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访客"这个故事,在卫斯理故事之中,最早以巫术来作为一个设想。涉及的是海地巫都教利用可怕的黑巫术,使得死人能在夜间听指挥所作的怪事。由于创作时想法还不够十分大胆,所以假设的基础,放在一个"药物麻醉"之上,相当"科学"。而实在可以有更进一步的设想,例如干脆承认巫术的存在(像近年来一系列幻想故事中所选用的设想一样),例如从人脑的复杂活动上去设想,等等。现在,自然未作那样的大修改,仍保持本来面目,这个故事的推理意味十分浓,相当引人入胜。另一个故事虚像,设想巧妙,大有奇趣,为写一个在虚幻景像之中看到的美人,和实际的接触,竟然一天一地,截然不同,很有点调侃人生的意味。卫斯理(倪匡)一九八六、十、二十五目录下一章□作者——倪匡...
自序这个故事,记述到了第八章的时候,在一份香港报纸的副刊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和故事中想买命的豪富所想的一模一样。由此可知,想用自己拥有的金钱去购买生命,使自己可以多活几年,甚至永远活下去,是有钱人日思夜想的事情。这个故事,可以给想买命的人一些希望,虽然有哲人说:希望是最大的骗子,可是世界上有太多愿意被骗的人,所以即使是一线希望,也足以令人无限兴奋。那篇文章,用方言(粤语)所写,我把它改为国语,意思绝对不变,而大家都可以看得懂了。那一段很短,如下:记得八十几岁之罗富翁,人生甚么都有,有一天他忽然喟然叹曰:"若有人说保证给我多十年命,他要多少钱我都给。"不管多么富有,到了风烛残年,他就会有这样的想法。...
自序在创作幻想故事的三十来的来,一直对人类越来越依赖电脑,感到隐忧。到了原振侠传奇故事中的《大犯罪者》,设想一个犯罪者,令自己的思想记忆进入电脑,直接指挥电脑的运作,这个犯罪者,立刻变成了全世界无敌的统治者──结果要依靠外星人的力量,才能将他消灭。在创作那个故事时,"电脑病毒"那回事,还不是很多人知道,电脑病毒是一九八五年五月才正式详尽地披露内容的。人的思想记忆侵入电脑,可以说是一种更可怕的电脑病毒。电脑病毒曾令电脑发生畸变,这是肯定的事,正在全世界各地发生着这种畸变。畸变的结果,必然是不正常,而在强弱如此悬殊的情形下,一些电脑要对付人类,有多少人可以逃得性命?当然,人类不会害怕──一则是怕也没用,没有它不行,二则是,人类有侥幸心,也亏得如此,不然,吓也吓死了!...
自序在记述《买命》、《卖命》的时候,和一位极有资格的医学教授,讨论生命配额的问题,他说:"现在可以肯定知道有确定数字的生命配额,应该是女性一生之中可以排出多少颗卵子。每个女性所能排出卵子的数字不同,数字多少,是一出生就决定了的,可以说是生命配额的典型。"后来另一位医生,听我说起生命配额的转移,他大是感慨,道:"其实生命配额转移,已经在许多医学手术中实现,譬如说,用骨髓的移植去挽救血癌患者的生命,就是百分之百的生命配额转移。其他各种器官移植,也可以作同样观。"不论怎样,若是生命配额转移成为事实,对人类是祸是福,牵涉到的问题太复杂,不是通过几个故事可以说得明白的。说故事的人,当然只是说故事。而看故事的人,当然也只是看故事就好。就像范总管说卫斯理的话一样:寻根究底,往往找到的只是烦恼,很少会找到快乐。...
