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庙东轶事 作者:垂钓老人 >

第12章

庙东轶事 作者:垂钓老人-第12章

小说: 庙东轶事 作者:垂钓老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保国自打来到学校后,就经常去听参加过北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游行的年轻教师——王发一老师讲北京闹学潮的事情,抗日图强的新思想强烈地撞击着他年轻而有激情的心扉,召唤他为祖国前去驱除外敌。
  早年渭华起义后,刘子丹等人率军北上时留在关中的共产党地下革命力量,这时又开始活跃了起来,趁着国共合作这个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有一次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王尚德来到云台书院,向学生暗中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地下共产党员。牛保国就在这时候谁也没告诉,背着他家里的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晚上的深夜,在一个教师的房子里,王尚德在墙上钉上了一面镶嵌有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牛保国右手紧握拳头,举过头顶,跟随着王尚德一人一句,信誓旦旦地宣着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永不叛党。”
  自从牛保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再也没在学校里安心念过书。他坐不住了,十分积极的为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到处奔走,经常深更半夜地从学校里翻围墙跑了出去,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给人送信。
  农闲季节,牛保民地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活路了,他嫌兄弟牛保国在学校念书,每星期三都要回家来背馍耽搁学习,有一次就自己背着一布袋馍,步行往返三十余里地,去到云台书院给他兄弟牛保国送馍。谁知道当他背着满满一布袋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走进云台书院时,却四处找不见他兄弟牛保国的踪影。他找牛保国的同学一打听,才知道牛保国多少天来已经是三天两头不在学校里呆了,到底是弄什么去了,他们谁也说不清楚。这下子可把牛保民给气坏了,面对此情此景他十分寒心,暗暗想道:“我自己在家累死累活,苦苦耕田种地,供给兄弟念书,谁知兄弟却全然没把念书当回事,口惠而实不至。像他这样念书,我供给他,还有个啥盼头?”牛保民一气之下,回到家里,就给他妈说知了此事。他向他妈提出:“兄弟人大心野了,再说现在也已经结了婚,就该自立门户,一个人独立过日子了;要是硬把我弟兄俩捆在一起过,过日子谁都没心劲。”他妈尽管同情牛保民年已三十,妻子多病,至今膝下尚无子嗣,不忍心他分家以后要既忙里又忙外地艰难度日;但翻回来一想,弟兄们之间关系再好,在一块儿日子也终究过不到底,趁早分开过倒还不失是个好主意,总比把他兄弟俩这样硬捆在一块儿要好得多。不然,弟兄俩在一块过日子,互相都有靠的思想,谁都想吃大锅饭,往前混日子,那不仅会影响他们各自的情绪,而且还怎样也都提不起他们过日子的积极性。于是她只好悲悲切切地抽泣着对牛保民说:“好我娃子哩,你父亲去世早,这个家这些年多亏了你奋力操持。现在既然你要和你兄弟分开过日子,这我也不阻拦。我想那样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个正经主意呢。不过妈舍不得离开你,但又不能跟着你去过活。你知道你独个过日子我放心;你兄弟保国,他不务实,我实在放心不下。”保民这时也泪汪汪地说:“妈,你这话说得对,如今我看什么都别说了。分了家,再苦再累,我自然会仔细过日子的。你只要能把我兄弟保国看住,管住了,让他不走邪路,我也就心安理得了。说实话,我现在真的为他很担心。我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想把他拉回正路,往实处搁?这也全都是为他着想。”
