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方面、家庭劳动、社会劳动还有体育煅炼。她按照这方面做问卷调查、访谈,得出的结论确实是中国学生比日本学生在学习方面要刻苦得多。我看了她的数据,我觉得说得是很有道理的,比方说,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比日本学生长,那么中国孩子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学习的多,日本孩子选择娱乐的多。还有,在遇上难题的时候是放弃做还是问别人呢?中国学生选择自己解决的多,而日本学生选择放弃和问别人、找现成答案的多,所以我觉得她这个数据是成立的。
我觉得我女儿说的对我是一个启发、一个触动,我过去认为日本的学生学习也很苦,日本是考试地狱啊,我一直觉得他们是学习学习。很不简单啊,女儿这个调查论证的结果,改变了我的某些认识。
······
女: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很明确的说要反驳我爸爸,只是觉得在教育问题上看法不太一样,我只是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而已,并不是想对我爸爸的文章说不。
原:那你觉得你父亲在他的《千年警世钟》提到的一些事情,它是不是都是事实?
女:都是事实。爬黑姬山我也爬了,从头到尾我都是和我爸爸共同经历的,后来他提到一些关于素质问题方面的问题,也是我们共同采访的,而且我作为他的翻译,他要获得材料一般都是我作为第一方了解,然后再去告诉他,都是非常真实的。
原:可是真实的材料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孙先生您怎么看这件事儿?
第34节:心态
父:您说得很对,比方说爬山途中,唱歌这个问题,我就当作一个中国孩子生存意识弱的例子来解释了,上山很累,你还唱歌、说小品肯定更累,我觉得这个不明智,日本孩子不说话这是保护体力。我女儿不这么认为,你可以让我女儿自己解释。
······
女:没有,没有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同学开始唱歌我也觉得不太好,我就说这样浪费体力。后来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叫八合目(相当于依次递进高度的第八处)吧,当时我真是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了,如果不是同学唱歌的话我真的爬不上去了,后来我觉得唱歌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所以我也和我们同学一起唱歌。
······
父:她们说得很有道理,我这个人忧患意识比较强,他们太轻松,爬山时,一个同学一下子踩到深泥里去了,他哎哟一下的表情,他说什么?他说哎哟,我这一千多块的鞋哟,那个时候他都还是觉得很好玩,包括《夏令营中的较量》写的草原探险,孩子也感觉挺好玩的。
原:所以我觉得有这么一种心态你们是不是觉得也还不错?
母: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只是孙云晓考虑问题那种忧国忧民的意识确实是……他也没什么错嘛,他就是一个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他干的就是这个工作,研究的就是这样的项目,他看得更深刻一些,想得更远一些。
原:我想问孙冉,刚才问你是不是同样的事实,你说是对吧?但是从你父亲看这个教育问题上,他看的问题上是不是由于他研究的年限长了,有些过于敏感?或者在看你们的问题上有些主观?
女:我想这可能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的通病吧。
原:就是这样的,你女儿提出这个问题还挺尖锐的,她说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通病,刚才您提到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那么教育体制或者说教育方法问题,既然你女儿提到一个通病问题,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教育方法问题,你们是不是也帮助一块儿反思反思?
父:我觉得这个事情真是非常值得反思,我们教育工作者确实有一些通病,这个通病就是低估了中国孩子的能力,过于强调教育。但实际上他们的乐观精神确实是人类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营养素,我们过去可能对它是忽略了。但是不能排除一些担心。我可以很坦白地说,假如面对一场灾难或者一场战争的话,我们中国青少年,以目前这种状态,要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最终他们可能还是胜利者,但是付出的代价要比日本的青少年代价大得多,这是我心底里的话。也许他们可以乐观,但是由于他们的生存意识不及日本同龄人,他就有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就是我心里一直担心的问题。
······
父:因为角色的原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很困难的,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都是很困难的。
原:孙冉频频点头,(笑)深有同感。
父:有句话叫做“仆人眼里无英雄”,伟人靠得越近也就没有英雄了。但是对于孙冉我们也动了脑筋,比方说我们不是很计较孩子的考试分数,她甚至不告诉我们也可以,我们至少不会计较。她考不及格我们也不会跟她过不去,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是我们很肯定的。另外一个是一个人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体验中长大,因为女孩子特别需要胸怀开阔,所以我们经常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到处旅行。她现在18岁了,我们一共带她走过13个省,名山大川啊,海边啊,或者一些名胜古迹啊,跑了很多地方。
原:意义是什么呢?
