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兰烛寐 >

第15章

兰烛寐-第15章

小说: 兰烛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术士一愣:“你要做甚……”
    “寐姑娘!”封伯在我身后惊呼。
    我微一用力,手腕上缚着的绳索已被灵石之力震开。随即,灵石在我手心上升悬浮至半空,数道蓝光顷刻间如利刃般从灵石之上射出,那术士瞬间被光刃刺中,大叫一声,跌下了万丈深渊。
    剩下的术士悚然变色,连连向后退去。
    时隔三年,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灵石的反噬之力。我感到有鲜血自我眼中涌出,将我的视线模糊成一片血红,身体和内脏里仿佛有千刀万剐一般的疼痛,可是那很快便被我置之脑后,一步步向前走去。
    秦王眉头一皱,再次喝道:“放箭!”
    又是漫天铁箭如雨而至,而我不闻不问,任那无数箭矢飞至我附近,撞上灵石结界,皆被弹开偏离,我身后那几名秦国术士反被这流矢击中,数声痛呼之后,尽数倒在地上,或是跌下悬崖,全部丧命在这灵石之力下。
    我绕过祭坛,踏着术士们的尸体,径直向祭坛之后的山巅走去,向着秦王慢慢走近。
    随着我的逼近,秦王冷酷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慌张,他望着我,惊怒交集:“你——!”
    而我在断崖之旁停下脚步,目光如冰地看向他。
    “凡人便是凡人,怎可能长生不死?你受人蒙骗,迷信长生,做下如此残忍之事,将来必自食其恶!”
    我高声痛斥着秦王,而在我说话间,手中的鹤羽灵石继续渐渐升空,在血月下飞速旋转,霎时间,夜空中仿佛天降血火,无边烈焰从断崖那边平地而起,刹那间成燎原之势,漫天大火宛如被血月染成赤红,瞬间将秦王和他身边的数千秦兵包围。
    秦王大惊失色,险些从座上跌下。
    大火燎原,几乎将整个山头吞没,许多秦兵被血火吞噬,惨叫着跌下山崖,秦兵们开始耸动,一片混乱。
    “走!快走!”秦王连连呼喝,仓皇不迭地躲过那血色大火,在秦兵的保护下匆匆逃下了山。
    秦王逃下山后,一切重归平静。
    我仰起头,望着夜幕上的圆月。彼时血月的时辰已过,那月中的赤色渐渐褪去,月光重新变得清明。
    断崖那边的大火依然在燃烧,我轻轻擦了擦眼角的血,回过身,走回哥哥身边。
    “哥哥……”我低声呼唤着他。
    可是他没有回应我。
    而此时族人们劫后重生,已尽皆按捺不住欢喜的心情。许多族人抱头痛哭,更多的人向西方跪了下来,口中念叨着多谢鹤神庇佑。
    “寐姑娘,你突然灵力大升,定然是鹤神相助的结果!”封伯惊喜交加地道,“如此自如地操控鹤羽灵石,便是我们诸位赫赫有名的先祖也极难办到!”
    “寐姐姐,一定是你的诚心感动了鹤神!”
    “谢天谢地,多亏了宁少爷和寐姑娘,多亏了我族圣物,多亏了鹤神慈悲……”
    这些话接连传入耳中,如同根根利针,刺痛了我的头脑和心,我转过身来,冷冷地看着他们,而后一言不发,站起身来,重新向那断崖走去。”寐姑娘,你要做什么?”封伯察觉到不对,急声唤我。
    我望着断崖那边的大火,将手中的鹤羽灵石举了起来。
    封伯大惊:“寐姑娘,你这是——!”
    “这东西才不是什么圣物!”我高声道,“这世上根本就没什么心系凡人的神仙,所谓鹤神庇佑,所谓神赐灵根,全部都是骗人的鬼话!我现在就把这块石头扔下山崖,我族是生是死,命运应全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我用力一掷,那灵石划过一道弧线,跌入了断崖之下的万丈深渊。
    族人们全都被我的举动吓到,一时间陷入死一样的寂静,只余彼岸的火焰噼啪和山风呼啸。
    而我只觉心下一片舒畅,仿佛心中积压已久的大石的终于消失。然而就在这时,忽有一阵鹤唳之声响起,似是从不远处而来,回声漫漫,响彻山谷。
    我微微一惊,循声看去,竟见那深渊之中,忽然有一只巨大的白鹤飞升而起,展翅腾翔,片刻之后,它落在祭坛之旁一块山石之上,口中衔着一样东西,竟正是我刚刚丢下山崖去的鹤羽灵石。
    我张大嘴巴看着它,而白鹤也在居高临下地望着我,傲然独立。
    族人们也皆惊呆了,愣愣地看着那白鹤。
    “这……”封伯结结巴巴地道,“这莫非便是鹤神化灵?”
    封伯此话一出,族人们仿佛醍醐灌顶,尽皆想起白鹤化神的传说,几乎是立刻全部拜倒在地,毕恭毕敬地朝拜着那巨大的白鹤。
    “鹤灵之神!”封伯亦跪在地上,高声道,“承蒙鹤神慈悲,兰寐她方才只是无心之失,绝无冒犯神灵之意!——寐姑娘,快,快来同鹤神赔罪……”
    封伯急促地唤着我。我知封伯是在担心,我不过区区一名凡人,却将鹤神所赐之物扔下了悬崖,还被逮了个正着,倘若真是因此冒犯了仙神,那自是一百条性命也不够赔的。但……
    我仍是僵立在当地,一动不动。
    “呵。”
    一声极轻的笑,我微微一惊,目光一动,竟见那白鹤身后赫然出现了一名男子。
    他立在那山石之上,一身月白长衣在山风之中飘动,长发如墨般垂下,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睛仿佛映出了彼岸的火焰,却又好似滟滟如水,透射出湖水一般的蔚蓝。
    任这月华如水,任这苍穹繁星,仿佛这世间万物的所有美丽全加起来,也不及他风华的万一。黑夜被他一人点亮,荒芜被他一人充斥,而那白鹤亦不复高傲的神态,而是俯下长颈,恭敬地伏在他脚下。
    所有人都呆在当地。
    只有我望着他,说不出话来。
    终于,他真正现身了——不再是虚空之中的模糊幻影,不再是梦中那冷漠而孤独的月白衣人,他就如此真实地站在我的面前,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如火蓝眸带着微微的笑意望着我。
    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鹤灵之神——是我兰氏一族自始至终朝拜之人,是我族灵根与灵石的赐予者,更是我曾经的噩梦的本源。
    “你叫兰寐,对不对?”他说话了。
    他的声音回荡在月夜里,语调不急不缓,温和而清越。
    我抿了抿嘴,缓缓地,艰难地点了点头。
    山那边的火焰仍在风中噼啪焚烧,一切像是都结束了,一切又仿佛重新开始了。彼时的我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等待着我的即将是怎样漫长的岁月,难以分辨的爱与恨,无尽而绵延的纠缠。
    
