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瘦马阿福 >

第71章

瘦马阿福-第71章

小说: 瘦马阿福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
  现在好了,狐媚子回来了,灾星也回来了,儿子也该软和了罢?太夫人觉得母子没有隔夜仇,儿子也该回心转意了。
  她听着宋妈妈的劝,放下身段给顾氏送去了一盒珠玉。安心等着顾氏来给她请安。
  顾氏看到那个盒子成色普通,还没有打磨过的珠玉气笑了,这到底是谁埋汰呢。
  苏治嘉看着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听顾氏毫不客气地让人原路返回了,苏治嘉一脸的汗,连声道:“莫生气,莫生气。”却是半个字都不提太夫人。
  “我有什么可气的,刚才那个丫鬟眼睛都朝天了,我不也忍了,”顾氏觉着自己脾气越来越好了。
  苏治嘉擦擦额上的汗,“你不生气回庄子上就好。”好不容易妻子回来了,他可不想继续独守空房了。
  顾氏一笑,“我做什么要生气回庄子上,因为那个丫鬟?”
  关丫鬟什么事?十多年没有领略过顾氏的醋意了,苏治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到想明白了,咧开嘴嘿嘿傻乐,“这些年,我一个都没有要!”真好,妻子又会为他吃醋了。苏治嘉笑得像个村头的二傻子。
  顾氏被苏治嘉炫耀的语气逗笑了。
  萱草堂是长兴伯府的正院,虽没有庄子上宽敞,但也有三进。顾氏就把阿福安顿在了第三进院子。
  顾氏知道女儿留在家中的时间不多了,本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世家礼仪,学习掌家理事,可她心疼女儿坐车累到了,一时心软就放阿福多歇了两天。
  才是抓着她,先从京中个家小姐发来的帖子看起,教阿福怎么分辨轻重缓急,怎么回信。
  不过这一次邀请阿福出门赏花喝茶作诗的帖子全被顾氏教她回绝了。
  顾氏年轻时候就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现在有了女儿可以教,顾氏恨不得倾囊相授。再加上还要以长兴伯府内院做实地教材,教阿福主持中馈,真是恨不得一日掰做两日来用。
  阿福本来还有些思念燕王,在这么密集的功课下,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很快到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顾氏带着阿福又去了静安寺上香。


