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农女爱财,娶夫有道 >

第211章

农女爱财,娶夫有道-第211章

小说: 农女爱财,娶夫有道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饭就能将这件事传得整个西营村都知道。

    莫子逊看了一眼篮子中水灵灵的桃子,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噘嘴道:“娘,我和大哥还有小妹都没有吃桃子,你就要给王大嘴送。”

    王大嘴是西营村人称呼王婆子的绰号。

    沐初晴怎么会看不出来莫子逊这是在卖可怜,一巴掌糊在莫子逊的后脑勺上,“你要是想吃,我顿顿给你吃,看不把你的嘴吃成三瓣。”

    莫子逊和莫子岚挎着篮子走了,沐初晴故意没有给篮子上盖东西,为的就是让村里人多看到,这样‘谣言’才能传播发酵的更快些。

    沐哲被沐初晴这说风就是雨的动作闹懵了,惊讶地下巴久久合不拢,“姐,你啥时候又给我相中了县城里的闺女,咱们家都是实在人,可不兴那些三妻四妾的啊,一个人我都怕养不起,你再给我相中两个,那还不要了我的命?”

    沐初晴白一眼沐哲,笑骂道:“没出息的家伙。”实则沐初晴开始心疼沐哲,这么老实的一个人,如果沈巧兰真是一个脑子里花花肠子多的人,那成婚之后还不将沐哲吃的死死的。

    韩老太刚将一锅辣椒炒出来,突然就听到沐初晴叮嘱莫子逊和莫子岚的话,整个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将一锅辣油脱手洒在地上。

    “逊哥儿,岚姐儿,站住,先别急着走!晴丫头,这种事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去容易坏了名声!你这边刚和人家订婚就又忙着去给别的人家下聘,这是摆明了看轻人家闺女,也是坏人家闺女的名声。虽然对哲子的影响不大,但是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一个还没成亲就定下两家姑娘的男人,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韩老太带着一身辣椒味从灶房中冲了出来。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着急上火的老沈家

    沐初晴没想到她憋好的王炸还没有将沈大娘一家炸出来,倒是先把韩老太这个沉浸在辣椒香味中的老太太炸出来了。

    “逊哥儿,岚姐儿,你们快去吧,路上有人问的时候千万不要含糊,娘怎么教你们说的,你们就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讲给别人听。”

    沐初晴催着莫子逊和莫子岚快点去村东头的王婆子家,将两个奶包子派发出去之后才哭笑不得地扭头看向韩老太。

    “小姨,你这么着急做什么?我心里有数呢!刚把黄金物件儿给了人家,我立马就要再给哲子说一门亲事,你当我是开金矿的,买黄金不要钱啊!再说你想想,我一共去过县城里几次,哪有时间给哲子说亲……”

    韩老太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理,可是这样琢磨让她更想不明白沐初晴为何会那么说了。

    沐初晴笑笑,“这还没有成婚呢,我怎么能让未过门的媳妇娘家就把我弟哲子看轻了,一个外姓的嫂子都敢阴阳怪气地挤兑哲子,若是沈巧兰的亲哥来了,他是不是还想动手啊?今日不给老沈家一个教训,这门亲事就算成了我也不放心。哲子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亲事又是我给一手张罗的,我可不能将哲子的一辈子毁了。如果我给哲子找的这门亲事是个火坑,那我就算自己跳也不能让哲子跳下去。”

    韩老太听沐初晴说这只是一个‘教训’,揪紧的心才放下来,嘴唇动了动,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小姨知道你是好意,可是你指名道姓让逊哥儿和岚姐儿在村里说是给他二舅在县城中找了一个姑娘,这不是说哲子是说谁。”

    沐哲点头,他也觉得沐初晴这样做有些欠妥当。

    沐初晴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还有强子啊,强子在你们家排行老二,虽然平时逊哥儿是连名字一块儿喊得,可是我就说逊哥儿喊强子也是喊二舅,村里人谁能说我是错的。”

    这颗擦边球,沐初晴打定了。

    ……

    沐初晴将成衣坊中的韩月兰唤了出来,在与灶房连通的大屋子中摆好吃饭用的大圆桌,将火锅放在圆桌的中央,开始准备各种菜蔬和肉类。

    虽然涮羊肉和涮牛肉好吃,可是沐初晴一时半会儿弄不到羊肉和牛肉,只能先利用猪肉将就着,出神入化的刀工一出,薄如蝉翼的猪肉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大瓷盘中。

    各种新鲜的菜蔬也洗好摆了上来,沐初晴看着缺少了各种豆制品和面筋,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将镇子上的豆制品作坊弄出来。

    现在弄是肯定来不及的,沐初晴只好将水果也洗好端上了桌子,不然桌子太空荡了显得不好看。

    看着有红有绿的一桌子水果蔬菜,沐初晴再想想作坊中干力气活的一群人,生怕中午只吃火锅吃不饱,又钻进灶房中揉了一团面,放在一边醒着,等火锅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将这些面直接在火锅底料汤中煮着吃,应该能管饱。

