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七十年代-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熬过了最炎热的夏季,立秋之后一场雨下来,气温降了不少,顿时让所有人都长吁了一口气,烧窑本是件极为炎热而难熬的事,更何况是赶上了夏天,只是为了出砖挣钱,所有人只能咬着牙干下去。
所幸付出是有回报了,这一个夏季,潘阳他们除了接下公社中学这笔大单子,有零零碎碎接了些小单,不外乎是家里有孩子要结婚盖两间新房子。
总得算下来,这一季砖窑卖了大约五万块砖,尽盈利一千多块,按照批头分盈利,潘阳占大头,能得七百来块,姚宝忠分五百来块,剩下的三百来块归潘兆丰。
别的不说,单说潘兆丰,盖砖窑之初,他不过是出了两百块而已,现在一个季度下来,他竟然获利三百来块,可把他和孟广美高兴坏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等干到明年初,就能考虑把家里的茅草房翻新盖瓦房了!
不止潘兆丰在打算翻盖房子,姚宝忠也有打算,如今他家可不再是姚家村的穷户了,姚家村生产队的哪个人提起他不要竖上一个大拇指,看着老实巴交的人,怎么就知道跟别人合伙整买卖呢,还干得像模像样!
以前还是姚家村穷户的时候,没人愿意给他家老大姚祺田说媳妇,现在可好了,风向大逆转,一连好几个要给他家老大说媒的。
这现象,可把姚宝忠两口子乐坏了,乐归乐,不过姚宝忠还是有他焦心的事,别看外头人都在传他现在手里有多少多少钱,可只有他自个心里清楚,他手里的闲钱还不够盖三间大瓦房的,再翻过这个年头,他家老大就十九了,在户上户下没结婚的后生里可不算年轻了,为了老大的婚事,姚宝忠夜不能眠,翻来覆去想心事,想到焦心处就直叹气。
儿子不是姚宝忠一个人的,不仅姚宝忠急,韩乃云比他更急,两口子绞尽脑汁想法子,还真叫韩乃云给想出了个主意。
她对姚宝忠道,“要不我们先这样,既然我们自个烧砖,那就可以先不用考虑砖钱的问题,大不了赊账,折成钱以后我们慢慢还,只要我们手里积攒够门窗瓦的钱,还有付泥瓦匠的,我们立马就开工建房。”
姚宝忠一听韩乃云这么说,茅塞顿开,不迭点头道,“这法子可行,不过我们不能自己算快活账,毕竟砖窑不是我们自己的,明天我先跟兆科、兆丰两兄弟说下,如果行,等秋季庄稼收完之后,我们就准备盖房子,争取赶在年前完工。”
姚宝忠没耽搁,次日去窑厂上工就同潘阳和潘兆丰提了这事,潘阳倒是没意见,毕竟要盖房结婚的是她大舅舅,如果姚宝忠手里头钱不够,她帮助他些钱也是可以的。
只是潘兆丰听了姚宝忠的想法之后,久久没能言语,心道谁说姚宝忠老实巴交了?这不是挺精明的么,都知道先赊账盖房了,这主意,他都没想到呢!
既然他大哥都没意见了,潘兆丰也不好多说,只能表示赞同,可等潘兆丰把姚宝忠赊砖盖房的事跟孟广美说了之后,孟广美当即就炸了,二话不说就闹到了大房家,嚷着要找潘兆科说事。
潘兆丰打心眼里巴不得他女人闹腾闹腾呢,自然不会真揽着,最多是当着大房两口子的面骂孟广美两句,说她不懂事不消停而已。
孟广美跟了潘兆丰十几年,能听不明白潘兆丰话里的意思?他骂她不懂事不消停,意思就是你再不懂事不消停些,索性把事情给吵嚷开了。
得了她男人的应允,孟广美底气更足了,趁晚饭的功夫,当着潘恒春的面,孟广美道,“阿哒,大哥大嫂你们都在,那正好,我也把话说开了,姚宝忠要赊砖盖房的事我不同意,砖窑才盈利多久啊,他就想吃碗里看锅里,他家老大结婚要盖房,我们呢,大哥你也看看我家房子,漏雨漏成那样,还能住人吗?我们才是最赶着盖房的啊!”
潘阳一句话点破了孟广美的来意,悠悠道,“说白了,你现在也想赊砖盖房?”
孟广美哽了一下,方才硬着声音道,“难不成我们还不能盖房了?”
潘阳点点头,看了看一声不吭的潘兆丰,心里跟明镜似的,明白两口子唱的是哪出戏,就道,“能,你们当然能盖房了,前提是砖不给赊,我们谁有盖房我不反对,前提是把砖钱垫上,包括姚宝忠也是,我明个就跟他说清楚。还有一点,你们盖房可以,但不能耽误去窑厂上工,窑厂哪天能少得了人?要是你们都在家忙活盖房了,谁去窑厂干活?那不成留我们父子三个在那儿累死累活的干?要真那样,也成,盈利我们自个独吞,只要你们两家有任何一家缺工,那当季烧砖的钱可就不能分给你们了。”
孟广美没想到她大伯子会突然会说得这么开,原本她以为她大伯子会顺水推舟,也应了他们赊砖的事。这下孟广美可就没了刚才的一身劲儿了,就算眼下她家能掏得起买砖钱,也不能整天在家整房子而不去窑厂上工啊,不去窑厂干活,哪来的分红?
