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她妄自菲薄,她接受的教育是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她是学习,不是钻研和创造,所以有用的没用的,不管说起什么,她似乎都懂一点,但就是懂一点而已,她并不精通,更别说创造和变通了。
说到底,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庸才,在机会如此之多的后世,她尚且只能做到衣食无忧,在兵荒马乱的这里,她又怎么可能突然能大显身手翻云覆雨呢?
重活几次,也未必能提高她有限的智商。
有可能连情商都不能。
董慈并没有说的很清楚,但赵政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一些。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似乎就是这样。
赵政静静的看着正出神的小奴隶,看了一会儿忽然转开了视线,从床榻上下来,踱步到矮几前,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这才问,“你确定你真的不会骗我?”
董慈一听这话心里就突突突跳起来,忙掀被子起来了,她找不到鞋袜,就赤着脚下了床,跑到案几旁给赵政添茶,知道赵小政这是要追问她逃跑的事了,把茶水递给赵小政,表忠心道,“我对公子的忠心天地可鉴,我当然不会骗你。”
赵政目光在那双赤脚上转了一圈,将手里的竹片搁在了案几上,指尖在上面点了点淡声道,“那这个是怎么回事,欺瞒家主受极刑,逃奴处罪棍棒打死,窝藏逃奴的商肆百姓,同罪论处……我听秦鸣说,你路上还想跑?”
董慈一看这卖身契,心里就直抽抽,“我哪有…秦鸣他那是太紧张了…”
这件事解释了也没用,董慈索性放弃了,转而道,“奴契的事,我重新写一张可行?”
赵政不接话,好一会儿才开口问,“名字是怎么回事?”
陛下脸色不太好,董慈是真怕自己要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忙拿笔墨刷刷刷写了起来,边写边道,“我就是觉得李丫这名字不好听,就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怎么样,董慈这个名字好听么?”
赵政掀眼皮扫了小奴隶一眼,指头在案几上扣了两下,示意她快点写,并且道,“不好听。”
赵政就是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看看这简洁通黑的卧房就知道了,跟这样的人聊天,你就不能期待三句话以后还有得聊。
董慈也不纠结,埋头写了八个字,敬献吾主赵政—董慈。
董慈将竹片恭敬的递到赵政面前,不怎么抱希望地道,“公子我对你的心日月可表,其实根本用不到这个,而且这东西没什么用的。”
赵政只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并没有说话,朝候在门边的兴平示意,让他把饭菜送进来。
董慈当然知道有用,现在对她没用,那是因为一来她年纪太小,二来是赵小政没花心思在这上面。
等她再大一些,其他六国不好说,在秦国她绝对是寸步难行,秦国法律严苛,连商鞅自己都感慨作茧自缚,她没有通天遁地的本事,又能逃到哪里去。
兴平一进门见董慈赤着脚就想说话,抬头对上了赵政的目光又硬生生压了回去,忙弯腰行礼,让婢女把饭食摆好,自己退出卧房去了。
赵政不怎么爱说话,董慈就秉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礼教,垂着头认真吃饭,等吃完发现赵政碗里的鱼肉几乎没动,就很想劝劝他,鱼肉营养丰富,好孩子不应该挑食。
当然董慈是不会没事自己找抽的,所以也就是看看,赵政却将那一蛊鱼肉推了过来,吩咐道,“吃干净。”
董慈勉为其难地接过来,眉开眼笑地吃完了。
兴平送了两身衣服鞋袜来,一男一女两套的样式,是给董慈的,就搁在床榻边。
赵政净了手,起身要出去,董慈忙跟了两步,“那公子,我明天可以出宫去找秦真么?”
赵政嗯了一声,走至门口复又停下来,回身道,“明日相国相请,银叶山庄宴请群臣,你是想出宫,还是想跟我一起去?”