  隔不几天,娘儿俩就让人捎信把牛保国从学校叫了回来,说明了这事。牛保国一听十分惊诧,他求学的美梦顷刻就被现实砸得粉碎粉碎,往日的远大理想眨眼间就变成了海市蜃楼。但他又有什么话可说呢?一切虽在意料之外,然而又都在情理之中。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别人;这样的结局其实只是个迟早的事。他们从他舅家叫来了他舅父,又在村里找了个有威望、常给邻家管事的人做中人,把他们家里的房屋、家什、田产,好坏搭配,分成了两份。把原来三间门面的四合院儿,从中间一分两半,一人一半。牛保民是长子,按理应住东半边,但是因为他妈要跟老二保国,保国赡养母亲,东边的房子木料能较好一点儿,他舅舅就主张给保国。他们家里本来一共有七十多亩田地,在庙东村里也算是户较殷实的人家;尽管这份产业大多是牛保民一手经营起来的,但只因为保国赡养老人,于是就给保国分了四十来亩地,而给保民只分了三十亩-----总而言之,在分家这件事上,事事都偏着保国。保民显得十分豁达,心里虽然有点儿不是滋味,但他总归能想得开,弟兄们一母同胞,分家是最后的一场事,更何况自己目前膝下又无子嗣,何必斤斤计较多少呢?于是他就什么都不在乎,一一都忍着,全是他舅舅一锤定音,说怎么分就怎么分。至于保国,看着这样分家,他还能有什么说的?是的,他哥因为他不安生念书,一跺脚不供给他了,要和他分家,他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忿闷,但回过头一想,弟兄们分家是人之常情;现在家这样分,明显是事事都偏向着自己,让着自己的,只要哥哥保民没有说的,自己还能不知足、有意见?保民、保国的母亲最后只是十分过意不去地对保民说:“娃子啊,这样分家就太亏你了。”牛保民强忍着心酸说:“妈,不亏我,我同意这样分,这样分我高兴着的。只要日后你跟上保国兄弟有好日子过,我就是吃糠咽菜,日子再过不前去,心里也觉着是滋润的。你千万别把今天这事刻在心里。”
  牛保民、牛保国弟兄俩的家虽然分得很和睦,但是此后不久,他们为了生活便利,就在院子中间通前至后,砌了一道六尺多高的院墙,把原本是一院的宅子分成了两院儿,出来进去各走各的前门,各人过起各人的日子来了。
  牛保国和牛保民分了家以后,因为家里事事都要他操持,一天就忙得分不开身子,于是就只好把学停了,回家来务农。他失学的原因村里人自然都知道,人们背地里也就都指责他不争气,不知足-----他哥供他念书,他人在福中不知福,在学校还逃学、生事,真不像话。书,他是彻底念不成了,可是他分得的那四十来亩地,自己又不大会种,该怎么办?雇个人又不划算。再说了,由于中日战争,时局兵荒马乱,保国自己又立马寻不下个妥善实在的差使干,这是其一;另外,他妈一天把他看得紧紧的,生怕他不务正业,从分家的第一天开始,早晨天刚麻麻亮,就站在他的厦房窗子外面,拍窗子叫门,催他起床下地,一步也不准他离开家门,成天把他指拨得一刻都不得闲。于是他就只好自己开始学着耕种田地了。
  夏秋两季,农活多,冬天农闲。他妈看着村里冬天有人成群结队的用扁担挑着往三河口贩棉花,觉着这个营生还差不多;冬天坐在家里闲着还不是白闲着,出门能挣几个钱是几个钱,总比整天呆在家里、坐着吃闲饭强多了,于是敦促保国也去担脚贩棉花。牛保国拗不过他妈,就只好准备跟上村里的人挑起担子,起早贪黑地去三河口镇上贩棉花。
  这三河口,位于关中东端的黄河岸边、潼关稍西偏北的地方,是渭河、洛河、黄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原本十分荒凉,几乎就无人问津,是这几年才热闹起来的。其原因是早先关中东端,山西、河南、陕西三省的商货集散地潼关,自日寇侵华,打到了风陵渡以后,日军就隔着黄河和驻扎在潼关的中国军队相望对峙。潼关上空整天总是飞机盘旋,嗡嗡嗡叫个不停,黄河两岸的军队隔着河在不断地互相打炮,炮声隆隆,震耳欲聋。潼关街上穿军装的整天摩肩接踵,像走马灯一样络绎不绝,你就说不来他们是属于哪一部分的兵。这些人穿梭来往,四处横行,谁是不要命了,还敢大胆在这儿经商做生意?原来潼关城内十分兴隆的铺面,现在都生意萧条起来了,关门的关门,停业的停业;更不要说是外地的客商不来此地了。这时正好在潼关西北方向,黄河由北向东拐弯的角落有个三河口镇,这埠镇夹在渭河、洛河、黄河的中间,三面临河,只有西面是关中平原,水陆交通都很方便,四通八达晋、豫、秦三省,又远离各派政治势力的统治中心,统治者们一个个对此地鞭长莫及,同时也无暇顾及,这里因而相对的就安宁多了,所以三河口镇应运而兴,渐渐地就热闹起来,各方面都开始替代潼关县城,逐渐成了沟通周边三省经济往来、传播各种思想的繁华埠头。
  牛保国听从他母亲的安排,跟着他们那一把子年青人,先一天晚上就在庙东村的棉花店里打点好了棉花担子,准备第二天鸡叫头遍就挑上担子起身往河口街赶路。张妍见自家的男人要出门担脚下苦,为家里挣钱,第二天在牛保国起来之前自己就早早地起来了。她给牛保国荷包了几个鸡蛋,泡了一个半蒸馍,做了满满一碗香喷喷的早点,让牛保国吃。牛保国起来吃饱喝足后,就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挑起了担子,径直朝着三河镇奔来。一路上,他们那一伙人挑着担子胡喊乱叫,又说又笑,可高兴着哩。十几个人相跟着,把队排得像条弯弯曲曲的长龙似的,好不壮观。他们脚步整齐,肩上的扁担闪得欢势,简直奔走如飞,一个个挑着担子把路走得犹如在水上飘一样洒落。不知是谁突然兴起,率先开口唱起了流行歌谣。这一下一唱百和,大家就禁不住都放开了喉咙,跟着吼了起来:“八月十五滴一星儿,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点,潼关城里买大碗。”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地唱着,有的还唱得南腔北调、百滋怪味的。虽然说是随心所欲地胡乱唱,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