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380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80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看看天色,太阳明晃晃地已经很是有了些热度,也懒得去旁处,干脆回了家。
    等她回到家里,才猛地想起来,今日殿试,她进了趟宫,竟然将这事儿给忘了。隐约她还听到皇上提起过,要去前殿……不知道她若开口相求,皇上会不会带她去前殿看看热闹开开眼?
    汗,还是算了吧!她进宫乘一回亮轿,已经够招人嫉恨了,若再不知收敛,跟着皇上去了前殿……她只是名太医,偶尔得些小恩惠,还真把自己当妲己了?
    失笑着摇摇头,江夏踢一踢车厢,提醒道:“去报恩寺打个拐,徐家店的凉粉儿这时候该上市了,去买上些带回去!”
    她只想皇上了,把徐襄成为文华殿学士的事儿给忘了。按例,逢殿试,文华殿学士可是固定的副监官!
    这边,江夏优哉游哉地去了徐家店买凉粉儿,另一边文华殿里,这一科的学子们却正在紧张地参加殿试。
    突然,殿门外一声声传进来:“皇上驾到!”
    监考官、卫士们等等,也都跪地相迎,众学子们也连忙搁下手中笔,反身朝后,也就是朝着殿门跪伏下去,恭迎圣驾!
    成庆帝抬抬手,福宁总管立刻在旁边喊:“皇上有旨,众卿、众学子,免礼平身!”
    众人磕头谢恩,这才起身,考官们各归各位,继续监考,学子们则重新坐好,继续答卷。
    皇帝挥退随行人员,只身一身走进考场,一个个考生看过去,不时驻足默默看上一小会儿,学子们也不必再行礼,只管答卷。只不过,皇帝站在身边,又有哪个学子能够无动于衷?
    走到左侧方第三排一个学子身边,皇帝停住脚步看得时间超长,在场的监考官们都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却原来这位考生不是别人,正是景贵妃娘娘的同胞兄长景谅!
    也有人表示不理解,你说你都是正经的国舅爷了,又有了皇子小外甥,将来可能就是皇帝的舅舅……这份尊荣,多少人羡慕不来呀,居然还辛辛苦苦读书,来参加什么考试!
    却也有人对这份执着好学赞誉有加……反正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徐襄作为最年轻的文渊阁学士,为人又一向谦逊沉稳,这会儿也不往前头去,只在后边做着封存考卷的准备工作。
    旁边礼部的一位三十多岁的给事中凑过来低声道:“难怪徐大人如此不急不忙,却原来有江大人那等贤内助呀!啧啧,这份福气,羡煞世人呀!”

