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役免税。这种关系可以用二人 都是天师道信徒来解释、何况范长生又帮过李氏的大 忙。
范长生有子范贲。《晋书》五八《周访传》附子《抚 传》略云…
、抚)永和初,桓堪征筠,以功迁平西将军。隗文、邓 定等复反,立范贤子贲为帝,初贤为李雄国师,以左道惑 百姓,人多事之。贲遂有众?万。抚与龙穣将军朱焘击破 斩之。〃
《周抚传》所谓〃左道〃,即天师道或五斗米道。范贲被 拥戴,与其父在成国天师道教中的地位极为尊崇有
关。
由此可见李特起兵也是天师道信徒的一次起兵。 由此次起兵建立起来的成国,可以说是由流人中天师 道信徒李氏与益州本地天师道信徒范氏共同建立起 来的政权。范长生以成国的国师,传布天师道,人多事
之,则天师道也可以说是成国的国教。
第五篇徙戎问题
《晋书》九七《北狄传,匈奴传》略云…
〃郭钦上琉曰:魏初人寡,西北渚郡皆为戎居,宜及 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复上郡, 实冯翊,于平阳以北诸县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见士四
万家以充之/'
按《资治通鉴》八一太康元年末载郭钦此疏,不载〃徙 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之语,可能是不太了解其意义, 遂与〃出北地〃等句,一并省去。又《文选》四九干令升 《晋纪总论》〃思郭钦之谋而悟戎狄之有畔〃句,李善注 亦未及〃见士四万家〃之语,且置冯翊、平阳之句于不 可解,当有脱误。
郭钦的话讲了三个问题,一是魏初人寡,所以西 北诸郡皆为戎居;二是宜乘平吴之威,出北地、西河等 郡之戎;三是于平阳以北诸县募取犯了死罪的人并迁 徙三河三魏现有士家四万户以充实北地、西河等郡。
三河指司州河南、河内、河东三郡。三魏,据《后汉书,
志》二〇《郡国志二》冀州魏郡条注引《魏志》:〃建安十
七年,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 东武阳、发干,钜鹿之澳陶、曲周、南和、广平、任,赵国 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都。十八年,分置东、西都
尉。〃从而有了三魏。郭钦之言未被晋武帝采纳,《通 鉴》太康元年胡注云:〃为后渚胡乱华张本。〃
郭钦讲的第一个问题〃西北诸郎皆为戎居〃,即戎 狄的内徙问题,自汉已然。这有政策的、天灾的、战争 的原因。关于北狄,《晋书,匈奴传》略云:
〃前汉末,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而呼韩邪单于失 其国,携率部落,人臣于汉。汉嘉其意,割并州北界以安 之。于是匈奴五千余落人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其部 落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镝贡赋。多 历年所,户口渐滋,弥漫北钥,转难禁制。建安中,瑰武帝 始分其众为五部。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居于太原 故兹氏县:右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祁县;南部都尉可三 千余落,居蒲子县;北部都尉可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中 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大陵县。(晋)武帝践昨后,塞外匈 奴大水,塞泥、黑难等二万余落归化,帝复纳之,使居河 西故宜阳城下。后复与晋人杂居,由是平阳、西河、太原、 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靡不有焉。〃
据此可知北狄人居诸郡,汉为一个时期,本居并州北 界,其后弥漫北朔。建安中是一个时期,曹操分其众为 左、右、南、北、中五部,兹氏、祁县、蒲子、新兴、大陵都 有北狄。晋武帝是一个时期,塞外匈奴二万余落因水
灾人居河西故宜阳城下。由此平阳、西河、太原、新兴、
上党、乐平等郡无不有北狄。汉允许他们人居并州北
界,魏武帝分其众为五部,晋武帝接纳塞外因水灾来
归的新匈奴人,都有政策上的考虑。
西戎主要指羌人与氐人。羌人在东汉已经进人北 地、冯翊等郡,氐人的徙动亦可上溯汉朝。《三国志,
魏志》三〇注引《魏略,西戎传》云:
〃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都,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 在福禄,或在研、陇左右。〃
至建安中,曹操又曾将氐人五万余落,徙出武都郡。 《三国志,魏志》一五《张既传》略云…
〃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遇关中,问 既。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 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 军,令既至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江统《徙戎论》亦云:
〃餽武皇帝令将军夏侯妙才(夏侯渊)讨叛氐阿贵、 千万等。后因拔弃汉中,遂徙武都之种于秦川。〃(《晋书》
五六《江统传》)
由此扶风等地也有了氐人。
曹操迁徙氐人,是他的徙民政策的一部分。汉末 战争频繁,为了不以民资敌,或者如江统所说,为了
〃弱寇强国〃,曹操曾多次徙民。《三国志,魏志》一四 《蒋济传》略云:
