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匡胤微微一笑道:“你不必多辩。你父打算造反,你多次劝谏,他却不听,这些事朕早已知道了。他让你来京,不过是想借朕之手杀掉你,他起兵就更有理由了。对吧。”
李守节慌忙道:“陛下所闻并不确实。北汉主刘钧确实曾经派人给臣父送信,劝臣父与北汉联合,一同起兵反宋。臣父并未跟着北汉跑。为了表明心迹臣父特地派臣前来说明,并把北汉送交的密信一并带来,以呈御览。”
赵匡胤听了,颜色略有缓和,分付李守节起来,将书信呈上。
匡胤展开一看,李筠所上奏章,无非是表明拥护大宋之意,决不受北汉的教唆等话。果然还附有一封北汉主刘钧派人送给他的一件蜡丸书。
匡胤看过,分付内侍将书信交秘阁入档。然后对李守节道:“朕姑且相信你父亲一次,你可以写信告诉你父,早早打消异志。在朕未当天子之时,他可以随便,现在朕既为天子,决不允许他有任何异动。至于你本人,可以安心在京供职,担任皇城使,朕另外派人前往潞州去宣慰于他便了。”
李守节连忙叩头谢恩,口称“遵旨”而退。
李守节这番话,说的有真有假,李筠企图联络北汉一同兴兵伐宋,这是真的,李守节几次劝谏李筠不可轻举妄动,也是真的。但李筠并本完全听李守节的话。这次派李守节来京,其目的有二,一是来探听来廷内部举动,二是献上北汉主刘钧的蜡丸书,作为缓兵之计,使宋廷认为李筠可靠,而放松警惕。
这些小计,如何能瞒得住赵匡胤这个英明皇帝,以及他手下的赵普、苗训、楚昭辅这一班谋士。
赵匡胤并没有完全相信李守节的话,他一方面派出使臣去潞州,还派了密探,暗中到潞州探听李筠的一举一动。
这李筠是太原人,历仕唐、晋、汉、周四朝,特别和周太祖郭威关系密切,所以郭威把他安排在潞州任节度使,以防御北汉。柴荣即位后,北汉刘崇兴兵南下,李筠坚守潞州数月,使刘崇毫无办法攻破。因而李筠受到柴荣的奖赏,加检校大尉的荣誉官衔,一直镇守潞州已十余年。
赵匡胤建立宋朝政权后,颁发诏书,加封李筠为中书令。李筠本欲拒绝,起兵叛乱,被左右谋士和儿子李守节苦劝而上。敷衍了使臣一番,又派儿子李守节入京,表面效忠,暗中探听消息。
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又写了亲笔诏书,派使臣来宣慰。李筠反而把使臣软禁,不让返回汴京,又停了几日,李守节派人从汴京送来一信,内容说,目前汴京安定,宋太祖乃英明之主,原周臣都十分归心,而因劝李篈筠归顺宋朝,不可妄生异图。
李筠把这信遍示手下谋士和心腹武将,哈哈大笑说:“什么周室旧臣,都归心于宋。我看不过是暂时屈服于赵匡胤的淫威罢了,我如要起事,兵临汴京城下,还愁他们不来响应吗?”
于是不听李守节劝阻,一方面加紧操练兵马,一方面派人与北汉联络。
又过了几日,李守节突然从汴京返回潞州,未见李筠,说道:“父亲在潞州一切行动,均已被宋主侦知,特准许我回来,最后一次劝戒大人,要克守臣节,儿在京了解一切,以目前潞州之兵,万万难于和宋朝禁军争锋。所以,希望大人切勿用兵,送还朝廷来使,上表谢罪,实为上策。”
李筠听后,拍案大怒道:“你还是我儿子吗?为什么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过去赵匡胤把你留在汴京当人质,我尚惧怕三分,现在你已回来,我还怕什么?”
