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废纸,自己一个家族门阀或者一个财团就完了,再也没有重新崛起的机会了。所以以门阀世家和财阀为代表的日本议会,断然再一次拒绝了伊藤博文的国债议案。
军方不断要求增加军费,但议会却一再否决伊藤博文各种增加财政收入的议案,在巨大的压力下,伊藤博文不得不辞去首相一职。
西园寺公望担任代理首相,一个月后,经过长老会决定,支持长州藩元老日本陆军改革功臣,桂太郎大将为首相,主要主持对俄战争准备工作。桂太郎因为不懂经济,所以他也不会和议会的人打什么交道,直接用最简单的方法,压缩其他政府支出,用以支持军费。而明治天皇为了支持军队打败俄国人,也节衣缩食,拿出皇室内库捐给军队。皇帝用自己的钱来捐给军队,这让每天嚷嚷着忠君报国的日本财阀们情何以堪,于是他们纷纷提出购买国债——好么,人家伊藤博文好说歹说不给面子,这边桂太郎一上台就买了国债,更加让军方骄傲起来——看啊,国内的财阀们是支持自己的。
桂太郎是一个性格非常强悍倔强的长州藩军人,他的梦想就是击败俄国人,占领东北,所以当他听到中国清政府提出邀请日本军方担任教官之后,笑得假牙都差点掉了出来。尤其是中国方面提出邀请日本军队做教官,却没有说明数量,所以日本人得寸进尺地说甚至可以一对一地进行辅导。
这下俄国人终于坐不住了,俄国大使连忙提出东北地区不能有外*队进入,然而遭到各国大使的反对,因为根据庚子年间在东北与各国签订的中外友好条约之中,已经建立了中日、中法、中英、中德友好经济专区,俄国人不想其他外国人进入,自己却增派军队,是何道理。
于是在英国人的主持下,强烈要求俄*队必须撤出中东铁路。
阿列克谢耶夫因为这件事处理得不当,遭到俄国沙皇的申饬,勒令他必须处理好此时,避免俄国在外交方面遭到攻击,同时委任俄国陆军大臣库洛帕特金担任远东陆军总司令,率领援军立即赶赴远东。
阿列克谢耶夫总督倍感压力,随后致电给曹跃,提出俄国人逐步撤军的条件,但曹跃断然拒绝了俄国人的条件,说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驻扎军队,就是对中俄共建不信任,提出条件更是对中国的不尊重。
迫于无奈,5月中旬,阿列克谢耶夫下令撤走在东北的俄*队,但是军队并没有撤到俄国境内而是全部撤向了旅顺,在旅顺驻扎了5万余人,同时阿列克谢耶夫让两万士兵穿上警察服装,进入中东铁路沿线,负责接防。
表面上俄国人的撤军为紧张的东北局势创造了缓和的余地,可是实际上俄国人反倒是增兵了。
日本人更不舒服了,因为在日本的计划之中,他们一定要占领东北,为此前首相伊藤博文不惜筹款提高税收起征点并因此下野,而在经过双方这么一通外交争执之后,居然发现日本人没有被邀请进入东北,俄国人还撤出了东北——得利的居然是中国人!
混蛋,居然让中国人得利了!
日本首相桂太郎气得够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中国政府狡猾狡猾地!
当然,中国政府也并没有从中得利,俄日两国在中国东北争夺未来主导权,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都似乎在想着如何占领东北,完全没有想过这里是中国人的土地,这里生活的是中国人民。
曹跃也开始为将来在中国东北即将发生的日俄战争进行准备工作了,如今在东北集中了35、36、37、38、39五个集团军,经过去年冬季的扩军,总兵力已经达到12万人,而到今年冬天,五个集团军的总兵力将达到15万人,可是手下军官们却不知道选择谁担任东北军区的总司令。
血军发展得太过顺利了,也膨胀得太过速度了,距离上次战争中德之战虽然才过去两年半,可是前一次曹跃的手下指挥的军队人数不过几万人,现在要出任东北军区总司令,指挥调动的军队甚至可以达到二十万人!中德之战自己指挥的部队总数才十九万人!
谁来担任东北军区总司令?
聂嘉?冉东?严东?陈刚?还是陈信?
第592章 曹跃的三国大战计划
曹跃斟酌起来人选,按照资历来看,冉东或者聂嘉得天独厚,他们都是跟随自己多年且军功卓越的人,聂嘉指挥军队经验更加丰富,进攻积极,是一把开刃宝剑。而冉东在西北后方负责剿匪,将西北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这才使得曹跃安心发展。他们两个一个善攻,一个善守,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至于陈刚陈刚急于进攻,可以做一个突击手,而且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缺少,却不适合做这次统帅。
曹跃认为陈信其实从能力来说是可以的,此人眼光独到,且军队调配方面不会拘泥于形式。但陈信的资历不足,尽管他在与八国联军作战之中表现突出,可正因为他资历不足还表现突出,也给他招惹了许多非议。曹跃将他放到东北军区担任37集团军军长,目的之一是熟悉东北地区,目的之二就是帮他增加资历。
而最后一个考虑人选是严东,可严东的杀心太重了,如果让严东担任东北军区的总司令的话,恐怕他在备战的时候,动辄来一个坚壁清野,而对于拒不执行的百姓来说,他绝对会视为草木。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介时曹跃肯定不会过多指责严东的行动,可仗打完,死在他手中里的百姓估计比死在日俄军队手中的还要多。
所以思前想后,曹跃只能从冉东和聂嘉两人中选择了,是善守的冉东,还是善攻的聂嘉呢?
