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喜楼有书段子涉盗匪呀!”
“嘿嘿,四喜楼里没有,可不是别处也没有啊。那些商队的掌柜走南闯北,什么事儿没经过,也与我说了些,就当趣闻了……”江夏飞快地转着脑子,替自己圆着漏洞。
徐襄微微挑了挑眉头,唔了一声:“也有些许道理。”
“何止些许,是很有道理!”江夏笑嘻嘻拉着徐襄就往外走,一边道,“你既然来了,就不能干看着,索性帮我一回……也不是,你被我捉到了,就只有两条路,或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或者负隅顽抗,接受律法的制裁!”
不赶紧出去不行了,那边小妹和几个丫头已经不捉盗匪,改找她了!
小妹那个做事主的恰好走到这附近,清清楚楚听到了江夏对徐襄的这一番话,竟突然变了节:“姐姐,姐姐,姐夫没有做盗匪,你不能捉他,更不能让他帮你……”
江夏捂额,这个傻丫头,你倒底是不是事主啊?她找多了人,不也好替她尽快把所有的强盗捉住么!
☆、765。第765章 量身定做
七月初三,王太医家夫人四十整寿。
红绫姑姑提前备好了贺礼,这天一早,江夏简单地吃了点儿饭,就带着小妹和囡囡往王家去了。因为不是什么勋贵之家,江夏也没让红绫姑姑跟着,只点了连翘和水香两个人跟着。
因着是邢氏寿辰,王家不但女孩子们都在家,两个在书院读书的儿子也告了假,在家为母亲祝寿。
王太医夫妇都是低调之人,邢氏的生辰也没说出去,是以都没有外客过来,江夏姐妹就成唯一一拨客人。
到了王家,邢夫人完全没架子,打发瑗娘姐妹迎到大门口,她自己则就站在大门里头等着。
“夫人怎么亲自出来了?”江夏一看见她就笑了,带着囡囡和小妹与邢氏和王家姐妹见了礼,大伙儿一起往里去。
王夫人与江夏走在前头,瑗娘姐妹则与囡囡小妹自然地走到了一处。
进了正屋,略坐了片刻,说了没几句话,王太医长子王孝贤、次子王孝明就想跟着过来了。两人先给母亲见礼请安,转眼又向江夏见了礼。
囡囡跟着江夏出过门,知道礼仪规矩,在王氏兄弟进门时就站了起来。此时,见王家兄弟和姐姐见了礼,江夏笑着替囡囡两个介绍:“这是我的两个小妹,这两个是王婶婶家的哥哥孝贤、孝明。”
囡囡和小妹立刻含笑见礼,孝贤孝明也规矩地还礼。
孝贤大了,只是看了两个小丫头一眼,就转开了目光,孝明却刚刚满了十三岁,比囡囡小妹大不了多少,又加之,囡囡和小妹本来就生得周正,跟了江夏后,调养得宜,营养也跟得上,又请了先生学习经义、书画音律女红……两个女孩儿不知不觉间就出落成了两朵小花苞,虽然未到盛期,却已经难掩姝容!
孝明平日里就在学堂读书,见过最多的就是自家姐妹,外边的女孩子真没见过几个。突然一下子来了两个容颜姝丽的女孩儿,他不自然地就被吸引了,又年纪小,还不知道男女大防禁忌,故而,很是率真地开口向两个小姑娘发出了邀请:“我和大哥正想去后院里摘柿子,两位妹妹可愿同行?”
江夏听得这小小子咬文嚼字的秀斯文,心中好笑,转眼看向邢氏,两人无声而笑,却谁也没出言阻挠。
囡囡和小妹毕竟年纪小,不愿意被拘在屋子里,听到孝明邀请,她们自然想去,却不敢张口答应,只转眼看向江夏,寻求姐姐的允准。
江夏再次看了邢氏一眼,笑着点头道:“你们想去就去,只一件,摘了柿子还是什么,要洗干净了才能吃。”
囡囡和小妹连忙答应着,只要姐姐应允她们出去玩,什么都能答应。至于洗不洗柿子……那个再说好了!
邢氏也在此时发了话,她却是吩咐瑗娘姐妹三个:“你们也别在这里拘着了,一起玩去,只别耽误了回来用晌饭就成。”
瑗娘姐妹也立刻答应下来,一众孩子曲膝拱手,行礼辞了去。
待得孩子们走远了,江夏这才转眼看向邢氏,开口问道:“前些日子,听闻孝贤有了亲事?”
邢氏却摇摇头:“自从这孩子过了十四,就有上门来说的,可他总说好男儿先立业再成家……一来二去,都到十八了,我们也急,可他就是不往那边儿上心,牛心左性的,旁人着急也无可奈何呀!”
江夏点点头,心中盘算着,又道:“孝贤既然有志,那且让他明年下场之后再提……”
邢氏叹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
说着,她抬眼看向江夏:“说起来,你家越哥儿也不小了吧?”
“过了年也十八了呢!”江夏点点头,笑着道,“那也是个倔的,这次回乡参考,怎么也要自己,连带小的也跟了去,都不让人省心。”
邢氏笑道:“那孩子看着就是个有担当的……考得指定不错吧?”