叱退李守节,遂命手下谋士革写声讨赵匡胤檄文。监军周光逊不同意李筠造反。李筠命人将他逮捕,押送北汉,请求北汉出兵援助,共同夺取中原。同时,又派大将儋圭,领一支兵马袭取泽州,以扫清南下门户。
那儋圭乃李筠部下的一员骁将,尤善骑术,能于一天之内,骑马奔马七百里。接到李筠命令后,便点起五百铁骑,飞奔泽州而来。那泽州距离潞州不足二百华里,儋圭的骑兵,仅用了二个多时辰便已到达。泽州刺史张福,尚不知李筠叛乱消息,闻报儋圭领兵到来,忙出城相迎,正俗动向来此何事,早被儋圭挥起九环金背刀,一刀斩死,遂挥兵入城、占了城池,招降泽州兵马,一面派人飞报李筠。
李筠闻听得了泽州,心中大喜。只见部下谋士阎丘仲卿献计说:“明公孤军起事,风险颇大,虽然已经联络北汉兵马,但是汴京兵马精锐,仍然难与其正面交锋。不如趁赵匡胤未作迎战准备之时,迅速引兵越过太行山,经怀州、孟州渡过黄河,直取西京,控制虎牢关天险。以洛阳为后方根据地,然后东向争天下,这是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时所用的策略,最后终于灭掉兵力强大数倍的西楚霸王,主公如能效之,实为最上之计。”
李筠笑道:“先生何其怕赵匡胤之甚也。如今形势与昔年楚汉相争完全不同,吾乃周朝老将,与世宗皇帝情同手足,禁军诸将又都是我过去部下。听到我起兵的消息,必然纷纷响应,反戈一击,何愁不能踏平东京,生擒赵匡胤。如只争控制虎牢以西的地盘,与赵匡胤分而治之,又何日能恢复周室。”
便不用闾丘仲卿之计,闾丘使卿叹息而去。
又停了几日,忽报北汉主刘钧已经起兵,前来援助李筠。李筠闻报,心中十分喜欢,便率领部下主要将领和谋士,带一支兵马,出城到北边一百数十外里的太平驿远迎。
当他到达太平驿之后,便收拾行馆,等后刘钧到来。次日,刘钧引兵到来。这李筠本是想与北汉联合出兵南侵,并未有降顺北汉的打算,但刘钧既已称皇帝,自己又要借重北汉兵,所以向北汉称臣。因而见刘钧到来,不得不拜伏于路边,以尽礼节。刘钧见了大喜,传旨:“平身”。当即宣布封李筠为“西平王”,赐良马三百匹。
李筠迎刘钧下辇,进入太平驿站为刘钧临时准备的行宫之中,略事休息吃饭之后,刘钧便召集文武大臣及李筠等议事。命为李筠设座,坐于北汉宰相卫融之上。
当下李筠道:“臣已派部将向南进占了泽州,今陛下大兵既到,臣愿为前部开路。路太行南下,直指汴京,望陛下大兵迅速后继,赵匡胤必可灭也。”
刘钧这时见李筠向自己称臣,便以为算是降顺自己了,一切得听我的,便不再客气,说道:“西平王勇武可嘉,即为前部,必有种种恶战,孤心不忍,当派一支兵马协助,共同作为前部为宜。”
李筠见刘钧愿再加一部分兵马加强自己实力,当然高兴。便谦虚地说道:“臣受周室深恩,无可报答,如今起兵讨伐逆贼赵匡胤,何敢爱惜生命,自当粉身碎骨,拼死力战,誓平逆贼。”
刘钧听后,却好大不高兴。原来这北汉刘氏王朝,创立人刘崇本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兄弟,刘承佑的叔父。因郭威灭汉建立周朝,刘崇才称帝,与郭威对抗,两家乃是世仇。如今刘约见李筠口口声声效忠周室,心中老大不高兴。默然无语。反而对李筠起了猜疑之心。
停了一会,刘钧才宣布,派宣徽院使卢赞任李筠部监军,并分兵三下,协同李筠为前部先锋,南下开路。
李筠见刘钧竟派人监督自己,心中也十分不悦,又见北汉兵少,不由后悔,不该与北汉合作。但事已至此,也不好立即决裂,只好告谢。同了卢赞一同返回潞州。
到了潞州,卢赞找李筠商议进兵计划,李筠只是不理他。时时借口与卢赞争吵。卢赞无法,只好派人密报刘钧,刘钧又派宰相胡卫融来为他们和解。李筠不好再发作,只好令儿子李守节留守潞州。自己起兵三万,连北汉的三千人马,与卢赞、卫融一同起身,挥兵南下伐宋。
自从李派儋圭袭取了泽州,杀死刺史张福之后,早有张福旧部将领,派人暗地飞报汴京。
匡胤闻报,急召众大臣商议。赵普道:“国家新建,反贼必料我未能轻易出征。所以应迅速派兵,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掩杀,敌必然不备,可一战而胜。”
匡胤很以为然。即派石守信为前部元帅,高怀德为副元帅,即日领兵平叛。
这时,高怀德与公主燕尔新婚,还不到二十天,忽闻圣旨宣召,慌忙入朝,只见石守信已等候在那里。匡胤便向他们二人分付机宜,限今日点齐兵马五万,明日五鼓集中出发平叛。
于是高怀德会同石守信,即到军营点兵选将,直忙到夜色昏黑,高怀德才回府。
公主接着,闻听又要出征,不由化色满面,因为近十余年来,战事不断,将军出征,往往有数年不归的。
高怀德见状,不由哈哈大笑,说道:“李筠不过是跳梁小丑,成不了气候,至于北汉弹丸之地,早已兵力衰竭。此次出征必然如摧枯拉朽,用不了一二个月,必奏凯歌,公主勿忧。”
公主听后,才略略放心。当夜置酒为怀德饯行,夫妻共饮。次日五更,怀德便赶赴校场与石守信会合,点名检验马步各军已毕,便挥动大兵,直奔潞州大路而来。
匡胤在他们走后,又下旨令驻守澶州的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和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率本部兵马,从东路进击,配合石守信,高怀德歼敌。
且说那石守信和高怀德,遵照太祖指示,日夜兼程,出了太行天井关,前边便是高平大战之处。石守信和高怀德旧地重游,不由感慨万端。
石守信道:“此处再往北走,就是长平关了。地形险恶。如李筠据关坚守,倒恐怕不容攻取。”
正说着,只见探马来报,前边不足十里,地名大会寨,有潞州兵驻守。石守信听了,便传令安营。
那大会寨上的潞州兵,共驻有五千人,却是由李筠亲自统领,他吹下大话,自以为是后周老将,禁卫诸军将领,都是他的部下,一见到他,就会倒戈归顺,所以便自领兵马开路。
这日他听到宋兵来到,便被挂提刀上马,领一彪兵马出来搦战。只见宋营中一声炮响,石守信、高怀德二将齐出。
李筠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