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青囊尸衣4:蛊人 >

第7章

青囊尸衣4:蛊人-第7章

小说: 青囊尸衣4:蛊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饭时,老伴儿仍旧不忘数落着平老汉:“昨晚你爹像是丢了魂儿似的跑回家,还什么男鬼女鬼小猪鬼,我看他是脑壳坏了。”
    平原一面吃饭,心里寻思着此事儿十分的蹊跷,老爹并非是空穴来风,那张机票和身份证说明昨晚蟠龙山上的是人而不是鬼,名叫魏六禅,来自京城。
    平老汉默默的瞅着桌上的饭菜没有动筷,口中嗫嚅着什么,两只眼睛有些发直,他还沉浸在昨晚的震惊之中。
    “爹,这件事儿先不要报案,也别对外人讲起,我下午先要调查一下这个名叫魏六禅的人。”平原叮嘱道,看来这事若不弄个水落石出的话,老爹的精神状态就难以恢复。
    下午回到法院后,平原即刻给京城的同学徐华声打了电话,此人是他在政法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广东客家人,聪明机智,不但学业名列前茅,就连军体科目也都拿第一,毕业后分配在公安部刑侦局工作。
    “华声,我是平原。。。。。。”寒暄了几句后,平原要求其帮忙查一下魏六禅这个人,并告知其身份证号码和那张机票单号,“没错,地址是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这是个什么案件?”徐华声问。
    “还只是一条线索而已。”平原回答说。
    他锁好办公桌,走出了阆中法院大门,直接奔蟠龙山而去。
    魏六禅尽管与老爹昨晚所见之人相貌不同,但其毕竟是唯一的怀疑对象。他昨天早上七点十分乘坐首都机场飞往成都的航班,最迟中午前抵达,然后乘汽车来阆中,路程大约不足三百公里,傍晚便应该到了。若是依老爹所见,一个外乡人人生地不熟,能够先登上蟠龙山找到那座古墓,然后掘开墓穴再去杀人弃尸并加以掩埋,算下来这时间可是够紧张的了。所以此事必是预谋在先或是此人非常熟悉当地的情况,也许那个名叫可儿的年轻女子就是本地人,但农村里戴眼镜的妇女可是不多见。
    还有,那女人怀抱着小猪崽儿,绝对不可能是远道而来的。
    虽然老爹看见的那具半拉脑袋死尸不翼而飞,但那条涤纶裤子和黑色皮鞋则是真实存在的。
    距蟠龙山古墓最近的就是自个家的村庄了,昨夜之人老爹并不认得,因此绝非本村人。除此之外,距离较近的是松林堂,那是一个小自然村,大约只有十余户人家,打听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想到此,平原出了阆中城直奔松林堂而去。
    古蜀道旁,松柏苍翠,一潭碧水,林间隐约露出茅屋的檐角,村中偶尔闻见几声犬吠,松林堂的确是一个恬静自然的所在。
    平原走进村子,掏出魏六禅的身份证挨个农户问过去,让那些在家里做杂事儿的婆娘们仔细的辨认,但都说从未见过。他继续询问着,最后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口蹲着一只大笨狗,正是卖八眉猪崽儿给何哲人的那家农户。
    农妇正在院子里喂猪,见有客人进院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我是县法院的,请问大嫂可曾见过此人?”平原问道。
    那农妇看了看身份证上的照片,然后摇了摇头。
    看来这村子没戏了,平原沮丧的想着,他的目光落在了猪圈里,一窝白白胖胖的小猪崽儿正挤在一起吃奶,老母猪“哼哼唧唧”的十分悠闲惬意。
    “大嫂,你养的这种白毛猪是什么品种?”平原不经意的问道。
    “这是杂交的长白猪,长得可快了,就是贪吃,现在所有人家都养这种猪了。”农妇笑吟吟的答道。
    “黑猪呢?”
    农妇摇摇头:“早就淘汰了。”
    “一只都没有了么?”
    “没有。”农妇想了想,肯定的回答道。
    “不对,还有一只小黑猪崽儿。”这时,一个稚气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冒了出来。
    平原心中一凛,急忙回头望去,院门口站着两个七八岁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儿,像是刚刚放学归来。
    “你说还有一只黑色的小猪崽儿?”平原赶紧追问道。
    “是啊,前天在山上捉的,牠把给祖宗上供的鸡和肉都给偷吃了。”小男孩儿认真的说着。
    此刻,农妇的面容微微一红,瞪了孩子们一眼。
    “那猪崽儿现在哪儿?”平原急切的问。
    “爹和娘给卖了。”小孩子一脸惋惜的模样。
    平原询问的目光重又回到农妇的身上。
    “嗯,是这样,”农妇不好意思的解释着,“那只猪崽儿偷吃了祭祀的供品,抓住后卖给了老何。”
    “老何?”
    “是个鳏居的老头,一个人住在黑水潭边的那幢老宅子里。”农妇解释说。
    平原疑惑着皱皱眉头,方才自己一路寻访过来没见什么老宅,看来肯定是漏过了。
    “我带你去。”两孩子自告奋勇。
    黑水潭边的松林很是茂密,掩映着一座青砖老宅,年代久远,给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老宅门廊下,厚重的两扇木门紧闭着,上面挂着一只大号的铁锁。
    “‘老棺材瓤儿’总是在家的呀,怎么锁门了呢?”两孩子面面相觑。
    平原等候了片刻,仍不见屋主人踪影,无奈只得先返回城里,傍晚下班前,他走进了阆中县法院。
    “喂,华声么?我是平原,托你的事儿打探清楚了么?”
    “这个魏六禅可是有点问题哦。。。。。。”电话里徐华声停顿了下,然后问道,“你可知道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是什么地方吗?”
    “怎么了?”平原颇为诧异。
    “那是故宫。。。。。。”
    

