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那个脸上长有一颗瘤子的毛家,是他家毛田宝送来的。”穆圆圆把烫好的碗筷摆上桌,笑道,“毛田宝今年考上了一所职业学院,是纺织专业的,他们家高兴得很。”
原来是他家!穆子期了然,他们两家的关系也不错,一直有来有往,主要是毛家太热情了。
“大哥,如果当初你没有帮忙说服毛叔让阿宝读书,今年毛叔哪能这么高兴?幸亏毛叔一直送他读书,还让他复读。”穆子清给旺财添饭回来,闻言就笑道。
毛田宝读书比他晚一年读书,大概是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读书一直非常刻苦,这在整个清溪村都是有名的。中考时他发挥失常,没能考上高中,复读后就去了一家职业学院,出来也是一条出路。
如今整个南方地区都快被他们打下来了,以后种桑树养蚕的人会越来越多,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可期。
这次回来,穆子期发现村里读书的小孩大都有不错的发展,他们一般能读到初中毕业,不是进厂就是考试进入衙门,或者转去新占领区当老师。
像袁三郎这种的,还在继续读书,高二年级,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
令他意外的是,一直嚷着等他大哥回来再成亲的刘延舟,这次终于遇到了合适的对象,明年就要成亲,比他的速度还快。
至于刘延萱,现在有了一儿一女,小两口平素很少吵架,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
回到明州府,一连几天,老叶氏的嘴里还说着有关于清溪村的话。
“咱们当初选择在村里定居真是选对了,这么多人有出息,大郎、三郎,你们以后有空就和村里人多联系,有事能互相帮衬一下,咱们穆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以后清溪村就是咱们家的根。”
至于老家湖省那边的宁安县竹沟村,等这次朝廷一占下,他们有空再回去看看,总要知道竹沟村的情况如何,祖宗埋葬的地方有没有被糟蹋。
穆子期等人自然是应下。
松快的日子没过几天,等季无病和傅安璇在穆家露面后,他的苦日子就来了。
“我奶奶什么话都没说,可她老是说弟妹的肚子多大了,你家奶奶又为肚子里的孩子准备了什么东西,两人还兴致勃勃地讨论孩子们以后一起玩耍的可能……”穆子期去季家时,告别了后院的的女人们,和季无病走到前院的书房时,嘴里就抱怨道。
季家的房子占地面积比穆家大,大了整整一倍,还收拾了一个小花园出来,分成前后三进,建筑风格偏向古风。
季无病没有感同身受的想法,反而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哈,看来我们当初说对了,你和阿初再不抓紧,以后我儿子肯定会欺负你们儿子。”
穆子期挑挑眉,很想反驳说,万一这胎是女孩呢?可是想到时下大家仍旧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没再多说。毕竟自从傅安璇怀孕后,连一向喜欢板着脸的季文甫都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时不时关心傅安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小两口的压力已经够大了,所幸季无病没有这种必须“一举得男”的想法,只求妻子能平安生产,倒是让季家二老赶紧跟着转变态度,不再给予压力。
“没关系,我可以这么想,以后有个小哥哥带着,我家孩儿就不怕被别的大孩子欺负了。”穆子期开怀一笑。
两人相对而坐,季无病正在泡茶,给他倒了一杯后,就谈起其他事。
“我去年八月就回到学校,继续跟着白教授学习,我发现比起具体的公务,我还是更喜欢单纯的学习。”季无病微笑道,指指桌子上那杯冒着热气的茶水,“看你喜不喜欢?据说这种茶叶很难得,是我从岳父他老人家那里磨来的。”
傅和修作为明州高中的山长,讲究风雅,最是喜欢喝茶,他那里的茶叶最多。
“最近阳城流行喝什么咖啡茶,说是海外有个庄园种植,说是可以提神,我喝过几次,还是不喜欢。”季无病一向不喜欢追求流行,“老祖宗传下来的茶叶才是适合我这种胃口的。”
咖啡?穆子期听说过,,就算这种咖啡豆磨成的咖啡和前世不同,他也没多大兴趣。
“难怪你最近胖了,原来是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两人又聊了一会,一口把茶水饮下,提议道,“走吧,难得晴朗的好天气,今天没那么冷,我觉得骨头都快生锈了,咱们骑自行车出去兜兜风?”
想到两人从来没有一起骑过自行车,季无病顿时来了兴致,两人跟家里人说过后,就一人一辆自行车,准备四处走走看看。
穆子清见状,也想跟着去,可惜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平时是穆子贤在用,他的那辆放在夏国大学。
自行车在水泥路上欢快地前进,穆子期迎着略微寒冷的春风,看着宽敞干净的街道,路边行人脸上露出的笑容,再一次肯定,这个位面的华夏民族会更好。
逛完一圈会来,两人都出了一身汗,头发都被吹乱了,脸颊有些发红,这一下子,刚才还意气风发的人立即被揪着耳朵去泡热水澡。
“都这么大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天气这么冷还骑车去兜风?真是吃饱了没事干。”老叶氏念叨道,一边指挥着穆圆圆把炭盆端近一点,一边给他擦干头发。
穆子期一囧,他们这不是心血来潮了,突发奇想了吗?而且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反倒是季无病,都是要当爹的人,不比自己,还是个小伙子。
第181章 再次升职
“我就是觉得骑车兜风会畅快些。”穆子期小声解释, 又问正在窃笑的穆子清,“你们今晚还去美食街卖蒸饺?”
