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516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16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两个孩子,徐慧娘笑的深了些,点头道:“两个孩子倒是极好的,羡哥儿启蒙后,多受先生夸赞,娘娘也每每总会垂询,逢年过节也召进宫去亲近……”
    听徐慧娘提起身为皇贵妃的小姑子,郑氏微微蹙了蹙眉头,斟酌着道:“娘娘已经是皇家之人,你一定要知道尊卑进退。另外,皇家之事,向来变幻难定,你亲近娘娘,但也要自己留点儿心眼儿,言行别太过随意了,她毕竟是娘娘了。”
    这话似乎有些含糊,徐慧娘却听的明白,连连点头应着,笑道:“娘尽管放心吧,女儿心里有数。”
    说完这些,徐慧娘话题一转,自然而然地说起江夏来:“我听说,昨儿江氏都没出去迎您?”
    郑氏看她一眼,笑着道:“怎么没迎,迎到大门上呢……她伤了风,病着呢,你别挑她的理。”
    见徐慧娘愕然,郑氏又道:“她昨晚伺候我用的饭,今儿一早又早早过来请安……怀着身子,又病着,也能勉强看过眼去了。”
    郑氏竟维护着江氏说起话来,这让徐慧娘很是意外。曾经,她们母女说起大嫂吴氏和弟妹江氏来,哪个不是各种毛病、各种不满,想来是同仇敌忾的,郑氏态度突变,让徐慧娘很有些适应不良,甚至有些统一战线崩塌,战友背叛的感觉。
    ‘娘,她给您惯了什么迷汤啊?’徐慧娘很想这么问一句。
    不过说了半天话,她也听出来了,郑氏如今与之前不一样了,不但对老二维护,对那个一直看不上眼的老大也多有维护了。啧啧,人家都说老了糊涂,还真是,难道老太太忘了,当年老大两口子怎么对她了?那是一对养不熟的白眼狼,老太太竟然忘了!
    她抿了抿嘴,才道:“娘啊,你是要在京里长住的吧?”
    要不想着在京里长住,老太太怎么会突然维护起江氏来?
    郑氏笑笑,摸摸徐慧娘的手道:“这会儿还没想着住多久,娘也知道自己是真老了,身子骨不经折腾了,这一趟下来,得缓上些日子。呵呵,你放心,娘怎么也得过完年,等来年暖和了……要不要把你接回来住些日子?说起来,你进京这几年,都没住过娘家,接你回来住几日,也懒散懒散。”
    徐慧娘心头一动,别说,她还真喜欢二弟家的这个园子……当然了,冬天景致逊色的多了,要是夏天会更好,风荷香菱,湖水潋滟的,多少好。

  ☆、834。第834章 婆慈媳孝?

