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

第19章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第19章

小说: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走近看着地面。街灯早已倒在地上,几乎烧的焦烂。就在街灯掉落的地方,有烧过的痕迹,那痕迹一直延伸到几尺外的树林。
  乾清看着街灯,此处同昨日他们碰见青衣奇盗的地方,布局相差无几,都有棚子、街灯和树林。乾清慢吞吞翻上棚子去,看见一排小小的脚印,像是猫的脚印,却又比猫的大一些。昨夜下雨,土地湿润,才留下了泥脚印。似乎从远处的林子里过来,直接跑到了灯的旁边。
  但是乾清知道,那不是猫,而是狸猫的脚印——看来侍卫说的是真的,是狸猫窜过来,扑倒了灯,灯坠落到地上,这才起了火。
  侍卫还说,火是一下子起的。乾清看着痕迹,推测是有人浇的油。唯有把油事先洒在地上,如此,才能忽然起火,否则根本不能碰巧烧到树丛。
  乾清跳下来,又掰开烧焦的街灯。灯油早已没了,只剩下一些黄色的膏状体还粘在上面。有点麝香的味儿,但不是麝香。
  果然是灵猫香。乾清皱了皱眉,如此便证实了,灵猫香点燃将狸猫引来后灵猫打翻了灯,灯掉落燃起大火。
  真的有人故意纵火,还是用这种奇特的方法!
  乾清还是不懂,这么说来是灯油有问题,不过今天不是全部换过了吗?灵猫香到底是怎么加进去的?一块块的放进去?那怎么可能呢。而且那曼陀罗麝香的混合灯油又是做什么用的?
  到底怎么回事啊!
  乾清脑子里一团浆糊,越想越糊涂。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最令乾清不明。
  青衣奇盗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明明得手了,不费一兵一卒就将犀骨偷走了。为何还要连续纵火?
  乾清毫无头绪,觉得多想无益。他相信,厢泉醒了总会给他答案的。乾清几乎是冲进医馆的,却看见只有曲泽在医馆里,上星先生不知去哪了。
  曲泽,是几年前随着傅上星来到庸城的,那时她还小,聪明能干,大家都唤她小泽。她与乾清同辈,而乾清对她就和对普通女孩子一样了,也是颇为熟络的——乾清跟谁都熟。
  她看见乾清,眼眸闪动一下,寒暄几句便让他进来了。
  乾清只见厢泉躺在床上,伤口已经被处理过。他昏睡着,一动不动。
  小泽在夜晚眼睛就会不好。她身体欠佳又出身贫寒,却从不因此而感伤。乾清觉得她与自家谷雨的性子有些相像,伶俐的很,干什么都急匆匆的。小泽能识字能读书,也懂一些医术,是上星先生教导的缘故。
  小泽见乾清来,便一直笑着:“夏大公子你可来了,易公子刚才醒了呢,现在又昏迷了。”
  乾清一愣:“刚才醒了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怎么了?别叫他易公子了,你可以直接叫他厢泉。”
  小泽嘟囔道:“这不太好……易公子被送来的时候,就有些醒了的样子,上星先生施了针,易公子就完全醒了。”
  “醒了?他说了什么了?”
  “他根本没说两句话!嘴巴几乎都张不开!”小泽脸急红了,“第一句问的庸城府衙的情况,后面的话听不清了,似乎是什么‘不要离开’什么……” 
  乾清愣住了:“不要离开什么?他什么意思?他怎么说不了话?”
  小泽摇头:“我家先生说,易公子似乎是昏迷了很久了,被剑划伤,这才醒的。你也知道,昏迷的人一旦受到疼痛刺激,就很容易摆脱昏迷。”
  小泽顿了顿,又说:“其实易公子送来的时候,我家先生不在房内。是我先行做了诊断而后先生回来再次诊断的,应当是不会误诊了。易公子昏迷了大半天了,虽然受到刺激苏醒,但是易公子的伤口上,沾了毒。”
  乾清听得此,不由得惊讶了。他转身掀起衣摆坐在藤条椅子上,闭目沉思:“依你所言,厢泉本来是即将要醒的,现在之所以昏迷,是因为刚刚新伤口沾了毒的缘故。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小泽摇头:“不会有危险的。脉象看来,易公子这几日就似乎食用过或者闻过什么导致昏迷的东西,兴许是曼陀罗、羊踯躅之类的,至于今日昏迷的原因,好像也是因为这些药物所致,不过剂量更大。而随后的剑伤……先生检查了伤口,上面沾着乌头磨成的粉末。”
  乾清没有说话,像是在想事情,小泽以为他不明白,继续解释道:“这乌头虽然不常见,不过夏公子可听说过附子?那可是致命的毒药,母根生乌头,旁根生附子。乌头的毒性不亚于附子。中毒的人会麻痹,之后才昏迷。上星先生说,这药用不好会要人命的,可是这剂量却刚刚好!先生还感叹,下毒的人,究竟在药理上有何等造诣……夏公子?你在听吗?”
  乾清没有仔细听她的话,只是觉得心里凉飕飕的。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按照上星先生先生的诊断,厢泉在受伤之前是昏迷状态。
  一个昏了的人是怎么和青衣奇盗打斗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五章 霸王死于此

