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355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55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屋里,兀弥赤倚靠在妻子的臂弯之中,眼珠儿一动不动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美丽容颜,幽幽道:“元娘,我这次夺下了双城卫,你可欢喜?等我伤好了,我就带你乘船渡海,一路回中原去,可好?”

  ☆、576。第576章 七里屯的篝火

离了亦麻河卫所,再向北行,人眼越发稀少起来,密密匝匝的树木丛林,几乎将本就简陋的路给遮蔽了去。
    到了这里,护卫们无不警惕,走在前头的向导,却神态自若,看到密林处,总会将双手拢在嘴上,大声呼喝:“过山咯!”
    护卫们也被要求随声附和:“过山咯!”
    十多人齐声高喊,声震山林,有无数的鸟儿被惊起来,扑啦啦飞上天空,惊恐地盘旋一阵子,待这一行人过去好一会儿,才敢重新落下来。
    江夏最开始听着奇怪新鲜,听了几回,大概就品出意思来了:“这是驱散野兽吧?”
    沈琥笑着点头:“山高林密,不说豺狼虎豹,到了这里,连人熊都有,那家伙,站起来有一个半人高,跟座小山似的,能吃牛马,老虎也不敢招呼,不得不小心着了!”
    人熊就是棕熊,体型庞大,雄性体重能达五百多公斤,不说一般的动物,就是老虎遇上,也只有转身逃命的份儿!
    这一走,就在山林中走了三天,第三天下半晌,终于看着路面干净整齐了些,也有些马蹄、车辙痕迹了。
    那向导眨着熬红了的两只眼睛,飞奔过来报喜:“前头就是七里屯了,咱们今晚就能在屯子上投宿了。”
    众人听得这话,自然欢喜不已,齐声呼喝着,驱着马匹加快了速度。
    七里屯,其实就是二三十户人家聚集而成的小山村,因在两个卫所之间,又难得的一片山谷平地里,这里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往来南北的行商的歇脚之处。
    江夏一行赶了大半个时辰,堪堪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了七里屯。
    遥遥地看着,那零落在山谷中的一片村舍,还有村舍上方袅袅的炊烟,众人几乎欢喜地落下泪来。
    向导从前头又奔回来,连声招呼着众人道:“七里屯子里住的都是纳尼敖人,他们不吃狗肉,信奉自然神,以生鱼款待客人,咱们说好了,不能吃就往后边坐着,坐到上头去的人,可不能拒绝吃生鱼!”
    说着,向导咧嘴一笑道:“其实,他们做的杀生鱼挺好吃的。你们放开口吃,保管你吃上两三口之后,就会喜欢上这个味道地!”
    沈琥看了看江夏,商量着:“东家,要不小的坐到上头去?”
    江夏却笑着摇了摇头,笑话,有美味的生鱼片吃,她才不要躲开呢。况且,她的行李里还带了配生鱼片最好的调味品呢!
    一时来到七里屯,向导引着江夏和沈琥去见屯子的长者,其他人则在村尾的河滩空地上扎下帐篷,饮马喂马,埋锅造饭。
    江夏捧出自己带来的两包食盐作为礼物。长者吩咐村里的人准备晚饭,就在长者门前的空地上燃起火堆,举行晚宴,招待客人。
    这些人说的语言与后金又有些不同,江夏在向导的帮助下,倒也能够顺畅地交流。
    她笑着对那须发皆白的长者道:“尊敬的老人家,我听说贵族爱吃鱼,我也爱吃鱼,而且,特别爱吃生鱼片,我也想做一盘生鱼,敬献给老人家和诸位兄弟姐妹品尝,请允许我的敬意!”
    向导帮着江夏解释了一下,那老者脸上透出一片喜色来,连声喊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让她带着江夏等人去村头的河边去,村里的青壮正在河里捕鱼,用以晚上招待客人。江夏去那边,就能得到最鲜活最美味的鱼做原料,来制作她的生鱼片!
    这个季节的七里屯,春日将尽,初夏未至,河水仍旧冰冷刺骨,这种寒冷的河水中长大的鱼,肉质饱满,格外细嫩鲜美。
    江夏随着那小姑娘一路往村头走,彤翎跟在旁边,与那小姑娘叽叽咕咕地说着话,很快熟悉起来。江夏看见,彤翎将一方淡绿色的绢丝手帕子赠送给了那个小姑娘。那个小姑娘则从自己腰间的口袋里摸出四块雪白光滑润泽的骨头,送给彤翎。
    若是未出关之前,一下子看到白惨惨的骨头,彤翎大概会觉得害怕,但出关之后,特别是进了南金北金之后,彤翎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她知道这些圆嘟嘟的骨头块块,是关外妇女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名叫格拉嘎,一般用羊膝盖骨,也有的用鹿的膝盖骨。玩的久了,骨骼表面会呈现出一种微黄的玉样光泽。
    一行人来到河边,恰好遇上纳尼敖小伙子们打上来一网鱼。比碗口还大的网眼儿,注定网上来的都是大鱼,稍小一些的鱼,自然顺着网眼儿漏出去,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资源的永续利用。
    江夏往前头一看,自然满心欢喜起来,果然不负她所望,捞上来的鱼都是极好的冷水鱼,而江夏一眼相中了其中一条足有八十公分以上,十多斤的白色大鱼,这种鱼就是极富盛名的鲑鱼,与三文鱼是同科同属的鱼种,味道极鲜美,非常适合做生鱼片。
    一个眼神示意,彤翎就拉着那小姑娘往河边去了,片刻功夫,两个小姑娘把那条大鲑鱼讨到手,彤翎转身朝着江夏欢快地挥手招呼。
    江夏站在岸上,向河里捕鱼的小伙子拱手行礼,然后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让彤翎和那小姑娘送给捕鱼的小伙子们。
    北方苦寒,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好饮酒,特别是烈酒,越烈的酒越受欢迎。
    江夏今日带的葫芦里装的可是经过两蒸的酒,谈不上酒精,却也至少得有六十度了。性子极烈,入口如火,然后,一条火线顺着喉咙烧下去,直到胃中,让人瞬间热乎却起来!
    有了这一葫芦烈酒,那些小伙子隐隐对江夏的敌意也淡了去。一人一口,葫芦再次传到江夏手中时,已经下去大半,江夏毫不迟疑地仰头也是一口,众人皆笑,有几个小伙子更是欢呼着吹着口哨,表达了他们对江夏的认可和接受。
    然后,江夏就在河边选了一块干净的青石,将那条大鲑鱼放上来,手持匕首,几乎看不清她是怎么动作的,十多斤的大鲑鱼一已经皮骨肉分离。
    这一手杀鱼的绝活儿一露(解剖),小伙子们又是一阵叫好声起。
    江夏笑微微地起身,对着众人拱手为礼,然后带着两个小姑娘返回了村子里。
    夜色渐渐笼罩上来,老人家门前的空地上,一堆篝火已经点燃,火苗照亮了夜空,也将不同民族脸上的笑容照亮!

