像已经有人放了些零钱。 汪淼突然发现日出了,但太阳是从与晨光相反方向的地平线下升起的,那里的天穹还是一片漆黑的夜空,太阳升起之前没有任何晨光。太阳很大.升出一半的日轮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地平线。汪淼的心跳加快了,这么大的太阳,只能意味着又一次大毁灭。但他回头看时...
2000 第8期 - 人与自然吴燕子组队出发两年前的夏天,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冲毁许多良田民居,一时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斗拼搏,抗洪救灾,险渡难关,同时人们发出疑问:“长江怎么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组织了“中国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女子漂流探险队,它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1名女队员组成,最大的队员是71岁的刘沙,最小的队员是23岁的鲜红,我也有幸成为11名队员中的一名。8月21日,也就是洪水刚刚被控制时,我们乘一辆标有考察队全称字样的崭新“依维柯”从成都出发,经松潘穿过若尔盖草原出川,顺109国道经西宁、格尔木,翻过昆仑山口,经过八天星夜赶路,于8月29日到达了唐古拉山脚下的有名小镇——雁石坪。...
1997 第5期 - 科幻影视威尔斯 柳文扬再过几个小时他就会彻底改变想法。不过现在杜格拉斯认为“莫罗岛”是个世外桃源,特别是经历了飞机失事、同伴相残之后,死里逃生的他还能闲坐着欣赏“猫一样乖巧”的少女爱茜的舞蹈,使杜格拉斯感觉恍如隔世。从救命恩人蒙甘马利的口中,他了解到这座岛屿的主人,蒙甘马利的雇主,竟是外界传闻已失踪多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罗博士。博士因为热衷于动物活体实验而被科学界排斥,在这个岛上隐居了十七年。蒙甘马利把杜格拉斯带入客房,突然反锁了房门,并且莫名其妙地说:“这是为了你好。”等到杜格拉斯设法打开房门的时候,热带之夜已经降临。一阵阵凄厉的嘶吼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杜格拉斯循声走去,进入一座大房子——如果事先知道这里有些什么东西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进去的!...
1999 第7期 - 科幻之窗玛丽·松·李 代红每当我要离开的时候,城市里莫不阴雨连绵,我二十八岁生日那晚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刚才傍晚的时候,天空还晴朗无云呢。我沿着泰晤士河漫步。在这个伦敦城里,人们还乘坐名叫汽车的金属盒子走来走去。“无聊。”我漫不经心地踢了踢人行道上的石头,“难道就没有一处特别一点的地方吗?”“有1083种各具特色的生活环境……”“不,我是说特别的!”我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把我和河隔开的矮墙上。“要不,去开罗试试——”“不!”我第一次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儿了,我瞪着悬浮在面前的小小的遥感机说,“我要离开你。”遥感机不可思议地犹豫了,黄色的眼睛迅速眨动:“那是不可能的,萨拉。”看着灰暗的金属天穹,我的愤怒慢慢变成了沮丧。今天一整天,不管是包裹得花花哨哨的生日礼物,还是装点着软糖、黑樱桃和奶油的巧克力大蛋糕,都让我感到失望。我不想要毕加索的画,也不想要法贝热*的复活...
完美的地球标准人类在22世纪发明了蛀洞旅行技术之后,足迹已遍及500个星系,也在一些星体上发现了300余种智能生物,从黑暗死寂的因特罗星到没有大气层的裸星。当然,各种智能生物的形态千差万别,相互沟通也极为困难--你怎么向从不知视力为何物的因特罗人描绘朝霞的绚烂和纤云的翻卷?怎么向没有听力的裸星人讲述中国梆笛和曲笛音质的不同?所以,我在讲下面的故事时,已经做了必要的简化,就像所有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早就在做的那样。我的简化是:所有智能生物都有同样的外貌和同样的语言,以便为读者省去那些繁琐冗长的拓补变换、傅里叶变换、洛伦兹变换以及跨星系语言翻译。读者可以看到,这样以来,不同智能生物之间的沟通就变得容易了,相当相当地容易了。...
