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

第22章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第22章

小说: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曦嬷嬷和色道,“王爷打小就聪慧,老主子的意思,想来我也无需多言。但还是多叨扰两句,只盼着王爷忍一时,风平浪静。”

    打小,这太后一直就待他不薄,对他可谓是视如己出。可是这会,竟也对他起了忌惮之意,想到此处,周筠生心下有些不是滋味。

    “太后还说了,过几日,她会再跟皇上求求情,这重兵也就撤了。只得委屈王爷,还要在府上呆些时日。”曦嬷嬷又说道。

    周筠生点头,“倒是本王不孝了,竟还要太后她老人家记挂着。”

    曦嬷嬷起身,又命身后侍婢端上一叠桂花酥,“这是今朝新鲜的桂花做的,太后说,王爷往年这个时节,最喜欢这桂花酥了,特地让奴婢给王爷送一叠来。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那。”

    周筠生拿了一块在手中,细细看着,“这模样如此好看,想来定是嬷嬷亲自做的了。筠生吃了二十多载,想来不会认错。”

    曦嬷嬷笑笑,“您那,但凡您瞧着的,可有走眼的时候过?”复又瞧了阿平一眼,阿平知趣退下。

    “这礼音娘子,新晋了才人,约莫府上也该有些消息进来了。”曦嬷嬷边说,边看着河阳王道,“这些并不是老主子交待奴婢的,只是奴婢多嘴,多说几句。既然她已是皇上的人了,还望您能断了念想,也莫再有何瓜葛了。”

    周筠生虽早已知晓,如今听曦嬷嬷说,仍是悲从中来,“情深缘浅,又可奈何。”

    曦嬷嬷怜惜道,“王爷您那,总是很能掩藏自个情绪,打小就是再疼,也是打碎了牙往肚里吞。刚瞧您那眼中失落之情,老奴有些不忍。”

    “您知道的,我只是想让茱萸暂住在太后那儿……”周筠生嘶哑声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波动,亦有着不甘。

    曦嬷嬷连连摇头,”老奴进宫时日久了,什么都见得多了,但凡那露水情缘,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王爷且宽心些才是。”

    周筠生红了眼,手臂上青筋蹦跳,低声道,“她有她的难处,都是我无用……”

    一语未了,曦嬷嬷叹道,“奴婢也没什么别的说,既是已成定局,也就且随它去。您这自还有您自个的好日子可过。”

    “烦请嬷嬷,往后还多照应着她一些。茱萸这家道中落,宫中也是无甚根基,怕也是难熬。”周筠生诚恳道。

    “王爷请放心,歆才人也是对老奴眼缘,不知为何,看着就欢喜。但凡老奴能帮得上的,自是少不得要帮补一些。”曦嬷嬷回道。

    周筠生仍不放心道,“茱萸素日性子,想来这些时日在宫中,您也没少见。她有时就认个死理,偏就不知要防。前后但凡错了一丁半点,不论真假,这总归绕不过……”

    “老奴明白您的意思,也因着这脾气,太后也偶有不喜之时。但是好在歆才人是个聪明人,自是不用咱们说道什么,点拨个一两句,也便知晓轻重了。”

    听曦嬷嬷如此说,周筠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看着屋外天色渐暗,大雨又至。

正文卷 第三十三章 小会潇苒斋(一)

    话说容婕妤遣了桂嬷嬷来晖春阁请,彩莲见是桂嬷嬷来了,忙请到里间。

    茱萸见了喜道,“许久不见嬷嬷,别来无恙?”

    “谢歆才人挂心,老奴身子尚可。”桂嬷嬷道,“潇湘斋小宴已摆下,我家主子谴我来请才人同去赏花。说是这几日院中桂花开的正好,便就在那一处摆了来赏。”

    茱萸道,“早听闻西院花香名动皇城,说是院中几株桂花开的又巧又好,潇苒斋前池水又清澈透亮,坐于亭中不只是敞亮,想来眼色也能舒缓许多。”

    桂嬷嬷道,“才人说的极是。”

    话毕,茱萸对鸳鸯耳语一番,又带着彩莲,随桂嬷嬷往潇苒斋来。

    原来这潇苒斋屋前屋后皆是是池水,倒不同与他处,两面又开了落地竹窗,左右皆有曲廊相通,难怪当初太后将这指给了孙瑶环,茱萸边走边想着。

    桂嬷嬷领着,过了小桥,只见孙瑶环与丽妃等在前头说笑着。

    到了潇苒斋,门外摆着两张桌案,一个是杯皿酒具,一个是各色茶具。有两三宫婢在煽风煮茶,另一边有婢女在温酒。

    丽妃道,“容婕妤就是想的周到,瞧瞧,这各处都是妥妥帖帖的,倒叫我看了汗颜。”

    孙瑶环笑笑,“都是随意准备的,倒叫各位姐妹见笑了。”

    锦妃环顾四周,也道,“这婕妤妹妹就是细致,凡事总是打点的很妥当。我那屋里从来就不敢邀人来赏花,多半都是因为我那地儿小,也不及妹妹这好。”

    淑妃轻笑一声,“我说锦妃,咱们可都是半老徐娘之人了,哪里还跟这些个年轻妃子比的。”

    孙瑶环听了忙道,“锦妃姐姐与淑妃姐姐说笑了,臣妾这里只是地方略微宽敞些,实则只都是平常摆设。锦妃姐姐那刚有椒房之宠,淑妃姐姐又有皇上新赏的吐蕃宝玉,臣妾可万万不敢比什么。”

