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一品嫡妃 >

第541章

一品嫡妃-第541章

小说: 一品嫡妃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宓靠着自己在宫里的暗线,隐约的查到了邓公公身边的一个小内侍身上。

    事情到了这里,真相已经昭然若揭。指使人纵火烧秦家的就是元康帝。

    到底是元康帝直接授意下面的人这么做,还是下面的人自行领会圣意,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元康帝这么做的目的。

    所有人都清楚,元康帝自己也清楚,他不可能一次性铲除三大国公府。那么元康帝这么做,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三大国公府的态度,还是为了给将来的计划打下一个基础?

    宋安然同颜宓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心里头都有些沉重。

    元康帝步步紧逼,显得急不可耐,让人想大骂一句操蛋。

    宋安然说道:“纵火不成,接下来元康帝应该不会轻易搞小动作。如此一来,我们倒是可以轻松一段时间。”

    颜宓说道,“只怕轻松不了。元康帝已经开始收拾几个成年皇子。说不定这把火最终还是会烧到我们三大国公府的头上。”

    宋安然轻声问道:“秦家被贬为侯爵,承郡王那边是什么反应?秦娟没有回娘家看一眼吗?”

    颜宓面无表情地说道:“承郡王府闭门谢客,如今是门前冷落。至于秦娟,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走出过王府。”

    宋安然笑了笑,“你说承郡王会不会认为元康帝收拾秦家,目的是为了敲打他?”

    颜宓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很有可能。承郡王这人喜欢胡思乱想,说不定真以为元康帝是在借秦家敲打他。”

    宋安然抿唇一笑,承郡王现在这么老实,估计也是被元康帝的雷霆手段给吓住了。

    宋安然同颜宓一起,将目前的局势仔细梳理了一遍,发现最大的弊端,就是颜宓的官职太小,很多事情都不能名正言顺的去做。

    如今摆在颜宓面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升官,至少要升到四品,从三品的位置上。

    宋安然帮着颜宓出谋划策,颜宓现在在户部当差,以颜宓的资历不足以升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但是颜宓和旁的人不同,他本身就是国公,以国公的身份出任户部侍郎,绰绰有余。

    两人制定目标,剑指户部侍郎。然后敲定方案,势要让元康帝捏着鼻子升颜宓的官。

    颜宓想做户部侍郎,归根结底还是要在粮食和银钱上面做文章。当然,宋子期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敲定了方案之后,两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宋安然给四海商行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随着命令的下达,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时候,四海商行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同时,原先坐在户部侍郎位置上的两位老大人,莫名的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打压,承受着从政以来最大的压力。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初,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全国各地,出现小范围的旱灾水灾,情况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赈灾的话有可能酿成大祸。

    赈灾是户部官员的职责。既然要赈灾,就需要粮食和以前,还要准备足够的种子。

    两位户部尚书开始调度资源,原本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却不料最终还是出了问题。

    户部派发下去的种子,竟然是假种子。因为假种子的事情,上万人发生了械斗,差点酿成了一场造反暴动。

    这个消息传到宫里,当场就将元康帝吓出了一身冷汗。

    做皇帝的最怕什么,不怕朝中有权臣,而是怕老百姓揭竿起义。

    当一个王朝遭遇大规模的揭竿起义,也就意味着这个王朝走到了末路,最终结果实在是难以预料。反正史书上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每一次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元康帝很紧张,大周要是被灭了,当官的可以继续当官,他这个当皇帝的却必死无疑。

    元康帝命人彻查此事。

    随着调查深入,黑幕越来越多。不仅种子是假的,就连赈灾的粮食也掺了假。一斤粮食里面至少有半斤是石子。

    看到这个调查结果,元康帝气的头顶冒烟,恨不得当场杀了户部所有官员。

    户部尚书站出来表态,他一定会严查户部,谁做的事情谁负责。

    只可惜,元康帝这会信不过户部尚书。

    元康帝命锦衣卫调查户部,这下子又激起文官们的怒火。锦衣卫就是皇室的鹰犬,从成立那天开始就被文官抵制。

    现在元康帝让朝廷锦衣卫调查户部的事情,真是欺人太甚。这是要将文官踩到地上,再狠狠碾两下吗?

