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领-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整合各类农业建设项目资金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全市设施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和集约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改变了以竹架大棚为主的简易设施栽培,形成了以钢架大棚为主、日光温室为辅的建设格局,提高了设施的使用年限,增强了保温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推广无滴膜、无纺布、遮阳网、防虫网等覆盖新材料,配备滴灌、电热加温等配套设施,实施塑盘轻基质、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增强了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与示范带动功能。
明阳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蔬菜、瓜果种植栽培,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正加快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到依靠科技发展的转变。
市政府方面请来的农业专家们也根据明阳的自然条件、地域特征、季节特点、种植传统,立足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栽培生产技术,经过探索试验,优化形成了冬春茄子、夏白菜、秋黄瓜、冬春番茄等栽培模式,提高了设施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特别是为克服连作障碍,在冬春番茄、西瓜、草莓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科学合理搭配茬口,有效避免和控制了大棚反复重茬栽培带来的病虫灾害,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而且还形成了设施农业栽培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实施商品化、品牌化销售,明阳市的番茄、西瓜、草莓相继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有力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在明阳向工业大市转变的过程中,问题就更多一些了,这其中既有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又有工业化滞后的问题。
明阳的城市化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城市化滞后是因为工业化滞后带来的。
要想城市化,首先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工业强的关键是企业强,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工业的关键。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萧名学和陈通达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在发展的路子上,不能简单的克隆和照搬一些成功的经验,依据本市的实际,不能走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也不能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当然决不能走经济发展较快、而老百姓得到实惠很少的狭路。
两人都认为,明阳市要迎头赶上,奋力崛起,关键在工业。
他们以实施六个一百工程为载体,即培育四个一百亿产业,壮大一百家重点企业,抓好一百个重点项目建设,年新增一百家规模以上企业,领导挂点服务一百家民营企业,着力抓好一百亿元工业园区。
陈明洛听了老爸关于明阳市发展的布局之后,觉得他们的思路还是比较对头的,想法也比较超前,至少这个不走出卖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出发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如今大部分干部们都不顾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大干快上的大环境当中,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不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基础,换取自己的政绩,这样的做法还是很值得佩服的。
经过这么一番了解之后,陈明洛就觉得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确实没有放松学习,他们也都把学到的东西给用上了,难怪洪老总来了明阳,居然没有挑什么毛病,而且还肯定了父亲陈通达的成绩。
陈通达同志不错,天晓得这句话会掀起多大的波澜来呢。
本月最后一天多了,希望大家手中有月票的,都投了吧,要不就浪费了。小狼每天一万字的更新,确实不容易啊。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布局明阳
“陈通达同志不错,洪老总真的这么说?”黄锦利听到消息的时候,人正在阳朔。
对于陈通达得到了洪老总的一句肯定的消息,黄锦利也听说了,这让他的心里面感到不怎么舒服,毕竟他自己才是明阳市的市长,可恨的是自己居然不在场,要不然的话也能捞上一半句的肯定吧?
其实他这个明阳市长干得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干部任用的大权把持在萧名学的手中,市政府的工作集中在陈通达的手里,自己虽然是一市之长,但是肯听自己的话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在常委会上能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力了。
不过黄锦利也是看得清形势的人,知道进退,他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官位高低而已,干不干工作实际上跟他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明阳市的事情有人办了就行了,至不济他对周边几个县市的干部任免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嘛,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花。
只是这一次来到阳朔,黄锦利的心里面却是有很多事情。
阳朔市警察局长费力同的落马,让黄锦利感到忧心忡忡,他和费力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远非一般的道义之交可以相提并论,两个人不但在资金上有所来往,在对待矿老板的态度上,也是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的,因为几桩案子,他们可是合作过的。
这一次费力同走了麦城,黄锦利无疑是属于最担心的那一部分人之中的,他很害怕费力同的案子涉及到他,那样的话,自己还没有坐稳的市长宝座,怕是就要让给其他人了。
当然了,黄锦利在省里面也有关系网络,这一次跑到省城阳朔来,其实也就是打通关节来的,只是他并不能够确定,费力同案究竟有没有牵扯到他,这边儿的情况不搞清楚,他也没有办法随机应变,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原本刚在省里面得到了某位大佬的力保,结果却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让他的心里面拔凉拔凉的。
洪老总居然看上了陈通达?这个消息对于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的黄锦利而言,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上有所好,下行必效,不论洪老总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是肯定是有人会抓住此事做文章的,作为一国副总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那位,洪老总的话不会被当成是无的放矢,既然他已经这么说了,那很有可能就暗示着某一种态度。
虽然说中央九常委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某些问题上也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在基层上面,任何一个常委所作出的表态,都会被当成圣旨来遵行的,而其他的常委们也不会对此有所异议,毕竟这是在维持一个整体的利益。
黄锦利非常担心,有人会力推陈通达上来,顶掉自己这个市长的位置。
他并不知道此时萧名学已经被内定为阳朔市委书记,只是担心如果陈通达代替了自己,那么自己还能够去哪里呢?
只是情况的变化要比他所预料的还要糟糕一些,就在他打算动身返回明阳之前,省纪委的同志找上门来。
随后,黄锦利被带走,明阳市长一职正式宣告空缺,而有常务副市长陈通达暂时代理。
总而言之,九七年底的这一场西岭官场上的风暴,处理了两名副厅级官员,阳朔市政法委书记、警察局长费力同和明阳市长黄锦利。
至于因为此案牵连获罪的副处级官员则多达二十余人,真正是一件大案。
只是省委书记桑明达的意见非常明确,借费力同和黄锦利一案,在全省干部队伍中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们提高警惕,加强自己的学习修养,防腐防变,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
西岭省的这一次运动,被中央方面予以充分的肯定,一号首长在公开场合中曾经表态过,认为西岭省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走到了前头,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如何杜绝腐败现象,也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这么一来,明阳市就彻底变成了萧名学和陈通达的天下,两个人知道时间宝贵,所以就利用到明年政府换届之前的这几个月时间,没日没夜地争分夺秒,希望把明阳市的宏伟蓝图都给勾勒出来,尽可能地变为现实。
陈明洛在这一段儿时间里面,往明阳跑的次数也多了一些,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帮助萧名学和陈通达理顺一些关系,尤其是资金运作的问题。
事实上,提起规模化农业来,很多人都有点儿嗤之以鼻的感觉,认为跟泥腿子们混不到一块儿去,整天伺候庄稼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出息。
但是陈明洛恰恰知道,规模化农业在以后的发展会变成什么样子,而明阳恰好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他就在明宇集团之下又成立了几家子公司,专门来运营规模化农业的工作。
因为大方向上有市政府方面代为筹划,统筹管理,所以公司这边儿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他们无非就是协调一下资金什么的,顺便从研究所里面聘请一些专家们来进行讲座,指导生产。
在工业进程方面,陈明洛能够起到的作用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在他的指导之下,明阳市政府制定了明阳市工业发展纲要,首先就是抓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将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使园区成为开发的热土、工业化的平台、城市化的载体。
截止到目前来看,明阳全市已经拥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二十个,规划总面积两百多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了三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一百多家,去年实现增加值二十多个亿。
其次就是抓调整,着力推进产业集群。
陈明洛始终认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它内在的规律和脉动,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发展,企业多了形成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家的集群,人才、资金、技术的集群,以产业链的延长,打造龙头企业,围绕关联配套企业招商引资,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这都是目前明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