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奇-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写少女,尤其是美女,金庸确实有他的绝招与“秘芨”。
金庸描述女性之美,有时很有现代意识,如黄蓉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但更多的还是与书中年代相符,颇具古典美,仿若一个个古典美女翩然向我们走来,美不胜收。
不妨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写林黛玉的。他写黛玉同时采用了三个不同的角度:
第一个角度,出自贾府众人: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股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治之症。
黛玉的风韵神态,光彩照人,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其赢弱的身体素质,也一望而知。众人眼中的黛玉,确是这样一副模样,不多不少,几笔白描,很是简洁。
第二个角度,出自王熙凤:
这熙民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脂砚斋对这段描写的评语是:“写阿凤全部传神第一笔也。”王熙凤是贾府中著名的凤辣子,能干泼辣,本身也是美人一个。从她嘴里能说出“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这么高的评价,黛玉风姿可知。
第三个角度,出自宝玉:
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妙。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宝玉是个重精神、轻物质的情种,他用心灵的慧眼来审视黛玉,看到的便全是内在美。心中一喜,便霎时引为知己。
金庸也从多个不同的叙述角度去刻划黄蓉的不同的层次和侧面,从总体轮廓,到外表特征,到精神实质,立体感非常鲜明。
相对来说,金庸写女子的美,多用侧面手法,但又不乏主观色凋,夹叙夹议,双管齐下。
这就很有《红楼梦》中细致笔调的遗风在了,金庸笔下的女性令人难忘,原因也在于此。
………………………………………………
大智若愚
聪明的人最愚笨,
愚笨的人最聪明。
最终能走上华山之巅的,惟有郭靖一人而已。
虽然在华山论剑中,郭靖只不过是与黄药师、洪七公对得三百招而不败,其实还算不上第一高手的。若只是单纯的比招,这一届华山论剑的胜果,倒是由逆练了“九阴真经”的西毒欧阳锋摘得。但读者谁都不会认为欧阳锋是真正的英雄。
郭靖的为国为民,主要事迹在《神雕侠侣》里得以充分体现,“死守襄阳”里,有着感人至深的可歌可泣。
但这种可歌可泣,却一五一十地埋伏在《射雕英雄传》里。
金庸是立意把郭靖写得最符合儒家的做人标准的:
鲁钝、木讷,吃苦、忠心等等。
外表上,他长得高大威猛,相貌英俊;内心里,他善良仁慈,诚实憨厚。
金庸说他宅心仁厚,读者也爱他行侠为善。
梁羽生笔下的大侠,是张丹枫式的名士型侠客,亦狂亦侠,能哭能歌。
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则首推郭靖,心地宽厚,胸襟广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同时,他还代表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中国人生哲学最高深的层面。
刚认识黄蓉那阵子,他是多么的呆笨啊。
黄蓉提议到湖上去玩,湖上风光空阔秀丽,不知是天地之在湖海呢,还是湖海之在天地。黄蓉兴之所至,遥想起古人旧事,不由叹道:从前范大夫载西施泛于五湖,真是聪明,老死在这里,岂不强于做那劳什子的官么?
郭靖压根不知道这个典故,便缠着黄蓉讲故事给他听。黄蓉就将范蠡怎么助越王勾践报仇复国,怎样功成身退而与西施归隐于太湖的故事说了,又补充说伍子胥与文仲却如何分别为吴王、越王所杀,煞是绘形绘色。
郭靖听得发呆,却不同意黄蓉的观点,他认为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仲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
黄蓉微笑,说:“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郭靖又不懂,黄蓉又只得给他细细解释:“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守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丢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
在这里,金庸用的是比照法,以黄蓉的聪明慧黠、灵秀博学去对比郭靖的鲁钝憨傻、粗朴少识。初看起来,黄蓉是见解精到,颇具雅量高致,郭靖则是不知所云,一派呆头呆脑。但实际上,黄蓉是有口无心,郭靖则是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
到了蒙古大军压境之时,他们之中的差别就更为明显了。
黄蓉是作如此想的:
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依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
郭靖却正色宣告:
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把一首《水龙吟》唱得充满了家国之悲的黄蓉,对国是的关心却如此的稀松平常,而远非词人墨客的郭靖,却能在危难之中一力铁肩担道义。这是否有着金庸的至巧不敌至拙的深意在?