自序无性繁殖生命又创造了奇迹,不但能复制生命。而且能使复制人有思想,不但可以有原来的记忆,而且可以注入新的记忆——所以,一个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沙漠上游牧部落的美女金月亮,就可以在现代复活,而且完全适应现代生活。自然,最值得注意的是自称"天国"的那批白衣女人,她们的身分神秘,行为诡异,其间的来龙去脉,卫斯理和白素自然不肯放过,作了努力的追查——显然在整个故事之中,两人实际出场的时间不多。至于那个近乎完美,什么都知道的,来自勒曼医院的古怪医生,只怕真有点异常的古怪,宜进一步发掘。自然,故事也表现了人若是绝对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方法和行为,就会十分可怕。倪匡一九八九九三十目录下一章□作者——倪匡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自序可爱的、令卫斯理有时见到他也不免头痛的少年温宝裕,在这个故事中首次出现。"犀照"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是"温宝裕出世记",像"封神榜"中哪吒出世一样,从此有了这个性好胡思乱想、常有匪夷所思想法、又瞻大妄为、行动完全出格的少年人,在卫斯理故事中翻江倒海,大展拳脚。以後的许多故事,都和他有关,而且环绕着他,又发展出不少别的人物来,都性格鲜明,很可以有点故事在他们身上发展。这个故事中的胡怀玉博士。是不是真的患了病,还是遭到了不知名生物的侵入近几年来,令得人人谈虎色变的、破坏人类先天免疫能力的那种病毒,有报导说是从实验室中不小心"逃"出来的如果这项报导属实,那麽胡怀玉的忧虑,就大有道理。实用科学能解释的东西太少。所以在许多情形下,需要幻想,在幻想的基础上,科学能进一步发展;若囿於现在实用科学所能知的,连幻想一下都没有可能了。幻想是主,科学是副!...
序言"丛林之神"这个故事,是百分之百的悲剧,它写了个能"预知未来"的人。一般都以为,人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一定是非同小可,快乐无比的了,但实际情形如何,却也难说得出,一样可以作为悲剧来处理,这故事中有关具有预知未来的人的心态,所作的描述,一直在引用着:就像看一张连分类广告都看完了的旧报纸一样,日子的苦闷,会使人想到不如死亡!真是悲剧中的悲剧,但是偏有那么多人在向往这种能力。本集中还包括了"风水"。那是一个短故事。可以说是"游戏之作",变换一下胃口,玩点花样,也写了当时十分疯狂的一个现象,十分写真,并不幻想。"风水"说近来大行其道——凡是乱世,风水命相等等,就特别容易打动人心.不足为奇,看完了这个故事之后,"风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序《真相》的故事,是《错手》的延续。失散了许多年的父子,本来早有重逢的机会,可是阴错阳差,由于极其细微的一些变化,结果却大不相同。世上很多事都是这样,甚至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一样往往一件十分细小的事,可以改写历史。所谓"造化弄人",大抵就是这种意思。或曰,真相还不是完全大白真正的真相大白是不存在的,只要一件事,有两个人以上参与,就永远没有真正的真相大白机会。这是由于人与人的沟通,不是直接沟通,而是间接沟通之故。没有一个人可以知道另一个人的真正思想,所以,也就没有真正的真相大白这回事。所以,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历史,都是在一种若干程度上必然有虚假成分在内的情形下进行的话,这种说法,可以成立。人类一直有追求真相的执着,但是天性又无法追求得到忽然发现这种情形十分悲哀,类如夸父追日。...
自序第十七集卫斯理故事,包括了"规律"和"多了一个"两个风格趣味全然不同的故事。"规律"是作者本人极喜欢的一个故事,虽然充满了悲观。消极,厌世的情绪,但的确而且,反映出现代人的心灵空虚。现代人的生活,表面上看来,多姿多采。变化无穷,但是实际上,却贫乏枯燥,千篇一律,这种生活,形成了心灵上的极度不满足,人和昆虫的生活之间,可以划上等号,于是,悲剧就表面化了。"规律"故事中的想法,是作者对生命来曾有再进一步的看法之前的观点、维持了许多年。"多下一个"则是一个喜剧故事,如果将之扩大来写,可以加许多个趣味进去,至少可以加长一倍,但作者写故事,很多情形之下,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想象,一个意念,并不喜欢太"开枝散叶",所以也很少在细节上多作与主要意念无关的铺排。这个故事,第一次接触到身体和灵魂间的关连,以后许多故事,都在这一个意念上,有极多的发挥。...
