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官医道仙 >

第93章

官医道仙-第93章

小说: 官医道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盈盈,男人真的有好人坏人之分的。对你礼不礼貌是一回事,对你安不安好心又是一回事。姐姐是有惨痛教训的……”

望着东方朔越来越小的身影,丁盈盈的越来越气愤了:“我告诉他前边没有路不是好心啊,我说山上有蟒蛇不是好心啊……再说,你怎么老拿我和你比呀?你那是自己不尊重自己……”

丁香香的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盈盈,你不要再说了!姐保证今后生活中没有男人,也决不再不尊重自己!”她同样望着东方朔那越来越小的身影,心灵得到了一种升华。

“姐……我错了!”望着丁香香的眼泪,她知道自己触到了姐姐的痛处,她替姐姐擦去了泪水。

……

自从陶殿云支书的老婆占玉珍说陶公观的事情之后,东方朔就想去看一看。至于愿望为什么这么强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正因为自己是一个道仙,所以,对道观就特别敏感吧。

如果猪观不是被承运天神占据了老道的身体,也许自己就会有另一番经历。也许这个时候,自己正在和他谈天论道呢。

这陶家山看起来不高,可爬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正所谓看山跑死马。它的高度应该是东婆山和西婆山高度之和了。

这山,前面果真没了去路。东方朔笑了笑,自己这也叫一意孤行,不听人家的劝告。人家丁盈盈清楚的告诉自己这没有到达山顶的路,可自己却理都不理人家。自己光考虑要给村里的人留下一个高洁清白的好村长的形象,却连别人的忠告都忘了。

回去吗?回去当然容易。山虽然高,要是下山的话,自己连蹦带跳,应该用不了半小时的时间就会到达山下。

人家问你怎么回来啦?自己该怎么回答?说前面没有路?

前面没有路,人家丁盈盈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

望着陡峭的山崖,东方朔踌躇起来。向上攀爬,显然上不去;就此回去,显然又不是自己的性格。

海风与山风交织的风,带着海的潮湿、山花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一起吹来。东方朔感觉到神清气爽。他盘腿打坐于陡峭的山崖之下,回忆起自己的修道的过程,也在寻找着未来的修道之路。

他的字叫曼倩,是平原人。性格诙谐幽默,是辞赋大家,在汉武帝时为臣时,由于他平时迷于修道,被人们称为大隐。

汉武帝是个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初即位的时候,诚召全国的有识之士。各地自认为有两把刷子的儒生纷纷上书应聘。当时,他也给汉武帝上了书,他上书竹简就用了三千片。汉武帝当年求贤若渴,抽出时间来看的他上书的竹简,读完竟然用了二个月的时间。

当时,他在自荐竹简中道:年幼时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成。十三岁学读书,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兵法。十九岁学布阵。把自己的夸得比一朵鲜花还要鲜艳。

那时,自己还没走上修道之路。

汉武帝晚年,他为太中大夫,常随汉武帝左右。汉武帝晚年,为了长生不老,欲寻仙问道。东方朔勤奋好学,见多识广,记忆力过人,经常给汉武帝讲有关神仙之事,从那时起,东方朔开始接触神仙,开始修道……

老鹰的叫声打断了东方朔的思路。

他抬头看去,直见老鹰在天空盘旋:好家伙,把我当盘菜了呀?他手中拿起一个石子,向奔着自己扑来的最近的一只老鹰弹去,石子击中老鹰右边的翅膀,这只老鹰发出一声惨叫,一头向东边的山涧里栽去。

东方朔顺着老鹰栽去的方向一望,发现一截像是灰褐色的枯树在地上动了一下,他站起身上,只见那“枯树”贴着草皮向自己窜来,他惊了一下。

他想从地上寻找石头,但已经来不及了。那段枯树已经伸出了长长的鲜红的舌头,向前探了一下,舌尖距离自己已经不到三米远。他这才发现那并不是什么枯树,而是一条蟒。

眨眼之间,自己就有可能成为蟒腹中食。

他惊的每根头发都竖了起来。迅速跃起,手抓住每一根从岩缝里伸出的枝枝草草,脚尖踩住每一个岩缝,在陡峭上迅速向上上升。

灰褐色粗壮的大蟒贴着岩石紧随其后,红色的蟒信不停探出缩进,发出突突的声音,随着它嘴的一张一合,一股血腥味在飘散。

高度紧张中,东方朔依旧艰难的攀升。

从岩缝之中横出一棵小松,东方朔抓住树枝,然后手脚并进,脚踩到了小松的松根上,他向下回视,只见这灰褐色的大蟒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暂时没了危险,他的浑身顿时一放松,身上没了一点力气。他回头再望那陡峭与山下的平缓处,距离自己足有四五百米,如果不是大蟒突然出现,自己定难能上得了这么高的陡崖。

他转身向上望去,从这小松到山顶只有百来米,且山势变得平缓。他艰难的站起身来,向山顶爬去。到了山顶之上,才发现自己在这一带群山的最高峰,其他山头都在自己的俯视之下。

