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215章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15章

小说: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氏也笑着道:“二弟一路劳顿,我这就去让人备热水,备饭菜……嘿嘿。”
    讪笑着说完,见徐慧娘和徐襄都不理会,徐洪和吴氏只能暗暗咬着牙,强撑着一脸笑,转身出了正院,在门口两个人又嘀咕了几句,方才各自去了。
    进了屋,见到了昏睡在床上的郑氏,徐襄哽着嗓子只喊出一声:“娘,不孝儿回来了……”
    噗通一声跪在郑氏床前,握住郑氏的手,已是泪如雨下,痛哭失声!
    徐慧娘和随后跟进来的魏氏等人,也无不掩面而泣,一时间,整个屋子里是哭声一片。
    赵一鸣匆匆赶过来,一进正院就听到了屋子里压抑的哭声,他在门前停住脚步,扶着廊柱,轻轻地叹出一口气来——若是郑氏善待江夏娘,今日,或许就只有喜庆满堂,宾客盈门。哪里会是这般哭声阵阵,愁云惨雾模样!

  ☆、350。第350章 有人害你么(2更)

徐襄到家当晚,就守在了郑氏的床前。
    郑氏发病的前前后后,徐慧娘和赵一鸣也各自说了一遍,徐襄没有表示什么,从止了哭声后,就再没吐一个字,只是默默地伺候在郑氏身前,不论擦洗、按摩,还是喂水喂饭,都亲力亲为,不假他人之手。
    徐慧娘劝了几回,劝不动,只好去旁边的屋子里歇了。
    自从重新回到娘家,这些日子她****伺候在病床前,也确实累坏了,今日徐襄回来,有喜有悲,大哭一场,也着实耗尽了她的体力,她也实在撑不住了。
    第二日,郑家二舅、二舅太太,就到了徐家。
    徐襄自然迎出去,他也从姐姐口中得知,二舅母之前一直在母亲床前伺候,过完端午刚刚回去。二舅舅更是不断地请医延药,照应周全……
    甥舅相见,不免又是一番伤感,二舅妈也落了一回泪。
    很快,二舅妈跟着徐慧娘进去守着郑氏了。徐襄陪着二舅在厅上坐着。
    郑二舅问了徐襄在京城的状况,又自然地说到郑氏的病情,最后叹息道:“……你娘若是不那般任性,或许就不是今日模样了。”
    徐襄半垂着眼,默然不语。
    郑二舅揣度着,到底还是问了出来:“江氏那里……”
    徐襄缓缓抬起眼,看向最敬重的舅舅,开口,却已经转了话题:“母亲的病因,相信二舅舅也有所察觉,不知二舅舅有何打算?”
    二舅老爷郑世昌没有开口,却将一个盒子交到了徐襄手中。
    徐状元还乡,当地乡绅官员重要见一见的,师长该拜会一下,同窗也不好往外推。这些俗世庶务烦琐无趣,却又不得不应酬。这个社会离不了人情,离不了往来,更何况,徐襄取仕之后已经确定这一辈子是要走仕途的,仕途最讲究的是什么?就是名声和人情。
    好在,徐宏经过这许多年的历练,对这些俗事庶务,往来应酬上,都能够轻松处置,又将姿态放的极低,有什么事都会来征询一下徐襄的意见,一来二去的,徐襄对徐宏的态度似乎也有些好转,不说多热络,至少徐宏有什么问题,他也能应答一二,而不是不加理会了。
    到了告祭父亲祖先之时,徐襄堂堂状元郎,竟意外地把徐宏让在了前头:“大哥请!”
    这简单的三个字,让徐宏震惊不已,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多久没听过徐襄叫他大哥了?
    好像,徐襄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粘着他,时不时地拿一些郑家送来的稀罕物送给他,再大些,徐襄得了什么东西都是先让他挑……
    徐宏无声地攥紧了拳头,脸上却一派和气:“二弟三元及第,光耀门楣,理应二弟在前。”
    徐襄却不说话,只侧身看着他,徐宏愣了愣,到底一笑往前去了。按照大哥二弟的排位,给父亲祭拜洒扫了。徐襄将自己写的悼文在父亲坟前焚化,看着跪在父亲坟前的徐襄,徐宏莫名地觉得焦虑、烦躁,却不得不压制着情绪,陪着徐襄拜祭完毕。
    上过坟,祭扫毕,徐襄就仍旧守在郑氏床前尽孝。
    徐宏没了那么多应酬往来,又借口查看稼穑之事,连日出门,往庄子上去。
    看着早出晚归,一心为着庄子操劳,却其实,徐宏每日都在庄子上,与自己的几个心腹喝酒,酩酊大醉,睡到日落西山才回家。
    如此过了两日,徐宏又一次喝醉,却在午后未时初就接到了消息,郑氏病情告急,让他赶紧回去。
    一听这个消息,徐宏酒醒了一半,扶着小厮出门,骑了马就往家里赶。
    他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暴露,但徐襄如今高中状元,入选翰林院,又钦点为给事中……早已经不是他能比拟的人物。不管怎样,徐襄没有发作,他就只能尽量往好了做……
    徐宏赶得急,毫不顾惜地打马而行,借着酒劲儿,竟远远地将两个小厮丰年和收成都甩在了后头。
    等丰年收成两人紧赶慢赶回到徐家,还没进门,门子远远地迎上来:“怎么你俩回来了,大少爷呢?”
    两个小子登时傻了眼,对视一眼,暗叫一声坏了,收成转身就走,却被丰年拦住:“此事隐瞒不得,我折回去沿途寻找,你赶紧进去向二少爷报一声……好话儿求着些,让二少爷多打发些人出来寻找大少爷。”
    平日里,丰年心思缜密,思虑周到,有什么事,都是他来拿主意。收成倒是习惯了听他的,二话不说,跳下马就往里头去寻徐襄禀报去了。
    徐襄听了收成的回报,倒是二话没说,立刻安排大管家许安带人出去寻人,同时打发了长贵往济生堂去,又叫了十来个人,一起寻人,为的是四散开去,别有遗漏。
    几十人一路寻过去,竟没有寻到。碰到一起后,刘掌柜和许安商议一下,连带着庄子上聚集起来的二三十号人,分散开去,细细地寻找……
    这一找,就找到天色擦黑,才在五六里地外的一个村庄边儿的枯井里发现了徐宏。
    众人七手八脚将徐宏救上来,许安探手一试,尚有鼻息,知道还有命在,众人齐齐松了口气,连忙抬了徐宏送回徐府。
    赵一鸣检查了伤情,确定徐宏断了两条肋骨,大腿骨折,却好歹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
    临近天明,徐宏才缓缓醒来,睁开眼,糊涂了片刻,转头就看见吴氏躺在身侧的小榻上,和衣而眠,昏暗的烛光下,吴氏眼底一片青色,脸色也憔悴不堪。
    徐宏张张嘴,努力发出一声呼唤来:“文娘……”
    吴氏一下子睁开眼,看着徐宏醒来,连忙起身过来,关切地询问:“你觉得怎样……?你怎么掉到谭庄的枯井里去?可是有人害你?”
    徐宏轻轻摇摇头:“没有……是我自己喝醉了……”
    吴氏泪落如雨,紧紧握着丈夫的手,努力抹着眼泪,道:“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娘仨可怎么活啊……”
    徐宏动动自己的手指,试图安慰妻子,“别怕,……这样都能活下来,我就不会有事了。”

