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

第115章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第115章

小说: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冲之听闻皇帝问话,忙起身道:“微臣算过了,今年户部累积下来的账单太多,有些直接给拖到了年下,这不,有些数额太大,臣都未敢签字。”

    听张冲之这样说,李玬偷偷抬眼瞧了李玖詹一眼,李玖詹微微摇了个头。

    这乍一听,张冲之说的好似也没什么不对,数额太大,不能签字。可是实则,这说的都是朝廷今年赈灾、打仗的钱,处处不够用,借东墙补西墙,这连番累积下来的恶果罢了。可是无人敢提这事,若是说开了,这锅也得那人背了才好。

    诸人心下正暗暗发着愁,忽而听闻外头传了一声:“刑部尚书公孙展到,请求觐见圣上!”

    “宣!”周筠生浑厚声道。

    公孙展终于进宫来了,他原是要朝周筠生跪拜,被止住了。周筠生赐给他一个座位——那是一个明黄色,有一对双龙戏珠样式的软锦缎面坐垫,置于张冲之身旁。

    公孙展谢了恩,忙坐了下来,因着这一路赶得急,连走带跑的。因而这会子瞧着,面色煞白,不断地喘着粗气,看上去倒是像随时要散架一般,这与他大腹便便的身材很不相称。

    周筠生又命薛巾赐茶,和颜悦色道:“公孙大人年事已高,平日里可得要多多保重才是。若是真的行走不便,那下次便乘马进宫来吧。毕竟也是三朝元老了,可不得怠慢了。“

    在皇宫里里头,要是能被赐予乘马的待遇,那是真真的极高的礼遇了。张冲之这样的老臣,都未得到皇帝的嘉许,反倒是公孙展得了先机,他心下自然是有些动然的,忙又要跪下叩首来谢主隆恩。

    周筠生自然是再次制止了他,又叫公孙展喝了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公孙展此时方觉得平心静气了,这才诚惶诚恐地说:“老臣听闻,皇上准了那孙巍岱孙大人的辞呈,不知是否是真?”

    周筠生不置可否,薛巾抵过一盏清水来,周筠生过了嘴,又吐到了茶盏里,算是漱过口了,方才回道:“真不真,又有何干?”

    公孙展拱手道:“老臣是想,这孙巍岱大人,也是难得的人才。您瞧他前番,多么的忠君爱国,大义灭亲了自个的父亲,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叫他白白流失了才好。虽然老臣也听说他是得了怪病,可是想着,这心病还需心药医,还望皇上能着他回朝来,想来多多参与这政事,不胡思乱想了,这病也就能好一半了。”

    一语未了,周筠生心下早已是十分的明白了,这公孙展老狐狸,如今眼看着李玬、李玖詹这两兄弟势力作大,前头又有叶之章代表着叶氏守着这朝廷。孙巍岱若是走了,那这朝廷可就真的只剩这两派的天下了,也就断没有他公孙展这样的老骨头的什么事儿了。

    公孙展心下算的门儿清,孙巍岱的走,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如今太子未立,昊然将来如何还是个谜,倘若此时他再失去这朝中的地位,想来是极为糟糕的一件事儿了。想他十八入朝,到如今,横跨三位帝王,竟是连话都快搭不上了,可不是不甘心。

    因而对公孙展来说,现下如何搅浑了这趟浑水,这才是顶要紧的事儿。但凡这朝廷的水混了,那自然便还有他喘息的时候。

    “公孙大人想来是不知晓,这孙大人如今可是病的下不了床了,您还要叫他上朝来,可不是难为人家嘛。”李玬小心翼翼瞥了周筠生,小声说道。

    叶之章见状也道:“臣附议,想来这孙大人的事儿,除了公孙老大人,在座的应当是都无异议了吧?”

    张冲之斜眼瞧了眼公孙展,这方才舒展开来的脸上,又皱巴巴的不像话了,只得轻咳了一声,似是为他缓解这尴尬的局面来。

    周筠生笑笑:“这巍岱的事儿,咱们可容后再议。如今朕想说的是这钱的事儿。余的,都还好说。”

    周筠生虽是笑着,这笑却是冷冷清清的模样,他进而又对叶之章道:“你方才说,这难关总算是过去了。朕倒是要问问你了,这两省的灾民如何度过这寒冬,这关海的粮草又如何补上?这将士们前方浴血杀敌,总不能欠了人家薪俸。”

    叶之章知晓,这话是说给他听的,全篇都是在告诉他,你不该擅作主张,散了朝廷的银子。这些叶之章都是想到过的,因而周筠生这样说,他倒也不意外。

    只见着叶之章起了身,拱手道:“直隶叶家对皇上一片忠心耿耿,如今老族长说了,但凡是皇上、朝廷用得着的,直隶叶家愿青囊相助帮着朝廷暂渡难关。”

    周筠生料准了他会如此说,只冷笑了声:“直隶叶家?哦?直隶叶家何时成了咱们大钺的国库了?莫不是这私底下,还截了本该上缴国库的赋税不是?”