  ☆、615。第615章 越哥儿要回京

下半晌江夏接了个喜讯,越哥儿终于要回京了,此时,人已经到了紫荆关。
    欢喜一阵,激动一阵,江夏带着同样笑成了花儿的囡囡小妹两个小丫头,去越哥儿的房间里,看着收拾准备,欢迎越哥儿回家。
    晚上齐哥儿放学回来,听闻哥哥即将回京,立刻跳起来道:“姐姐,我要出城接哥哥,这就打发人去跟先生请假!”
    江夏很爽快地答应了,眼看着齐哥儿奔出去,吩咐四喜往学堂里请假。
    囡囡和小妹也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江夏:“姐姐,我们也去!”
    江夏笑着一挥手:“去,都去,我跟你们先生说,明日后日停课两天!”
    “太好了,哥哥回来,两天不用上课了!”囡囡和小妹连声欢呼着。
    齐哥儿却毫不留情地给了个白眼儿:“后天,金殿传胪,学堂里都放假的,根本不用姐姐说!”
    江夏抬手给了臭小子一个爆栗,笑嗔道:“若是你不想跟哥哥一起去观礼,就自己个儿留在家里好了!”
    “哎,哎,姐姐,我可没说不去!嘿嘿,不说观礼,能跟姐姐哥哥一起,哪能不去啊!”齐哥儿连忙求情讨饶,嘴巴瞬间像抹了蜜。
    江夏笑笑,不再追究,转而轻轻叹口气道:“你哥哥他们大概就是因着金殿传胪才赶着回京的!”
    齐哥儿很肯定地点点头:“就是。三年一回,读书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榜上一人嘛!”
    听得齐哥儿这语调的沧桑,江夏微微惊讶着看过去,却恰好看见小东西正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作抚须状……瞬间,江夏就笑喷了。
    齐哥儿则如愿以偿,再次得了个爆栗奖赏,捂着头连连痛呼,逗得一大两小三个女孩子又是一阵笑。
    正说着话,徐襄打发人送了信回来,晚上徐襄要连夜看卷子,不回来了,晚饭也不回来吃了。
    江夏这才想起,徐襄同学已经不再是不受待见的理藩院郎中了,成庆帝特许其进了文华殿行走了。
    略感意外之下,江夏也不怎么在意,招呼了囡囡、齐哥儿几个小的一起吃饭,一碗凉粉儿倍受追捧,其中,江夏特制的酸辣调味料,成为成功的秘密武器。
    凉粉儿滑溜溜,用筷子很难夹住,齐哥儿干脆拿了调羹去挖,连汤带水地就送进了嘴里,然后,瞬间就跳了起来:“唔!唔!……”
    难过地跳起来,却仍旧舍不得将嘴里的凉粉儿吐掉,匆匆忙忙咀嚼了咽下去,齐哥儿捧起桌上的水喝了一盏,这才看着江夏道:“姐,你放了多少芥末,辣死了!”
    “谁知道你要用勺子吃啊?那东西都在汤里,用筷子吃就不会这么辣了!”江夏一边笑着,一边拿了一碗白水放在旁边,并提醒三个小的,“你们可以将凉粉儿放在白水里涮一下再吃,就不辣了!”
    可三个小的爱的就是酸酸辣辣的滋味儿,哪里肯去涮掉,只是有齐哥儿做示范,大家都学了乖,谁也不敢再用勺子舀上汤水一起吃了。
    一顿饭吃的热闹非凡,大呼小叫,不时有哪个捂着耳朵、捏着鼻子跳起来。
    吃过晚饭,姐弟妹几个人去院子里浇了浇花,消了消食儿,就被江夏赶着各回各屋安置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江夏就起了身。洗漱利落了,先去越哥儿屋里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不周全,又特特地去了趟厨房,看了看干海货,又特特地叮嘱采买上去四喜楼要些时令海鲜来。
    沿着边境走一路,牛肉羊肉估计都不怎么想看见了,越哥儿爱吃海货,江夏亲自制定了几道海鲜菜谱,给越哥儿接风。
    当然,越哥儿一直喜欢的‘佛跳墙’是少不了的,还有蟹黄汤包,季节原因,没有新鲜的蟹黄,却有去年特制下的蟹黄油,满满的都是橙红色颗粒状的蟹黄,在这个季节,也已经足够了!
    卯时中,三个小的就也起来了,聚到江夏这边来,一个劲儿呱噪催促。
    江夏不胜其烦,干脆一挥手,带着三个小的就乘车出了门,一路出崇文门、永定城门,往城南郊外去了。
    据说,这当兵打仗的将军出京要走德胜门,讨的是旗开得胜的好彩头。回京则要走永定门,寓意凯旋归来,天下平定。而读书人文官出入京城只走一道门,那就是崇文门。
    江夏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路出了崇文门,并没急着继续往城外赶,而是往天坛北门外的金鱼池去了。
    这一片就是京城最有名的文玩笔墨市场,一间连一间的文房铺子、书斋书房,更有文玩玉器赏器等等店铺,想来也与崇文门及其门内的贡院脱不开关系。
    走到这里,天已经亮了。江夏带着三个小的,自然要先寻吃饭的地儿。而在这大片文墨书局铺子后边,紧贴着金鱼池边儿,又有半边街面,就称之为金鱼池,这一溜儿铺子,大大小小都是各地的特色美食。什么西北的裤带面、臊子面、拉面刀削面,什么鲁菜的九转大肠、葱爆海参,什么淮扬菜的软兜长鱼、蟹粉狮子头;什么苏帮菜的松鼠桂鱼……等等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这里没有找不到的。
    江夏带着三小来的这家店名曰三月楼,取得就是‘阳春三月下扬州’的意思,卖的是地道的扬州菜。扬州人最讲究的早茶,在三月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仅仅各色茶点就有二三十种,又有各色小菜,汤水,茶水……琳琅满目,品种花样丰富,三个小的第一次来,眼睛都不够使了,你要三丁包,她要千层糕,又有马蹄糕,蟹粉汤包……兴高采烈,不亦乐乎,暂时连接哥哥的事儿都给忘了。
    江夏要了一间临湖的雅间,给三个小的要了各色点心、小菜、汤水,她叮嘱几句,走下三月楼,往旁边一走一转,很快走进了另一家铺子。铺子上挂着一块匾额:商记糕饼铺。

  ☆、616。第616章 再逢顾二

江夏带着弟妹三人出城之后,挑了一个建在高坡上的茶寮等着。没多会儿,小东西们的兴奋劲儿就过去了,江夏让人从车上拿下自己制的跳棋让三个小的玩耍。
    有顾家制作销售,跳棋早就不算多新鲜的东西,倒是很快吸引了几个同样来接人,闲来无聊的半大小子,凑过来一起玩。
    江夏没有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她来到茶寮栏杆处,凭栏眺望,手中一把折扇不时地摇上两下,闪出丝凉风来。
    今日天公作美,是大片白云朵的多云天气,不时有一大朵云飘过来,带来一阵清凉。
    眼瞅着要到晌午了,派出去打探的人驰马回来禀报:“跑出去十多里路,还没看见大公子。”
    江夏看看升到头顶的太阳,挥挥手道:“说不定在哪里停下用饭了。咱们先吃饭,吃着饭等!”
    随行人等立刻行动起来,又去茶寮厨下查看,定制热水热汤的,也有将早上带出来的菜拿出来摆上的……片刻功夫,就摆好了午饭,随从们也在下手摆了几个菜,要了热汤来,两个桌子一起开始吃午饭。
    正热闹着呢,官道上跑来一小队人马,人高马大、风尘仆仆的。
    江夏瞥了一眼,就转回脸来继续吃饭,咬了一口饼,没等咀嚼呢,却又一下子转回头望过去。
    那行人也走得近了,隐约能够辨别出人的五官了,为首一个人,面容俊美、洒脱不羁,又带着一抹玩世不恭地味道,不是别人,却是将近两年没见的顾家二公子顾青茗!
    之前,她在商记糕饼铺得的消息,顾青茗两日前刚刚从临清启程进京,按常规水路速度,至少还得两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