自序老是替故事写序,久而久之,渐渐变成"感言"式的文字了。既然已经如此。索性就来感叹一番。近来的最大发现是:要在一群生命基因中充满了权性、愚昧和麻木的人的心目中,成为伟人,再容易不过。只要先把那些人天生应该有的一切全部抢夺过来,然后再对那些人施以残杀和奴役,再在若干时日之后,把原来就属于那些人的东西,扔加一点点给他们,那些人就立刻感激涕零,跪地膜拜。于是浑身上下沾满了人血,双手还挥舞着皮鞭的人,就成了伟人。很简单,是不是?于是恍然大悟:这世界上原来是因为先有奴隶,然后就自然有了奴隶主的。人的生命基因之中,居然有这样的一部分,真是可悲。卫斯理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三日,三藩市星见于西北,举世可见,主吉乎?主凶乎?自何以来?从何而去?神秘莫测。再来已在两千三百年之后,人间何世?直堪联想竟日。...
份"和"分"——代序这个故事叫作"未来身份"。请千万注意,是"身份"而不是"身分"。"份"和"分"是两个不同的字——不但意思不同,连读音也不同。如果"身份"变成了"身分",那么这个故事就和身份无关,变成了和身子分开或者分离有关,和以前叙述过的"支离人"的内容重复了。所以不能混淆,弄错了就会闹笑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人认为"身份"的"份",应该用"分",理由是古时候就是那样的,真是滑稽——这些人为什么不干脆使用甲骨文?又为什么不钻木取火?岂不是更古得可爱!有一句成语:"食古不化",形容的就是那些人。我更强烈地感到,那些人的遗传因子中,一定有太多的昆虫基因在,所以才无法接受变化和进步。当然,昆虫有昆虫的道理和自由,不过请不要强迫人也接受。...
序言《蛊惑》这个故事,在所有卫斯理故事中,相当奇特,苗族少女芭珠的葬礼上,卫斯理也不禁放声大哭,可知当时的情景之动人。故事中对"蛊"的解释,自然是想象出来的,事实上是不是这样,无人可以断定。而"盅"却又是一种事实的存在,大抵总有一天,可以有确实的答案,不必再靠设想的。"蛊"和"降头"不同,降头的范围更广,甚至包括了法术、巫术等内容,而"蛊惑"这个故事,提及的只是各种各样的蛊。"再来一次"的设想,利用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返祖现象",而返祖竟然返到了几亿年之前,自然极其骇人。这个故事,基本上是一个喜剧,生命已结束的老人得到了新的生命,尽管新生命的外形和原来大不相同,但毕竟是生命,生命,总比死亡好。卫斯理一九九0年目录下一章...
自序"烈火女"这个故事,当然是"探险"、"继续探险"的延续。我发现这个故事,可以无限量地延续下去,每一个细节发展开去,都是一个独立故事,象蛊苗的金凰姑娘冒充倮倮少女当上了烈火女,要详细叙述,岂不又是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倒真是有主题的!父母对于子女,大都拟定了一个蓝图,希望自己的子女,照拟定的蓝图成长、发展。这是最我人实行,又最难实现的一项"工程",失败率占百分之九十九。∶扛鋈硕际且桓龆懒⒌娜耍加兴懒⒌纳缆罚挥腥丝梢灾髟琢硪桓鋈说纳蹋骱醮耍透弥烙τ捎谂プ杂煞⒄埂3鞘巧裣桑梢愿脑烊氲哪岳桑菪矶嗤庑侨怂担鞘鞘旨虻サ氖中囊幌乱糯苈爰纯伞5厍蛉巳缃窦热蛔霾坏剑厍蚋改敢簿妥詈貌灰惹信桓瞿W尤们鬃优山ァ!...