第76章 
  进香的事是早就定下了, 一来为了顾氏还愿,二来为了借着方丈大师的口,给阿福起个正经的闺名。原先的苏景如是不能用了,只是这个名字已经上达了天听,要有个让人不能说嘴的理由才行。
  早起,阿福先到了顾氏屋子里。
  顾氏看她小脸笑意融融的, 穿着一件新做的丁香紫绣白芍药褙子,鲜嫩的颜色更显得她粉白软嫩, 像只嫩生生的花骨朵儿,就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的女儿真是漂亮。”
  娘亲看她穿什么都是漂亮的, 比情人眼里出西施还要严重,但阿福听了就是开心, 笑眯了眼,一点也不矜持。她也觉得她自己是越来越美了。
  因而道:“那是当然, 因为我是娘的女儿呀。”
  顾氏就喜欢她这份活泼纯真, 笑道:“一会儿遇到了别家的夫人小姐,人家若是夸你, 可收着点。”
  “娘放心,别人夸我,我就夸回去, ”阿福亲亲热热地挽着顾氏的胳膊, 到底是母女情深, 她现在已经能自如地跟顾氏撒娇了, 也越来越像个真正的蜜罐子里长大的小姑娘。
  顾氏摇头笑笑,点着她额上的红痣说:“就你机灵。”女儿能这么快就敞开心扉跟她亲密无间,顾氏心里不只一次感激燕王,若非燕王,女儿早就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若是尝尽了世间苦楚,恐怕就不能像现在保有这份天真了。
  只是感激是感激的,对于早早就把女儿嫁出去顾氏还是很抵触的,所以她故意没有跟阿福说一会儿静安寺燕王也要来。这大概就是母亲天生的护犊子吧,顾氏绝对不承认自己小心眼儿。
  阿福还不知道静安寺有个大惊喜等着她,只觉得今天不用学习特别开心,冰糖燕窝粥都多喝了两碗!超级甜!
  连日来霪雨霏霏,到今天依然不止,顾氏担心山上凉,临出门又叫丫鬟多带了几件薄披风。
  就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外院管马车的管事就遣了小丫鬟来报信,说太夫人也叫人备马车,说要去静安寺上香。
  这个不安分的老太太又是打的什么鬼主意?顾氏冷笑,“就说府上的马车都坏了。”不管打什么主意,都给她安分待在府里。
  “是,”小丫鬟难得见一次夫人,觉得夫人真是又美又凶,忙一溜烟跑了。
  “娘,”阿福拉着顾氏的手,感觉到顾氏指尖微凉,知道她是被气的,有些担忧。娘亲回来这几日已经驳回了好几次荣禧堂的要求了,府中已隐隐有了夫人不孝的传言。阿福知道顾氏都是为了她,然天子以孝治国,担了不孝的名声,对娘亲的名誉是很不好的。
  “无事,”顾氏拍拍阿福的手,携着她上了车。
  出了内院阿福从薄纱的窗帘子看到父亲骑着毛驴跟在马车旁,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不像堂堂长兴伯,像个乡间老农,还一边骑着驴,一边往车里张望。
  阿福就喊顾氏看。
  顾氏微微邹眉,到底是担心苏治嘉年纪大了受不住风寒,揭开了窗帘一角,“府上还有马车,已经不是年轻小伙了,淋雨病了,受罪的还是你。”
  “夫人说的是,我这就去换车,”苏治嘉受宠若惊,恋恋不舍地拉着毛驴去换车了,儿子今日当值在宫中,陪母女俩上香的重任就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苏治嘉十分慎重,难得他受重用一次,可要好好表现才行。
  看父亲笨拙地牵着毛驴往回走了,阿福笑吟吟地看着娘亲的表情。
  顾氏没好气地横了阿福一眼,拿起一块云片糕塞给阿福,“多吃点,路上别饿着了!”
  “嗯嗯,”阿福点头如捣蒜,耳朵上的珍珠耳珰乱晃,头上的嵌红宝石赤金蝴蝶步摇也跟着颤,她咬着糕点含糊道:“这云片糕好好吃,一会儿给父亲也送一份去。”
  顾氏为堵住阿福的嘴,又给她塞了一个核桃酥。等阿福吃完这个婴儿拳头大的核桃酥,苏治嘉做的马车也踢踢踏踏跟在后面上来了。
  “父亲为了上香,来得好快,”阿福捧着玉碗喝玫瑰露,若有所指地说。
  顾氏神色有些不自在,低下头整了整衣裳。
  爹娘两人能和好,她一定是个大功臣,阿福笑眯了眼。
  快到了静安寺的时候,顾氏就跟阿福说起来,“往年我病着,也不记得事,这回去给你点一盏长明灯,也不用多大,寻常灯台就是了,不高调不煊赫,细水长流才能长长久久。”
  这说的是灯,何尝不是为人。阿福点了点头,“爹娘和哥哥都点一盏,我们一家人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顾氏看着女儿认真的眼睛,握着她的手笑了。
  烟雨朦胧中的静安寺,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显出几分世外名刹的超然脱俗来。只是山门前熙熙攘攘的香客,显得不那么宁静。
  阿福本来还担心会挤,往年在扬州的时候,偶尔佛寺做法事,妈妈带她们去进香,总有人被挤掉了鞋子。没想到她们家的马车直接从侧门驶进了寺里,刚下车,知客僧就带着她们到了与山前热闹不符合的,居然格外清净的观音殿上香。
  再一次来进香,阿福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跪在蒲团上,阿福诚心祷告,第一祈求娘亲身体常健,父亲安康;第二请求兄长万事如意,平安顺遂;第三才是轮到自己,希望姻缘顺意。
  上过香,知客僧就请她们到后院喝茶,说道:“寺里一早就来了贵客,茶点都是新做的,贵客们稍坐,贫僧这就去取来。”
  京城里贵客多了去了,顾氏无心打探,拉了阿福坐下,说:“静安寺除了茶点,我记得他们的素斋也是不错的,不过我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也不知道味道还是不是一样。”
  “你爱吃的香菇青菜和素汤面还是一样的味道,”苏治嘉马上就接话道。他目光怀念,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往事,顾氏与他双目相对,就分不开了,两人都忘了女儿还在一边看着。
  阿福很自觉地低着头,非礼勿视。
  不久知客僧再来,打破了室内这种奇妙的气氛,“宣威侯府、宁远伯府的贵客听说夫人在,想过来拜访。”
  这两家完全是新朝新贵,往日并没有什么交情。顾氏看看同样一脸懵懂的苏治嘉,就知道丈夫也跟这两家没有什么交情的。只是人家都要亲自来访了,不好拒绝,顾氏就答应了见一见。
  因为来的都是女眷,苏治嘉避嫌地先出去了,静安寺中有许多名家壁画,他一个人出去也不会无聊。
  “宣威侯家的三小姐给我送过帖子,”阿福也记起来自己曾经收到过的宣威侯家的帖子了,“不知道这位小姐今日在不在。”阿福生辰之后收到了那么多的帖子,她还能记得这位小姐,就因为这位小姐的帖子格外的别致用心。阿福没有同龄的小伙伴,心里对朋友还是有些期待的。
  “他家三小姐才名在外,”顾氏为了女儿短时间内就打听清楚了京中现在活跃的才女淑女们,这个诗文秀丽的三小姐,顾氏也是听闻了她的美名。
  那就是个才女了,阿福想想自己的才学,有些虚,一会儿可不要拉着她作诗才好。
  没有等得太久,两家的女眷就来了。
  为首的是穿着遍地金大红通袖衫的宣威侯夫人,她家行伍出身,这位夫人身材丰满高大,脸如银盘,笑声十分爽朗:“听说夫人也来进香,我就厚着脸皮来叨扰了。”
  “原该是我来拜访夫人才是,”顾氏对宣威侯夫人的热情十分客气。
  “这就是令嫒吧,真是长得貌美如花,我见犹怜,”宣威侯夫人夸人很直白,看见阿福笑眯眯地拉了她的手,退下自己手上两指粗的嵌宝金镯子就往阿福手上戴。
  阿福抢都抢不回自己的手,就被这个大镯子套住了,宣威侯夫人还捏了捏松紧,把镯子牢牢戴在了阿福手上。这么沉的镯子,坠得阿福的手有点抬不起来。她只好对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