父:意义就是让她去读无字之书,比如说走三峡,爬华山,看桂林,回老家青岛,去海里游泳,我觉得这些我们不用一句说教,但这就是教育。后来她自己也总结到了一些,孙冉可以谈自己的看法,这些就是我们具体的一些方法。
······
女:我家还是比较宽松的,比较民主的,就拿他们带我出去旅行这件事儿来说吧,我觉得通过他们带我去那么多地方,培养我对别人很宽容,而且非常的理解别人。因为见多识广吧,我更知道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别人是怎么过这一辈子的,所以我更会从别人的立场替别人考虑,就因为这一点我赢得了很多朋友。还有比如说我去很多地方培养了我的独立性,更珍惜我现在的生活等等,都是他们带我旅行给我的好处。
······
第35节:发掘孩子的潜能
母:日本是岛国嘛,岛国这种忧患意识比较强,说他过于敏感也好,说他考虑问题比较多也好,但他的危机意识确实是比较强的,所以他们比较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这在我们中国来讲是比较欠缺的,整个社会或者整个家庭是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的。就拿孙冉来说她已经18岁了,我觉得我们没有这种要求,她自己也没有这种动力,说父母应该给我承担什么,我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我们曾经为了这个问题采访过日本学校的老师,他们说日本就是这样,父母只负担你最基本的应该付的学费或者生活钱,超出这个范围,你要想玩、你要想要更多的物质享受你就要自己去挣钱。
······
不管讨论将引发怎样的结果,我看到女儿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新的学习给她带来了新的体验。我想,《成长悟语》的出版是孙冉成长中一个坚实的脚印,是她走上研究型学习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可能对其未来的选择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足够了。
如何发掘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选择成功之路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1)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立成功目标。只要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快乐地生活,对社会有所贡献,父母就应该和孩子一样感受到成功。不要逼着孩子去达到他达不到的目标。
(2)看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才能和潜能,要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长处。
(3)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最好是让孩子和自己比,否则比较目标过高对孩子不公平,很难让孩子感受到成功。
我是怎样发现和解放孩子的
教育孩子似乎是千头万绪的事情,其实用八个字可以概括精髓,即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因此,发现孩子与解放孩子,应当成为父母们与教师们的座右铭。
作为一个父亲,我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感觉,因为孩子的生命充满活力,时时刻刻都可能给你启迪,只要你的爱心尚在。
我是怎样发现孩子的?
女儿小的时候,跟我出去玩的时候比较多,因为妻工作忙,而我在研究中心不坐班。再说,那时候,我无官一身轻,名气也小,事情不太多,便被妻分配照看孩子。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有一次,我带女儿去青年湖玩水,她玩得专心致志,我则在树下读闲书。一会儿,我用树枝蘸了水,悄悄走到女儿身边,在她的头上抖了抖。女儿快活地叫道:
“下雨啦!下雨啦!”
她发现是我在人工降雨更是兴奋,让我一遍一遍“下雨”。
我奇怪的是,多少年之后,许多事情都忘记了,而“下雨”这件事父女俩都记忆犹新,可见,快乐也是难忘的。
大人们常常抱怨孩子不懂道理,可我的观察结果相反,即孩子往往比大人讲道理,也比大人客观公平。
譬如,和许多父母一样,我们也要求女儿多穿衣服,可她常常不愿意多穿。有时候双方争执不下,女儿就去打电话听天气预报,以气温高低来决定穿多穿少。细想一下,女儿的态度是科学的,而大人则是感情性的,并不如孩子明智。
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有下面几件事:
AA制
女儿上中学之后,由于离家远,有时在外边吃饭,偶尔也乘出租车,可她并未多向家里要钱。
我有些担心:她请别人吃饭或打车的钱从哪里来呢?不能总让别人花钱吧?谁知,女儿听了我的心事一乐,说:
“你怎么净瞎操心哪,我们都是AA制,一起吃饭、打车都是AA制,各花各的钱。”
我愣了一下,问:
“都是同学,好意思吗?”
“嘁,谁像你们大人那么虚伪?没有钱也装大款!我们是穷学生,没人不好意思。5人打车,一人二块,自动出钱。”
女儿的话点到大人的痛处了。试想,我们请朋友吃饭,即使手头再紧张,也不好意思实行AA制,只好穷大方吧。可今天的孩子轻松地抛弃了成人的一身酸气,比我们更勇敢地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