1997 第2期 - 第六届校园科幻故事大李梦吟仿佛一块大而厚重的幕布,隔开了记忆的前一部分,我对自己在这以前的一切全然不知。我的记忆,是从看见医生严肃的面孔和护士忙碌的身影时开始的。“看来,您的女儿是得了失忆症。”医生对病床边的一位老人说。看样子他就是我的父亲。“为什么?她……不是动了手术吗?”“大脑损伤的部分虽已修补好了,但机能完全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茫然地靠在床上,望着两人对活,从只言片语中,依稀听出是一场车祸使我的头部受了重伤。老人悲伤地靠在床边,叹了口气。我不知如何是好,稍稍挪动了一下身体,从嘴里挤出几个字:“父亲,请您不要太……”“什么?”他抓住了我的双手,“你叫我父亲,你知道我是谁了吗?”“对不起,”我垂下双眼,“我……不能……”...
汪淼驱车沿京密路到密云县,再转至黑龙潭,又走了一段盘山路,便到达中科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射电天文观测基地。他看到二十八面直径为九米的抛物面天线在暮色中一字排开,像一排壮观的钢铁植物,2006年建成的两台高大的五十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矗立在这排九米天线的尽头,车驶近后,它们令汪淼不由想起了那张杨冬母女合影的背景。但叶文洁的学生从事的项目与这些射电望远镜没有什么关系,沙瑞山博士的实验室主要接收三颗卫星的观测数据:1989年11月升空、即将淘汰的微波背景探测卫星COBE,2003年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卫星WMAP和2007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高精度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卫星Planck。宇宙整体的微波背景辐射频谱非常精确地符合温度为2726K的黑体辐射谱,具有高度各向同性。但在不同局部也存在大约百万分之五涨落的幅度。沙瑞山的工作就是根据卫星观测数据,重新绘制一幅更精确的全宇宙微波辐射背景图。这个实...
入睡前,金国强认为有必要给殷静家打个警告电话,警告他们不要骚扰他的父母,同时警告他们不要企图找到他.金国强知道不能在下榻的宾馆打这样的电话,他透过窗户看到楼下不远处的路边有投币式公用电话.金国强离开宾馆,他来到深夜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他掏出硬币插进电话机,拨殷静家的电话号码."找谁?"殷雪涛问."是殷静家吗?"金国强说."是的,你是谁?""你听好,我是你过去的女婿金国强.有殷静照片的那张磁盘在我手里,我还没有删除.如果你们企图找我,我随时会删除磁盘.只要你们去我父母家一次,我就删除磁盘.听清了?再会,前丈母爹."金国强挂上电话后笑.他对于当初殷雪涛反对女儿和他来往还耿耿于怀.金国强在回宾馆的路上,无意中看到路边一座大门旁边的便道上睡着几个人....
1997 第11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日本的科幻发展是有着自己的特征的。日本科幻史以40年代为界,划分史前史后,史前科幻在日本科幻史上称为“古典科幻”,即科幻这个名称尚未被日本国民承认以前的科幻,也就是早期的意思。本世纪90年代,日本每年出版约四百本科幻原著和一百五十本译著。平装本第一次印刷一般为二三万册,主要读者是大、中学校学生。日本科幻读者杂志的形成早于商业性科幻杂志。由读者和作者共同组成的科幻俱乐部在1957年5月首次出版了读者杂志《宇宙尘》,刊登科幻动态和科幻新作。该杂志的创始人、编辑、发行人是柴野拓美,他为日本科幻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并仍在作出惊人的贡献。《宇宙尘》至今已出版二百多期,发行量为一千册。今日享有盛名的日本科幻作家的科幻生涯,半数以上是从《宇宙尘》开始的。现在日本约有一百个科幻爱好者团体出版各自的读者杂志,资格最老的当然是《宇宙尘》,最为流行的是《探索者》。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