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

第143章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第143章

小说: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的责任,若喜欢当,扶苏想跟着母亲四处游学。”
  扶苏说着又高兴起来,“以后还有其他弟弟妹妹呢,蒙放就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看来把孩子放出去当真是一件好事。
  董慈听得乐了起来,忍不住把儿子松松揽进怀里,在他粉嫩嫩的脸上亲了一下,心说赵小宝大概是这世上最乖最贴心的小宝宝了。
  赵小宝通红着脸口里强调说长大了母亲不能再亲他,但人还是乖乖窝在董慈怀里,还小心的不挤到董慈的肚子,黑黝黝的瞳眸里挣扎想念羞涩一览无遗,惹得董慈恨不得把他抱起来举高高才好,孩子真是太可爱了,只希望肚子里的小混蛋以后也和赵小宝一样可爱听话就好了。
  赵小宝还在挣扎犹豫,冷不防被人拎着后颈提了起来,彻底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不用看都知道是自己高大威严的父王。
  赵政将长高不少的大儿子放到地上,蹙眉道,“男子汉顶天立地,怎么能随意窝在母亲怀里。”
  赵小宝脸色通红,朝父亲行礼道,“儿臣知错了。”
  董慈看着一大一小两张相似的脸,忍不住笑了起来,听赵政要考他功课,摸了摸赵小宝的头,便把空间留给了父子俩,自己去洗漱了。
  赵小宝回来一次能待两天,基本都是待在董慈身边。
  这几日就陪她做图纸做模型什么的,董慈接的活多,手里的匠人有时候会集结成小分队去其他繁华的州郡里做活,业务扩大了,收容的匠人也越来越多,衣食住行就是个问题。
  董慈看了董毅给她买好的地,看了咸阳城的范围图,还有这些年在咸阳聚集起来的人口数量,心里就有了想法。
  几十亩地,除却实验用的农田还剩下一大半,董慈征得陛下的同意,打算在咸阳城郊建出一块新市来,相当于扩建的咸阳城,在遵从这个年代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董慈肯定会对这一片新区规划设计一番,道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建筑综合功能小群体、排水、植被匹配诸如此类,里面配套生活的医舍、夜市等能考虑的基本一步到位,这是一块崭新的地方,有她的庄子工事基地在这里,时间日久,必定会繁华热闹起来。
  现在缺的就是人。
  这么大动静要说服陛下并不容易。
  理由董慈也仔细想过了。
  秦国常年征战,无论胜败皆有伤亡,抚恤这一块的花销不容小觑,董慈自是还没有能力把这些费用全包下来,但她给了一个听起来更能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她给那些因伤病无法再上战场的士兵和烈士家属们提供一个能力所及并且有工钱可拿的工作机会,她和董毅要做的事特别多,需要用到的人也特别多,简单的工序经过几天的教授和培训就能完成,会不会做事人能不能用这些问题董慈一点也不担心。
  这在董慈看来是很容易想通的事,在这个年代做事的成本特别低,按粮食的购买力等价代换,人工费、材料费、各项税费等等算起来还不足后世的千分之一,花点钱财给匠人们做技术提高,也费不了什么钱,董慈给出了这个解决的办法,董毅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这件事因干系重大,吕不韦等人也帮着她出主意完善细节,其他都还好,董慈和他们的分歧就出在了劳动者的工钱上。
  每个工种的工钱原本都是由董慈来定,但吕不韦董毅等人都觉得特别离谱,推翻了几人拿去合计了,特殊斟酌了董慈的意见,重新拟定出了一份文简来,算是两方折中的意见,董毅给她看的时候还不住摇头,纳闷又不解,“哥哥都不知道妹妹在想什么了,现在只要管住管吃,想干活做事的都大有人在,你给这么多钱,实在是有违常理,以前动静小也随你了,现在这么多人……还有免费看病,免费读书识字什么的……阿慈,这些都太离谱了,孔圣人还得收点腊肉做束脩的,这些都不说随妹妹了,工钱的事妹妹你还是再斟酌一二罢。”
  其他那些都是些互利互惠的补偿条款不值一提,可工钱这件事说起来董慈真的很心虚,董慈实在有些脸热,反驳道,“那哥哥你说刨去这些花销,咱们能赚多少钱?”
  光是城郊里的庄子、酒肆、粮种、榨油这些就能赚很多。
  这些费用确实只是九牛一毛,董毅给董慈噎了一下,回道,“不花这些咱们可以赚更多。”
  董慈立马道,“目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伤兵,或者伤兵的家属,还有很多是战死前线兵将的家属后人,咱们多考虑一些也是应该的,城区里配些医舍很有必要,万一像之前一样发生了事故,医师来得及时,说不定就不会出命案了。”
  董慈不松口,董毅哭笑不得,实在劝不动她,只好照办了。
  董慈等自家二哥出去了这才长长吐了口气,拿起文简又仔细看了一遍。
  就算考虑她的意见,董毅和吕不韦重新拟定的这份也依然是严重剥削。
  董慈虽是照这个时代的常态规矩让他们俩来定,但实在是干不出干活不发工资的事来。
  董慈安慰自己说这不是她不适应这个社会非得要标新立异,她学习社会主义二十多年,在这方面另类些是应该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赚钱的愿望虽是迫切,但毕竟不是没饭吃,就当花钱买个心安理得,该加的适当加了一些。
  董慈和董毅吕不韦等人来回探讨了几次,这才有了这么一份在董慈看来依然很辣眼睛的最终成果。
  初初的设想经过反复商议论证,变成了一整套事无巨细完美的计划书。
  这些完整的成果摆到赵政面前,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赵政听完后看了她好半响,听董慈说新城亏了她自己负责,盈利了每年给国库上缴十之一二的赋税,首肯了,并且将她一直想要没要到的《谏逐客书》原版真迹给她了,让她暂且将事情交给董毅去做,好好待在宫里安胎,董慈乐得眉开眼笑,忙不迭的点头应了,拿着这卷千古名文,宝贝一样给还有一个月出生的胡亥念了无数遍。
  作者有话要说:  赶上更新~(≧▽≦)/~啦啦啦