  ☆、577。第577章 三天前

江夏在京城做了干柠檬,也带了少许芥末子,辣椒也带了些。
    杀好,分割好的鱼肉带回来,用薄刀片成纸样的鱼片,卷成一个个鱼肉卷儿,摆在盘子之中,中间放了一枝她从河边摘回来的海棠花,大红色的海棠花,衬着粉白色的鱼肉卷儿,恰如火红的蕊和层层叠叠的花瓣,仅仅卖相都足以令人惊艳了!
    鱼肉被她摆了几盘子,然后,每一盘都配了一个小而精致的蘸料碟,柠檬芥末酱和柠檬辣椒酱,带着微酸和柠檬香的芥辣、香辣……味道不同,却都让人一吃成瘾,再也停不下来。
    有老人亲自做的杀生鱼,鱼肉洁白,半透明状,加着小根蒜和野葱,还加了盐巴和醋,刚刚放进嘴巴里的时候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微腥,但只要忍住这一丝腥味儿之后,细细咀嚼那嫩白的鱼肉,就觉得劲道弹牙,又极致嫩滑,可以说是生鱼菜品的另一种极致。
    “好吃,太好吃了!”江夏连连夸赞着。
    老人也笑着点:“你做的鱼也好吃,特别是那两味料,味道极特别,却火辣辣够味,还去腥,不错,不错!”
    “老人家,我想试着调一点点杀生鱼,你尝尝?”江夏笑嘻嘻地询问,得到老人允许后,她用两只碟子都拨了一点点杀生鱼,分别放入柠檬芥末和柠檬辣椒,让老人家品尝。
    江夏在这里加的料并不多,却恰到好处地祛除了生鱼肉的腥气,让鱼肉入口时更顺口,更美味鲜美!
    老人家捋着胡须,连连点头称赞着了。
    在这个时候,江夏将一小撮辣椒种子和一小包芥末种子拿出来,双手捧给老人:“老人家,这是这两种料的种子,都是开春种下的……唔,这个季节倒是还勉强来得及。”
    老人家满眼欢喜,转而变成懊恼,他动了动嘴唇道:“可是……”
    江夏很有些莫名,不知道老人懊恼为难什么,难道怕自己的种子不对?
    向导在旁边看了,出声替老人解释道:“纳尼敖人以捕鱼打猎度日,哪里会种菜!”
    江夏默然一瞬,随即笑道:“这也罢了,今年时节也有些过了,索性将我带的这些送给老人家,待我回去,再让商队给您捎一些过来吧!”
    老人家这回真心欢喜了,只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惋惜。他活了八十多年,见过的多,自然知道,中原人种田极好,不但有粮米、蔬果食用,还能种植茶叶、药材,学会了种植,远比去山林江河中渔猎更为稳妥平安啊!
    这一顿晚宴吃的宾主尽欢,不但有杀生鱼和江夏的鱼片,还有江夏炖的鱼骨汤、他们做的两个菜,还有纳尼敖人做的鱼丸、鱼松等菜品。一直吃到夜深,方才尽兴而散。
    江夏对晚宴上吃的鱼松很感兴趣,第二天就跟着纳尼敖人去河里捕鱼,然后就在河滩上杀鱼,将鱼肉带回来制作鱼松。
    这一去就是一天,临近傍晚时分方才转回来。
    又在七里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江夏才辞别,重新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七里屯这几日倒是凑巧了,江夏早上刚走,刚过了晌午就又来了一支队伍。从这些人携带的马匹车辆行李来看,应该是哪家贵小姐王北边走亲戚去呢。
    果然下来的小姐哪里也没去,就在村尾架起了一只偌大的牛皮帐子来。随车的管事拿了礼物去老者家中摆放,却连老者什么样儿都没见上,他拿了去的一匹湖绸,也被直接送了回来。
    一片寂静中,那姑娘大概也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