潘阳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潘兆丰终于表了态,他先是骂了一句孟广美瞎折腾,而后笑道,“大哥说的在理,眼下正是窑厂忙的时候,我们都想着盖自家房,谁还去上工?既然这样,那大哥也跟姚宝忠说一声,让他好好干,等挣了钱,明年开工也是一样的。”
既然我不能盖,那我也不让你盖。
眼下潘兆丰就是存了这个心思,可他没想到的是,姚宝忠手里头竟然有足够的钱买砖,仍旧风风火火的盖起了砖瓦房来!
☆、74。3号二更
潘阳当着潘兆丰的面,直接明说了三家之中无论哪家人想盖房,那可以,前提必须每天有人去窑厂上工,还不给赊砖。
既然都说开了,潘阳不好当着潘兆丰一套,当着姚宝忠又是另一套,自然是把不能赊砖的事也跟姚宝忠说了下,姚宝忠这个老实憨厚的庄稼汉,当即窘迫的面红耳赤,不停搓着手,半天方才道,“兆科,我。。。你看我也是疾病乱投医了,叫你为难了,我。。。我。。。实在不行,我借钱开砖。。。无论如何这房子必须得盖啊。”
都是当父亲的人,潘阳自然能体会姚宝忠的焦心,问姚宝忠道,“祺田的亲事定下来了吗?”
姚宝忠卷了根烟点燃,抽了一口方才道,“定倒是没定,前些时候见了个姑娘,瞧着还不错,要是处着没问题,我也就准备给他定下来,老大再翻过这个年头都十九啦,该结婚了。”
想到她大舅第一次不成功的婚姻,潘阳斟酌了片刻,方才又问道,“是哪家的姑娘?叫什么?”
姚宝忠没想太多,直接道,“程家村生产队的,姑娘名叫程凤燕。”
潘阳心里咯噔一下,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前大舅妈好像是叫程凤燕!
程凤燕这个人,用潘阳她妈的话来形容,那就是个风流女人,长得极为漂亮,穿着打扮也时髦,程凤燕嫁给姚祺田之后,只在一块生活了一年多就离婚了,至于离婚的原因,因为程凤燕耐不住寂寞,跟别的男人勾搭在了一块,给姚祺田戴了顶绿帽子!
好在两人结婚一年多都没有孩子,不然眼下潘阳还真不好做了。
既然没有孩子,潘阳也不怕什么改不改历史了,当即委婉的反对道,“姑娘好不好,还得你们再打量打量,先别急着定嘛,有好的头绪,我来给祺田说一个。”
姚宝忠呵呵笑道,“你说的在理,是不能太急,何况房子都还没盖呢,说不准人家姑娘嫌我们家破烂,还看不上我家老大呢。”
潘阳道,“宝忠大哥,这样吧,盖房子的钱我先借你,房子你先盖,我这边继续给你留意合适的姑娘,等一有头绪,我立马给你介绍。”
姚宝忠一听潘阳要借钱给他盖房,心下大为感动,可却拒绝了潘阳的好意,道,“兆科啊,你家老二也快道娶媳妇的年纪了,你压力不比我小啊,盖房子的钱我可不能再借你的,你放心,我有办法,能借到买砖的钱!”
潘阳清楚姚宝忠的为人,他说不要就真不会要,潘阳不多再多说什么,只是道,“成,实在凑不够我手里头还有些闲钱,你管我这里拿就成。”
姚宝忠哎了一声,又叮嘱潘阳道,“兆科,你可得给我留心下合适的姑娘啊。”
说起合适的姑娘,潘阳还真想到个,潘广臣有个幺妹子潘广玲,十七了,还没说成人家,长得虽然不算出挑,但性子好,干活也麻利,户上户下没有不夸这姑娘好的,潘阳有心把潘广玲说给姚祺田当媳妇,就把这事搁在了心上,找时间跟张学兰提了下。
张学兰听潘阳这么一说,也觉着合适,顿时起了说媒的兴致,连声道,“这个好这个好,姚宝忠两口子都是实在人,尤其是姚宝忠,广玲要是能给他们当儿媳妇,也算是有福气!我明个就跟广臣他老娘提一嘴,看她同不同意,只要广臣老娘没意见,我立马安排两孩子见个面。”
如此,这媒婆的活算是被张学兰揽了过去,张学兰动作倒也迅速,立马跟广臣老娘提了,潘广玲眼看就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既然有合适的相亲对象,广臣老娘还有不应下来的道理?自然是巴不得她老姑娘赶紧嫁出去!
有了张学兰在中间牵线,姚祺田和潘广玲很快被安排见了面,见面的地点就安排在老潘家。
见面那天,姚宝忠和潘阳都在窑厂忙烧砖,没时间回去凑热闹,韩乃云带着姚祺妹陪着姚祺田一块过来了,虽然张学兰恨不得把潘广玲夸上了天,但眼见为实,韩乃云还是要亲自看看才成。
两下相看之后,张学兰又各自询问两家人的意见,广臣老娘对姚祺田这个后生没什么意见,长得高高大大,一看就是能干活的,心里自然满意,倒是韩乃云,她有些犹豫。
韩乃云犹豫,倒不是说潘广玲不好,而是姚祺田前不久相的程凤燕还在哪儿搁着,人家那头没说不愿意,韩乃云也不好有下一步行动。
张学兰摸清了里头的事之后,直接对韩乃云道,“那还不简单,就直接说你家老大跟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