在曹跃的摄像之中,他准备将日俄战争打成中日俄三国大战,并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国战争将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日本与俄国大战,中国严守中立坐山观虎斗,等待日本人攻占旅顺,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即赢得对马海战),以此却确定日本的优势地位。在此期间,中国想尽各种办法拖延与日本和俄国的结盟,让他们拉拢中国,从中得到好处。
第二阶段,在俄国岌岌可危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公开结盟对抗俄国,向俄国发起猛攻,未日本军队开路并担任后勤工作,驱赶日本军队占领外东北领土,占领整个东北地区。历史上日本只是占领了奉天省,而没有继续向北,因为日本人害怕惹怒俄国人之后,导致俄国倾巢报复。但以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之中,军人狂热派的行为习惯来看,如果日本军队能够轻易占领东北以及外东北的话,他们一定不会从听军部大本营的命令,从而将桂太郎的有限度战胜变为狂热占领,恰如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中,日本关东军擅自占领东北,最终迫使日本大本营改变了作战计划,一步一步发起全面侵华战争。
第三阶段,当日本占领俄国外东北之后,俄国受限于运输能力,一定会寻求与中国的帮助,中国此时向日本提出要求。此时以日本的狂热,日本必定会选择与中国开战,而此时中国与俄国结盟,共同向日本发起进攻,击败日本,全面收复东北,并与俄军一通向朝鲜半岛发起进攻,再将日本人赶出朝鲜半岛,并与俄国同时瓜分朝鲜半岛。
第四阶段,邀请德国人、英国人、法国的势力进入朝鲜半岛,使得日本人不敢夺回朝鲜半岛,让朝鲜半岛成为亚洲火药桶,谁也不敢主动点燃。
第五阶段,在朝鲜半岛重新建立朝鲜王国,恢复其民族**,让朝鲜半岛成为中日战争缓冲带。
五阶段一环扣一环,曹跃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可是如果不趁着日俄战争日本陷入世上最虚弱时期,狠踩日本人一脚的话,恐怕将来这个机会就太少了。所以,这个与日本合作,出卖日本,与俄国合作,的连环计划,最终的目标就是日本帝国。
曹跃深知,未来俄国会出现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世界各国干涉俄国内战,此时中国可以以帮助苏维埃为名义,在俄国实行种族灭绝计划,使得俄国远东成为无人区,介时中国将对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进行吞噬。所以对付俄国,此时不是最好的实际,且俄国的国力强盛,一旦他们掉过头来,中国在俄国面前如螳臂当车,因此前期抱住日本大腿,后期抱住俄国大腿,暂时不收复外东北,是最聪明的办法。
而另外一个对手,日本的政体稳定,民族团结性高度一致,尤其是日本一旦战胜俄国之后,国家精神将会得到空前的提升,狂热的军国主义会更加猖獗。击败一个军民上下齐心协力的国家,难度可想而知,中国不是美利坚合众国,没有他那样的工业能力和生产力,因此这个最好的机会,曹跃绝对不能放过。
而曹跃心认为,他的三国战争五阶段中,最危险的要属第二个阶段,即促使日本占领外东北,因为此时中国极有可能遭到俄国人的报复。俄国人在一时之间无法攻打外东北的时候,也许会向中国新疆发起进攻,以此来惩罚中国。
历史上为什么日俄战争的时候,清政府不敢表明立场,其原因就是因为俄国人可以随时进攻中国的新疆与外蒙古,继而占领中国。所以彼时的清政府才不肯给俄国人开战的借口,免得让俄国将从日本人身上损失的利益,从中国人身上找回去。
但是日本战胜俄国之后,中国上下兴奋异常,甚至有人放起了鞭炮庆祝,这也表明了当时中国清政府的态度,即表面中立暗中支持日本。
在历史上日本战胜俄国之后,根本不顾及盟友的感受,立即将魔抓伸向了中国。
原因也很简单,日俄战争使得日本快要破产了。
日本政府在一年半的时间之内投入15亿日元,折合当时的白银为11亿两。而历史上给中国造成深重影响的八国联军庚子条款中国也仅仅赔偿4。4亿两白银,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中国签署的《马关条约》也只是赔偿了2亿两白银,日本帝国一场战争下来,在一年之中就赔了11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