第123章 我的名字叫胡亥
  赵政早先让人查过秦国上下包括各州郡官员里墨家子弟的名册。
  秦鸣来回禀的时候只捡着重要的说了一些,具体的都记录成册; 足足有两箱子这么多; 这还只是秦国里的。
  李斯神色凝重,赵政听了后也未言语; 只让秦鸣去安排,郡守以上官职的墨家弟子都派人暗中盯着。
  秦鸣只是感慨墨门弟子遍布天下,听了吩咐就有些疑惑; 儒墨两家弟子众多,在朝做官算起来儒家的弟子还要多一些; 让彻查墨家弟子的名录本就奇怪了; 现在还让人把这些有实权的官员给盯起来。
  秦鸣踌躇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王上和上卿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墨家非比寻常; 尤其这百余年来年年战乱兵祸; 墨门的子弟就越发多了。
  以后会如何,谁都不敢下定论。
  李斯摇摇头; 倒是问了秦鸣一句; “秦鸣你近来接触得多; 觉得墨家如何?”
  秦鸣松了口气,回道,“原先听姑娘说墨门弟子是侠之大者; 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属下不以为然,没成想竟是真的,墨门弟子果真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腓无拔,胫无毛说的就是他们了,连为官为将的弟子们都会自觉拿出一半的俸禄送回墨门去,用来帮助更多的人,能做到这种地步,当真非常人所能及。”
  秦鸣顿了顿,还是接着道,“而且他们还讲义气,魏王魏增曾求助于墨家守卫大梁城,大梁失守,魏增不敌出逃被俘,反倒是墨家弟子死守大梁,言必信,行必果,最后一百二十余人全部死于大梁城。”
  秦鸣语气里满是对墨家的钦佩之情,说是赞不绝口也不为过。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赵政未说什么,只摆手道,“先盯着便是,隐秘些,莫要打草惊蛇。”
  秦鸣应了一声,领命出去了。
  书房里就剩下了李斯赵政兴平三人,李斯在旁边坐下来,闲谈道,“原先倒不曾注意过,自出了六玄子杀子祭刑一事后,墨家便活络了。”
  六玄子杀子祭刑,祭的是墨家的刑法,与秦国律法无关。
  赵政将手里的文简递给李斯,回得漫不经心,“有兵有将,属下忠心耿耿上下一心,有钱有粮,有百姓、士人、商人拥戴,比之一大国也不差,难怪当年惠文王遇到墨家也要礼遇三分。”
  李斯与兴平都听明白了赵政的言下之意,如今墨家的实力也不是当年的墨家可比的。
  李斯点头,斟酌道,“四年前那群僧人在书舍里留的经书典籍,臣下细细研读过了,佛教与之墨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照里面的记载,彼处教众之多,影响之大超出想象,对墨家若放任自流,百年之后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政点头,想了想便道,“暂且按兵不动,蒙恬传来密信,十余波人相救张耳及其族人,半数以上皆为墨门人,待押回咸阳,行刑之时只怕更热闹,届时再做打算不迟。”
  兴平虽是知道墨家有可取之处,但先前六玄子枉顾秦法在前,家规高于国律,为权当政,这不是可放任自流的事。
  墨家虽是难对付,但麻烦的不止这个,兴平忧心忡忡,迟疑问,“咱们如何打算都好说,只是姑娘那里……”
  董慈对墨家推崇之极,走得又近,当真要动墨家,她这一关就难过,闹起来只怕就不是小吵小闹了。
  赵政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摆手示意兴平此事先放一放,他的王后平日好说话,又听话又软和,只是一旦涉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整个人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能一下子跳起来挠你几下,便是夫妻多年,设想在这件事上董慈能支持他是天方夜谭,绝对没有可能的。
  李斯亦了解董慈,听了兴平的担忧,想起当年董慈逃离咸阳时浑身是伤的情形,见赵政眉头微蹙,便劝道,“阿政回去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