  ☆、351。第351章 四喜楼(3更)

临清全城热议新科状元、进士,才貌双全,国士无双之时,原来码头上卖羊汤的老常羊汤铺子转手之后,重新开张。
    不同于原来老常羊汤的陈旧简陋,新铺子临街建成了三层的高楼,并且兼并了原来老常铺子左右的三家铺子,让这座新楼规模特别宏大,临街足足的十二间,一经落成,就成了临清码头的新地标。
    这是一家高档酒楼,名曰‘四喜楼’。
    楼内卖茶、卖酒、卖菜这些不必说,还卖唱,这个也不稀罕,比较新颖的是,它还卖说!
    大厅里,有一高台,台上或坐或站一名说书先儿。上到三皇五帝,后羿嫦娥,下到市井百态、柴米油盐,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就一张嘴,就能天花乱坠,口吐金莲——欢喜处,能让你捧腹大笑;哀伤时,也能让你涕泪涟涟……
    逞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当百万雄兵,金戈铁马,血光漫天,杀阵震天,让你如身亲临,两股战栗,胆战心惊!
    一般的说书先儿,不过是编几段才子佳人,英雄救美的小段子,四喜楼说的书,却极丰富。有的书能连续不断地说上一年半载;也有一两盏茶的精品小段儿,诙谐幽默,逗人发笑,引人深思。
    这四喜楼听书还有个规矩,一楼大厅,只买点心、小食、糕饼、茶水和各色干鲜果子蜜饯诸般,这里消费没有限制,只要顾客上门,哪怕只是买一壶茶,也能坐在堂中听上半天书。
    但这里的书,却只有小品段子和长篇巨制的开篇。这长篇巨制的说书规矩,还有个点牌的规矩,每天从早到晚拍场次,点牌最多的排在第一位,然后是第二位,以此类推……等到这点牌子的到了一定数目上,这篇书就上二楼了。
    二楼,则是一张张排列规矩的方桌、圆桌,供应的在一楼诸般之上,又添了冷热碟子,荤素菜肴,还有一般的酒水;二楼的书仍旧有点牌子的规矩,点牌子的数目多了,就可以升到三楼。
    到了三楼上,这就是一个个软席了,舒适干净的坐席,夏有冰,冬有火,而且,每一席都有专职的小厮伺候着,就是酒水也都是十年以上的陈年佳酿。当然,三楼的房间又有了变化,不再拘于大间,还有雅座和单间,供喜欢清静的贵客享用。
    而这些,只是面对外客的所在。在四喜楼里边有个很大的院落,院落里又有屋舍院子数十,树木成荫,荷香兰幽。可供三五老友小聚、生意洽谈诸般需要,清净优雅,舒适惬意,还能够任意点书。只要四喜楼有的书目,这里的顾客就可以任意点,无限制。
    四喜楼开业前三天,一楼大厅干鲜果碟子,又有数种新鲜冰碗子、凉茶供应,一壶茶最便宜的不过十文钱,能解暑解渴还能听上一回评书……码头上往来的客商、管事,甚至小厮伙计们都进去凑凑热闹……以至于四喜楼开业就出现了爆满,而且是从早爆到晚!
    出面操持的是顾青茗和赵赫,消息灵通的却都知道,这四喜楼还有景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