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小故事大人生 >

第12章

小故事大人生-第12章

小说: 小故事大人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7节:最酷的老爸
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同学们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家逗留一段时间;同学聚会也经常在我家举行;我的伙伴们在自己家里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变得活泼开朗,跟我妈有说有笑。后来,每当我和这些伙伴遇上成长的烦恼时,总愿意向我妈妈求助。
我庆幸自己是妈妈的女儿,我终于喜欢上了妈妈的与众不同,而且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十分自豪。▲
《环球时报》(2004年10月25日第二十二版)
最酷的老爸
'美'安吉耶·沃德·库瑟王启国编译
我出生的时候爸爸50岁,早在“家庭主夫”这个词出现之前,他就已经担起这个角色了。我当时并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代替妈妈在家里忙来忙去,但我却是朋友当中惟一一个被爸爸围着转的人。我自认为很幸运。
爸爸在我小学阶段对我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他说服校车司机在我家门口接我,而不是在6个街区以外的公共汽车站;他根据不同季节为我做不同形状的果冻、三明治。我最喜欢的是圣诞节的,那天三明治会被撒上绿色的糖,更妙的是切成树的形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争取独立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我越来越想远离他那有些“孩子气”的爱。但爸爸并不打算放弃。高中后我开始从家里带午餐。爸爸为我准备的午饭“外包装”总是别出心裁:餐包的外面他画上山景图(这个已成了他的商标)或者是一颗心,正中写着“爸爸与安吉耶”。餐包的里面会放一摞餐巾纸,纸上画着和外包装相同的心形或者写着“我爱你”的字样。好多次他还写个笑话或者谜语,来让我开心。
我通常一人躲在一个地方吃午餐,以免同学看到我的餐包或是餐巾纸上的文字。但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看到了我的餐巾纸,他抓过去就在食堂里传阅开了。我的脸羞得通红。但没想到,第二天我所有的朋友都在等着看我的餐巾纸。我想他们都希望也有一个能以这种方式爱自己的爸爸吧?我为爸爸感到自豪。
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当我要离开家去上大学时,我想爸爸这回该歇会儿了吧。但我和朋友们高兴地发现他仍一如既往。
每天上完课后我都特别想念爸爸,有时就会煲一通电话粥。我的电话费直线上升。其实我们聊什么并不重要,我只是想听听他的声音。大一期间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我对爸爸说再见后,准备挂电话时他总是说:
“安吉耶?”
“什么事,爸爸?”我答道。“我爱你。”“我也爱你,爸爸。”
几乎每个星期五我都会收到他的信,久而久之连宿舍的服务台都知道写信人是谁了………寄信人地址写着“大本营”。很多次,信封和信纸上都用蜡笔画满了我的小猫、小狗与爸爸的素描。如果我上个周末回过家的话,下个周末他就会画上山景和被一颗心包裹着的“爸爸和安吉耶”字样。
信总是刚好在午饭前寄到,我就在去餐厅的路上看信。我发现藏着它们是没用的,因为我的一位室友是我的高中同学,他知道我的那些餐巾纸。没多久这就成了周五下午的一个惯例:我看信,他们则竞相传阅我的信封和图画。
就在这时爸爸因为癌症病倒了。每当星期五没有收到他的信时,我就知道他病得不能动笔了。他通常凌晨4点起床,为了可以安静地写信。如果他不能在星期五把信发出去,通常会迟一两天我才能收到。但无论如何信是一定会寄来的。我的朋友们习惯于称他为“世上最酷的老爸”。一次他们集体签名给爸爸寄一张卡片时用的就是这个称呼。我知道爸爸已经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父爱。如果将来我的朋友们也给他们的孩子那种爱意浓浓的餐巾纸,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爸爸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会激励他们去给自己的孩子也留下爱的印象。
爸爸去世的前一天,我一个人在医院里陪着他。我们互相握着手,一起看电视。正当我准备出去一会时,爸爸喊我:“安吉耶?”“什么事,爸爸?”“我爱你。”“我也爱你,爸爸。”▲