    丽妃笑笑,“从前在王府,也有这么个跨水接岸,四面有窗的雅致地儿。咱姐妹几个,可不是常去那里聚着。还记着有次,我吃的急了些,竟一时卡住了,差些没了气息。可不多亏了锦妃相救,登时将我倒放过来,拍出了半颗小点来,这才叫人喘了口气。”

    淑妃自顾自落了座,“可不得,忙乱里脑袋撞了哪里也不知,硬是叫你两鬓旁生出一个小坑来。”

    茱萸听罢,方才察觉丽妃两鬓处有些怪异,先前只看她发丝遮掩,倒不知还有这番缘故。

    张黎儿拉着茱萸,挨着丽妃坐下,“也亏得那时候大难不死,可不是留了独特印记。先前还听皇上说呢,钦天监早年就说过,这后宫有小坑者,方是大福者。”

    裴兰听了,不屑笑道,“若是这也说得通,那我明日也去撞个坑来,可不得也是大福者?”

    孙瑶环见状,忙净了手,亲自分了杯箸。桂嬷嬷又分到各人桌前,一一倒上热茶。

    孙瑶环对宫婢道,“将先前温的菊花糕呈来,切不可多拿,只一桌十个便好,吃了再拿。”

    孙瑶环接了头屉菊花糕,先呈给了丽妃、锦妃。

    到了淑妃那,只听她道,“我吃不惯这菊花糕,今日既是赏桂,怎无桂花糕点?”

    孙瑶环又对桂嬷嬷道,“且把热好的酒呈上来。”随手又拿出一屉桂花蕊熏过的小包子,“早知晓淑妃姐姐口味,这不,专替您准备了一碟。”

    淑妃笑笑,“你倒真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全了。”

    说话间,鸳鸯提了两龛盒来,茱萸起身道,”今日众姐妹都在,趁着时节尚好,茱萸自作主张,想与大家同品今年的新蟹。”

    桂嬷嬷上热酒的间隙,茱萸一面用水洗了手,一面站在丽妃、淑妃、锦妃面前剥起蟹肉来,头次让了淑妃。

    淑妃道,“吃蟹,我最讲究自个剥,旁人唯恐不得其精髓。”

    茱萸笑笑,奉与锦妃与丽妃,“茱萸手生,许是剥的不好,还请海涵。”

    孙瑶环陪着吃了一只,又送茱萸回位上坐着,“有酒无蟹,确实少些滋味,亏得你还记着,倒是帮我补上一遭。”

    “茱萸不惯张罗,只是想着,既是来了姐姐这做客,自得带些什么才好。偏巧今晨皇上赏了一笼蟹,也不敢独食,特意分予大家吃。”茱萸谦逊道。

    孙瑶环听了心下十分不悦,面上仍笑道,“你只管就这桂花香味,吃着、喝着,这里我自会看好便是。

    裴兰斜眼看着,予张贵人道,“瞧瞧,这才得宠多久,便来这炫耀来了。真当是没有家教门风之说。”

    茱萸吃着手中的蟹,话都进了耳中,只当什么都不知,泰然自若。

    张黎儿予裴兰低声道,“你还是赶紧吃着罢,若是凉了,倒不对味了。”

    孙瑶环仍是在各桌张罗,丽妃斟了一杯酒予她,“今日谢容婕妤款待,这好景、好酒、好食,真当是人生妙事一桩。”

    孙瑶环接过,抿了一小口,“丽妃姐姐开怀便好。”

    淑妃独自饮了几口酒,脸上已泛起红晕,沉缓道,”我怎么前几日听说,这歆才人手底下的丫头,跟皇上跟前的薛公公好上了?”

    一语未毕,众人皆是惊诧,齐齐看向茱萸。

    锦妃道,“倒是头次听说,竟还有这样的事?”

    彩莲知淑妃说的是自个,吓得脸色发白。

    茱萸正色道,“这倒有些叫人摸不着头脑了,我手底下的人,一向安分守己,要说跟薛公公说过几句话,也是该的。但是要说有什么瓜葛,那还真说不上。”

    说罢,茱萸又让鸳鸯满上一杯酒,敬向淑妃道,“淑妃娘娘今日说这些,想来也是为我们好,也算得是一种警示。往后臣妾必定多教导下头的人,规规矩矩做人做事才好。”

    丽妃道,“难得歆才人,知晓淑妃一片苦心。”

    淑妃听了,也满上一杯,“这歆才人这张嘴,真是能说会道,难怪皇上喜欢。”说着便一饮而尽,“吃到这会,怎无姜醋?”

    孙瑶环道,“可不是,怪不得我方才吃着怪异,原是少一味姜醋,桂嬷嬷,快找些来。”

    茱萸笑道,“瞧瞧,我这事做的多不体面,原想与各位姐妹讨个好,这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众人听了,笑声而起。

正文卷 第三十四章 小会潇苒斋(二)

    这厢,皇帝散步至潇苒斋外,听见笑声,便闻声而来。

    “你们可是见了什么这样乐?告诉朕,倒也让朕乐呵乐呵。”周昶景信步踱来,问道。

    “臣妾们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众人先是行了大礼。

    孙瑶环又笑道,“这歆才人送了螃蟹来予我等分享,不想只带了螃蟹,未带醋,臣妾等可是要起醋意了。”

    周昶景听了也笑起来,只道,“朕这后宫中,怕是最不缺的就是醋罢?”

    丽妃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