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几名亲兵也跟着进了君悦酒家,他们没有跟进包间,而是在外面占据了两地方,一处靠近窗户,可以随时观察街道上的动向,另一群人则占据了靠近楼梯的桌子,一旦遇到意外他们能够尽快的封锁和保护好出口。
不过实际上基隆城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清军这个时候并没有来的及向台湾渗透,这主要是在台南海战之前清廷根本就没有将中华军放在心上,认为这不过是个弹丸小地,折腾不出什么东西来,因此也没有派遣细作混进来。
几人点的菜很快就被端上来了,三人逛了半天的街,这个时候自然早就饿了。于是项玉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自从他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后。他就感觉自己的饭量大增,以前一顿只能吃一碗米饭,这个时候至少要吃两碗,有时候甚至两碗都还不够,这大概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菜里面的油水比较少吧,加上活动量也要大很多。
靠近学院的酒楼,自然免不了有人议论国事,项玉同意来到这里也就是想要了解一些民间的这些知识分子们。在私底下对上面有什么议论,他不想让内务部分去处理这件事,因为那样很容易就搞成向明朝的锦衣卫的那种模式了,中华帝国需要的是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一味的打压对整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包间门口是用一卷帘子遮起来的,所以隔音效果很差,因此项玉能够很清楚的听到外面的士子们的议论声。
“朱兄今日不呆在家中陪伴娇妻,竟然跑了出来,只怕是晚上回家去之后要被惩罚跪搓衣板了!哈哈哈哈!”一人姗姗来迟,几人拿他打趣。
来迟这人连忙对着几人施了一礼。表示自己的歉意,几人也都纷纷还礼。一番见礼之后这才重新坐了下来。
“梁兄你是有所不知,最近公务繁忙,上面催逼的紧,整日里忙死忙活的,家里的那位可是不满了,这不,今天趁着假期偷偷溜出来,要是让她知道了,那兄弟我晚上回去可就真的遭了。”姓朱的这人做出一副可怜样子,边说边叹气,引得几人又是一顿打趣。
“朱兄这是享尽齐人之福尚且不能满足,那要让我等形单影只之人怎么过活,列位说我说的是也不是?”之前打趣他的那人继续揶揄道,言罢便得到了几人的响应。
朱姓的那人知道他们是开他玩笑,也不以为意,项玉和外面的这下人隔了一个帘子,因此瞧不清楚这些人的长相,不过听那姓朱的说公务繁忙,想来多半是在为公家做事了,只不过不知道是哪里的。
几人又是一番打趣,似乎尽聊得都是这些话题,这让项玉微微有点点失望,台湾在这个时候被称为蛮荒之地,因此大陆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到台湾,一来这里比较偏僻,二来跋山涉水还要跨越一道海峡,十分的不易,加之在之前荷兰人统制期间,荷兰人对于岛上的华人的控制和防范都比较严厉,所以岛上的文化活动十分低迷,不仅没有像内陆那样的学院和士子,就连教书先生也是逐年减少。
后来虽然历经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加上之后中华军在各地吸引移民,再加上对台湾的一系列开发,使得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口也成倍增长,但是士子的力量也就是读书人的力量还是十分的单薄,这对于中华帝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后世太祖曾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这句话尽管不算对,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却也有一些道理,比如在明朝末期的民间起义之中,若是参杂了一些读书人甚至是士子进去了,那么起义军所带来的的危害要比单纯的农民起义更加具有危害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士子们对于一个国家的了解,比普通农民要深刻的多,加上他们手肘的知识,使得他们的大局观和管理行政制度更加健全,这样的军队才不至于像是一群流寇一样不成气候,而是能够威胁到统治者的根基。
中华帝国里面没有这股势力,所以项玉想要发动什么改革或者是推行什么制度,所面临的的阻力会小得多,普通老百姓对固有的制度虽然有所了解,但是远远没有读书人了解的那么深刻,因此他们对于新东西的接受能力会比深受封建统治思想毒害的读书人来说更加容易一些。
但是对于中华帝国不利的一面也很明显,那就是短期内国中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虽然各地这个时候都在兴建学校,都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人才的培养不是今天挖个坑浇点水,明天就能开花结果那么快,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最短也需要五到七年,慢一点则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但是显然中华帝国的建设不能等那么长的时间,因此这个时候还是不得不依赖一些原来体系里面的知识分子的帮助。
在回去的路上,项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才的困境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关乎着中华帝国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的速度,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第两百五十一章粮食战略
