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 >

第453章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453章

小说: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小如心里便有了底,既然他们都说没见过,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东西在这时代不敢说没有过,也得是极罕见了。
  这样正好,将来做出来了,更容易打开市场。
  贺县令夫人的回帖当日就回了下来,请乔小如明日前去做客。
  上一回来,乔小如作为幕后者并没有见过贺夫人,这次却是不同。
  这次那二十多万亩荒地得以利用起来,她当之无愧为第一功臣,若不是个女子,该去拜见的是贺县令而不是贺夫人。
  对此乔小如早有准备,加上并非实打实的本朝之人,见一个县令夫人,还不至于会慌乱了手脚——虽然上辈子也没在现实中见过县令夫人。
  相比之下卢湛倒是比她更紧张一些,再三叮嘱她若是那贺县令的夫人高傲瞧不起人,她见个面打个招呼便托词出来,没有必要受她的羞辱。
  乔小如心中一暖,含笑一一应了。
  卢湛亲自送她去,看着她自衙门后院贺县令一家子居住的角门进去,眼中一黯,暗暗叹了口气。
  若他还是从前的身份,区区一个县令在他面前又算的了什么?自然也不会敢欺负他的媳妇。
  如今他虽然斩断了与过去的一切,却更明白阶级差距有多么的不对等和不公平。
  比如此刻,人家是县令夫人,他的媳妇只是一个普通乡下人家的女子,与县令夫人比起来就好比一个在地一个在天。
  县令夫人想要怎么拿捏她、欺负她,她根本没有一丝丝办法抵抗。
  那么多的人才分了十三万亩地,他媳妇一个人就拿走了七万亩,孟县令未必会说道什么,可难保不会有本县乡绅夫人媳妇等在孟夫人面前说什么闲话。
  女人家见识总是浅短一些的,难免不会因此生出什么想法来。
  若真如此,见了他媳妇儿,怎么可能有好脸色看?
  当然,这些“女人家”们不包括他媳妇在内。
  卢湛在外头担心着,乔小如已经见到了贺夫人。
  贺夫人三十出头的年纪,皮肤很白,脸稍稍有点儿圆,十分的富态。
  见了乔小如倒是挺和气的,虽难免暗暗打量,仍十分客气的招待了她。
  乔小如也放下了心,心道总算遇上个好说话。
  她的要求很低,只要不是含有敌意故意刁难或者眼睛长头顶上只剩傲慢就行,至于在她面前显露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她没什么感觉。
  毕竟,人家是官夫人。
  客套闲话几句,乔小如便起身告辞了。
  贺夫人也没有多留她,虚虚说了两句“有空再来坐坐!”的客气话,便命丫鬟将她送了出去。
  乔小如没想到卢湛居然在门口一直等着自己,刚出了门,唇角便情不自禁的溢起笑意,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向他走去。
  “贺夫人人很和气,没有刁难我!”她笑道。
  卢湛亦一笑,揽着她上车:“嗯,到底算完了一件麻烦事儿,走,咱们回去!”
  接下来三天里,乔小如和卢湛又去了自家那片地里,既然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做什么,自然得做一个规划。
  简单的画了地形图,回来之后一边回想着地形,一边在图纸上涂涂改改的完善。
  哪儿修建水渠引水,哪儿铺设道路,哪一片种树,哪一片栽种什么作物等等。
  又划出了两片地准备用来建宅院。一片三十五亩,一片十五亩。
  可算得上两处小庄子了。
  毕竟,那么多的地呢,总得签订契约雇佣一些佃户、买一些人丁落户。
  各种农具也需要有个地方放置。
  除此之外,她又计划在两处小庄子附近各划出五六十亩地来,挖两个大而深的湖塘。
  一来可以蓄水,用以改善环境;二来也能养一些鱼、栽种一些莲藕什么的。
  在忙着画图规划的同时,又命何三去城外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合适建作坊的地买下两块来。
  要距离县城近,地要平,面积在十五亩以上。
  何三听说要在这边建作坊,心里十分高兴,兴兴头头的连忙去了。
  要知道这边的产业,如果不出意外,以后都是他负责管的。
  卢湛见乔小如想得如此周到,心里也不由几分佩服,也有几分自豪:他媳妇儿就是厉害。
  “阿湛,你说,我要不要见见贺县令,跟他说一说红薯粉、土豆粉的事儿呢?”乔小如纠结道。
  那些地虽然可以开垦了,但是真要能够养成肥沃的良田,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毕竟,之前曾经是一片荒芜。
  若是大家都一起种了红薯土豆,做红薯粉、土豆粉,却能大大改变近况,没准还能打造出一条特色产业来。