    在所有文官的反对声中,元康帝不得不改变主意,让都察院介入此事,调查户部这场烂事。

    都察院介入,颜宓的计划才进行到了三分之一。

    宋子期私下里让颜宓不要着急。做官一定要有耐心,没有耐心是做不好官的。

    颜宓对宋子期说道:“岳父大人教训的是。不过小婿并没有着急。”

    宋子期哈哈一笑,说道:“不着急就好。只要事情顺利,户部左侍郎的位置肯定是你的。”

    颜宓躬身说道:“多谢岳父大人相助。”

    宋子期拍拍颜宓的肩膀,对颜宓语重心长的说道:“只要你好好对安然,也不枉费我对你的一番心意。”

    颜宓认真地说道:“岳父大人放心,这辈子我都会将安然捧在手心里。”

    宋子期暗暗点头,说道:“希望你说到做到。”

    随着都察院的介入,户部从上到下都没好日子过。最后户部左右侍郎被推出来顶罪,户部尚书大人则是上本请罪,实则是以退为进,保全自身。

    元康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撸了户部左右侍郎的官职。至于户部尚书则是罚俸一年,这个惩罚对户部尚书来说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杀伤力。

    户部左右侍郎的位置腾出来了,接下来就该商量谁来接任这两个官职。

    户部左右侍郎都是正三品官职,是三品以下包括三品官员,梦寐以求的职位。觊觎这个职位的人有上百号人。但是真正有势力争取这个职位的人不到十人。

    这十人里面没有颜宓。所有人都忽视了颜宓,或者说文官都没有将颜宓当成一回事,自然从一开始就没考虑颜宓。

    颜宓不着急,他在等待必杀一击的机会。

    十个人你争我夺,使劲浑身解数,只为了做上户部侍郎。

    元康帝对这两个位置也非常看重,不肯轻易授人。就怕遇上之前的那两位户部侍郎,拿着朝廷的资源,干的全不是人事。

    十人争抢,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败下阵来。

    最后只剩下四个人,元康帝也打算在这四个人里面挑选一番。

    却不料,颜宓在这个时候突然杀出来,以一种极其强势的态度来争夺户部左侍郎的职位。

    朝臣们惊呆,就连元康帝本人也被惊了一跳,没想到颜宓会跳出来争夺户部左侍郎。

    不过勋贵武将们却集体高潮,颜宓如果能够当上户部左侍郎,那就是勋贵里面读书出仕,坐上文官高位的第一人。

    文官们集体否决颜宓,认为颜宓资历不够,不配做户部左侍郎。真要让颜宓当了户部左侍郎,那简直是荒唐,是天大的笑话。

    勋贵武将们则说,颜宓身为国公爷,以国公爷的身份出任户部侍郎,那是绰绰有余。至于资历,在颜宓这里根本没用。

    真要论资历,那不如论战功。论一论颜宓前些年立了多少战功。如今在草原上,还流传着关于颜宓的各种传说。

    文臣和武将争得不相上下。

    最后大家都看着元康帝,等着元康帝做决定。

    元康帝肯定不乐意让颜宓身居高位。

    颜宓官职不显的时候,都能干出一件又一件的大事。要是颜宓身居高位,那还得了,岂不是要翻天。

    元康帝张口就要否决颜宓。

    却不料,这个时候户部尚书突然站出来,说了一番话。

    户部尚书告诉元康帝,这几年,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上,官仓存粮,弄虚作假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往往实际存粮还没有账本上的十分之一。长此以往,一旦遇上像前几年京城大旱那样的大天灾,情况蒋不堪设想。

    不仅存粮作弊的情况非常严重,就连赋税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地方上各种摊派,各种名目繁多的赋税,甚至有些名目连户部官员都没听说过。无数老百姓被地方官府强制摊派的收费,逼得家破人亡。

    现在情况还没蔓延开来。但是如果坐视不理的话,十年后,情况肯定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到时候,只需要一场天灾,就会引发一场动摇国本的人祸。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朝廷必须严查。

    可是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一般人还真没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如果户部有一个身份地位足够高,手段足够狠辣的人坐镇,这种情况或许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户部尚书这番话,分明是在替颜宓张目。

    所有人面面相觑,想不通户部尚书为什么会突然替颜宓说话。而且还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想反驳,一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元康帝死死的盯着下面的户部尚书,他在怀疑,户部尚书是不是被颜宓收买了,才会站出来替颜宓说话。

    可是让元康帝没想到的是,不仅户部尚书站出来替颜宓说话,就连内阁两位老大人也站出来替颜宓说话。这两位老大人,还不是宋子期,更不是杨首辅。

    要是宋子期和杨首辅站出来,分量会更重。

    这个情况让众人目瞪口呆,都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文臣最顶尖的几个官员会替勋贵出身的颜宓说话。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助长勋贵的嚣张气焰吗?

    中下层的文官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名堂,但是元康帝却看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看明白后,元康帝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文武联合起来的征兆啊。什么时候,文武官员竟然在他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