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日子-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那时,她和抒文也不再年轻了吧?
*
进入十二月之后,家里也有了变化。
启安和玉梅双双转业,回到了省里。
他被安排在市武装部工作,玉梅去了市人民医院,担任党组副书记。俩人的级
别都不算低,可到了地方上还得再适应一段。
他俩生了四个娃,两男两女,也跟着转学回来了。
李学军也随着转了业。
因为凤芝的工作关系,他也申请留在了省城。
被安排到了区民政局,担任副书记。
这下可热闹了,一家人都聚到省城来了。
启安说等爹退休了,就把他和婶子接过来住。
可章存林却摇了摇头。
在老家住着多安生啊?
孩子们都忙,就甭给他们添乱了。
凤芝倒是急火火的。
就等着李学军那边分了房子,好搬过来。娟娟六岁了,石头也两岁了,跟爹也
没见过几回面,生分着呢。
再说,她还想再生一个。
瞧瞧翠翠一连生了四个,她也不能落后啊?
一通忙乎之后。
到了“元旦”前夕,总算安顿下来了。
启安一家住在市委大院里。
学军也分了间套房,把凤芝和娟娟都接了过来。石头先让腊梅婶子给招呼着,
等到三岁了,就送到区里的托儿所去。
甜甜见到玉梅嫂子,打听到这次是部队上压缩了编制,属于集体转业,否则他
们哪舍得离开?
离队那天,她和启安都哭了一场。
他们是部队上的孩子,早把自己交给了组织,这猛一离开,还真是难受啊!
本来,她属于技术工种,可以在部队上一直呆着。
可启安转业了,她也就跟着转吧?
甜甜听了,稍稍放了心。
抒文算是个文职,年龄限制是不是能宽松一些?如果级别往上再长一长,是不
是可以晚几年转业?
“元旦”那天,抒文回来了。
她忍不住问了问。
抒文说,他现在是个营级,转业年龄最多能扛到四十岁。如果能升到副团级,
估计能扛到四十五岁。
她心里一松。
那时,运动已进入尾声了。
即便转业,也没啥大问题了。
*
时间进入了一九六五年。
这时,社会主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几年来,社会上那些残存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早已经消失殆尽,无论是称呼上,
还是着装上都发生了彻底改变。
现在,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厂矿企业,在公开场合大都以同志相称。
回到家里,也没人再称呼太太之类的了。
像叶茂才,以前喊抒文他娘为太太,可现在该咋喊呢?
叶太太嫌抒文他娘太土气了,就让老叶喊她的小名。甜甜去婆婆那边,听到公
爹喊“阿娴、阿娴”的,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忍着笑,也没敢开口询问。
回到家后,跟抒文一打听,才知道婆婆叫陈黛娴,闺中小名叫阿娴。
为了适应潮流的变化,她给婆婆做了一身中式套装。
灰色咔叽布,小翻领,单排扣,还带着俩侧兜。
婆婆以前的那些盘扣衣裳,都收了起来。
现在干啥都讲思想进步,那些老样式可是思想落后的一种表现。即便公爹已经
退休了,也不能拖后腿啊?
就连娘,她都给做了一身,好出门时穿着。
可娘悄悄跟她说,她脚小,穿上那身公家制服,看着咋恁别扭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一年相对平和。
可来年呢?
那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就要开始了。
她和家人能平安度过吗?
第105章
转眼到了十二月底。
天气越来越冷了。
再过几天; 就到“元旦”了。
随着新年的日益临近,徐甜甜愈发感到不安。
对那场运动,她并未亲身经历过。
可后世却看过关于那段历史的描述,印象也极其深刻。她想; 未来有太多的不
确性; 得提前做一些准备。
首先; 得清理一下屋子和院子。
这天中午; 她扯着秋娃里外转了两圈; 最后把目光落在了院门口。
门楼子下面; 那两块门枕石上雕刻着两头小石狮子; 惟妙惟肖,煞是喜人。她
瞅了半天,心说没准这个就会被人当做“四旧”捣毁呢?
得赶紧挪回屋里; 搁起来。
跟爹一说; 爹皱了皱眉头。
说这两头小狮子不仅起着看家护院的作用,还是两块平衡石。用这个压住门
框; 这门楼子才不会倒。
再说; 把门枕石挪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工程可大着呢!
