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讼师-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一部分,根本就找不到家人。
桂王写奏疏回京奏请,让这些人去新化的矿山安顿,由朝廷扶持到十五岁,每年每人二十两银子。
但圣上什么意思,他们还不清楚。
如果现在走,那就只能先将女孩子们都带回去。
放在这里,她不放心。
“那就带回去。”桂王道:“租两船走水路。”
孟郊道:“我十日内安顿好,走陆路吧。”又道:“以防暴动事态严重。”
衙门里还关押着这几年买卖幼女的人。这事要等朝廷派新任知府到任再处理了。
情节严重的充军流放,略轻一些,至少要坐监三年杖八十。
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待彻查后,再慢慢处理。
桂王点头,“孟都督想的周到。我将韩当留给你用,他办事稳妥,你有要事可以让他去办。”
“好!”孟郊说完,和韩当拱了拱手,“辛苦韩将军了。”
韩当起身行礼,“不敢当都督谢,应该的。”
“既是这样决定,那我们就各自去安排。”桂王道。
九江王道:“那我就让我带来的人回去了。”
桂王颔首。
大家各自去忙,杜九言去了内院,怀王妃站在出来见她,语调平静地问道:“……杜先生的意思,明天就启程吗?”
“嗯。”杜九言道:“事情有转变。”
怀王妃没有多问,“知道了,我这就去准备。”
杜九言拱手,去了另外一边。
大院子里还住着四十位姑娘,原本有两个男孩子的,但在昨天已经被家人领回去了。
四十位女孩子,最大的今年十七岁,最小的才八岁。
她进去,本来在院子里坐着的孩子们,就像是受惊的小兔子,纷纷逃回了房间里,她还没说话,院子里已经没有人了。
但能看得见,在窗户的缝隙里,门缝里,墙后面,正有很多眼睛、耳朵在看她和等她说话。
“明天我们要启程回京。”杜九言在院子里道:“你们有的记不得家,有的则是无家可归。所以我决定带你们一起走。”
“到了京城以后,请朝廷来安顿你们。”
“你们有没有意见?”杜九言问道:“如果实在不想走,或者,你们又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可以来告诉我,留在这里等家里人来接,或者我安排人送你们回去。”
门口,一个脑袋探出来,是年纪最大的那个小丫头,虽然有十七了,但因为个子小,人又特别的瘦,所以看上去就十四五岁的样子。
“朝廷会怎么安排我们?”
杜九言冲着她招了招手,道:“桃红,你有什么想法?”
“我?”桃红缩着手和肩膀出来,“我、我就想能吃饱饭,有地方睡觉,没有人欺负。”
她说完,身后探出来无数个小脑袋,跟着一起点头,齐声道:“我们也想。”
“只要没有人欺负我们,有饭吃,有衣服穿就可以了。”
杜九言看着孩子,鼻尖微酸,含笑道:“要求这么低,就算朝廷安置不了你们,我也可以。”
“不就你们几十个小丫头吗,”杜九言摇着头道:“一天三个馒头一顿肉,够吗?”
大家都跑了出来,瞪着眼睛看着她,满目的期盼和高兴,“够,够的。”
“够的。”桃红点着头,道:“我一天两个馒头就能吃饱了,要是困难点,一天一个馒头也行。”
她们只想有个安全的地方待着,能活着就行了。
杜九言摸了摸桃红的头,含笑道:“那就和我一起走,每天投喂小兔子们馒头吃。”
“我们不是兔子,”最小的玉子摇头道:“杜先生,我不是兔子。”
杜九言弯腰看着她,“你不是兔子,那是老鼠吗?”
玉子点着头,“对的,我属老鼠的。”
“知道了。”杜九言不敢去摸她的脑袋,始终负手在身后,给她足够的安全感,“那大家今晚睡个好觉,明天我们就要长途跋涉了。”
大家都跟着点头,“我们不敢赶路,我们都能照顾好自己。”
杜九言从院子里出来,叹了口气。
小姑娘们,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做什么,无法掌控自己的将来,甚至连小小的干涉都做不到。
豆蔻青春该是最美好的年华,而对于她们来说,却是最惶恐无措的时候。
“在想什么?”跛子拍了拍她的头,“面色这么沉重。”
杜九言道:“任重而道远啊!”
“没事,”他轻声道:“你一定可以。”
杜九言笑了,“等我办成了,你再可劲儿的捧我,那时候我会很得意。”
“成功时捧你,你就会膨胀了。现在捧,正合适。”
杜九言摆手,“我和别人不同的,你要不能那俗世的要求来要求我。”
……
焦三拿着一份卷宗从衙门口进来,一边走一边和蛙子道:“你确定开封那边暴动了?”
“是,今天有客商到邵阳说的。”
“前天开始暴动,今天客商就到邵阳了?”
