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622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622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一阵心疼,真想将这个孩子揽进怀里,轻声安慰,心里却清楚,这个孩子的身份,早就注定他要面对的比平常孩子多得多……她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然后,勇敢地走下去。
    车子走出去好远,江夏从车窗里看回来,仍旧能够看到,平王站在山坡亭子里,没有归去。
    不同于来时的悠然,踏上归程的人明显有了些急切。几乎是没停歇地一路北上,到湖州做了短暂停留。
    毛家打发了毛阔成的夫人郑氏,连同毛阔成的长子毛瑞霆、幼子毛瑞震,一起来到湖州,只为了囡囡和江越的婚事。如此态度,江夏和江越没办法不感动。
    贺氏的身份毕竟没有办法确认,毛家能做到如此地步,不论怎么说,都没办法再说出什么来了。
    江夏到达江南的时候,郑氏还没有到,于是,她就随着小鱼儿去了一趟苏州。
    小鱼儿在这边有一座别院,之前从珂林贝尔城归来,小鱼就在这里休养了一年多。如今,贺佩娘带着她所出的女儿仍旧住在这里。
    时隔几年,江夏再次见到贺佩娘,看着眼前一身素淡衣裳,素面静心的贺佩娘,江夏除了暗暗咽下的一声叹息,也只有祝福了。
    经历了那么多之后,贺佩娘也真是看得淡了。她只在看着自己女儿时,眼睛里才会流露出一抹温柔来。
    贺佩娘的女儿唤蔸娘,比长乐小一岁,比长安长一岁,刚满了七岁,是个爱笑活泼的孩子。一见着小鱼儿就奔上来,抱住小鱼的脖子:“母亲,你怎么才回来……”
    江夏愕然,正想抬眼去看贺佩娘的表情,却又听到小丫头脆脆地道:“佩姨说,母亲会回来接蔸娘,蔸娘天天盼着……”
    眨眨眼,江夏看着贺佩娘的满眼欣慰,咽了咽口水,缓缓地转开了目光。
    看来,贺佩娘是真的看淡了红尘,这么教孩子,也是为了自家女儿将来打算呢!若不是有这个女儿,贺佩娘大概早就遁入空门了吧?
    隔着几步远,贺佩娘身上传过来的淡淡檀香味儿仍旧明显,让江夏很容易猜测出她平日做的最多的是什么。
    小鱼儿要在苏州暂住,江夏在苏州停留了两日,就起身去往湖州。
    江夏代表男方江家,郑氏代表女方毛家,一起坐下来商议定了江越和囡囡的婚事,囡囡改为毛家义女,随郑氏姓,是为郑秋娘。
    不过是走过场的事情,郑氏却郑重地拿出来他们准备的嫁妆单子。一套三十六抬的嫁妆,从家具用物,到首饰衣裳布帛,无一不是精心挑选之物,这一份用心,让江夏感动,同样也让江越有些动容。
    之前,他对可能是母系亲戚的毛家并不亲近,毕竟,曾经贺氏流落,若是这些亲戚有一个肯伸伸手,也不至于落到那种结局。但,这一次毛家和郑氏的所作所为,多多少少改变了他的一些看法。怎么说,以后也是岳家了,他也不排斥多走动走动。
    江夏是二月初到达的湖州,与郑氏议定婚事,纳采问名几礼一次性过完,并与郑氏商定了婚期,就定在四月初六。她在湖州置下的宅子再次修缮一番,给江越和囡囡做了婚房。
    一个月的时间紧了些,但自从她知道这件事后,就已经令人准备着,倒也备办的很齐全了,并不会手忙脚乱。
    程琪给了江越,如今已经做了湖州府的府兵教头。彤翎和红梅自然而然成了江越后宅的总管嬷嬷,江夏看着两个人与囡囡相处融洽,主仆得宜,也就放了心。
    江越有才,又有势,以后前程看好,江夏并不太操心。反而是囡囡的出身,毕竟太弱了,以后若是越哥儿欺负,这孩子连个诉苦的娘家也没有……所以,铺排事情下意识地总是从囡囡的立场出发,有什么事情也大多让囡囡自己拿主意选择和确定。
    四月初六,郑秋娘一身大红嫁衣,从临时安排给郑氏母子居住的宅子里抬出来,绕过湖州繁华的街市,一路抬进了江家的新宅里。
    江夏作为大姑奶奶操持着婚礼,等新人们拜了堂进了洞房,她就立刻让人把准备好的饭菜给新娘子送进去。

  ☆、1005。第1005章 回家了!

已经揭了红盖头,换了一身大红石榴裙的郑秋娘,亲手打开那个不大的食盒,看到分量不大的四菜一汤,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从小跟着江夏长大的囡囡,自然知道,这些菜都是江夏亲手所做。再想想这许多年的关怀教导,还有为她今后思虑的种种,囡囡又怎么能不感动?即便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吧!
    等越哥儿和秋娘新婚回了门之后,江夏与郑氏一起启程北上。
    四月中,暮春初夏,江夏一身青衫,身边站着手牵手的小哥俩。码头上,徐襄已经等候了些时候,当他看到船头上的一大两小后,深沉的他也禁不住露出了一团笑容来。
    隔了一年多,朗哥儿却并不觉得与父亲太生疏,略略羞涩了一瞬,就牵着弟弟的小手走过去,笑嘻嘻地叫:“爹爹!”
