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2013103101 >

第29章

2013103101-第29章

小说: 2013103101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想进“公社”不易

听基布兹的负责人说,“公社”里的人素质普遍都很高,高级知识分子、政治家、政客、律师等,不一而足。以色列有很多任总理,都是不同的基布兹的一员。所有基布兹里的人都不领工资,只领一定的配给,干活儿完全出于自觉。

我问负责人:“公社里的人,能在外头兼职吗?比如说一个大学教授,在公社教中学生,但在外面的大学还有工作,怎么兼顾?”他想都不想,就像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一样,平淡地告诉我,进到基布兹以后,就成了基布兹的一员,至于还要不要在外头工作,全看成员自己的意思,反正他们在外的一切收入都要上缴,再按照一定的配给分配。

为什么基布兹的人素质普遍比较高?首先是门槛问题,自私些的,谁愿意到基布兹里自讨苦吃,把自己的财产拿来和别人共同分配?并且,想进基布兹还需要事先申请,不是同意过按需分配的日子就可以,只有全心全意想为“公社”服务,又有一技之长,同时还愿意按照“公社”的游戏规则办事的,才有进入的资格,而且基布兹里的社会角色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出现某一类别的人员,比如工程师过多的情况。

基布兹的人数占到以色列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公社”里不配军队,也没有犯罪,可以说是以色列相当主流的“社区”,甚至中国还有很多考察队到以色列考察过。

在世界上有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多少年来都追求着共产主义,到最后要么是走了样,要么就是另起炉灶,就连始终坚持公有制的古巴,现在也已经允许私有了。然而在以色列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公社”竟然顺利地运转了六十多年,到现在还红红火火,显然除了制度保证它存在的合法性之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民的素质之高。

不过,联系到在以色列的这几天,我们接触到的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也就能理解,生活可算寡淡的基布兹,深深扎根于以色列这样的国家,是有其合理性的。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每个周六,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都要过安息日,根据《圣经》所说,上帝创世纪六日后的第七日是休息的日子,从周五日落开始,到周六晚上结束,这一天,一切活动都被禁止,包括禁止生火做饭。

大人们有信仰,可以坚持下来,而孩子们不懂事儿,很容易违反教义,那么怎么办呢?以色列人为了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就把最好吃的点心都留到安息日,在这一天,孩子们也从来不会被责骂,在高高兴兴的心情中,他们感受到了主的光芒。

也许就是通过这个,我理解了以色列人的信仰。

4、他们对我们的感情

以色列有一项全球顶尖的沙漠滴灌技术,它使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受益,可以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一九四八年,那时以色列刚建国,几乎有一半国土都是荒漠。忧心的以色列人就把土壤样本送到美国,让世界上最权威的研究土壤的大学分析那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一个月之后,测试报告出来了,说来也好笑,居然是什么都不适合,因为那是荒漠。

以色列人却不服输,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技术,愣是发明了沙漠滴灌技术。从一九六四年应用以来,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后三十年,以色列的农业用水总量一直稳定在十三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五番。

在基布兹参观拍摄的时候,我就看到农田里面密布着用来滴灌的输水管线,当地人很自豪地说:“那些美国人说我们什么都种不出来,你看,我们还不是全都种出来了!”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如此先进,按道理说应当是绝对保密的,但他们并非如此,或者说起码他们对中国人是极为慷慨的—中国西北部的很多省份都采用了滴灌技术,那全是以色列无偿援助的,而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以色列人觉得中国人好,所以才这么帮中国人。

至于以色列人为什么觉得中国人好,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儿:当年曾经有数万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的屠杀,最后流亡到了上海,在那里他们得到了中国人无私的帮助,所以以色列一直对中国抱有感激之情。这种传闻我本来半信半疑,去了以色列之后,我才知道那是真的。

对于历史上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恩之情,所有到以色列去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发自肺腑的友好。我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以色列要把滴灌技术无偿输出给中国。

这是一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古老民族的宝贵品质。

第二十二章“名记”

“名记”(1)

在一九九六年五月,带着一身疲惫,我奔回南京,结婚去了。

十三、〃名记〃

我从北京回来后没多久,就进了我在江苏台的第一个正经栏目,新创办的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都市传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生涯。

