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605-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知道,所谓正邪不两立,何谓正,何谓邪,话语权不是外戚手里,也不是皇族手里,更不在后宫那帮太监和女人手里。它就掌握在读书人手里。
在靠读书出来做官的那帮人看来,在这个政治江湖上,最正派的就是皇族,其次就是士大夫一派。其他门派掌握权力,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属于经典邪门流派。为了江湖利益,士大夫两个重量级别挺身而出,准备替皇帝清宫了。
四、过把瘾就死
要献身于汉朝,准备斩妖除魔的两个读书人,都是江湖里数一数二的高手。他们分别是,司徒杨震,尚书仆射陈忠。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东)人,名门之后。
杨家的老祖宗,可一直追究到刘邦高祖开国时。当年,项羽兵败垓下逃亡时,灌婴属下有一个叫杨喜的年轻人,追得特别卖命。他被项羽吓跑后,又返回去追,结果还是在项羽自杀的时候,及时冲上去砍得一块大肉。因此,他被封为赤泉侯。
霍光时代,杨家又出了一个名声很大的高官。这个人,就叫杨敞,时为汉朝宰相。他做官的第一准则,就是安全第一,所以特别胆小,什么风头都不敢出,被时人称为汉朝第一胆小鬼。
事多隔年,杨家又出杨震这般宰相级的头号种子,可谓风光无限啊。到了东汉末年,杨家又出了一个天才型的聪明人,他就是特会玩脑筋急转弯的杨修。汉朝四百年风腥血雨,杨氏家族犹如五岳高山,立于天地不倒,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杨震年少的时候,就执迷于读书,且一口气读到了五十岁。最后,他也混到了一个学术界的泰斗级名称——关西孔子杨伯起。
孔子这辈子,有两大特色,一是学问高,二是门徒多。由此可见,这个杨伯起被称为关西孔子,至少他身边是聚集了为数不少的粉丝团的。但是,孔子读书时,一直都对官场念念不忘,可眼前这个杨伯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幅定力很足的样子。
自古以来,几乎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梦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当时有人曾劝过杨震出去做官,他就是不为所动。
难道杨伯起心中,真的已经绝了做官念头,不与世随波逐流了吗?事实上,不是杨震不喜欢做官,他是在等一个人。等一个识货的伯乐。当年,姜太公八十岁才等到了识货的人,他才五十岁,只要命够长,他还可以等三十年,急什么。
可是杨震不急,有人急。就在他五十岁这年,等到了生命中的伯乐与知已。谁也没想到,他的伯乐竟然就是被羌人搞得没勇气,被虞诩搞得被脾气,灰溜溜地请辞了大将军的邓骘。
邓骘拉杨震出道时,先是举茂才,然后是迁刺史,太守,太仆,太常,司徒。从茂才到司徒,别人几辈子都跳不到高度,他却只用了十一年。不是火箭,却胜似火箭,无不让人乍舌兴叹。
有人说过,如果你不够优秀,说明你不够寂寞。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在寂寞中煎熬,等待,锤炼与敲打中成长出来的。而杨震,就是这样的高手,五十年不移心志,专心练习武功,终于一飞冲天。
陈忠,字伯始,其父陈宠,曾做到三公之一的司空。
陈宠出来做官,主要是专业选对了,学的是法律。后来,陈忠也学了法律,一点也不比老爹差。他做过廷尉正,后来被拜为尚书。
我们知道,自刘秀起,汉朝三公都是拿来摆设的,没有实际权力。政府实力,都在尚书手里。但是,如果天下出问题了,追究责任,都是让三公去顶罪,尚书都是高枕无忧,没他的事。由此可见,陈忠能够当上尚书,那可不一般了。
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宠和杨震都是同一条船上的同志。因为他们无论是出身,或者是代表的阶级利益,都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可谓是同船不同心,彼此从来都是路人甲与路人乙的关系。
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他们官官相轻。陈宠和杨震搞不到一块去,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杨震的伯乐邓骘。
说到邓骘,陈忠浑身都长嘴,直想咬人。事情是这样的:当年邓太后手握大权时,听话的张禹曾找到时为司空的陈宠,说一起联名上奏,建议邓太后追奏邓太后老爹邓训,陈忠老爹陈宠却拒绝了。陈宠拒绝的理由是,汉朝没这个惯例。
就因为这个事,邓骘恨死了陈宠,然后就想方设法的打压陈忠,让他做不了高官。
陈忠被打压多年,心里不但得了抑郁症,似乎有点变态的迹象。所以,邓太后一崩,他就像孙猴子里从石头里蹦出来了似的,卷起腿来就冲进皇宫,然后游说刘祜:现在该是你报仇血恨的时候了,对付邓家,一个都不能放过。