  ☆、第738章 贺县令热络

  那些地的土质她看过了,很适合种土豆——前世她爸爸就是做农业研究的,并且专门做的就是土豆,耳濡目染之下,她多少懂得一些。
  至于红薯和大豆、绿豆这些,是不挑地的。能有水源,肯定能长得好。
  卢湛想了想,笑道:“我看没有必要这么急,反正今年也来不及种什么了,不如等到下半年再说吧!毕竟,土豆、红薯真的能做成粉丝粉条吗?现在你说了,贺县令也未必会信。况且,好歹叫何三将建作坊的地先买下来呀!”
  乔小如不由“扑哧”一笑,点点头深以为然:“你说得对,我太心急了些。”
  这是一件大事,不拿出有力的证据,光凭说难以叫人信服,太费劲了。
  只要红薯粉和土豆粉做了出来,拿到贺县令面前,不愁他不相信。
  而且,卢湛这么一说,她还真有点心里打鼓,终究她也只记得一个大概如何手工将这红薯粉、土豆粉做出来,还得先回家将这一切理清晰再说。
  而那用于建造作坊的地,这会儿不先买下来,等确定可以制作粉丝了,只怕就有不少人争着买了,价钱肯定会被抬高。
  卢湛又道:“倒是可以建议建议贺县令,让他劝说那些买了地的人家,也都挖几个不大不小的湖用以蓄水,谁知什么时候来了旱季呢?那么多的人家搬迁到了这片土地上,万一断了水流,只怕会引起民愤。”
  “这事倒是该说上一说。”乔小如笑道。
  事后她没有去见贺县令,而是请独孤豫章的随从帮忙捎带话。
  建议贺县令让人挖一些湖塘,可蓄水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又建议最好在水渠旁稍微留宽一点儿的地方,多栽种一些树,也能保持水土,过得几年地下说不定就能生出地下水来了,有了自给的水源,对比依赖引水要强。
  贺县令又高兴又惭愧,与师爷商议,连连赞叹,笑道怪不得独孤公子提起乔娘子态度十分敬重,乔娘子果然有些过人之处。
  这些提议,都很有必要。
  贺县令便命夫人打发人给乔小如送了两回礼物表达谢意,一次送的是时新瓜果,另一次送的是县衙厨房里厨子烧的拿手好菜。
  贺夫人虽觉得贺县令对乔小如两口子有点儿太过亲近了,也没好在这些小事上同他争论,只得命人照做。
  乔小如便向卢湛笑道:“贺县令倒是个厚道人,这下子你放心了吧?”
  卢湛但笑不语。
  没两天,果然便打听到了那些买了地的乡绅富户们划地挖湖塘的事儿。
  因为水源缺乏,又多石头少土,在城外想要买两块十多二十亩的地还是很容易的。何三很快就把事情搞定。
  两块地一块在城南、一块在城东,都有二十亩大。
  乔小如和卢湛去看过,表示满意,便定了下来。
  就是宅院买不到现成的,只买到了一处破落宅子,屋顶都长了草,门窗也歪歪斜斜的。
  乔小如看着地方不小,不但带花园,花园中还有个两三分地大小的池塘,虽然眼下一片破败,建好了自然就大变样了。
  于是便将这处买了下来,雇人全部推倒重建。
  贺县令这回留了个心眼儿,知道了乔小如买了宅子又买城外荒地,便让师爷上门去问。
  乔小如虽然原本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告诉贺县令,但贺县令既然派人来问了,自也不能不说,便笑着将打算都说了。
  师爷听毕眼睛也不由一亮,要知道红薯、土豆在大华朝已经十分普遍,荒年更是少不了这两样东西填饱肚子。
  但是,这两样东西的吃法都太单调了,也就是限于填饱肚子而已。
  如果真的能够做成粉条粉丝,等于变成了更高一层次的主食,这可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件大功劳。
  这件大功劳如果在贺县令治理的境内出现,那么自然便是他的政绩,等到两年后任期满,升迁那是稳稳当当的。
  若借此得到朝中大人物的赏识,更是前途无量了。
  “这红薯和土豆真的能做成粉条粉丝一类的东西?乔娘子不是在开玩笑吧?哦,在下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从来没见过,忍不住好奇问问。”
  师爷强按下心中的狂喜兴奋,一双眼睛却控制不住的灼灼发亮,紧张的望着乔小如。
  卢湛便笑道:“我家娘子也是突然间有这么个想法,觉得可以试一试,能不能成功现在还说不准。至于买城外那些地,未雨绸缪嘛,就算将来做不成红薯粉土豆粉,也能做别的你说是不是?”
  乔小如也笑着点头称是。
  饶是如此,师爷依然心中翻腾难以平复,知道自己再问也问不出来什么了,客套几句当下匆匆告别,回了衙门急忙便将此事向贺县令一五一十的禀报清楚。
  贺县令激动得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睁大眼睛吃惊道:“你说什么?那寻常日子里多半用来喂牲口的土豆和红薯能做成粉丝粉条、能变成粮食?这——这不是开玩笑吧?”
  “乔娘子和卢公子也没有把话说满,可大人您想想,这事儿若真做成功了,那可是大功劳一件啊!”
  贺县令眸子闪闪发亮,心里不停的盘算着。
  何止大功劳,还能青史留名、名传千古呢。
  独孤公子对乔娘子十分推崇,随云县的柿子饼就是她做起来的,据独孤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