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江城谣 >

第218章

江城谣-第218章

小说: 江城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母才醒过来,可能在说梦话。姑父,阿敏,我不会放在心上的。”江城冷静的说道。
    安东将军露出欣慰的神色,瘐涵泪光盈盈,“阿令,我阿母是无心的,你不要放在心上就好了。”乐康公主却余怒未息,用力咬了安东将军一口,“我说错了么?她就是爱抢,现在什么都是她的了……”
    江城也不能和个病人计较什么,更何况中间还隔了安东将军这个老好人和瘐涵这个闺蜜兼表妹,那就更不便在乐康公主面前逞一时口舌之利了。不过,她也不能逆来顺受的听乐康公主说难听话,便不久留,“姑父,阿敏,我改天再来看望姑母。”彬彬有礼的告辞,和杜大夫一起出来了。
    安东将军忙道:“阿敏,你阿母这里有我,你快送阿令出去吧。人家好心好意来看望病人的,莫让她乘兴而来,扫兴而返。”瘐涵道:“是,阿父。”也追着江城出来了。
    “阿令,对不起啊,我也没想到我阿母会这样……”她追上江城,拉着她的手,一脸歉疚,期期艾艾。
    江城很善解人意,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病人是这样子的。阿敏,你可能没有照顾过病人,不知道,病人因为身体不舒服,是很容易迁怒于人,很容易发脾气的啊。”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有道理,她特地问着杜大夫,“杜大夫,您说对不对?病人的情绪是不是很容易起波动?”杜大夫哈哈一笑,“小丫头这个话倒是说的没错,人身体一不舒服,心情也就不好了,易怒,易烦燥,很不好伺候。”瘐涵幽幽叹气,真诚的道:“阿令,杜大夫,多谢你们。”
    江城是在安慰她,杜大夫是在顺着江城说话,她又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瘐涵正要送江城和杜大夫出去,婢女却进来禀报道:“庆元郡主来访。”瘐涵不禁心中纳闷,“庆元表姐来做什么呢,难道她也知道我阿母病了所以来探望的么?不对啊,阿母的病情应该只有阿令知道,因为我向阿令借杜大夫了。庆元表姐不可能知道这个啊。”虽然废太子和会稽王同时殒命,但是瘐涵和庆元郡主以前关系还是不错的,便命令婢女,“请庆元郡主到西厅稍坐,我马上过去。”婢女答应着去了。
    “不知庆元表姐有什么事啊。”瘐涵小声嘀咕。
    江城微笑,悠悠道:“我大概能猜到。”
    “是么?”瘐涵疑惑的看着她。
    “小丫头牛皮吹的震天响。”杜大夫哼了一声,似有不屑。
    江城笑吟吟,“杜大夫,我可不是吹牛皮,我是真的猜到庆元郡主要来做什么。柔然知道大梁新君初立,遣使修好,要和大梁通婚。昆明王妃想必为了萧仰的前途,想要庆元郡主嫁到柔然去。庆元郡主心中烦乱,要和你这位表妹商量商量……也或许不是商量,是向你倾诉倾诉心事。”
    太子和会稽王双双身亡之后,老皇帝还活着,他不忍为难他这两个已经死去的儿子,将太子贬为昆明王,将会稽王贬为琼州王,以王礼安葬。新帝登基之后也没跟这两个死人清算旧账,品级照旧,所以原来的太子妃就成了昆明王妃,原来的会稽王妃就成了琼州王妃,这两人现在虽顶着王妃的名号,其实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没什么人理会她们了。
    昆明王虽死,却给王妃留下了一儿一女,女儿是庆元郡主,儿子是才十岁的萧仰。萧仰之前因为年龄小还没有封号,现在他渐渐长大了,父亲却去世了,祖父也不在了,以后真是前途未卜。庆元郡主并不是昆明王妃亲生的女儿,在这样的情形下牺牲一个庆元郡主,因此给萧仰换来些功劳和身份,自然而然就成为昆明王妃的选择了。
    不过,柔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像汉朝的公主听到和亲匈奴会花容失色一样,庆元郡主想到要嫁到柔然,也是日夜忧惧、寝食难安吧?做为一位养尊处优的郡主,她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命运啊。
    江城把她的猜测一一说出,瘐涵连连点头,“阿令你太聪明了,应该就是这样的了。”杜大夫却是哧笑,“小丫头有时候神蒙,一蒙一个准。”江城大言不惭,“不管是猜的,还是蒙的,总之对了就行了,你们说是不是?”瘐涵拉拉江城的衣襟,央求的看着她,“阿令,我昨晚没怎么睡,现在头昏昏的,见了庆元表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你陪我一起见见她好不好啊?阿令,求你了。”为了让自己的话语更有说服力,她还特地指指自己的脸颊,语气可怜巴巴的,“你方才不是说了,我瘦了,脸蛋好你小了一圈似的……”
    “好。”江城答应了。
    “小丫头真好管闲事。”杜大夫白了她一眼。
    “怎能这么说?我的事也叫闲事么?”瘐涵跟他不依了。
    杜大夫哈哈一笑。
    江城微笑,“我才不是管闲事呢。”