    第12章 桃花北(一)
    
    【千年】
    秋岚堂里一片静寂。
    战国末年失踪的兰氏族人,如何会又在五百年后的晋代出现了?而且只凭这一句话,怎样就能断定文中那些人就是当年失踪的兰氏族人,而这被后世尊为靖节先生的陶渊明,又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呢?
    我脑海中不禁疑问重重,大师兄和三师兄在一旁没有说话,而二师兄亦是同我一般一脸惊讶,四师兄却在这时候卖起关子来。
    只见四师兄将手放在唇上咳了一咳,道:“说起这桃花源的传说,可真是众说纷纭,但他们就是秦时的兰氏族人,是历代术士中流传甚广的说法。哦对了,我还为这些人算了一卦,是个‘天地否’卦,所谓‘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此卦与地天泰卦互为综卦,泰极而否,否极泰来,所以这兰氏族人虽在秦时遭遇劫难,却因祸得福,又因福得祸,由此兜兜转转,反反复复……”
    “算了吧,四师兄。”我没好气地说,“你就说你也不知道不就好了。”
    四师兄被我戳破,瞪了我一眼,道:“没错,我就是不知道。小烛,你着实奇怪,平日里混混沌沌的,怎么一同我拌起嘴来就变得这么伶俐了?”
    二师兄在一旁道:“但是……就算当真是秦时兰氏族人寻到了桃花源作为避难之处,五百年过去,最初的那些居民应早已死去,文中所云的桃花源居民也应是当初那些避乱之人的后代了。何况,文中不也是说,那些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而来到了桃花源吗?如此一来,他们的事与长生之术又能有什么关联?”
    “不。”一直沉默的大师兄突然发话,摇了摇头,“他们不是后代。”
    我们闻声,皆转头看向他。
    “大师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二师兄问道。
    大师兄道:“四师弟所说的这些传言,我之前也有所耳闻,但毕竟无凭无据,故而一直没有在意。直到这一次出门采药,我遇见了一名江湖术士,给我看了陶潜当年题在布帛上绝密的亲笔残卷。”
    “亲笔残卷?”二师兄问道,“是陶潜关于桃花源记的亲笔残卷吗?”
    大师兄点点头:“事实上,这桃花源记除了序章之外,原本还有正篇,可惜时代久远早已佚失,仅有极少布帛残卷传世,我有幸得以见到其一。而在这正篇之中,提到了许多序里未曾提及的事情。”
    “都有些什么未提及的事情?”四师兄立刻凑了过来,问道,“大师兄,桃花源记正篇是怎样的,你可否给我转述一番?”
    大师兄摇摇头:“我又不似你那样读书过目不忘,那诗篇幅甚长,我怎能记得所有,但是……”
    大师兄停顿片刻,道:“我之所以说那些人不是后代,是因为正篇之中,提到一个重要的细节:那些桃花源居民的额上,都刺着秦时特有的罪印黥文,而且黥文之中,都藏有一个‘兰’字。”
    此言一出,师兄们俱吃了一惊。
    我愣了一愣,也反应了过来,不禁吓了一跳。
    黥刑又称墨刑,乃是古时候官府在犯人额上刺字,再以墨迹重染的刑罚,刺字的内容及样式每个朝代都各不相同。若能在桃花源的居民额上看到秦时特有的罪印黥文,那这可是件大大的怪事——那黥文是罪印,又不是胎记,胎记尚且不一定遗传,更何况是后天刻在额上的罪印黥文?
    事到如今,其余猜测再无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这些桃花源的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