1文笔得到公认

从《奔向亚特兰大》组回到台里,我进了江苏台二套《都市传真》栏目,在这个新闻专题栏目组,拍摄、编辑、写稿、配音,我都自己来,一个月忙下来工资有一千七八,比起当年干临时工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简直好到天上了。更重要的是,我到了该栏目后不久,从临时工转正成了记者,从此结束了在江苏台低人一等的生活。当上了体面的记者之后,我整个人都精神多了,社会责任感空前高涨,陆续做了一些相当有影响的报道。一下子,我就找到了一种做名记的感觉。

那时,凡是有重大题材,主任几乎都点我去做。一九九六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闭幕当天,台里要推出一个三十分钟的回顾本届奥运会的新闻综述。当时我们是一个社会新闻栏目,不是体育栏目,领导把这个活儿交给我的时候离闭幕已经没有几天了。

一分钟片子的解说词是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个字,三十分钟的片子差不多要写七千多字的稿子。当时中美关系正处于低潮期,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接待规格都降低了,根据上面〃要找美国的毛病〃的要求,我疯了一样地找资料,把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交通混乱、比赛延时、裁判误判等属于〃《新闻联播》后十分钟〃的内容都翻了出来。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写解说词了。我还记得,那天晚上知道要大干一场,写之前我喝了点儿小酒,小睡了一觉,晚上十二点多起来,一直写到快天亮。写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简直文思泉涌,就嫌手没有脑子快了,而且越写越觉得牛逼,自己都被自己的文字感动了。最后,我一气呵成写了二十多页。写完之后,取名为〃召唤英雄〃…亚特兰大奥运会会歌的名字。

到了奥运会闭幕当天,我的这部专题片如期推出。直到今天,我都记得那段气势磅礴的结尾,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古希腊开始,综述本届奥运会的得失,最后讲到人类的光荣与梦想,结尾配上高亢华丽的主题歌《召唤英雄》,我和我的同事,包括绝大多数时候都麻木不仁的审片领导都看得相当激动…事实上,那段片子无论什么时候看,我都会激动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名记”(2)

七八年之后,有一次我们一帮岁数、经历都差不多的同事一起喝酒,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有人就说起了《召唤英雄》,说这部片子在编辑部被很多人拿出来放过,特别是最后那段,他们中竟然还有人记得其中的解说词。对于这部片子,台领导也很满意。有领导评价我说:〃孟非的片子电视手法很一般,但稿子写得还行。〃这个评价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也符合我的自我评价。依靠技术的事情我几乎都不行。

2玩儿画面也还行

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前后,江苏台有两个栏目互相较着劲,一个是《21点》,专门做人物专题的,一个是我所在的《都市传真》,专门做新闻事件。这两个栏目的领导都是广院科班出身的,而且还是同学,是当时江苏台最有希望、最有朝气的学院派代表,各自领着一帮江苏台年轻有为、不甘于混吃等死的人在做节目,其中很多都是没有身份,但有点儿想法的临时工。

我的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当年《21点》的主任陈辉现在是江苏台副台长(也当过我的主任),《都市传真》的主任张红生现在是江苏台电视传媒中心副总裁,当年他们带领的那帮人现在大多在台里已成为师长、旅长级别的人物了。

从实力上说,《都市传真》的整体编导能力相对要弱一点儿,《21点》文艺一些,电视表现手法也比较多。两个栏目的主任同在一个办公室,我的主任常常当着《21点》主任的面骂我:〃为什么你每次都要写那么多词儿?每次都写十几页干什么?做电视,要多用同期声!懂不懂?〃我不敢辩解,连声说:〃好好好,我去改。〃每到这时,《21点》的主任总是跟我的主任说:〃你知足吧,我那边的人就是不会写稿子,稿子从来没有人能写到第三页!〃那帮人都受了当时央视《生活空间》的影响,爱用长镜头,基本都是同期声,一条片子写不了两句词儿,感觉特纪实、特文艺那种。我心里想:我们是新闻节目,我不是文艺编导,搞那一套干吗?

一九九八年南京下了一场大雪,也是那年的第一场雪。下雪那晚,主任给我打电话,让我第二天做一条片子。挂掉电话后,我觉得机会来了,要改变一下领导对我的成见。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出去拍片了。我拍了很多阁楼上积满了雪的小窗户、静静的雪花在空中缓缓飘落的空镜头。整条片子有十分钟,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有画面、现场声和音乐,再加上简短的字幕,但是整个城市在这场大雪之后的变化和现状,都体现出来了。我用字幕交代:几点几分某菜市场,然后完全用画面和同期声记录买菜的人、当天蔬菜的供应和菜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