  “你们确定没有弄错?”乾清怀疑的问,“厢泉是在受伤之前是昏迷的?”
  小泽生气道:“当然错不了!我先检查的,上星先生再查的——这怎么会错?易公子本就是昏迷的,受剑伤刺激才会醒;也正是因为受剑伤而染毒,才会再度陷入昏迷。你可听懂了?”
  乾清未理会她的责怪:“上星先生去哪了?我有话问他。”
  小泽这下更生气了:“别提先生了,他去了西街!西街的那些人刚才来请先生应诊,急诊!又是那个红信,不是头牌还这么大架子,病怏怏的拖了好久,又不肯喝药。要说先生也真是心善,还去那种地方给那种女人看病!若换做是我,打死也不去那种地方,还是大半夜里,外面又不太平……”
  “厢泉什么时候能醒?”
  “最快也到明日,慢了要后天。因为不清楚毒药具体成分配比,下针催吐也不见效,就没敢用猛烈的药物医治。我趁易公子清醒的之时速速让他服用了甘草汁和绿豆汤,药效缓,对人体比较有益。在那之后,易公子就开始浑身麻痹了。毕竟药性太深,这是无法避免的。”
  乾清又没仔细听,他闭上眼睛思考。
  厢泉到底有没有跟青衣奇盗打斗?若是真如小泽所说,那么到底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小巷里发生了什么?乾清本想等厢泉醒来,直接问他。可是待今夜过后,还要徒增多少变数?
  “要说这麻痹,先是从手指开始的,喝药之后,易公子趁嘴巴能动,赶紧问了庸城府衙的情况,我就大概告诉他,你们被蚂蚁包围了。他说了一半话,麻痹之症蔓延全身,嘴巴就动不了。”
  乾清蹙眉:“厢泉昏迷之前说‘不要离开什么’,是什么意思?”
  “谁知到,别看易公子平时跟个半仙儿一样,要我说可真是个怪人,说话奇怪神态也奇怪,”小泽笑嘻嘻满不在乎说着,“我讲完庸城府衙的事,他眼睛还能动呢,一个劲的看着书架。麻痹的人是不是都这个反应,目光特别奇怪?好生有趣呢。”
  乾清没说话,看着书架上,那里摆了书籍,不是医书,只是一些杂书而已。
  “厢泉是不是盯着什么书?”
  “看那样子,真像盯着什么书,”小泽笑着过去,“是这个吧,《史记》,难道要我念给他听?”
  乾清翻了翻,这薄薄的一册并非全本,只是《项羽本纪》。乾清觉得如此等待没有什么结果,索性坐下开始翻阅,等着厢泉醒来,也等着西街赵大人的消息。这一册书是速速就可读完的,小泽兴冲冲的又给了他一些其它的书籍,包括很多医书及傅上星的手札,随后去拿大厚抱绒毛毯子给乾清。
  小泽今天一脸喜悦,她忙忙碌碌的也不知为什么的,昨日的愁容没了。她知道乾清不睡便去沏茶,虽然眼睛不好,还是摸索着去了。上星先生家中并无太多积蓄,蜡烛也是不多的,偶尔夜间看诊会点蜡,而此时点的是锈迹斑斑的青铜油灯,似乎是旧货市场淘来的。柔和的光,映在乾清的侧脸上,轮廓如刀削,双目如星,此时却似合未合,说不出的好看。
  小泽见他的模样,自己悄悄柔和一笑,端了铁观音出来,茶杯并非好瓷,却洗刷的干干净净。
  今日更夫出事了,没有打更的,已经早早过了亥时。
  乾清……似乎忘记什么事了。
  他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解闷罢了,才一会就觉得乏了。铁观音的香气馥郁清高,鲜灵清爽,犹如空谷幽兰。乾清素来不喜欢茉莉花茶的,这铁观音并不名贵倒也不错。于是抬头饮茶,随口问小泽道:“你家书籍倒是真多。”
  小泽得意的笑着:“都说我家先生博学,这是肯定的。先生不仅熟读医书,这些书也会读,诗词也读,兵法也读,他还经常教我呢。这《项羽本纪》也是先生叫我念的,只是夜晚从不读书伤眼。”说罢拿起薄薄一册笑着。
  乾清闲聊道:“理学呢?”
  小泽好奇的看着乾清,乾清再问道:“就是《周易》之类的。”
  小泽笑了:“先生不太懂,但他说,那是万经之首。”
  乾清笑了一下:“那你家先生倒是可以跟厢泉探讨。不过女孩子读这些书又是何必?”乾清戏弄似的从小泽手里抢回了书,翻阅一下,道,“你要学那西楚霸王,还是学虞姬?项羽固然是英雄,却无奈心思不够深。”
  “你指鸿门宴?”
  乾清啧啧一声道:“不仅是鸿门宴。好些事正史上没有记载,可是民间有传说呢,不知你听说过没?”
  “这我家先生倒是没提过。”
  乾清饮茶便觉醇厚鲜香,顺喉滑下,清爽甘甜,余味无穷。于是烦恼顿失,兴致勃勃的讲起:“很有名的野史故事。传说刘邦奸诈,用了张良的计策,在项羽被困垓下的时候,用蜜糖在地上写下‘霸王死于此’,最后项羽就自刎垓下。”
  小泽笑道:“胡说。西楚霸王看到蜜糖写的字就自刎?”
  乾清哈哈一笑:“要我说,也怪项羽迷信,不动脑子。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