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颇有深意。云初当年伺候林涵,就跟她姐姐闻歌伺候林沫似的,一心一意,从无二心,不过后来林涵订了亲,她自己主动跟林白氏请缨,去服侍年纪还小的林澈了。其他人没感觉,不过林沫是何等人精,会看不出来一个小丫头的心思?不过看着闻歌的面子,她也没太明显,倒也就不说话了。不过,林澈也渐渐大了,该到了知事的时候——却不该是个心这么大的丫头教他。
“云夕么?我给她另外找个管事的活计吧。”林沫道,“倒是云初,女孩儿的年纪不禁熬,你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这些丫头,倒也可以看看人家。林可家的事儿也多,不若就叫云夕干干这些事吧。”
一晃这些年过去了,连这些丫头们,也老大不小。林家没有纳妾的习惯,这些丫头在家里头苦熬也熬不出个头来,有不少是和闻歌存着一样的心思的。林可家的这些年负责采买、调教小丫头倒是做得不赖,不过说到打发丫头们嫁人,她可没个主意。
一般这些跟着小姐、爷们伺候了这些年的丫头,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娇惯些,甚至觉得家里头那些同她们年岁相仿的小厮粗鄙——那是自然的,小厮再怎么出挑,哪能比得过爷去。可丫头们小心调教调教,兴许真就跟小姐没什么两样了。但那又如何?她们再怎么漂亮,甚至还识字、会说几句简单的诗词,那也就是个丫头,除了配小厮,也就是出去配人。连闻歌这样的运气都不一定有。
林沫夕去给这些丫头说亲,倒也算是种为难了。
他从来不是什么大方的主儿,儿子被人活生生地冻病了,就因为云夕觉着他有了修航就给怠慢了修朗——滑天下之大稽!且不说她云夕是仆,修朗是主,便是静娴都没这个资格去无缘无故地惩罚小孩儿!
不过林澈到底还小,尚不知事,向来云初也没什么机会说道,总之,提到了要把云初配人,他虽有不舍,倒是答应得干脆:“也好。我说云初姐姐怎么最近跟魔怔了似的,原来是年岁到了。果然大哥想得周到。倒是我横竖要去北疆的,老叫人伺候着,我倒是怕去了那里不习惯,舅舅还要说我被妈妈和你惯成这样。索性就别多那么多人服侍着。云初许人也罢了,我院子里不用再添人了。”
“这才是正经爷们该说的话。”林沫听到弟弟没跟贾宝玉似的胡言乱语,很是满意。他倒不是不知道,这些丫头许了人,兴许日子要比在爷身边伺候的时候难过的多,但那又如恶化?那些锦衣玉食。本来也不该是丫头们长期该享用的。他就是收了回来,又有什么?何况他也不是乱点鸳鸯谱的人,真有那些不学好的小厮,他早打发了走了,哪里还会给他们配丫头?他既然觉得女子嫁人算天经地义的事儿,不能叫这些丫头为了服侍他们就白白地把青春荒废了去,自然也不觉得那些丫头哭着喊着说要伺候大爷一辈子有什么对。
嫁了人难不成就不能伺候了?
静娴曾笑他满脑子都是些迂腐的道理,问他是不是觉得男人才是天,女人什么用都没有,他却道不是,男人也是女人教导出来的,女人教导子女,责任比维护后院重得多。被静娴啐了一口,道:“你这还是觉得,这世上就你们男人有用!连我们的功劳,也只剩下教养出你们这样的男儿了?”
她这个道理有些绕,林沫也是想了好几个晚上才回她:“兴许是我错啦,我倒是的确自负,觉得男子因为要保护妻女,倒是沾沾自喜,狂妄却不得知了。不过我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仔细想来,竟也是这些圣贤书让我有这般狂妄了。”
“怪什么圣人?圣人几时说了这话?教我们三从四德的,也是我们女子自己。”静娴冷笑道,“并无什么道理。”见林沫又要绕进去,便道,“你再这么琢磨,早晚贾家的那个混世魔王得引你做知己。”
林沫觉得好笑:“你好好地在家里头坐月子,他又是哪里惹了你?”
“他哪里是惹着我了。”静娴道,“你不知道他闹出什么样的笑话来了?”
“又怎么了?”林沫只觉得自己最近是沉溺在水溶温柔乡里头去了,不然何至于消息竟不如足不出户的妻子灵通。
静娴笑道:“他有个表姐姐,给允郡王当侍妾去了,前阵子那家子出了事——”
“薛家,我知道的。”
“华太妃故去也有些时候了,上皇觉着宫里头少些鲜活气儿,允几位太妃回娘家省亲,看看子侄,不知道怎么的,荣国府的那位娘娘竟也得了这个恩赏。”静娴口气颇有不屑。元春到底是皇帝的妃子,如今跟太妃等一样的待遇,难免叫她多想。
林沫一惊:“有这样的事?我怎么没有听说?”
“你何时听说这样的事了?问问你那个小情儿,他一准知道。”静娴道。“我也是风姐姐告诉我了才晓得的。说是元妃娘娘自己也觉着不合适,没敢声张,就几个人陪着,悄悄地回去了。”
皇后倒也曾偷偷地来过靖远侯府,林沫点点头,知道只要皇家有心,这种事儿自然也能办得悄无声息。
不过说水溶是他小情儿他笑了笑:“想来宝二爷是在他姐姐省亲的时候闹了笑话?”