江夏笑笑:“府试第二,院试倒是得了个案首。这不,考完也不回来,带着齐哥儿去江南游学了。”
邢氏笑起来:“我就说,那孩子看着是个好的!……这么说起来,明年指定也要下场参考了,可惜,不是在京里,不然,他与孝贤倒是能一起。”
江夏笑道:“我倒是觉得,师娘不必为这一次考试遗憾,他们哥俩都有出息,以后少不了在一处的!”
江夏这一句话说的是越哥儿和王孝贤科举高中之后,入仕为官,还是同僚……只不过,因为这些还没能实现,江夏说的比较含蓄。但这样的话,却极合邢氏做母亲的心思,这话听着真顺耳,比夸她自己个儿都让她欢喜。
两个人说说儿女、弟妹,又不意外地聊一聊女人最关注的家长里短,说着说着,江夏自然就又问及了瑗娘的婚事。
邢氏又叹息道:“这也是个倔的,给她说亲的也不是没有,有官家子弟,也有富贾巨商,可那孩子就是不肯应一声,问急了,只说想寻个心胸磊落的,有才学、有志向的,而不要那些凭借父辈祖荫,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
说起女儿的婚事,邢氏更是一脸忧心。
儿子不肯谈论婚事,终究还是要等着立业。再说,男孩儿稍微大上两岁也不愁,若是能够金榜题名,届时能够找的媳妇儿肯定不会比现在说的这些差。但女儿不行呀,韶华易逝,容颜易老,女儿到年都十七了。十七岁的女孩儿未出阁的有,但连亲都没说的,确是不多了。若真的再蹉跎耽搁上两年,一旦过了二十,女儿年华老去,哪里还能说得上好亲事呀!
听邢氏这么一说,江夏倒是心里一亮。
之前,她曾经动过心思,想帮着任川南问一问瑗娘,之后,事情繁多,就给搁到一旁了,如今听邢氏这么说:心胸磊落、有才学、有志向……这条件倒好像替任川南量身打造一般呀!
江夏暗暗斟酌了一回,笑道:“师娘,我说您是多虑了!析文往来的新贵们倒是有些未婚配的,师娘若是放心,不若我去问一问?”
邢氏正愁的慌呢,一听江夏这个提议,立刻眼睛一亮:江夏的夫君是上一科的状元,又老成持重,进入内阁也将近一年,在年轻官员中,绝对是领袖人物。能与他走动往来的,指定都不会差了……
☆、766。第766章 地锅
江夏只是给搭个线,却并不想做媒。她与邢氏约定,她回去让徐襄问问,把他的那些年轻同僚们请一请,正好他们家的莲子熟了,可以来个游湖采莲的聚会,届时,让邢氏带了瑗娘过去。
“……师娘放心,到那天,我会再请几位年纪相仿的夫人姑娘过去,大家隔着一片湖水,能互相看见,还不至于落了他人口舌,成与不成,都不必担心。”
这样安排是极周全的,邢氏自然欢喜。又觉得江夏能够在短短时间内想到这样的安排,也是真的心思灵透呢!
她连声道着谢,却听江夏又道:“师娘,我提前给您说个话,您心里有个数。我和析文毕竟年轻,若是有合意的,还是另寻年纪大有声望的老大人才好。”
邢氏本来并没想到这个,听江夏这么说,又言语诚恳,心里就对江夏更是满意了。世上热心人不少,但热心之后,却不居功的,却不多见。若说,之前她待江夏更多是看王太医的面子,从这件事后,就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真正拿她当自己的孩子心疼了。
正事儿说完,两个人转了话题,说说江夏新买的园子,又说说中元节放河灯……
不多时,瑗娘带着几个弟弟妹妹转了回来。
几个小的玩的欢,笑逐颜开的,向来沉稳文静的瑗娘也是脸色绯红,就不由得人惊讶了。
江夏瞥了瑗娘一眼,见她的目光与自己相遇之后飞快躲开,江夏大概就猜到发生了什么了。应该是瑗娘半路回来过,却恰好听见江夏与邢氏正商议她的婚事……这姑娘应该是害羞了吧!
很快,王太医也转了回来,大家也不分内外男女,团团围坐了一大桌,热热闹闹给邢氏贺寿,闹到下午未时初,席面儿才散了,江夏带着两个妹妹辞出来。
到家,江夏就打发了小厮往衙门里去,给徐襄传话,就说自己做了鱼锅子,让他邀请任川南回来用饭。
任川南早前曾在江家做先生,都是极熟稔的。后来,北新桥宅子翻修重建、十刹海这边的园子修缮,都是任川南给设计打理的,与自家人也没什么差别。江夏也不止一次做了好吃的就让人去请任川南了。
说是鱼锅子,也不是江夏信口开河。
说起来还是前几日采买上买了几条鲜活的大鲤鱼回来,个顶个都有五斤以上,据说是从黄河鲤鱼,顺着运河水上来的。
如今家里的湖面大了,江夏又爱吃鱼爱做鱼,于是特意交待了采买,遇到好的鲜活的大鱼尽管买回来,她让人在湖水的边角设了两个百十平的网箱,买回来的鱼,分素食肉食分养在两个网箱里,这样,随时想吃鱼了,拿只抄网去湖里一捞就得,真是便宜了许多。
而江夏的鱼锅子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