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国货群-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样啊。”唐兰有些失望。
大白兔奶糖:“群主,现在可以发图了,想看安安小可爱的照片。”
唐兰想了想:“安安没有照片。”
不过说完她觉得有些不对劲,上次去照相馆拍工作照,照相馆陈列着原主一家三口的全家福,这也就说明家里应该是有照片的,但为什么唐兰翻遍了,也没见照片呢?
真是诡异,原主的物品总好像是少了一些东西一样……
唐兰出神的功夫,红星奶粉:“群主群主,我们要看小安安的照片,如果你发了,我们发红包给你!”
“不发!”唐兰毫不犹豫的打出去两个字。
小豆冰棍:“想看+1,群主难道不想吃小豆冰棍吗?”
唐兰忍住笑:“我可以自己买!”
茅台酒:“群主,我这有80年的全国通用粮票,你想要吗?”
“要要要,唐兰忙不迭的说!”
“照片!”
“照片!”
“前夫照片!”
“楼上乱入了。”
茅台酒:“群主你别误会哈,我不要看照片,我想让你帮我买二十斤无锡大米。”
“茅台酒不是用当地的高粱酿出来的吗?”
“你是在难为群主,无锡那么远……”
茅台酒:“我有其他用处哈!”
唐兰回:“抱歉,这个忙我帮不上,我没机会去无锡,你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
茅台酒没死心:“群主别说的这么绝对,万一呢?”
唐兰心里想:万一个大头鬼,现在出趟门比取经还难,像唐兰这种有正式工作的人,请假很难,现在虽然不像以前,买火车票需要单位开证明,但八十年代去外地,也是困难重重,食宿都很不方便。
在唐兰拒绝茅台酒后的第二天,业务部需要回访老客户,将要选四个人出差。
业务部的人心照不宣,出差不是美差,能躲就躲,尤其是有家室的人,半个月一个月回不了家,丈夫或者妻子埋怨不断。
业务部的主管叫孙海,今年四十多岁,他拿着文件严肃的说:“三个新人一定要去,老员工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整个部门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
孙海自己也头疼,每次外派任务从来没顺利过,大家能躲就躲,就算是有出差补助,也没人愿意去,不过他也能够理解,折腾一趟最少要七八天,出差补助一天才三块钱,七七八八去掉之后,没准自己还得搭钱。
吕大姐举举手:“孙主管,要不然我去吧。”
孙主管连忙点头:“小吕有觉悟啊!部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吕大姐当然不是因为觉悟高才去的,最近她有很多烦心事,她丈夫最近总和她吵架,两个人见面就说不上一句完整的话,与其整天像痴男怨女一样,倒不如自己出去躲几天,距离产生美。
唐兰问了一句:“这次出差是去哪?”
孙主管:“无锡,就是有点远。”
唐兰端着搪瓷缸在喝水,听到这话她差点把缸子扔了:“无……无……锡?”
“对啊,唐兰有什么问题吗?”
唐兰垂着头:“我没问题。”
唐兰暗自忖度,昨天茅台酒刚让她买无锡大米,今天开会就宣布要去无锡出差,世界上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唐兰不太相信。
不过这趟差事,唐兰是躲不掉了。
杨琴很兴奋,出差,她在电视剧里看过,香港那些女员工,经常会到各地去出差,特别风光,她拉着吕大姐问:“吕大姐,我们新员工也能出差吗?这么重要的事情……”
吕大姐有些不耐烦:“刚才不都宣布了吗?我带着你们三个新人去。”
她没把话挑明,这些新人啊,还以为是什么香饽饽,说的好听是回访客户,其实就是去催账,欠钱的是大爷,吕大姐一想有些头疼,不过比起吵架,出差好歹能清净清净。
火车票的票钱和住宿费都是工厂给报销,每个人临走之前还能拿到全国粮票的补助。吃饱没问题,但是想要这些粮票吃好可就难了。
吕大姐告诉他们三个三天后出发,每个人各自回去安排安排事情,唐兰没什么可带的,主要就是随身换洗的衣服,唐兰发现这些衣服也能放在红包的余额里,只是为了不引起怀疑,她还是老老实实的装进了旅行包。
出差的前两天,厂里有同事结婚,唐兰参加了一场婚礼。
吕大姐在座位上埋怨:“就差一两天,要是晚点结婚,这份份子钱就省下了。”
服装厂是一个大家庭,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是同厂的结婚,大家都要随份子钱,很多时候新郎新娘一面都没见过,也得从兜里掏钱出来,大厂子大部分都是如此。