    迅哥儿看看哥哥,也眨巴着大眼睛唤:“嘚嘚!”
    徐襄眼中的笑意满溢出来,走上前摸摸长子的头顶给了个赞扬的眼神,然后俯身抱起小儿子,摸摸小儿子胖嘟嘟的小脸,抬眼看向后边走下船的妻子,目光微凝:“夏娘……咱们回家吧!”
    江夏同样凝视着丈夫,两个人都没有多言,但目光中早已经包含了太多!
    她点点头,牵起朗哥儿的小手,道:“好,回家!”
    父子天性,迅哥儿很快就与徐襄亲近起来,全心依赖地窝在爹爹怀里,巴拉巴拉说着一路的趣事……只不过,小东西这会儿语言能力还不是太好,说话不清楚不说,还都是两个字三个字的往外蹦,不熟悉的人真的听不懂他的童言童语。好在,朗哥儿很配合地给弟弟做起了小翻译,不时地把弟弟说的话翻译给爹爹听,于是,江夏一路上就只默默看着,那一大两小愉快而热烈地交流着,感情迅速地升温。
    回到家里,下了车,府里上下一百多口都迎着见了礼,这才各自散了,各司其职去了。
    一路向里,江夏略有些诧异,回头看看那边抱着一个牵着一个的丈夫,也没有出声询问。
    这一去经年,看过了千山万水,见多了风俗民情,也品尝了大江南北的各种美味美食,却在走进这座院子、这间屋子后,才觉得真正放松下来:出门千般好,眷恋归巢时!
    外边的世界再好,却终究没有自己家里来的更舒心、更放松、更自在呀!
    大大小小洗漱更衣,换了最舒适的居家衣裳,在临窗的凉榻上团团坐了,吃团聚后的第一顿饭。
    徐襄一边照应着身边的儿子,一边对江夏道:“齐哥儿会试得了十四名,殿试进二甲应该不难……前几****就书院的先生同窗约好了,今明两日去书院会文,昨儿就去了。你回来的消息他还不知道呢。”
    江夏点点头:“先让他温书,索性也就一两日就回来了……我回来,也正好看着他收拾收拾,去参加殿试。”
    徐襄含笑点头,又道:“你大概已经知道了……刘氏病重,大概坚持不到齐哥儿金榜题名了。”
    江夏脸上的笑意一敛,道:“大概能等到……我去了一趟,给她留了两支人参。”
    徐襄释然一笑,拍拍妻子的手:“你做得很对!”
    刘氏毕竟是齐哥儿的生母,这许多年来,虽然没让他们母子生活在一起,江夏却也没算苛待刘氏,在庄子上生活的刘氏温饱无虞,还有个婆子照应着,只除了不让她到处乱跑,相对于其他农村妇人,已经算是享福的了。
    另外,江夏南下之时,也回了趟临清。那一次她的不好感觉,还真是夏娘父亲江玉衡出了事。说起来可笑,一直没受罪的江玉衡竟然喝醉了,自己跌进了盐水池子里。
    与越哥儿通了消息,江玉衡已经安葬到了三岔镇江家祖坟中,却并未与贺氏合葬。贺氏的遗骨被江夏带回了京城,她与江越商议好了,将贺氏安置在城西,原来是恭谨伯府的那一个庄子里,也算让她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吧!
    说过几句话,江夏终于开口询问:“大姑太太那边怎样?还好吧?”
    徐慧娘于江夏离开京城后半年后生了一个女儿,取名蓁娘。之前,因为景家获罪,景润年革职查办,景谅外放川地,家产抄没,徐慧娘和婆婆王氏被徐襄接进徐府暂时安置。故而,江夏回家后没见着徐慧娘还诧异了一下。
    徐襄点头:“大姐这一次还算顺利,如今蓁娘已经快周岁了,生的极好……去年,大姐就在城南买了一栋二进的宅院,稍事修缮后,年前就搬了过去……之前,她就叮嘱我,你回京就及时给她送信儿去。”
    江夏心中感慨,或者真的是不经历坎坷不会成长,景家连遭变故之后,徐慧娘似乎一下子沉静、豁达起来,倒是没了之前的愚鲁和矫情了。
    微微一笑,江夏点头道:“今儿晚了,待会儿我将带回来的东西整理一下,明儿一早让人给大姐和蓁娘送过去,若是大姐无事,就让人直接将她接过来住上几日,我们也好叙叙旧。”
    “嗯,”徐襄欣慰地笑笑,点点头道,“大姐给我说过几次,想着回乡……”
    江夏微微眯了眼睛。这个时代,在京为官哪怕是成了一品宰相,早晚也还是会回归故里。更不用说,景润年是犯官流放,其实家眷同样要处置,只不过,大兴帝看在过往的情面上网开一面,只是将景谅外放,也没有驱逐王氏和徐慧娘离京……特别是王氏,失了可依持的丈夫、儿子,想着回老家也是正常的。
    倒是徐慧娘,从嫁给景谅起就一直未去过景家老家,如今大概也不愿意过去吧!再说了,若是能够,年轻夫妻还是在一处才好,时日久了,不说夫妻情分,就连羡哥儿、卓哥儿和景谅的父子情分也会淡了去!
    片刻,她才抬眼看向徐襄,淡淡道:“她们在京里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倒不如,与王夫人商议商议,送了她们去川地与景大哥团聚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