    江城心里明镜似的。庆元郡主若是扛不住昆明王妃给的压力,上表自请和亲柔然,一定会引起朝中一些旧臣的议论的。好嘛,新帝的孙女就要嫁给桓十三郎,先帝的孙女就要和亲柔然,一个风风光光,一个凄凄惨惨,新帝是不是太心狠了些呢?先帝临终前立他为皇太弟,明明有孙子在,却把皇位传给了他,他就这么对待先帝留下的骨血啊。
    不行,不能让庆元郡主和亲柔然。
    新帝登基之初,务必求稳,类似庆元郡主要和亲柔然这样的的事情,应该尽力避免。
    江城和瘐涵一起去见庆元郡主。杜大夫不喜欢这样的应酬,而且他昨晚很劳累,没睡好,补眠去了,“小丫头,走的时候记得叫我啊。”杜大夫提醒江城。江城嫣然,“好,一定记得叫您,忘不了的。”
    庆元郡主在西厅独坐品茗,眉宇间隐隐有着烦恼之色。见到江城和瘐涵一起进来,她颇为惊讶,“阿令,原来你也是在这里。”江城微笑,“是啊,真的很巧。”瘐涵也笑,“今天真巧了,两位表姐一前一后登门来看望我,我可不知道,原来我这么招人喜欢啊。”说的江城、庆元郡主都是一笑。
    “阿敏,你脸色好像不大好。”庆元郡主虽然心事重重,还是注意到瘐涵和往日不同。
    瘐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昨晚没睡好……”
    “为什么啊?”庆元郡主未免有些好奇。
    “我……我……”瘐涵求救的看了江城一眼。
    庆元郡主把这一幕看在眼里,神色暗然。
    她和瘐涵也是表姐妹,江城和瘐涵也是表姐妹,但是瘐涵明显更信任依赖江城啊。
    江城笑咪咪,“阿敏你为什么睡不好啊?让我来猜一猜。姑父和姑母那么疼你,肯定不会是姑父姑母骂你了,表兄当然也不会,你这娇生惯养的瘐九娘子会有什么烦恼,以至于夜不成眠啊?我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准是你在胡思乱想,现在柔然仿佛有什么和亲的提议,你不会以为这件重任会落到你头上吧?”
    庆元郡主心中一震,迅速的、惊讶的看了江城一眼。
    瘐涵伸手打江城,嗔怪道:“你净会胡说。”江城捉住她的小手,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若是为了别的,咱们回头再细说。若真是为了这个,你是不是傻?第一,大梁不一定要和柔然缔结婚约;第二,就算缔结婚约,也不一定是大梁嫁女,娶妇不行么?第三,就算是大梁嫁女,有皇家血统的女郎多了,为什么一定要是你?”
    庆元郡主脸色一白。
    江城这些话其实都是对她说的啊,她哪能听不出来呢?
    庆元郡主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发呆。
    瘐涵揉揉眼睛,小声道:“阿令,对不住,我倦的很,眼睛睁不开了。”软软的趴到了桌子上。
    “阿敏也是可怜。”江城见她照顾一夜病人就成这样了,轻轻叹了口气,心中同情。唉,家里有病人就是很难受啊。
    江城起身也到了窗前,和庆元郡主站在一起。
    庆元郡主幽幽道:“阿令,你说的道理我懂,可是你不明白我的处境。我阿母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阿弟身上了,不惜一切想要栽培他。我阿父是那样去的,身后声名受损,我阿弟自然没有前途。如果我愿意舍弃大梁的繁华,毅然决然和亲柔然,令得大梁和柔然交好,做为强援,我自然是为朝廷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所以你阿弟就可以藉着你的功劳,得到封号和封邑了,是么?”江城温声道。
    庆元郡主默默低下了头。
    昆明王妃打的正是这个主意,而且昆明王妃还劝她,“你阿父已经走了,你阿弟若是再没有出息,咱们母女二人还能依靠谁?不是阿母狠心,而是事到如今,咱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啊。你上书自请和亲,一来可以洗刷你阿父的污名,二来可以为你求得前程,三来可以提携你阿弟。一箭三雕的美事,还犹豫什么?”
    庆元郡主鼻子酸了酸,低声道:“阿令,其实我现在有些后悔,还不如当初嫁给北魏三皇子的是我呢……”
    就和任淑慧等人后悔没有在任家倒掉之前把自己许配出去一样,庆元郡主现在也后悔了。她应该在她父亲还是太子的时候选好夫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孤若无助,飘零无依。说句难听的,她并不是愚孝,一定要听昆明王妃的话,而是她现在根本没有求婚者。现在哪怕是有一个不大理想的世家子弟向她求婚,她也是宁愿得罪昆明王妃接受求婚,而不是远嫁异国啊。“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蔡文姬的哀叹之声仿佛响在耳畔,令人闻之胆寒,谁想嫁到柔然去,过这样的生活呢?
    相比较起她现在的窘迫,倒羡慕起已经嫁到北魏的淳安公主了。至少淳安公主出嫁的时候会稽王还在,淳安公主和北魏三皇子算是门当户对势均力敌。而且北魏比柔然富庶繁华多了,这两个国家根本没有可比性。
    “你又何必这么想?元绎不是良人。”江城不赞成的摇头,“单凭他为人轻薄这一点,便配不上你。”
    元绎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