人才方面的考量只把眼光盯着台湾内部是没什么用的,要引进人才只能将目光投向大陆,这个时候中华军已经取得了完全的制海权,这给从沿海一带移民创造了条件,没有了清军水师的干扰,人口战略将迎来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些人之中提高一些可用之才的数量,就成为了中华军在沿海一带的情报组织们要做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实际上福建一带的移民已经差不多都被吸引过来了,因此后劲不是很足,但是随着中华军将控制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引进范围也扩到了整个沿海地带,北起直隶,难道海南岛,都是可选之地,加上在之前的行动之中中华军扣押和收缴了大量的船只,这个时候拥有充足的船只来运输这些百姓,因此台湾马上就将引来新一批的移民潮。
而第一个月也就是新年的首月,报上来的数字显示战后第一个月中华军一共从各地吸纳了超过五万人,这个数字已经是非常高了,远超出项玉的估计,这些人大部分被安置在台南和台中,剩余的人被安置在基隆。
台南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人口流失的十分严重,这个时候其总人口还不到基隆的一半,这对于台南一带的开发来说是远远不足的。
台南一带拥有众多的河流和降水,土地也比较肥沃,一直都是台湾的主要粮仓,这一局面知道后世依然如此,固然有台南最先开发起来的原因,但是其地利上面的优势确实是十分的明显。
中华军目前比较大的制约就是粮食的问题。台湾北部的空地面积不是很多。加上山地众多。所以不适合大规模的发展农业,但是中华军这个时候还在进行扩军备战,加上大量的移民的涌入,这都需要大量的粮食的储备,因此发展农业便成为了这个时候的首要事情了。
台南以东一直到台东的这一大片地区都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从北部山脉留下来的溪水和土壤使得水稻的种植十分的方便,加上其全年的温度都比较高,所以一年可以种植两到三季的水稻。如果施肥和管理得当,亩产量能够达到四百斤左右,这个产量当然无法和后世的那种杂交水稻的动辄上千公斤相比,但是在没有化肥和优质种子之前,这样的产量也是十分可观了。
台南目前一共开发出来了两百万亩的土地,城中只有十余万的百姓,还不到两万户,实际上一户人家拥有一百亩以上的水田,他们当然种不了这么多了,在全人力劳作的情况之下一户人家最多种植三十亩田地就已经是累的够呛了。所以剩下的还有很多的土地开垦出来之后变的荒芜了起来,这个时候随着首批移民的迁入。一直困扰着邓明的劳动力不足的局面终于能够得到改观了。
要将台南所有的已开恳的田地利用起来,项玉估算至少还需要向台南移民三十万人,最终使台南的人口达到五十万人以上,这个人口其实不多,中国目前的大城市比如广州、南京、北京等都能够轻而易举的达到这个标准。
实际上如果是按照目前的这个吸纳人口的速度,只需要五个月的时间就能将台南的农业人口数量补足,这些人能够赶在今年的水稻晚稻种植之前分到土地,然后至少可以收获一季的粮食,两百万亩土地一年的产量至少有能够满足一百五十万人口的消耗,再加上基隆和吕宋岛上的其他粮食的收获,中华军的粮食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但是项玉考虑到日后还会跟清廷作战,战火的迁延势必会造成很多的难民,这些人想要妥善的安置,都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而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了。
因此粮食永远都不会嫌多,家中有粮才能心里不慌,而台南可供开发的土地至少有四千到五千平方公里,也就是差不多六百万亩左右,还加上很多的山地可以种植红薯,这也能提供一些粮食的补充。
基隆和台南目前的粮食的价格比较便宜,斗米也才不过十文钱左右,一石米只卖一百文钱,这在康乾盛世也是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而自从明朝中后期海外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之后,中国的米价就居高不下,这固然有天灾**和各地出现农民起义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粮食的产量确实是下降了。
按照这个时候的粮食的产量和土地的土质来看,粮食的产量会在新田地开垦过后的几年出现下降的局面,这主要是土壤里面的肥料的消耗,中国农村里面很早的时候就有将人畜的粪便收集起来,当做肥料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人畜的粪便之中含有无机肥,主要是氮和磷,因为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元素。
而后世的高产量便主要是归功于后世的工业体系,在将石油和煤炭经过处理之后得到的产物,这使得粮食的产量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大的提高,比如印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了新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化肥的制造和使用,使得粮食的产量大为提高,这才能够养活上十亿的人口。
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朝鲜粮食危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朝鲜没有石油,因此生产不出来足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