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大佬则说,需要将宋子期的办法拿给大家讨论。
于是元康帝命令刘小七,面对所有朝臣高声大念宋子期的条陈。
刘小七花了点时间,念完了条陈上的内容。直到这个时候,朝臣们才知道宋子期的解决办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顿时,朝臣们议论纷纷,早朝变成了菜市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有人则在观方向,准备哪边强就靠向那边。
朝臣们议论纷纷,却难以形成定论。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做过,大家都说不好这么做到底好不好。
说好处,那是明显的,不用朝廷出钱就能赈灾,大家的工作都轻松了许多。
说坏处,连赈灾都需要商户们出力,那要朝廷来做什么?届时朝廷还有威信可言吗?皇帝还有威信可言吗?他们这些当官的在百姓心里面还有威信可言吗?
如果什么事情都让商户做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老百姓可以不需要朝廷?
一个个的问题抛出来,直接砸在宋子期的头上。
宋子期却淡定得很。等到大家都商量完了,宋子期才又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的方案,最最重要的就是‘信用’二字。商户守信用,赈灾就能圆满完成,老百姓也会满意。
朝廷守信用,老百姓才会感激朝廷,切实的感受到朝廷是将老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商户也会对朝廷充满信心,不用担心朝廷赖账。
当下一次朝廷赈灾,需要商户出钱出力帮助的时候,商户们才会慷慨解囊,全力配合朝廷赈灾。总而言之,大家都遵守信用,这个方案才得以实施。眼前的难关也能顺利度过。”
宋子期话音一落,朝臣们又开始议论纷纷。
有人担心商户不守信用,用发霉变质的粮食来赈灾。同时也有人担心朝廷没办法遵守合约,最后会失信于商户。如此一来,朝廷将威信大失,以后没有人会相信朝廷的任何政策。
早朝吵成了菜市场,大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最后还是元康帝出面终结了这场没有结果的争吵。
元康帝问朝臣,有谁能够拿出比宋大人更好的赈灾方案?如果拿不出来,那么就采用宋大人的方案,以户部一年的收入做抵押,同商户合作。
元康帝的问题一抛出来,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上百万的灾民,任何人面对这个数字都屏住了呼吸。没有人敢拍胸脯说,自己想出的办法能够彻底解决这些灾民的问题。
灾民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为乱民,流民,甚至是流寇。任何官员在面对灾民问题的时候,都会变得格外慎重。没有人敢大包大揽,将灾民问题轻描淡写。更没人敢在元康帝面前做出任何承诺。
任何承诺都有掉脑袋的危险,最好还是做个墙头草,两边倒。
元康帝见没人吭声,顿时就很不高兴。这些人,吵架的时候比谁都厉害,恨不得骂遍天下所有人。当让他们做事的时候,一个个却都全部缩了起来,就跟缩头乌龟一样。
看来看去,元康帝还是觉着宋子期最顺眼。宋子期学问扎实不说,还是个实干者。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肱骨之臣,朝廷栋梁。
至于那些只会打嘴炮的人,元康帝是越看越厌恶。
元康帝对朝臣们说道,“既然你们没有异议,那朕现在就下旨。来人,拟旨!”
一道道旨意书写完毕,用上大印,明发天下。
不过具体的赈灾办法,元康帝还需要同宋子期商量一番。今天只能定下赈灾的大方向。
商户出粮出药,但是事情不能让商户全做了。朝廷必须出面,维护秩序,登记人口,派发粮食,做好防疫。总而言之,该朝廷做的事情,朝廷一件都不会少做。
这是朝廷的责任,也是维护朝廷脸面和威信的必要手段。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中饱私囊,必要的防备措施还是要采取的。
这个早朝很漫长,从天没有亮就开始,过了上午,到了中午,又持续到了下午才真正结束。
朝臣们离开皇宫的时候,所有人又累又渴,都快累疯了。不过大家的精神还算好。
毕竟如果赈灾成功,那么这次的事情肯定会载入史册,被所有后人称颂。
宋子期回到户部,他也是累得够呛。
洗墨走进来,对宋子期说道:“老爷,二姑奶奶在对面的茶楼等着老爷。老爷现在要去见二姑奶奶吗?”
“安然来了?”
洗墨点头,“正是。”
宋子期拍拍头,“颜宓回来了吗?”