    刚将拉面抻好,莫子逊和莫子岚就进了门,吧啦吧啦将王婆子叮嘱的一些礼数像倒豆子一样讲给沐初晴听。

    沐初晴两手抓面,这些礼数自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过韩老太倒是多心听了一遍,毕竟韩刚和韩强要在清河县这边说亲,若是不懂这边的风俗礼数,日后怕是要被当地人说成笑话听的。

    “行了,娘都记下了,你们去将人都唤过来,准备吃中午饭了。”

    沐初晴将拉好的拉面放在一边,上面洒了一些从淘宝空间中买的淀粉,怕面放的时间长了黏在一块儿。

    将木炭放进火锅下面,用火折子轻轻一引,几搓橙黄色夹杂着淡蓝色的火苗就从木炭上浮了出来。

    沐初晴买的火锅是鸳鸯锅,中间用两块铜片隔开,两边放的都是老汤底料,不过沐初晴在其中一边倒了一勺辣油,将乳白色的老汤底料迅速染得火红。

    等到底料煮沸的时候,沐初晴说了一声能吃了,各种食材顿时被放入火锅中,底料翻滚间,热气氤氲袅袅上升,香味儿让在座的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胃口大开。

    沐初晴为了让火锅底料多一些甜香味,特意取了两个新掰好的玉米棒子切开,煮进了火锅中,将老汤底料的油腻减轻不少。

    爱好吃辣的人眼睛都盯着红汤锅,经受不住辣味的则是眼睛都盯着白汤锅,少数人不能吃辣,可是又被红汤锅里火红的辣油引得馋虫大动,咬牙从红汤锅中夹一筷子烫好的蔬菜,胡乱塞进嘴中,吃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一脸痛并快乐的模样。

    刚开吃不久,韩强和莫子谦背着两个包袱回来了,沐初晴连忙招呼二人洗手过来吃饭,只见二人小心翼翼地将包袱放下,打开包袱看了一眼这才过来吃饭。

    沐初晴猜到包袱里多半是昨天韩强和莫子谦不回来的原因,不过也不着急看,招呼二人落座之后,嘴上说着去看看面条有没有黏住,实则施施然地走到包袱边,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便将包袱皮合上了。

    “面没有黏住,喜欢吃的放开吃,一会儿我再煮点面。”

    沐初晴面色完全看不到任何的不自然。

    ……

    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吃火锅的时间里,整个西营村的八卦圈子沸腾了!

    沐初晴在给刚和沈巧兰定了亲事的沐哲相中另外一门亲事的消息仿佛是长了翅膀一般,如沐初晴所料,迅速席卷整个西营村。

    有男人聚在一起感慨沐哲好命的,顺便抱怨一下自己怎么没有摊上这样一个为弟弟着想的好姐姐,也有女人替沈巧兰打抱不平的,更是有好事者在私底下开始猜测,这里正家的闺女进了老沐家的门之后,是要做大还是要做小。

    两房各执一词,颇有叉腰在清河边上大辩一场的冲动。

    说沈巧兰嫁过去要做大的人是因为相信沈大娘爽利的为人,认为沈大娘不可能将宝贝了这么多年的闺女嫁出去做小;而说沈巧兰嫁过去要做小的人是因为听王婆子亲口说,沐初晴问的礼数是县城里取正堂夫人的礼数,而不是那些随便抬个姨太太进偏门的礼。

    总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这八卦事件当事人之一的沈巧兰一听村中的留言,顿时连饭都吃不下了,直接在自家大哥大嫂面前摔了碗,回到自己屋子里,关上门哭成了泪人。

    里正沈伯和沈大娘面面相觑,一阵唉声叹气。

    一边是自家儿媳妇,一边是自家闺女,真是让人难以站队啊!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沈巧兰要被退亲?

    老沈家还坐在院子中吃饭呢,因为沐哲的一句‘那就算了’,全家人都吃饭吃的心里不痛快。

    而这时,住在老沈家不远处的王婆子怀着一肚子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好心’地过来问里正沈伯和沈大娘沈巧兰和沐哲的事情。

    一听是莫子逊和莫子岚亲自去问王婆子给县城里的姑娘家下聘的礼数,里正沈伯和沈大娘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明明刚和沈巧兰订了亲,现在就又要去和别家的姑娘定亲,就算是家里有钱也不能这么作啊,婚期已经敲定了,现在突然生出这么一件事,难道是要在那一天同时将两户人家的闺女都迎进门?

    这个朝代对男人娶亲的要求宽松的很,只要你能养得起,莫说是娶一个两个,就算是娶十个八个都没问题,可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夫一妻制。

    突然听说自家闺女要去二女侍一夫,沈大娘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说沐娘子这是什么意思?打我们老沈家的脸吗?这才定亲几天,村里人就传出这样的事情来。有王婆子那张嘴,用不着吃完这顿饭,消息估计就能传到清河那边去。”

    沈大娘气得咽不下饭,将手里的筷子放下,看一眼沈大郎的媳妇,气愤难平。

    “行了,吃饭的时候摆什么脸子,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说!”

    里正沈伯的眉头都拧成了一个疙瘩,他心里也不痛快。

    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沈巧兰之后嫁过去铁定是要被村里人低看一眼了。

    ……

    沐初晴家。

    吃火锅的时候还分为白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