后来有人实在受不了,说一个月的工资全随份子钱了,有未婚的新员工进工厂,就有人调侃两句:“喏,又来了一份份子钱。”后来随礼就改成了车间和非车间两部分,如果是车间里的员工结婚,唐兰他们这些办公楼里的员工,就不用再掏钱。
这次结婚的是会计室的同事。
唐兰见过新娘两次,她还听部门的同事提起过,说她对象工作好,是某个厂子的车间主任,嫁过去之后就有新的婚房住,还不用和公婆在一起。
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收份子钱,唐兰从兜里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对方笑道:“明天记得来喝喜酒啊。”
吕大姐嘟囔一句:“钱都花了,不去的是傻子。”
八十年代的婚礼……唐兰还没见过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写的很不顺……卡文了,晚上要出去吃饭,第二更估计会很很很晚。
第42章 婚礼遇熟人
说是参加婚礼; 其实服装厂的同事是不吃饭的; 唐兰算了算,城里结婚都时兴在饭店定桌,一桌最少也得五六个菜,里面还要有荤菜; 就算是可以自己带食材; 但一桌菜价格也不低。厂里每个人随礼一块钱; 如果全都带着一张嘴去吃席,新人家里绝对承受不起。
唐兰跟着同事去闹婚房; 婚房就在厂区后面的楼,是厂子分的福利房; 房子不大; 大概三十平左右; 一个小阳台一个卧室,厕所要上楼道的公共厕所,做饭也要在楼道做,通常每家会把厨具搬出来; 一到午饭的时间,楼道里飘着饭菜的香气,挨得近的邻居,还会盛给你一勺菜; 端给我一碗面,要是邻里关系其乐融融倒也和谐,如果相处的不好; 这么整天低头抬头的见,心情也变得很糟。
这栋楼是新盖的,最多三四年的楼龄,看起来还比较新,白墙上有被熏黑的痕迹,唐兰随着同事们说说笑笑,新人的家在五楼,房子朝南,阳光洒进来屋子里亮堂堂的。
不大的屋里挤了不少人,还有人站在门外,基本上来一批走一批,新娘穿着新做的红旗袍,男方是一身中山装,两个人胸前都别了一朵红花。
新娘化了妆,脸蛋红扑扑的,带着娇羞的笑容,唐兰和杨春来上前说了吉祥话,屋里的人大多互相不认识,可这并不影响结婚的氛围。
新郎的爹娘招呼大家吃糖,唐兰拿了几颗,这家人条件还不错。
唐兰手里的是大白兔奶糖和芝麻糖,她望了望别人,有人手里捏着什锦糖,这么多的人,竟然一块水果硬糖都没放。
杨春来凑过来小声和唐兰说:“上个月我堂姐结婚,寒酸的只买了水果糖,还是没包装纸的,小孩子的脏手摸一把,别人就甭想再吃,就算节俭了,我婶子还抱怨说买糖花钱太多呢。”
女同志都围在新娘身边看她的首饰,这个年代不讲究结婚买首饰,可新娘戴了一个金镯子,这可让不少人眼红。
有个年纪大的同事说:“真是金的呀?用牙咬没咬?金的可咯牙了。”
有人打趣:“你咋知道?也戴过?”
“我可没戴过,我从我婆婆那见过,我婆婆睡觉枕头下都得压着一个金镯子,说邪灵不会靠近,她以前是地主家的娇小姐,讲究多着呢,哎,可惜后来都被抄走了。”
“那可真可惜了,放到现在能换不少钱哩。”
“大喜的日子,可别提我们家的这点事,要我说啊,新娘子可真有福气呦。”
不大的屋子摆着一台12寸的电视,桌子上摆着红灯牌收音机,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是图这个寓意应景美好。
有结了婚的同事在追忆当年自己结婚的情形,七十年代自然比不上现在这么阔绰,别说电视机,连一块手表都买不起,吕大姐哪壶不开提哪壶:“唐兰哪,你结婚那会儿夫家买了啥?”
唐兰还没来得及说话,杨春来挺挺身体:“开窗户了吗?从哪飞来的乌鸦这么惹人厌!”
唐兰忍不住笑出声,杨春来这话吕大姐连回都没得回,一旦较真就成了自己捡骂。
杨春来和唐兰嘟囔:“你们部门的同事真挺讨厌的。”
杨春来分到了会计室,她以前就是财会专业的,本来说会计室不招人,她以为自己会分配到其他部门,可是后来会计部的一个同事随着丈夫去了省城,名额就空闲了出来,正好杨春来顶上。
门外闹哄哄的,估计是来了一批人也来贺喜,屋里的这批也来了一会儿,就都往外面走。
新来的是新郎厂里的同事。
唐兰刚跨出门口,听见安安的声音:“妈妈,你怎么在这?”
安安的小皮鞋踩在地上发出噔噔的声音,她跑过来抱住唐兰,像一块橡皮糖一样黏在她的身上:“妈妈,安安想你了呢。”
唐兰一把抱起她,安安指着后面:“爸爸带我来的,来这里有好吃的糖,还能见到漂亮阿姨。”
唐兰:“……”
新郎惊喜的说:“厂长!你咋也来了?”
新娘拉着新娘过去:“萍萍,快过来,这是我们厂子的厂长。”
新郎父母脸上带着喜色,连忙把盛着喜糖的碟子端过去:“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