“回禀老爷,姑爷今天早上平安回到国公府。”
“那就好。”
宋子期也松了一口气。颜宓是他派出去的,他也怕颜宓在外面遇到意外。要是颜宓出了事,他都没办法对宋安然交代。听到颜宓平安归来,宋子期总算放心了。
宋子期喝了一大杯水,这才出门去见宋安然。
户部衙门对面就是茶楼。
宋安然要了一个僻静的院落,等待宋子期的到来。
当房门被推开的时候,宋安然当即站了起来,“父亲!父亲辛苦了。”
宋子期矜持地笑了笑,说道:“还好。好在事情成了。”
“真的成了?”宋安然有些不敢相信。
宋子期在早朝上提出的借贷方案,其实是宋安然的主意。宋安然知道户部如今没钱又没粮,偏偏这次受灾人口众多,朝廷要是不能及时拿出解决方案,那整个京城都会乱起来。到时候,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饿疯的老百姓,是没有理智可言的。只要能够活命,别说打砸抢,就是杀人放火他们也敢干。
宋安然还清楚的记得当年白莲教大乱京城的事情,造成了多少悲剧,死了多少人。而且那个时候白莲教只有区区几万人,就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
如今京城有几十万灾民,加上京城外的灾民,足有上百万人口。上百万人口的暴动,那个破坏力,绝对是无与伦比。到时候只怕整个京城都会变成人间地狱。
宋安然不想生活在地狱,更不想看到宋子期因为赈灾不利被元康帝问罪。所以宋安然给宋子期出了借贷的办法。
宋子期对宋安然说道:“如今朝廷,陛下都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除了同商户借贷,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总而言之,陛下不答应也会答应。今日陛下已经下了旨意,安然,你的四海商行要开始大干一场。这一个月,四海商行至少要准备上千万斤粮食,能做到吗?”
宋安然含笑说道:“父亲,女儿早就做好了准备。粮食就放在江南。女儿在那里存了将近两千万斤的粮食。只要父亲需要,随时都可以调运到京城。”
“非常好。这次赈灾能不能成功,主要就看你们四海商行。为免发生意外,你最好能够加派护卫,保护粮船。”
宋安然有些不安,问道:“父亲是担心有人会对四海商行不利?”
宋子期点头,“这次赈灾,肯定会损害一部分投机者的利益。他们本打算借着灾年大赚一笔。结果四海商行搞出一个借贷,那些人肯定会恨死四海商行还有你。我担心有人会铤而走险,对你们在江南的粮仓还有粮船下手。总而言之,你要当心。小心驶得万年船,千万不要在最后关头轻忽大意。”
宋安然点头应下,“父亲说的有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小心做事。多谢父亲提醒,女儿会加派人手。”
宋子期想了想,又对宋安然说道:“你和刘小七熟悉,你可以传话给刘小七。让刘小七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一下陛下。说到底,真正在意赈灾的人唯有陛下。
如果陛下知道有人狗急跳墙,欲对四海商行不利,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另外锦衣卫那边,为父会亲自给李大人打个招呼。请锦衣卫出面替你们四海商行保驾护航。”
宋安然说道:“多谢父亲。幸亏有父亲提醒,不然我可能因为轻忽大意,前功尽弃。甚至连自己都会折进去。”
“你是我的女儿,我当然要提醒你。”
顿了顿,宋子期又问道:“颜宓回来了,他还好吗?”
“父亲放心,颜宓很好。就是他带去的十几个人里面,有人受伤了。”
宋子期点点头,说道:“只要不死人就行。”
宋子期又叮嘱了宋安然几句,这才离开茶楼,回户部继续办公。
宋安然则坐上马车,直接前往四海商行。
雨一直下个不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唯一好的一点,就是雨下得不大。
内城情况还不错,几乎没有被淹的地方。到了外城,情况就糟糕了许多。四海商行的总部位于西市,西市有一段也被淹了。雨水倒灌进商铺。
这些受淹的商铺不得不关门歇业,努力将雨水派出去。
宋安然一路走来,多数人都在忙着清理雨水。少数没有被雨水倒灌的商铺,也是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一个客户。商户伙计的脸上也个个愁眉苦脸,瞪大了眼睛看着天上,这会大家都盼着老天爷能够早点晴起来。可惜啊,老天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调戏大家的感情。
宋安然终于来到四海商行。
朱敬迎上来,对宋安然说道:“少夫人终于来了。顺安商行刚刚来了人,他们也得到了消息,知道朝廷要同商户合作赈灾。
顺安商行想同我们四海商行联合起来,吃下朝廷全部的单子。小的没敢答应对方,就等少夫人过来拿个主意。”
“吃下所有的订单?胃口挺大的。”宋安然似笑非笑。
朱敬说道:“是啊,小的也觉着顺安商行有点异想天开。先不说顺安商行有没有那么多粮食。单是京城其他粮商就不会答应。
之前少夫人都和其他粮商商量好了,朝廷的订单,大家按照存粮多寡来瓜分。
顺安商行想要吃下所有的订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