搞不好; 就把这门楼子给废了。
“爹,那可咋办?”徐甜甜有些发愁。
这可是件“四旧”啊; 明晃晃地摆在院门口。如果因为这个; 把外人给招惹进来
了,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翠翠; 要不就用砂浆包起来?”徐永泰想了个办法。
“爹,这石狮子一包起来不就毁了?那多可惜啊……”徐甜甜有点舍不得,这东西
一旦毁了可就没了。
“唔……那就用竹篓子罩着,外面再糊上一层泥灰,甭让人看见了就成……”
“嗯,这个法子好……”
父女俩商定之后,说干就干。
徐永泰用皮尺量了一下尺寸大小,就去土产商店里买了两个方形竹篓子。
又找了一些砂浆,掺上泥灰,抹在了篓子外面。等晾干后,就把篓子倒扣在石
狮子上面。再用泥灰砂浆抹上厚厚的一层,看着就像块石头,灰扑扑的,既简单又
大方。
徐甜甜拍了拍手,心说这个麻烦算是解决了。
还有公爹那边,也得把门枕石给罩上。
*
“元旦”前夕。
春娃和妞妞背着书包,从爷爷那边回来了。
还未进门,就发现门口的石狮子不见了。
春娃扯着嗓子,嗷嗷着:“娘,咱家的狮子咋没了?”
徐甜甜一听,赶紧把春娃给揪进了院子里。
还捂着他的嘴,压低了嗓门说道:“春娃,别嚷嚷了……娘跟你说啊,以后进门
不准再摸狮子头了,昨儿你姥爷找人把狮子给挪走了……”
“唔,我说呢,刚才一摸平平展展的。。。。。”春娃笑嘻嘻地说道。
“还有啊,以后不能骑在那灰石头上面,小心磨屁股……”徐甜甜板着脸说道。
“娘,我都记住了……”春娃挠了挠头,呲着牙笑道。
徐甜甜又叮嘱了几句。
她怕春娃调皮,把灰泥给弄下来了。
那样,岂不是露了馅?
妞妞倒是一声不响的,站在门口细细地瞅了瞅,还用手指在上面轻轻弹了两
下。见娘往这边瞄着,就抿着嘴笑了笑。
吓得她赶紧把闺女哄进屋里,说发糖吃。
心说,这么快就被妞妞发现了?
咱闺女的眼睛可真亮啊。
*
“元旦”终于来到了。
一大早,叶抒文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还未进门,就发现了端倪。
门枕石换了?
进了院子,听甜甜一讲才得知了原委。
他进屋瞅了瞅,发现家里也变了个样子。
当门那条几上的香炉和净瓶都不见了,墙上挂的中堂字画也收了起来,变成了
一副伟人像。山墙上,那一排大镜框也不见了,光秃秃的,只剩下几颗钉子。东间
里的雕花木榻上,也蒙上了一层格子布,还有一些古香古色的小物件也不见了踪影。
“抒文,爹那边也收拾一下吧?”
“好,我去跟爹说一声……”
“还有啊,春娃这琴怕是不能再练了,得先停下来……”
“唔?”
“……娃娃们练琴时,那声音太响了,关着门也掩不住……若被人听见了,惹来麻
烦不说,怕是连琴都保不住……”
“唔……有这么严重?”
“嗯,怕是比这还要严重呢……”
“……”
叶抒文沉默了半响。
甜甜提到的那场大运动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受到影响的不光是大人,就连孩
子们都被裹了进去?
想着春娃和妞妞,心里又是一紧。
去年秋天,妞妞上学了。
中考,在班里考了第一名,聪明着呢。可运动一起,学校里的教学秩序怕会受
到影响。甜甜说,要不就她自个儿来教吧?
反正,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了。
还有春娃,读初一了,正是调皮捣蛋的年龄。
到时候,怕是管不住了。
他跟甜甜说,实在不行就转到部队上的子弟中学去。那边离市区远一些,也相
对封闭一些,受外界冲击也小一些。
况且,春娃想考文艺兵,在那边先露露脸也好。
关于孩子们的未来,俩人谈了好一会儿。
直到秋娃“嗒嗒嗒”地跑进来,张着小嘴喊着“爹,娘,姥姥说开饭啦!”,二人
才停了下来。
甜甜一把抱起秋娃。
心说,还是这个小家伙幸运啊!
等他长大时,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吃了午饭,一家人去了大宅那边。
抒文跟爹坐在书房里,关起门来细细说了一通。叶茂才听了,考虑了片刻,才
缓缓地说道:“文儿,让你媳妇过来帮忙吧?她咋说,爹和你娘就咋办……”
“好的,爹!”抒文点了点头。
甜甜比他懂得多,由她来提醒着,就放心多了。
*
元月二号,正赶上星期天。
下午,梁老师来教琴了。
春娃和妞妞规规矩矩地坐着,弹得很认真。
徐甜甜在外面听着,真不想让孩子们停下来。
可不停下来,又能咋办?
除非能把这琴声盖住,一点声响也没有。
下课后,梁老师听陈阿姨一说,楞了一下。
说心里话,她也舍不得放弃。
这练琴跟别的不同,一旦停下来,手就生了。小孩子的指关节硬了之后,日后
再想捡起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