可转念想到,景谅因为接郑氏进京一事,对她多有不满,昨晚就没回她的房里,而是去了容氏那个贱人屋里……她的心里就燃气一团火来,火烧火燎的,恨不能立刻就回去,盯着容氏,不让那个小贱人再做出什么事情勾引爷们……嗯,即便一早她就让人送了去子汤过去,这心里也终究放不下。那个贱人门道手段多着呢,她不回去盯着,万一给弄出个孩子,她就真棘手了。
    是以,徐慧娘心思几转,还是笑着握了郑氏的手道:“娘啊,我是想跟您住到一处,也能与您好好说说话……可这里毕竟不是老宅,我就不住下了。怎么说隔得也不远,我过来也便宜,我多来也一样。”
    郑氏暗暗叹了口气,多少还是有些小失望的。
    儿子大了,终究就与当娘的离得远了,没那么贴心贴肺,很多话也不好说。她还是很想与女儿多唠唠,让女儿多陪陪她的。可女儿的顾虑也有理,这里终究不是老宅子,是襄儿和媳妇儿自己置办的宅子,吃穿用度也多是媳妇儿挣回来的,是了,不但女儿不自在,连她这老婆子不也觉得不如自己家里安稳自在么!
    郑氏暗暗叹息着,正要宽慰女儿几句,外头丫头们通禀的声音传进来:“二奶奶来了!”
    江夏笑着应了一声,脚步略停,问了一声:“卓哥儿可是出去玩了?”
    徐慧娘和母亲说话,把丫头婆子都留在了外屋。
    这会儿,徐慧娘身边的润珠就回话道:“是,说是找秋姑娘和菀姑娘玩去了。”
    江夏点点头,回头吩咐云香:“你去看看,盯着些,其他也罢了,只看着他们别在屋里玩出汗,再往外跑。”
    云香答应着,江夏又补充道:“哦,把昨儿做的那个鹅油松瓤卷儿和栗子糕捡一盘子送过去。”
    云香答应着,转身去了。
    江夏这才绕过落地罩,挑起帘子走进里屋。
    抬眼看过去,郑氏坐在上手的暖榻上,徐慧娘侧坐在她身侧,母女俩紧挨着,甚是亲密。
    一看这情形,江夏大概也猜到她进来前,两母女大概在说什么私房话来着,她好像又打扰了人家呢!
    收敛着心里的叹息,江夏笑着上前两步,曲膝给郑氏见礼,给徐慧娘问好。
    徐慧娘略一犹豫,起身将江夏扶住,拉着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道:“你呀,就是这礼数上过于执拗了。都是自家人,又没外人在,哪里用得着这般多礼。”
    江夏笑道:“大姑奶奶可别这么纵我,我这惫懒性子,不纵着还直犯懒,若再有放纵的,我可就懒得没边儿了!”
    徐慧娘也跟着笑笑道:“你眼下这不双着身子么,即便懒一些,也没人真跟你计较。”
    江夏露出一抹羞涩来,笑一笑道:“大姐姐就会取笑!”
    说着,她转眼对郑氏道:“刚刚是大理寺卿裴家夫人打发人来,送了些裴大人家乡明州的特产来。大概也有意答谢前几天我替她们家大少奶奶接生的事。”
    郑氏点头道:“怎么,很有凶险么?”
    在郑氏看来,接生用稳婆就够了,若非难产,一般不用请郎中。更何况,儿媳妇是太医,还是皇上信重的太医,更不是一般情况会请的,却不知道,江夏与裴家大少奶奶林郦娘走得近,林郦娘危急时刻,想到的救命之人就是江夏。
    只是,郑氏这么一来,倒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江夏微微一笑:“是有点儿凶险……不过,如今已经否极泰来,母女平安了。”
    郑氏一口气没吐出来,目光就落在了江夏的肚子上,然后道:“你这虽说日子还浅,可也大意不得。你在太医院人头熟,自己提前上上心,定个医术可靠的太医,等你生产的时候,也有个照应。”
    被郑氏这么一说,江夏心里也是一突。
    是啊,林郦娘难产,她赶了去救命,那么等她自己生产的时候,万一有个差池,谁来救她的命?
    这么想着,她不由地想起曾经立下的那个目标:建一个医药培训学校,培训合格的医药人才,并在传承古医学和她所掌握的一部分现代医学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是了,她总是被种种琐事绊住手脚,总是被无关紧要的东西蒙住了眼,以至于遗失了最初的信念和目标。还好,不晚!
    她从现在开始,找有基础的人来培训,相信,等她生产的时候,若逢难产,至少有人能够为她做剖腹产手术!
    起了这个念头后,江夏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两个人选,一个就是丛学成,防疫院那个最年轻的院使。另一个则是因为生产,滞留在临清还没回京的彤翎。
    丛学成是年纪小、勇气足,而且对她的一些新思想、新概念很感兴趣,学的很积极。虽然来防疫院的时间短,但他制作牛痘种苗的技术却后来居上,比之前那些都精湛熟练的多。而且还提出了几个操作中的不足,是个聪慧灵透、胆大心细、很有想法的孩子。
    彤翎么,是最早跟着她做手术的人,跟着她做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手术,从最初只能背箱子,到后来很合格的助手……就在彤翎离开前,简单的外伤清创、缝合,她都能做的很好了。培养她,只需要加深拓宽她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然后学习掌握更深更精细的手术技能、操作就可以了。
    其他的不说,培养彤翎做剖腹产手术,比培养个男大夫想必受到的道德阻力更少一些。
    心思几转,江夏露出一抹释然来。
    她诚心诚意地对郑氏曲膝行下礼去,笑着道:“多谢太太惦记,请太太放心,媳妇省得了,也记下了,回头就留心这事儿。”
    徐慧娘在旁边看着越发诧异,老太太想着以后依靠二弟,态度有所变化也还罢了,江氏竟也这般毫无隔阂……在她的印象中,江氏尽管从不失礼,但却从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从来都是疏疏淡淡的样子,不与人亲近的。她之前还想着,这位如今地位不同,见了郑氏还不知道何种嘴脸呢,却着实没想到,竟是这般婆慈媳孝的场面?

  ☆、835。第835章 细思极恐啊!

说了一会儿话,徐慧娘漫不经心地提起了郑家,向江夏问道:“广达表弟年前还来京里吧?”
    虽然,郑家与江夏有生意往来,但徐慧娘当着郑氏的面儿,这么直戳戳地询问郑氏侄子的事情,还是略显诡异的。郑氏果然微微一皱眉,她也知道,江氏与顾家、郑家在生意上都有合作,可慧娘这么询问郑家目前当家人的行踪是什么意思?难道暗示什么嘛?
    江夏微微垂了垂眼,笑容不变地睇了徐慧娘一眼:“大姐姐可是找郑少东有事么?……不过,大姐姐也是智者千虑终有失手呀,太太可是郑少东唯一的嫡亲姑妈,太太在这里,郑少东想必再忙都会排出行程来给太太请安吧?”
    说着话,江夏挑着眉看向郑氏,柔柔地笑了;“太太,郑少东初夏是进京,还与二爷说起您,说他小时候调皮淘气,二舅爷妹妹想要惩戒,都是跑过去找您庇护呢!”
    人上了年纪,无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回忆。回忆青春韶华,回忆童年时光,回忆夫妻、情人的甜蜜,也回忆亲人之间的温馨、欢快……
    一听江夏这话,郑氏的神色不自然地就放松下来,她的眼中现出一抹略带惆怅的微笑来,淡淡应道:“是啊,那小子小时候是真皮,跟只猴儿差不多……”
    郑氏说着话,眼前似乎真的浮现出一个四五岁的小小子,哭着喊着跑过来求救的样子。却忘记了,她出嫁早,与大侄儿郑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