“客商也是路上听别人说的,这一个传一个,毕竟是大事。”蛙子道:“三爷,您说杜先生现在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她这会应该还在吉安吧?”
焦三点头,“事情没有那么快处理好,八九不离十还在那边、我还以为她能抽空回来走一趟,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能了。”
“是啊,杜先生这一走都快一年了,大家都说她不回来了。”
焦三说着进了卷宗房里,喊道:“老江头,把上个月那个案子的卷宗……”他没说完,发现江书吏不在。
“他不是成天在里面的吗?”焦三问道。
他们寻常没事不到这里来,蛙子也不是很清楚,“我帮你您问问去。”一会儿又跑回来,道:“三爷,黄书吏说他有十天没有来了。”
“没去他家里问?死家里了?”
蛙子回道:“去他家里问了,他家里人也不知道,还以为是衙门派出去做事了。”
“奇怪了。”焦三咕哝着,自己找要的卷宗,随即奇怪了咦了一声,“我记得这架子上是放户籍的吧?怎么这么乱?”
蛙子奇怪,“是啊,好像被人翻动过的。江书吏向来不喜欢别人乱翻他的卷宗。”
“奇怪了。”焦三只觉得奇怪并没有多想。
晚上去德庆楼吃饭,董德庆就说起江书吏,“吃了我一顿饭没给钱,我让小厮去,怎么衙门和家里都说不知道。”
“我今天还在找他。”焦三将事情说了一遍,董德庆听着一愣,小声问道:“那架子上,可被人翻动过?”
焦三点头,“怎么了,你有秘密在里面?”
“不是我,是九言!”董德庆将当时的事情和焦三,焦三很吃惊,“居然还有这样的事,那她的户籍是假的?”
董德庆点头。
“功名也是假的?”
董德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反正现在身上的功名,是别人的。”又道:“对于她来说,功名不功名不重要了。”
“奇怪了,”焦三道:“难道是九言的对手想弄她,所以查她老底?”
董德庆点头,“那些讼师都阴坏的,谁知道呢?”又道:“你要不清楚,这会儿去找陈先生说一说。”
“九言的事情,他肯定比你我都要清楚。”
焦三点头,“这不是小事。要是这事儿让她被人抓住了把柄,被人害了,我们可就罪过大了。”
话落,晚饭都没有吃就去鸡毛巷找陈朗。
“你怎么来了?”陈朗正在院子里喂鸡,这是小萝卜养的鸡,小鸡变成了老母鸡,过些日子天再暖和些,又能孵出一窝小鸡了。
焦三将他和董德庆聊的事告诉陈朗。
陈朗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来,擦了擦手,沉声道:“来者不善,九言这次恐怕有大麻烦了。”
“功名是假的,肯定要被人踩了。”焦三道:“现在怎么办,陈先生您快想想办法。”
陈朗道:“我知道了,你让我想想。”
他紧蹙了眉头,在院子里坐下来。
焦三看他沉思不好打扰他,自己去厨房煮面条吃去了。
第604章 后台太妃(二)
赵煜的心寒,大于愤怒。
安山王、怀王!
还有谁?还有哪个兄弟,在他一心想要开创盛世的时候,给他拖后腿?
他想到很多年前,先帝还在的时候,他们兄弟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传言中皇室的明争暗斗,大家都安守本分,虽不是人人和睦,但也算是兄弟齐心。
“薛按,”赵煜很累,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疲惫地道:“你说,怀王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朕记得,他的女儿也是七八岁的年纪吧?”
“他怎么下得去手呢,怎么能如此的丧尽天良!”
薛按给赵煜轻轻揉着太阳穴,低声道:“桂王爷不是说了,他因为手臂疼痛,开始吃五石散,这一吃就上瘾了!”
“那种药奴婢是知道的,吃的多了,人就会变的烦躁,萎靡不振,蠢笨残忍。”
“到这个地步,人就不是原来的人了。”
赵煜睁开眼,长叹了一口气,道:“朕太失望了。”
“圣上有气就撒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薛按低声道:“伤着龙体,兹事体大!”
赵煜道:“桂王说将剩下的少女都送去新化,九言在那边有个盐山矿,里面可以安置那些孩子。”赵煜道:“朕觉得不错,就照她的意思办了。”
“一年每人拨二十两银子,这事就交给新化的县令落实。”
安顿好这些孩子,他心里也能略宽慰一些。
“圣上仁厚,您这么安排,她们知道一定会高兴的。”薛按道。
赵煜颔首,“朕来说,你执笔,速速给他们回信。”
“事情办完,将一干人等押到京城来。”赵煜道。
薛按应是,在一边磨墨,铺了纸,正要落笔,门外一位小公公进来,低声回道:“圣上,兵部的史大人求见。”
史迁是兵部尚书。
“宣!”
史迁匆匆而来,手中拿了两封奏疏,他呈上去,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