一听说到正事, 穆子清马上收敛住自己的情绪,点头道:“嗯, 大哥,我们决定还继续做,昨晚的生意非常好。”去年因为要搬家和大哥定亲, 他们没做, 今年一放假, 他们就开始了。
辛苦就是辛苦了点, 晚上收工迟, 睡得晚,可收入让他们乐开花。
“安安,你呢?你明年就要考高中了,不如趁着放假在家复习功课。”穆子期刚才也看到穆子安在偷笑了。
“大郎, 我,我的成绩你又不是不知道……”穆子安的目光有些幽怨,“而且我有天天在家复习。”
穆子期眨了下眼睛,无奈极了。好吧,如果说穆子清和穆圆圆是学霸,那穆子安就是学渣了。就算他在学堂学得很认真,家里还随时有小老师帮忙解答问题, 他的成绩依然起色不大, 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 想考上高中很玄乎。
事实上,除非他有逆天的运气,要不然很难考上。
“那你以后不想复读考高中,你想做什么?”穆子期忙问道,“还是坚持先前的想法?”
“嗯,我就想和圆圆一样做老师,就算只是小学老师也行,比去那些厂子要好,朝廷这么注重教育,老师不嫌多,学校不会有开不下去的一天,就算有,我也能到别的地方继续教书,而且老师是越老越吃香。”说起未来的选择,穆子安侃侃而谈,“老师的月俸也高呀。”
他在穆家二房住了这么多年,二奶奶他们对自己这么好,自己的成绩还那么差,心里不是不失落的,毕竟大郎和三郎的高考成绩出来时,风光的样子历历在目,他都在旁边亲身感受到。只是脑子就摆在那里,当初二爷爷就是他们老穆家的文曲星,大郎他们是二爷爷的后代,读书好有迹可循。
他不想再花费银钱读书了,说来惭愧,穆家四个孩子读书,在外人看来应该要花费很多银钱,可大郎他们读书的花费都极少,他们每年都有奖学金,时不时还能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小文章,弄点稿费来花。
这么一算,竟然是他读书的花费最大!
二奶奶能把他供到初中,他已经非常满足了。就算他奶奶还在世,他们一老一少,说不定他还读不了这么多年的书呢。所以他现在就想尽快读书出来工作,以后有钱了,要多孝敬二奶奶。
“其实我觉得读到初中毕业就差不多了。”穆子安挠挠脑门,有些不好意思,“我怕自己考不上师范学院的教育学专业。”
“不行!”穆子期马上反对,“以后初中毕业生会越来越多,还是再读多两年的师范学院才好,竞争力能大一点,你今年才二十岁,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
老叶氏他们自然是同意穆子期的看法:“家里的银钱还够用呢,安安不着急,再读多几年,你在学院,多看看,指不定跟大郎一样,能自己找个媳妇回来。现在的年轻人啊,和我们以前不同了,都不稀罕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帮忙找。”
老叶氏这话说得意有所指。
穆圆圆抿了抿唇,微微侧头,手中继续包着饺子,半晌不语,神情一派镇定,似乎说的人不是她。
穆子期暗暗一笑,经过严日初一个假期的努力,他和穆圆圆的感情渐入佳境。昨天严家的伯母还上门来找奶奶聊天,语气中透露严家的房子在修缮中,估摸着过两个月就能搬进来。
严家在明州府有房,穆子期早就知道,而且他们家的房子位于市中心,是严家二叔帮忙置办的,位置很好。
想到穆圆圆以后就算嫁了,离家也不远,老叶氏就没有反对。再者,严日初毕竟是穆子期的好朋友,对方的性情她都熟悉了,严日初除了体重变来变去,称得上是一表人才。严家和自家也相差不大,以后穆圆圆嫁进去,不能算高攀。
思来想去,老叶氏是看严日初越来越满意。至于穆子清?他倒是暗暗闹了几天别扭,在严日初有意的讨好下,如今早就接受现实,甚至想法和老叶氏差不多,觉得这是门好亲事——除了年纪大一点。
可想到大哥和严日初的年龄相同,穆子清又不觉得有什么。
“不说这个了。”穆子期生怕老叶氏又说起唐晖什么时候能回来的事,赶紧道,“我今晚和你们唐姐姐去美食街看看,现在就包饺子吧。”他摸了摸头发,觉得已经干了,连忙让老叶氏停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