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体制迷墙 >

第7章

体制迷墙-第7章

小说: 体制迷墙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很凶,为什么不查政府的投入足不足,到不到位呢?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很快,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民办学校现在几乎所有的经费都来自学生收费,国家一分钱也不投入,而在国外,私立学校的政府投资经费达到办学总经费的20%,学生收费最多占办学总经费的一半。
作者补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8月公布了2004年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朱剑红,《人民日报》,2004年8月27日。)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教育乱收费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以整治,比如“一费制”,比如设立举报电话,还比如进行“集中治理”。可是,十年来整治教育乱收费,似乎收效甚微。“一费制”走了调,举报变成了形式,治理成为一阵风。(《教育乱收费何以在禁区边缘大行其道》,熊丙奇,《文汇报》,2004年9月1日。)有意思的是,2005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作《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署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后查出,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而国家发改委被五次点名。据审计,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4。5亿元时直接预留74。8亿元。在审批下达的229。7亿元中,实际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要求。审计署抽查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3年至2004年下达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发现9省124个项目存在以多种名义重复申报,或多报建设规模等现象,以此获取中央补助资金13。2亿元。(《年底才下达当年计划国家发改委被五次点名批评》,CCTV经济信息联播,2005年6月28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投入的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缺口接近750亿元(《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经费问题分析》,沈百福、王红,《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9月。),而我们的中央部委各类违规问题金额达到90。6亿元。

第13节:校长难以履行职责
熊丙奇很多人说,政府其实已经认识到目前拨款存在的问题,但是,要改革很难。
杨德广这是一种行政化的习惯思维,舍不得放权,而有钱才有权,习惯于管人,支配人。中央一直在提倡淡化行政职能,可是教育系统做得很不够。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现代教育意识不够。必须看到,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可以统、包、管,学校也可以等、靠、要,但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已无力统、包、管了。淡化行政职能,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势在必行,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监督、评估,不能陷入具体事务、拨款中去。
熊丙奇一边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主权不够,另一边是学校总是看政府的脸色,不敢动作,这是不是我国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现状?
杨德广客观上说,这几年来,大学的自主权多了起来,但是,不少校长并没有用好这个自主权,他们凡事都要听政府的意见,生怕做错什么,不敢承担责任。
熊丙奇这与任命制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据说校长往往只有做事的责任,而很少有决策的权力,包括在副校长的任用上,也很少有发言权,是不是这样?
杨德广校长当然有一定的决策权力,但只有一票。这与国外大学校长有很大不同。同样是用人,同样要经过挑选、听取意见等环节,但国外大学最终的决定权在大学校长手中,而我们的校长最多在挑选时、听取意见时发表那一票的意见。就是在选择副校长时,也是如此。以我国目前的体制,校长无权选择副校长,副校长是上级任命的。有些高校党政一把手之间矛盾很大,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因为都是上级任命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显然也是管理体系问题、制度问题。
熊丙奇有学者指出,这种用人办法,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校长有提名副校长的权利。
杨德广是的。我认为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副校长选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但校长应有较大的权力,校长应有权决定提名某人。
作者补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该拥有推荐副校长的权力,类似于“组阁制”,副校长由校长推荐,再由上级部门任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的职权。)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的副校长,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的直接任命,而校长可能对副校长的情况全然不知。有的学校改变了副校长的任命程序,推出公开招聘副校长的措施,而这事实上完全不顾校长应该拥有的推荐、提名的权利,即便校长也参加招聘委员会,但是他对副校长人选的决定权仅仅只有一票。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副校长,怎么可能与校长一起组成一个责任班子?校长又怎么可能向上级负责?往往是,有的副校长还会牵制校长的工作,甚至越过校长,向任命上级直接汇报,打破了组织管理的基本规则。
同样,大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可院长也没有提名副院长的权力。学校副院长往往也是由学校负责干部管理、使用的组织部门选拔、任命的人选,院长在选任小组中也只能履行一票的权力。很显然,由此构建的学院领导班子,也难以真正负责。而另一方面,虽然学校校长对关键的副校长人选没有提名权,学院院长对关键的副院长人选没有提名权,可在学校中,校长却可以干涉到学院中系主任、副系主任的任命;在学院中,院长甚至要去决定一个办公室文秘的录用,而这本不属于院长和校长的职权范畴。这种跨越职权范围,导致职责不清的用人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导致用人失误却没有人对失误负责的问题。
熊丙奇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长难以履行职责?
杨德广如果领导班子不和谐,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
熊丙奇大学校长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杨德广大学校长对于办好大学,实在太重要了。大学校长不一定非院士、博导不可,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精力、魄力、效力。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精力指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校长工作中去,有健康的体魄;魄力指决策能力;效力指有实效,有实绩。作为一名校长,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校。
熊丙奇具体而言,你认为我国大学校长自身存在哪些问题?
杨德广我国大学校长,专家型的多,管理型的少;理工科出身的多,文科出身的少;硬专家多,软专家少;事务主义者多,从事教育研究的少,教育观念滞后。如不少学校存在盲目攀比、不能正确定位的问题,这与校长的教育理念有关。各类学校要很好地分工,要安于本位,不要越位。有的学校要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有的学校要培养大批知识面宽、能力强的专门人才,还有的学校则要培养第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我一直说,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样的学校,去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网络教育学院等,是没有出息的,他们应该集中精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应该更多地交给其他层次的学校。当然,他们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可以拿学校的金字招牌很好地招揽生源,但影响了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

第14节:内部选拔模式
作者补记根据蓝劲松的《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之比较》一文,美国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这与中国无论学校学科构成如何,其研究型大学校长均以理工科学者出身为主的情况完全不同。另外,美国多数研究型大学(极个别例外)在所选择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母校色彩”已经趋于平淡,但校长是否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是能否任职该大学的一个重要考量。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倾向于选拔母校毕业生或本校教师(个别学校例外)。总体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内部选拔模式”。(《中美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之比较》,蓝劲松,《二十一世纪》,2004年8月。)
熊丙奇我们经常说,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但是,国内大多数高校似乎没有多少紧迫感,反正我们有那么多的生源,不愁没有学生来读。
杨德广现在国外提出了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的热潮,很值得我们借鉴。大学校长要关注学习。大学,首先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教授们自己要多学习,要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要有全球观念,国际意识。
熊丙奇你认为现在大学不是学习型组织吗?这可是一个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
杨德广在现实社会中,“不学习的专家”、“不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