他感觉累极了,便在顶峰的山石上躺了下来。他向陶家庄望去,村庄的房子变得很小,村庄与北边的海神大道以及北边的大海,仿佛就像一幅山水画卷。

由于疲劳,他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又一幕幕的在眼前浮现:

七夕那一天,王母娘娘在漫天晚霞的黄昏,在众仙女的簇拥下,降于九华殿前,赐于汉武帝五个长寿仙桃,汉武帝谢声不绝。王母娘娘笑了笑说道:你不用谢我,都是现在在东厢房的你的忠臣东方朔求我的,他曾经三次到我那里为你求取这长生不老的仙桃。

回想起当年,自己虽然还没有达到仙的境界,竟也能在天上地下的来回走动。而如今,这点陡崖的阻隔,就差一点使自己葬于蟒腹之中。

这样看来,用进废退这一规律,也同样的适用于修真界啊……

又有一天下午,满天的阴霾,黑云缠绕着皇宫大殿的屋脊。汉武帝召见东方朔汉武帝一副喜滋滋的样子。

东方朔见其情景,感到奇怪,这天象突然变化,人人都心情沉重,为何皇上却如此高兴呢?

汉武帝压抑不住喜悦的心情,说一位道仙刚赠了自己一瓶不死之酒,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蓝瓷的小瓶的酒递给东方朔看。

东方朔接过一看,凭他多年修道的经验,知道这是一瓶绝好的多年窖藏好酒,但绝不是什么不死之酒。于是,他仰起头来,把酒全都灌进了肚里。

汉武帝虽然得了王母娘娘的仙桃,可以长生不老,但也不能保证不死,因为致死的因素有多种多样。而人生的老迈,只是致死的其中的一种因素而已。

汉武帝见东方朔把能够让自己不死的酒喝了,不由得后悔而大怒。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及时把它喝了,大怒的是东方朔狗胆包天,竟然没经自己同意喝了自己的不死之酒。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唤来刀斧手,要把东方朔斩首。

东方朔笑了笑道:皇上你有没有仔细想过?这只是那些所谓的道仙骗你的小把戏?这不过一瓶药不死人的苦酒,并非是什么不死之酒。陛下你想想:如果我被杀死了,我喝了这不死之酒,那还灵验吗?如果我死了,那这酒就并非是什么不死之酒,你说是吗?

我这是为陛下你好!如果你喝了这杯苦酒,白白的苦了一场,还被骗以为自己从此会不死呢!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话,对他中肯的分析敬佩不已……

一股浓烈的杂七杂八的味儿飘进东方朔的鼻腔,同时也打断了他的思绪,他顿时感觉身体向飘浮在空中一样,每一根毛孔都舒畅不已,他抬起头来,发现这味正是从南边山坡上的陶公观飘来。

第112章  清静无为道家地

东方朔慢慢的站起身来,向陶公观方向望去。

陶公观建在陶家山南面的半山腰上,陶公观前有一片平缓宽阔的地带。整个道观镶嵌在大树之中。大树绿茵如盖,轻轻的白烟像淡雾一样袅袅上升。

东方朔掏出手机一看,手机荧屏上显示出的时间是16:15。今天晚上自己还有一件大事要安排,到道观,再到山下公路,再趁车回村,时间紧的像被拉紧的绳扣一样。因而,尽管感觉很累,但仍坚持着向道观走去。

越往道观走,那股异常的味儿就越浓烈。这味中有药的苦,有药的甜,有炷香的香和药的香的混合。这道观里,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猪观给他的印象是卑鄙龌龊,有一种下水道的味道,而陶公观给的印象却是清新淡雅神圣。

他振作了一下精神,顺着山坡,一路抓着小树,终于来到陶公观门前。

“站住!”

东方朔刚要跨进大门,突然听到像小猪一样的叫声。他仔细一看,在猪观被他称为小猪孩的小道人,拿着大扫帚指着他一声断喝。

东方朔这时才注意,小猪孩的眼睛里像是在喷火。

“小猪孩,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东方朔明知他的态度不友好,但一想他毕竟是个孩子,完全没有和他计较的必要。

小道人扫帚柄掉了个方向,脚猛的一踏石板,向东方朔冲来,脚似乎没沾地一般。

东方朔看他那脚步,不由得一惊:几天不见,这小猪孩的道力大有长进呀!思考的瞬时,扫帚柄已经到了他的胸前。他已经躲闪不及,向后急退,退到门前青石板铺成的平地之上。

他退的速度远低于小道人冲击的速度,扫帚柄抵到了他的肚子上。

他知道如果再退,这扫帚柄的力量足以穿破自己的肚皮。他调动全身道力于肚皮之上,两脚站定,左手抓住扫帚柄,右手猛的一扭扫帚,小道人在扫帚的带动下,一个翻身,撞向三米外的一棵大树。

咚的一声闷响,小道人的头上爆起一个疙瘩。

房间内迅速跑出五个道人,这些道人的年龄像是一个阶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六十多岁,加上十来岁的小道人,倒是一个后继有人的年龄结构。

“小师弟,你感觉怎么样?”那个二十多岁左右的道人扶起他问道。

“哇——”小道人像猪一样的叫唤着:“二师兄,打死他!他就是杀死我猪观师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