在《射雕英雄传》中,好像谁都要比郭靖灵巧得多,包括杨康。
除了华山论剑外,《射雕英雄传》其实还有着另一个背景,那就是郭靖和杨康的同途殊归。
这部作品的缘起,其实是全真道士丘处机与杨铁心、郭啸天不打不相识,一相识成挚友开篇的。那时候,刚好杨夫人、郭夫人都有了身孕,便都请丘道士取名。丘处机就给两个尚未出世的小家伙取名为“郭靖”与“杨康”,以“靖康”之名以不忘“靖康之耻”,记取徽钦二帝被掳之辱,实在是充满了家国之痛,又不失为殷殷期望之意。
郭靖倒是真的不负众望,他远远没有杨康聪明伶俐,但他的憨厚木讷,却因了他的纯品忠直而逢凶化吉,适逢其人。无论是江南七怪也好,全真七子也好,洪七公也好,都是侠而有义,对大节善恶甚为分明之人。所以,郭靖虽然不如杨康幸运,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当中,但却在艰苦的生活、多变的际遇中成就了他的刚正不阿,大仁大义。
杨康的幸运之中其实埋藏着不幸的根源。谁能想到,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竟然到了如此荒唐的地步:复国志士的后代竟成了大金国的小王爷?
造化弄人到此也为极致了:杨铁心的妻子包惜弱因心慈体善,无意中救了大金国王爷完颜洪烈一命。完颜洪烈生还之后,竟念念不忘包惜弱的美貌善良,不惜用种种手段破坏了郭、杨两个家庭,把包惜弱哄骗到手。郭靖与杨康的命运便从此改写了。
成了大金国小王爷的杨康,改名为完颜康。这位当年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后人,居然成了大金国的奴臣,这就够令人难受的了。更为可悲的是成了完颜康的杨康,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优裕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的贪恋富贵、好刁喜恭、贪生怕死、奸狡狠毒、人品低下,终因作恶多端而死于非命。
当年,丘处机心心念念的是不忘找到郭、杨两家的后辈。他不惜与江南七怪打赌,相约找到杨与郭的遗孤并授以武艺,十八年后再来嘉兴比武,看谁高谁低。
于是,江南七怪便满世界找郭靖。终于在大漠深处,他们找到了笨小子。
那时的郭靖是多么的可怜。
江南七怪看到了他那呆拙的模样,都不禁怅然若失。
韩小莹是“一声长叹,眼圈儿不禁红了”。
朱聪说:“这孩子资质太差,不是学武的胚子。”
韩宝驹道:“他没有一点儿刚烈之性,我瞧也不成。”
只有南希仁讲了一句:“孩子很好。”
就是这么一个傻乎乎的、可怜巴巴的孩子,最后竟成了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你不能不佩服金庸的笔下功夫。
反观杨康,为荣华富贵及权势功名所累,终于为恶成奸,人所不齿。
在写杨康和郭靖的不同时,金庸采取的其实是很传统的写法。一方面,武侠小说的创作的确是在试图逼近古代的社会,古代社会里,善恶分晓、忠奸毕露,是人们认识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说教里,道德总是被强调着的:忠孝仁爱或者礼义廉耻云云,金庸无法不受其影响。
所以,在郭靖和杨康这两个人物身上,是集中了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模式及其价值判断的基本规范与依据的。
不想刻意地把善或恶从人性中孤立出来,再用单纯的道德去一一诠释,这是金庸在创作中后期的觉悟。就事实来说,《射雕英雄传》之前的金庸,还未能在当时的新派武侠小说中脱颖而出,如梁羽生一样,是戴着镣铐跳舞的。
郭靖已算是一记险招了,金庸竟然把他写成了一个平民的孩子,而且是一个到四岁也不会说话的笨孩子,想想以前他书中的主人公吧,神性的味道多浓啊——
陈家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之子,实是当今皇上的胞弟,更兼饱读诗书,文武全才,确是人中俊杰。
袁承志同样身份非凡,名将之后,从小接受的教育大抵也离不开要文武双全,追求的也是出类拔萃,扬名天下。
胡斐父子,都是含冤不欲辩的人,他们努力去争取社会地位,维护自尊,显出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卓然做立,卑视群雄的孤高。
到了郭靖,金庸已把他写成了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家世渊源的愚钝的孩子,试图表现出他的“平凡”。但到了最后,他的思想境界和成就却是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