“可不是,他求他姐姐,叫他姐姐下旨去允郡王府,说他表姐受了委屈,让允郡王把他表姐放回来。”
林沫脑子一凛,道:“就是个侍妾,名声也挺重要啊。”
第195章
贾宝玉一直是个过分天真的公子哥儿。就连与他年纪相仿;素来一道吃喝玩乐的冯紫英、卫若兰都开始接触家里的人际往来;他仍旧蜷缩在祖母的羽翼之下,不谙世事;软糯无邪。元春难得回家一趟;说实在的;也知道自己回来得不妥当;不过在宫里头实在是太冷清了;忍不住要见见娘家人,哪怕连顿便饭也吃不得。只是见了自小疼爱的幼弟;也只得暗叹一声:“要是珠儿还在就好了。”
若是贾珠还在,宝玉尽可以这般不懂事,谁也不会觉得要紧。
可这趟回来;叔伯兄弟们;祖母、母亲,一个个地对着她诉苦念委屈,唯一的幼弟倒是没有求前程,只是所求之事让她更加地只能苦笑。身边的太监宫女多半是太上皇、皇后宫里的,只是她也顾不得那么多,只告诉祖母:“吴国公主过几日就要进宫了,她也是个可怜的,如今好歹都熬过去了,只是我想着,林淑人好歹是老夫人肚子里出来的,平常多走动走动,莫要太生分了。她如今是不缺奉承的人了,只是就因为这样,什么人都去嘘寒问暖了,咱们反而没个动静,岂不叫人心寒?”
贾母连忙应下:“娘娘说的是。”心里也斟酌着,黛玉进宫,对元春也是助力。只是表妹做了皇后的义女,只怕表姐的处境越发地难过了。别人说起来,这辈分如何呢!
元春好歹忍住了泪水,又小心嘱咐了贾母几句,轻声道:“知道夫人、宜人委屈,只是想想,靖远侯是什么人?别说你们,本宫都怵靖远侯妃呢!他那性子,难道不得罪人?想想那些王子皇孙,咱们又有什么。”又对邢夫人道,“本宫是不知家里何故分了家,不过老太太尚在,行事到底要有个大家子的样子。”
她上回回家省亲,荣宁二府特地建了省亲别墅迎接,极尽铺张之能,元春看了虽然心忧,但到底看得出来家里头还有些底子,这回回娘家,看着家里头,照样是锦衣玉食,但她是何等富贵里养出来的眼睛?别的不说,单是贾母身上的那套首饰,光彩夺目,可是,竟是她上次回来省亲的时候的那一套。这套成色自然是好的,只怕捧着金山银山都没法买到。只是年年有时新的款式,像她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虽然自然是祖传的珠宝更珍贵些,但还是要花大价钱时常置办时新的。贾母也是个喜欢新鲜东西的,她还把这套首饰拿出来戴,也只说明了一件事儿——她这么些年来,就没置办过比这套像样的了。
她也只能暗自无奈,娘家指望她在宫里头给他们说说好话,她指望娘家出息给自己依仗,都是心有所求却什么都得不到,所以谁也别怪谁。
只是哪里能甘心呢。
当年她被册封之时,人人艳羡,风头无俩,便是荣宁二府,亦是昂头走路,步步生风。彼时黛玉还不过是个刚没了爹的孤女,依附着她那便宜哥哥,两个都只能勉强叫做孩子,走在这京城的风口浪尖上,谁瞧着都孤苦伶仃。谁知道转眼才几年?当年可怜见儿的小表妹,摇身一变成了吴国公主。虽说不过是皇后养女,并未正式册封,但难道她贤德妃的册封仪式就正儿八经了?更何况,她贾元春的兄弟们都是些什么人,那位小公主的背后,却有个尽心尽力为她谋划的靖远侯。当年被人们轻视的小侯爷,蛰伏了整整三年,赢取了孝义名声,然而他的前程,并未因那三年有丝毫的折损。
怎能不妒。
元春回了宫没多久,就听说景柔公主被罚了禁足,还是皇帝亲自下的口谕,不禁吃了一惊。这位小公主出身有所不同,素来被皇帝偏爱,更何况如今驸马人选已定,公主在宫里头待得时间自然长不了,德妃愈加得舍不得,便是皇帝也更是疼爱几分。怎的就发了这么大的火。
“叫驸马家听见像什么样子。”太上皇不常管孙子孙女的闲事,这次倒是开了口。
“这丫头自己设公主府另住的,若还是这样的性子,只怕驸马要与她不知远成什么样去。”皇帝叹了口气。他是喜爱女孩儿有些小性子的,皇家的女儿,本来也当傲气娇气,唯唯诺诺的像什么样子。只是几次三番地顶撞嫡母,就太不像话了。皇后近来也暴躁,不顾德妃哀求,罚了几个她的贴身宫女,甚至还有个陪嫁的奶嬷嬷也去领了杖责。景柔愈发地生气,听说父皇正在皇后那儿喝茶,便打着替奶嬷嬷求情的名义告状去了。皇帝虽然偏疼这个女儿,却被和贵人一声“皇后不是按宫里的规矩罚的?”弄清醒了脑子,加上皇后在一边笑着说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