序言"异宝"自然不是"活俑"的继续,两者之间,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都根据神秘莫测的秦始皇墓所作的幻想故事——用同一个背景,可以写出许多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是很明显的例证。这个故事还设想了一种利用脑能量的启动装置,这种幻想,如果变成事实那么人类可以单凭思想就控制一切机械装置了——现在的趋势,离这种幻想甚远,变成了人类通过了电脑来控制一切,这应该视之为人类的一种偷懒行为,不是好现象。整个故事的结尾部分,外星人不知道"钥匙扣"是什么东西,自然大具深意。地球人的行为,十分不堪,什么时候,没有了对他人的侵犯,才会没有锁和钥匙。但,地球人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对他人的侵犯,真正懂得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完全独立?或许,总会有一天,但,实在太遥远了!卫斯理(倪匡)...
自序这个故事继续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一切都从幻想出发,毫无事实根据。如果是根本不能接受幻想的人,不适宜看,敬请留意,勿谓言之不预。一九九七年十月二日,三藩市由于太平洋不正常的暖流,全世界天气都反常,一向使人清凉无汗的三藩市,竟然超过一个月以上,热不可当。至于为什么太平洋会产生不正常的暖流,科学家说不出所以然来。看,现代实用科学是多么不能解决问题!实用科学既然有那么多问题解决不了,当然只好靠幻想。幻想或许就是上帝留给人类的能力,其它各种生物都没有,人要是再不好好的运用,那就彻头彻尾和其它生物一样了。而偏偏有一些人,努力在替幻想订出规范,要幻想在一定的框框之中进行,这些人的生命基因中,有昆虫的基因在,殆无疑问矣!...
序言《瘟神》这个故事,把传说中的"主宰会",运用想像力,使它在幻想中变得真实。(据说,真是有这样的一个组织的。)在曲折的情节下,其实只想说明两点:一、人类的命运,是由少数人在主宰的,就算根本没有主宰会这样的组织,似乎也不能否认有这样的事实。二、各种各样的病毒、致人于死的过程,尽管有所不同,但夺取人的生命,却是它们唯一目的。这些病毒,有些是久已存在的,有些是突变而来的,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它们杀人的本领,越来越强,被它们杀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它们是某些人制造出来的,还是自宇宙哪一个角落突然来到的?没有人知道!说是瘟神散布的,最简单最直接了。故事毕竟是故事,若是看过就算,自然可以。卫斯理(倪匡)...
自序"换头记"在报上连载的时候题目是"人造总统",第一次出版就改了这个名字,很给人以奇诡震撼的感觉,所以一直用了下来。人体中许多器官的移殖,都已成了事实,人头,在理论上自然也可以移植,而在许多情形下,人的死亡,十分冤枉——如果有人头移植这回事,或是在人头离开身体之后、可以供给头部新鲜的血泼、单独的一个人头,应该可以存活的。"换头记"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所以修正相当多,换头的设想,在"聊斋志异"中有,"陆判"一篇,写判官替一个丑女换头,过程奇诡妙趣之极-一有机会,会把聊斋故事中穆采妙趣奇诡可怖的,全部重写。卫斯理(倪匡)一九八六、十一,二十目录下一章□作者——倪匡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eshunet/...
自序这个故事相当轻松,经过情形不是很复杂,看到最后,一定会有很多人说:没有完。当然不是,刘根生的故事,是另一个精彩曲折的故事,在适当的时候,会有详细的记述,不属于"错手"这个故事的范围。在"适当时机"还未曾来到之前,大家不妨设想一下他的遭遇,一个小刀会的头目,怎么会出现在一个怪容器之中,而且在一百年左右之后。(小刀会的那段历史,相当有趣,也可以找点参考书才看看。)故事由白老大和哈山打赌开始,两个老人家之间的这场打赌,谁也没输,谁也没赢——世上所有的打赌,其实结果皆是如此。在说故事的时候,夹杂了若干上海话,这是小趣味,所用的上海话,都十分通用,学会了,间中说上两句,"蛮好白相格"(挺好玩的)。倪匡目录下一章□作者——倪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