第28节: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
《环球时报》(2004年10月25日第二十二版)
父亲的言传身教
'印度'苏波罗多·巴什张霄峰编译
我出身于一个政府小职员家庭。从记事时起,父亲就在奥里萨邦科拉普特县的就业处工作。父亲的言传身教奠定了我的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我对成功的理解,造就了我今天的成就。
政府配给父亲一辆吉普车,单位没有车库,车子就停在我家。父亲拒绝乘吉普上下班,他告诉我们这辆车是政府的昂贵资源,不是“他的”。他坚持只在工作需要时坐吉普,平时总是步行上下班。他不许我们乘坐吉普,只有停着时我们才可以坐一坐。这便是我们童年最早的管理教育………“公私分明”。
我们都很尊重吉普车司机,就像尊重父亲单位里其他人一样。作为小孩子,我们不能直接叫他的名字。不管是在公众场合或是私下里,提到他的时候,我们必须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叔叔”二字。我成年后拥有了自己的车和司机,我也这样教育两个女儿。她们必须叫我的司机“拉珠叔叔”。这点不同于她们的同伴,他们通常管家庭司机叫“司机”。我铭记儿时的教育………对待那些小人物,要比对待大人物更加尊敬。同样,尊重你的下属比尊重你的上级更为重要。
在我童年时,我们家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全家人围坐在母亲的灶头边………不管搬到哪里,她总是用土坯砌灶来给家人做饭。那时候没有煤气,也没有电炉。早上第一件事是喝茶。母亲煮茶时,父亲让我们朗读农村版《政治家日报》的社论………报纸总是晚一天才到。我们不太理解所读的内容,但是这个例行公事让我们懂得,世界绝对不仅仅是科拉普特县。读完后,我们要把报纸整齐地叠好。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说:“你应该把报纸和厕所保持原样,就像当你要使用的时候,你希望看到的那样。”这一课教育我们要为别人着想。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这简单的箴言。
小时候,我们总为报纸中的晶体管收音机广告着迷………家里还没有收音机。别人家里都有收音机,每次看到飞利浦、莫菲或布什牌收音机的广告,我们总央求父亲什么时候也买一台。父亲总是回答说我们不需要收音机,他已经有5台了………5个儿子。我们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因此不时地问父亲,何时我们也能像别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房子。他的回答总是很简单:“我们不需要自己的屋子,我已经有5间了。”回答并不令我们满意,但我们还是学到不要通过物质财富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和富有的道理。
多年以后,我长大了,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开始自己生命的旅程。1992年我在美国工作时,得知退休后与大哥一起生活的父亲被3度烧伤,住进了德里的一家医院。我立刻飞回来照料他,那几天他一直处于危险期,全身从脖子包扎到脚趾。这家医院蟑螂横行,卫生很差。由于人手紧缺,烧伤病房的护士们工作非常辛苦。一天早上,我陪床时发现输血瓶空了,空气可能进入父亲的血管,我请值班护士更换,她粗鲁地叫我自己去做。在父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的恐惧中,受到护士这样的无理对待,我痛苦万分,变得十分暴躁。最后当护士心情好起来走过来时,父亲睁开眼睛喃喃地问她:“你怎么还不下班回家呀?”一个在病榻上濒临死亡的老人,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病况,而是劳累过度的护士。我对他的克己感到震惊,从他身上我学到,对他人的关心和包容是没有止境的。第二天,父亲去世了。
父亲的成功在于他的自律、节俭、博爱和包容。他还教育我,“成功是你拥有超越恶劣环境的能力。无论你现在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你愿意,你的精神就可以超越周围的物质环境”。
成功不在于物质上的舒适,父亲从没买过晶体管收音机,从没拥有过自己的房子,但他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留给我们无形的财富,在于他的理念的延续,那些理念远远超出一个低收入的无名小公务员所能给予后人的。▲

第29节:最严厉的惩罚
《环球时报》(2005年01月31日第二十二版)
儿子的鱼
'加拿大'P·珀金斯王悦编译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统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地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统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