董慈没领会到陛下这是想带她一起玩,她的注意力都被相国这两个字吸引了。
现在是嬴异人当政,相国说的自然是吕不韦。
第21章 。其乐融融'二更'
吕不韦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但并不妨碍他是一个优秀的商人、思想家、政治家。
《吕氏春秋》这本书价值不菲,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人物。
这样的高官重臣,平日里她是绝对见不到的,董慈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赵政又看了她一眼,蹙眉道,“先去把袜子穿上,衣服也穿好了。”
这时候在房间里基本是只着袜子的,有些严肃的场合,君臣见面连袜子都不能穿,董慈很不习惯这样,容易着凉不说,走路还不稳当。
赵小政一发话,兴平立马就捧着袜子过来,董慈接过来穿好,顺便把鞋子也穿好了。
董慈不习惯这么早睡,就乐颠颠的跟着赵政到了书房,兴平给他们送了茶,就轻轻关门出去了。
她的那些竹简还摆在矮几上,董慈觉得心脏有点抽抽的疼,就看也懒得多看一眼,去旁边的架子上,把她还没背完的《乐经》抽了出来,她打算让自己完全沉浸进知识的海洋里,传承古籍的事,还是等她缓缓神,过后再说罢。
身边有点窸窸窣窣的动静,似乎也不怎么讨厌。
赵政见董慈自己拿了卷文书坐下来,便未再管她,开始处理秦鸣送来的信报。
驿传点现在有了点规模,暗地里也开始做买卖消息的生意,蜀地的农耕今年也的确有了起色,低价买进的大片土地也收成颇丰,想来用不了多久,有关蜀地丰收的奏报,很快就能传进咸阳城里了。
赵政处理完手上的事,搁下笔朝正看得十分艰难的董慈唤道,“过来。”
《乐经》是六经之一,先秦以后就失传了,是一本很重要的音乐典籍,董慈在音乐这方面可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了解的基础知识也少,因此不管是理解还是背诵,做起来就格外费劲。
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沉浸进知识的海洋,赵政一叫她,她就听见了。
董慈也实在看不下去,就绕过案几,坐到了赵政身边。
赵政将木盒子里的竹简拿出来,摊到董慈面前,指点道,“勾过的这些都有问题,笔误、语误,错误都有,你若是想当宝贝藏起来,还是好好对一对再说。”
“不可能!”董慈心里一突,忙把竹简拿过来,仔细核对了,和她背得的一模一样。
只是等她看了赵政做的注解,又觉得换成赵政的修改后更为通顺有理,顿时连冷汗都下来了,连翻了几册都是这样,还有两个是年份记载有误……
一卷虽是只有三五处,但对后世考古的人来说,一丁点信息的错误,都会把结论推向另外的方向。
赵政看着小奴隶突然就寡白凝重的脸色,想了想开口问,“你埋这些是为了做什么?”
董慈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了,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她了。
可她在埋之前确实考究了无数遍,有时候怕抄录的范本不准确,还特意跑到临县去,百分之百确认过核对上了,她才会定下来,否则要是闭着眼睛埋,她本子上记录的就不是现在这个数了。
可赵政说的也有道理,这些民间流传的文献,抄录来抄录去,都不知道哪个是真是假了。
那怎么办?照这样说她根本不知道哪些文简才是准确的。
董慈合上手里的竹简,喃喃回道,“我埋这个是要传给后人看的……所以不能出差错。”
赵政不明白,迟疑问,“传给你的后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想得太远了。
远得赵政觉得他该给自己的小奴隶请一个看疯魔症的太医了。
董慈并没有注意到赵政看她如同看神经病一般的眼神,听他这么说,就反驳道,“当然不是,是要留给后世的千千万万人看的!”
赵政:“…………”这听起来更糟糕,尧舜禹只怕都没替老天爷操过这份闲心。
赵政本来是想说两句的,又想想小奴隶忧国忧民也不止这一回,见这小奴隶竟是着急上火失魂落魄得两眼发红,莫名又觉得有些古怪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怜,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手一伸就把人抱来了腿上。
赵政把人圈进怀里,手点在竹简上,笑道,“民间的文简都是人传人,一个个抄录的,本就不怎么准,你抄了错的,自然也是错的了。”
赵政顿了顿,又接着道,“你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温热的鼻息喷在耳侧,沉稳的心跳就贴在她的后背,董慈一时间也顾不得文简的事,呆了一下就冲老天爷翻了个白眼,心说她以前向老天爷许愿要投成陛下身边的藏獒犬,这愿望现在是实现了。
她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了,赵小政把她当成了一个有温度,能说话并且听话的玩具狗,想捏就捏,想抱就抱……
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董慈晃了晃脑袋,转头问,“那宫里的文简我能抄录么?”
她仰着头,赵政就把下颌搁在她头顶摩挲了两下,星星点点的笑意倾泻而出,暖得与始皇帝的名号十分不匹配,董慈脸一热,忙挣扎着要下去,心说天哪,这老爹抱着女儿看书习字的即视感是怎么回事,真是吓死人了!
爹爹爹爹,这个字怎么念……
哦爹爹看看哈,宝贝这个字念爹哈,爹爹的爹,记住了么宝贝……
董慈被自己这贴切意境的想象雷了个仰倒,忙挣扎着下来,转到案几的另一边,坐到赵小政的对面来,开口道,“爹爹—”
话出口董慈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忙改口道,“公——公子,我能跟你商量个事么?”
赵政眼里的笑意不见了,看了董慈好一会儿,才问,“你方才叫我什么……”
赵小政的声音特别轻,轻得董慈后脖颈发凉。
董慈心一沉沉到了谷底,心说完了完了,死字怎么写的,她算是知道了!
董慈强忍住想要转身就跑的冲动,干巴巴的解释道,“这个,公子你也知道,奴婢从小就没有父亲,所以……所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