陈忠仿佛要告诉邓骘,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你压我一阵子,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陈忠说到,也做到了。邓骘自杀后,谁都不敢去收尸。大司农看不去,立即跳起来替邓骘申辩,但是刘祜啥都没说,把大司家贬官,赶出洛阳城。
这实在太过分了。
邓骘是外戚没错,但他的名声还不至于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份。他有一个优点,是众人都看见的,那就是能够不拘一格,推荐提拔贤才。如果不是他,杨震估计还在书堆里扎着。事实也证明,邓骘提拔的诸多人才,都不是来蹭饭的,而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没有史实证明,杨震替邓骘说过话。但是,就在刘祜把大司农赶出洛阳城后,中央诸多高官,集体上书,替邓骘打抱不平。集体的力量是可贵的,刘祜看着那么多人替邓骘说话,脸一下子都红了。
刘祜之前说过,邓骘没有参与邓太后的阴谋,准备要把他废了,所以才把他遣送回封国。现在却说一套,做一套,把人赶到千里之外的山沟沟,人家死了还不让收尸,好像说不过去呀。
想到这里,刘祜都觉得太不好意思了。装出一幅很仗义的样子,下诏责骂地方郡守,然后派人替邓骘收尸,并且允许邓骘部分堂兄弟回京居住。
尽管陈忠没有成功的实施,对邓家一个都不能放过的计划。但是邓骘死得这么难看,对于他这个大活人来说,已经够本了。所以,他也不再去追究什么,而是潜下心来,认真做好他的本职工作。
然而很快的,陈忠发现,在官场,搞政治斗争很容易,但是想替国家做几件好事,实在太难了。
首先,陈忠看着刘祜连奶妈的女儿都提拔了,立即上书说要亲贤臣,远小人。报告打上去,人家不睬你。接着,陈忠又看到刘祜要替亲信江京这班人建豪宅,又马上上书说,国家现在穷死了,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你就省省吧。人家还是不睬他。
陈忠的状况,也就是杨震的结果。陈忠在那边上奏时,杨震也在忙活着。俩人左右齐上阵,采取了车轮似的攻坚战,意见提了好几箩筐,皇帝一个都不听。
陈忠累了,杨震也哭了,但是有人却在背地里偷偷地笑了。这些躲在暗处的,主要是三个家伙,他们分别是中常侍樊丰,侍中周广、谢恽。笑完以后,他们总结经验——貌似强大的江湖主流,已经没落了;跟着皇帝混,是可靠的;贪污枉法,是绝对安全的。
谁说老鼠不敢上街?现在的樊丰他们,就敢大摇大摆地上街,甚至敢杨震这个大病猫前面玩耍。他们修豪宅,修园林,挥霍公款,仿佛国库就是他们家开的银行,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杨震简直忍无可忍了。他满腔悲愤,再推一掌,给刘祜上了一道猛奏。
这次,他的奏书再也不拐弯抹角了,而是白纸黑字,字字充满了火药味。他这样告诉刘祜:国家不宁,地震连连,灾情不断,全是被你身边这帮弄臣引起的。苍天已经警告你了,如果再不把他们打压下去,重振国家,那就等着瞧吧。
瞧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与以往不同,这次刘祜心里却像被打了一记闷棍,窝着一肚子火。他认为,杨震你上你的奏,我不防碍你;问题是,你像个唐僧似的整天在我耳边嗡嗡嘤嘤的,已经严重干扰我的生活了。
刘祜决定修理杨震。
说修理,机会就来了。导火线是一道奏书。奏书见多了,但这次奏书不同,是一个叫赵腾的上书。奏书措辞比杨震先前的还猛,列出诺干条,指出皇帝领导下的政府犯的种种错误。
刘祜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先前杨震骂我,我忍了,那是因为他是汉朝三公之一,是关西孔老夫子。现在你个赵腾是个啥玩艺,竟然敢来顶撞我?
来人,拿下。刘祜命令立即逮捕赵腾,审讯也神速完成,判赵腾罪名为“欺骗领导,大逆不道。”这是最严重的死罪,谁都被戴上这个罪名,神仙都救不了。可就在这时,刘祜又收到一道奏书,他一看不打紧,看完就更怒了。
然而,他只能恨在心里,紧紧的抓着拳头,想打人,就是无法出手。因为,眼前这道奏书,又是杨震的。他上书只有一个目的,叫皇帝手下留情,不杀赵腾。
赵腾跟杨震是什么关系?鬼知道。杨震是关西孔夫子,其粉丝满中原,比后宫女人还多,他们要搭上线,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但由此也可见出,杨震这个老家伙,其在中央根基很深,他摇动皇帝不容易,但皇帝要摇动他,也相当有难度。
想到这里,刘祜知道怎么做了。杀赵腾,必须杀。杀鸡敬猴,就是要给姓杨的点颜色瞧瞧。于是,刘祜下达命令,赵腾就被拖出去砍了。然后,他拍拍屁股,又出去旅游了。
刘祜将了杨震一军,自以为很得意。但他不知道,自己刚出洛阳城,杨震已经在城里伸出了铁砂掌。这一掌威力十足,无人可挡,把中常侍樊丰等三个大内高手,全都震住了。
杨震这一铁砂掌,就是搜集中常侍樊丰等人的犯罪证据,而且很快的就收集整理完毕,就等着刘祜回宫,上奏弹劾。
樊丰等人害怕了。
害怕的同时,他们也暗自后悔。之前,他们就早想动杨震了。但是惧他关西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