    诸人听皇帝这样说,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的指控可不寻常,一不小心,可就得坐实了一个目中无君,贪赃枉法的大罪来。

    叶之章也不慌,只接道:“皇上圣明,臣断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着,既然先前,也曾开过这样的先例,那便不妨再效仿一次,也好解皇上的燃眉之急不是?”

    “之章啊之章,硕鼠食黍,这个典故,你不会不知吧?”周筠生面上渐渐收了笑意,眼中净是寒意。

2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受众芳知(一)

    周筠生说到这儿,已然是十分重的话了,这话里话外,无不是争对他们叶家。底下的大人们,个个饱读诗书,心里都知道,周筠生所言出自《诗经。魏风》。有道是: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如今这大钺国谁能是硕鼠?可不就是叶氏一族么……叶之章听皇帝这样说,自然也有些下不来台,面上仍是笑说:“臣当然知晓这典故,臣三岁便已能诵吟《诗经》,早已是滚瓜烂熟了。”

    周筠生道:“这庄稼人,最恨的可不就是硕鼠,什么事儿都没干,净捡着偷鸡摸狗的事儿了。你倒是说说,这硕鼠,该不该死?”

    叶之章脸上发了冷汗,拱手道:“微臣以为,这庄稼人反倒要感谢这硕鼠才是。”

    “哦?此话怎讲?”周筠生从薛巾手上接过茶来,又抿了口,茶烟气儿浮起,倒叫人看不清他的喜怒来。

    叶之章恭谨道:“这庄稼人,往年粮食收成了,如那豆子,都是埋到箱子底下,袋子当中。可不得时间久了,还得闷坏了。倒是硕鼠,虽是偷了几颗粮食,可是反倒也给这些豆子一个喘息的时机,恰恰是成全了大局。因而臣以为,这硕鼠不该死。”

    听罢,这议事阁中悄然无声,此时怕是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周筠生忽而大笑了起来,倒是叫在座诸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了,他也未接叶之章的话头,只是又问了句:“之章,这各部开票子的事儿,想来你也是要经手的,张老年岁大一些,难免犯个糊涂,签字什么的也不敢过。你是年轻人,你怎么就把事儿给耽搁了呢?”

    “臣在户部等着开票子的时候,在座的大人们可都是在场的,当时他们就一个都不签字,臣又可奈何?退一步说,臣倒是要说说李玬李大人了,户部的事儿,因着数额巨大,这张冲之老大人接手晚,搞不清明细,不敢签字,也情有可原。可是你李玬,原先还在鸿胪寺供职的时候,这无非也就是一些细碎的开支名目,也占不到几个银子,可是李大人为何就不签字了?你们鸿胪寺到底要干什么?”

    叶之章几乎是把话给吼出来的,这一声,可把阁内震的回声四起。诸人都望向李玬,有人同情他,一时竟然背了这黑锅,有人在看戏,看皇上身边的红人究竟怎么应付这局面。

    别看李玬平日里话不多,谨小慎微,但凡有什么事儿,那必然都是李玖詹出的头。如今听叶之章如此说,他心下也是不乐意了,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李玬上前,先朝着周筠生行了一礼,方才对叶之章道:“叶大人,下官如今虽不在鸿胪寺供职了,但也有两句话要说。其一,这鸿胪寺,不是什么我们的鸿胪寺,这鸿胪寺是大钺的鸿胪寺!还请叶大人分个清楚。其二,中书省归中书省,鸿胪寺归鸿胪寺,虽然这票子最终是需要经得中书省过手的,可是鸿胪寺也有自己的职能可履行。但凡若是由叶大人说了算的,那还要这鸿胪寺干什么?直接并了不是更好?”

    李玬在眉州时候,虽然是铮铮铁骨,可是自打入了这京师以来,就甚少强出头去说些什么。如今这番话说来,倒是叫在座诸人心下都暗暗吃惊,这李玬也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了,这些话,也把叶之章有些说愣住了。

    周筠生翻着账册的手停了下来,两眼望着满堂的大臣们。

    李玖詹此时出来打了个圆场:“这议事就议事,皇上瞧着呢,孰是孰非,可不是心里都亮堂着。这谁有干系,谁无干系,在这里也是吵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何必呢?”

    “依微臣看,咱们还是不要说这责任在谁了,倒是不如说一说这赤字的事儿。臣倒是也有疑问想问问叶大人了。这前些时候,筹措的一百多万两白银,为何就先擅自用作了京师百姓安置之用?若是那时将银子送到前线去,如今这亏空倒时能少一大半呢。”说话的是宗人府右宗人樊少华。

    叶之章似就是在等这句话,只是他以为皇帝会亲口来提,可不想,会由樊少华来提出。从前,这樊家虽与叶家也无什么瓜葛,可是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如今樊少华出了头,那便是两家也势不两立了。

    周筠生将账册往旁边案上一放,阖了眼,听着他们继续说着。

    叶之章争辩道:“皇上说了,要以民未填,这京师是大钺的重中之重,先前流民冲击京师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极为重的,京师若是不稳,皇上又怎么可能在前头安心打着仗呢?咱们是文官,不是武官。这冲锋陷阵的事儿是轮不上了,可是后院灭火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