第八章 踏访
    “你说什么,是故宫?”平原愕然不已。
    “没错,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正是故宫博物院,过去的紫禁城。”
    “怎么可能?”平原疑惑道,“难道身份证是假的。”
    “嗯,肯定是伪造的,现在身份证造假的事儿多了去了。另外首都机场也证实魏六禅确实登上了七点十分飞往成都的航班,此人肯定是有问题,到底是什么案子,可否说来听听。”徐华声似乎饶有兴趣。
    平原犹豫了一下,自己这位同学智商是班级里最高的,请他帮忙分析一下也好。
    “事情还得从昨夜说起,我老爹是蟠龙山上的护林员。。。。。。”平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述说了一遍。
    “等等,”徐华声仿佛想起了什么,紧接着问,“你说那个‘女鬼’名叫可儿?”
    “是啊,老爹听那个‘男鬼’就是这么叫她的。”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前年国家文物局大楼内发生了一起盗窃古尸案,作案者是一名姓邢的县委书记,同案犯里有名年轻女子,局里内部通报证实其名字就叫‘可儿’,此案列为公安部十大要案之一,至今未破。”
    “哦,昨晚的事也是与古墓有关。”平原闻言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你再描述一下那名‘男鬼’的相貌。”徐华声急切的说着。
    “此人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口音亦非本地人。。。。。。”平原回忆着老爹说过的话。
    “像是哪儿的口音?”
    “北方人。”平原肯定的答道。
    “那就对了,邢书记正是操着一口东北话,”徐华声显得兴奋莫名,“平原,此事先不要对外人讲,我正好有十五天的探亲假,暂且就不回广东了,直接赶来阆中,你我同学联手兴许能够破获这起震惊全国的要案呢。”
    “好的,我再去一趟松林堂,循着那头小黑猪崽儿的线索查一查。”平原撂下电话,心中踏实了许多,这个徐华声头脑机敏过人,他能来是再好不过了。
    次日清晨,平原身着便服出阆中城再次来到了松林堂。
    黑水潭边,那座青灰色的老宅大门上仍旧挂着铁锁,难道那位鳏居的老头出远门了?他来到廊下将耳朵贴在门缝上听了好一会儿,没发现里面有小猪崽儿的叫声,院内静悄悄的无一丝动静。
    他走下石阶,还是先去村民家走访一下,按常理说屋主人出门应该对邻居们多少会有所交代吧。
    “这老头子脾气古怪的很,从来不和大伙儿多说一句话,他才不会同我们打招呼呢。”村里人如是说。
    平原遍访了十余家农户,谁都不知道这老何去哪儿了,除了昨日那农妇家,其他人甚至连小黑猪崽儿的事儿也不知道。
    他悻悻的走回到了黑水潭边的老宅门前,呆呆的望着那铁锁发愣。
    眼下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蟠龙山上刚刚出事儿,这老何就不辞而别,时间上如此的巧合,不得不引起警觉,此人嫌疑甚大,若没有参与其中,起码也应该知道点什么。
    “喂,你在那儿做啥子?”身后有人问道。
    平原回过身来,见一村民赶着驴车经过黑水潭边的小路。
    “我找老何,可他屋头锁着门,不知去哪儿了。”平原回答说。
    “哦,老何回老家了。”那人便走边说着。
    “你是怎么知道的?”平原赶紧上前追问。
    “昨天去天宫乡赶集,在豆花店吃午饭的时候正巧遇到了老何,他正坐在那儿喝豆花,听他说是要回老家去。”那村民回答说。
    “他是一个人么?”平原又问。
    “不,同行的还有一男一女,那女人也不怕脏还抱着个小猪崽儿。。。。。。”村民呵呵笑了起来,“那猪崽儿竟然趴在桌上喝麻辣豆花,围了好多人在看呢。”
    “是黑毛猪崽儿么?”
    “是啊,怎么,你见过他们了?”村民诧异的目光瞥了他一眼。
    平原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进一步追问道:“老何的老家在哪儿?”
    村民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他人脾气挺怪,不大爱说话。”边说边赶着驴车走远了。
    天宫场离这约五十里,位于阆中城西南方,既然老何等人在蜀道上步行,说明其老家离那儿并不远,否则肯定会乘车而行。现在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去处,余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平原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兴冲冲的赶回了法院,通过城郊派出所很快便了解到松林堂那所老宅屋主的身份情况。
    何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