〃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 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纱,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 曰:'是时兵弱娀强,不徙必失之。(今)民无他志,然百姓 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太祖不从,而江淮间十余万 众皆惊走吴。后济使诣邺,太祖迎见大笑:'本但欲使 避娀,乃更驱尽之/〃
曹操同袁绍打仗,曾徙燕、白马民。同孙权打仗,曾徙 淮南民,但是,徙的结果与徙燕、白马民不一样。后来 同张鲁打仗,攻取汉中,又曾徙民。《魏志,张既传》
云:
〃(张》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 三辅。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 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 水碓,民心遂安。〃
这次徙民,目的与徙燕、白马、淮南民,不以民资敌有 所不同。据《张既传》,或者是〃以实长安及三辅、或者 是〃以充河北〃。不以民资敌,是战争的需要;〃以实〃、 〃以充〃则是因为〃魏初人寡〃,需要充实。徙民以充实 人少的地方,既然是曹魏的政策,那么,戎狄自动进人 人少的地方,如郭钦所云西北诸郡,自然也就不会受 到千扰。魏普南北朝的大变动,即由人口迁徙问题引
起。人口的徙动,为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来之大事。汉开 其端,曹魏进人了一个发展时期。
郭钛说的第二个问题宜将北地、西河等郡戎狄徙 出,魏末邓艾已经做过。《三国志,魏志》二八《邓艾 传》略云:
〃(艾〉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 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大将军司马景王(司马师) 新辅政,多纳甩焉。〃
邓艾可以说是第一个建议徙皮的人。伹他所谓〃出 之〃,是〃使居民表〃,不是把他们迁回去。邓艾还曾〃使 鲜卑数万散居人间〃。傅玄说是〃本邓艾欲取一时之
利,不虑后患〃造成。(《晋书》四七《傅玄传》)这与曹操 迁徙氐人的政策有相同之处。在徙戎问题上,至邓艾, 发生了变化。即不单是徙人,而开始主张徙出了。目的 在〃塞奸宄之路〃。
郭钦说的第三个问题〃徙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以 充之〃,曹魏也是做过的。《三国志,魏志》二五《辛蚍 传》略云:
〃(文》帝砍徙冀州士家(《通鉴》作〃士卒家''》十万户 实河南。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
,,
可知魏文帝时,从冀州治魏郡邾县〉被徙至河南(三
河之一 地的士家,即有五万户之多。魏文帝的目的 在充实河南之地。徙士家以充实某地,是曹操徙民以 充实长安、三辅、河北等地的一个发展。从此士家加人 了人口徙动的行列。
晋时三河之有兵家,可以从《晋书》王尼等传眷 出。列举如下。
《晋书》四九《王尼传》略云:
〃王尼,城阳(属兖州济阴郎)人,或云河内《三河之 一)人。本兵家子,寓居洛阳(河南尹治所;)。初为护军府 军士,胡母辅之与琅邪王澄、北地傅畅、中山刘舆、潱
之,…一因免为兵。〃 同书九六《烈女传,王浑妻钟氏传》咯云:
〃王浑妻钟氏字琰。瑛女亦有才淑,为求贤夫。时有 兵家子甚俊,《琰子)济欲妻之,白琰,琰曰:'要令我见
之。'济令此兵与群小杂处,琰自帏中察之,既而谓济: '绯衣者非汝所拔乎?'济曰:'是。'琰曰:'此人才足拔 萃,然地寒寿促,不足展其器用,不可与婚。'遂止。其人 数年果亡。〃
据此可知三河如河内、河南乃至络阳都有兵家。兵家 地寒,但如王尼之例,若免兵籍,仍可仕进。可能这是 王济欲以妹妻兵家子的原因。但兵家子要免除兵的身
份,为〃制旨所及〃(《王尼传》〉。能被解免的,只是极个
别的人。要迁徙他们,不象迁徙普通人那样困难(如 《魏志,张既传》所云:曹操〃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 水、南安民相恐动〃。〉。故郭钦提出在将戎狄之人徙出 西北诸郡以后,再将三河、三魏士家徙入西北诸郡以 充实之。
郭钦的意见,有历史作根据。他虽不是第一个提 出迁出戎狄建议的人,但徙戎问题到郭饮,即到晋武 帝平吴之初,巳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了。主张徙戎的 人也多了起来,如傅玄和《徙戎论》的作者江统均主张 徙出戎狄。然而戎狄的内迁,到晋武帝称帝之时还在 继续。这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或者说一种历史的趋势, 现在要把戎狄迁出去,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无此可能。 武帝之所以未采纳郭钦的意见,原因在此。
稍后于郭钦的江统,写了一篇《徙戎论》。在此论 中,江统谈到了把关中氐、羌及并州诸胡迁回他们的 本域旧土问题。他的论点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于内地 戎狄的看法。《晋书》五六《江统传》略云:
〃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其辞 曰………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 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幵、析支之地;徙 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廉
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