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农女福妻当自强 >

第16章

农女福妻当自强-第16章

小说: 农女福妻当自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每天中午都是同周慧一起回去吃饭,但是小男孩似乎中午时候也没回去吃饭过,只是在晚上她们走后才离开。
  在小男孩出现的第七天,安宁中午同周慧吃完午饭后,便用剩下的饭,做了几个简易的饭团,然后带了过去。
  当她同周慧到田地的时候,小男孩果然还在,蹲坐在草地上,全然不顾地上的尘土会把他身上宝蓝色的衣衫弄脏。
  她弯下腰,视线与他一个高度,然后拿出了饭团,“给你吃吧。”
  小男孩不说话,他明明肚子饿到了不行,却仍然不接过。
  安宁想了想,“那你帮我拔草吧,最近草长得挺快的。这饭团是报酬。”
  她顿了顿,道:“听懂了就点头哦。”
  小男孩点点头,视线落在散发着浓浓饭香的饭团,咽了咽口水,然后接过了饭团。
  在她正要吃的时候,安宁看见他的手有点脏,连忙阻止,拉起他的手,先帮他洗了洗手,才让他吃了饭团。
  等吃完了饭团以后,小男孩便乖乖跟在她身边拔草。
  虽然他人小,效率也不高,但是却做得很认真。看着他板着一张脸,严肃认真地做着拔草的事情,真的是分外的具有喜感啊。
  久而久之,安宁也就习惯了他的存在——好歹现在他不再整天盯着她了。
  只是这天以后,她便养成了吃过午饭后,也带一些吃食去田地的习惯。幸好周家现在也算有点本钱,她娘在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这件事。
  ……
  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当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的时候,安宁家的三进宅子在一个月的努力下终于修建完成。
  在乡下,新房子刚建好,一般都会请客吃饭。周李氏特地选了一个好日子,务必要风风光光地举办搬家酒席。
  安宁想起这些天一直帮她除草浇水的,便想邀请他一起去。
  小男孩只是摇摇头,在她手心写了五个字——我要回家了。
  没错,这看起来很可爱很惹人怜惜的小男孩,很不幸的,是个哑巴。
  等到第二天,安宁再次去葡萄园时,只看到了地上一只很小的狗崽。看上去似乎刚出生没有几天的样子。
  安宁抱起了狗崽,心中突然有种预感:那位小男孩恐怕不会再出现了。
  只是有点可惜,到现在还是不知道他是哪家的孩子。之前她也曾问过,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回复。
  周慧也忍不住过来抱了抱狗崽——无论哪个年纪的女性似乎都对这种小动物没有抵抗力。
  “这是不是他送的礼物。”
  “大概吧。”安宁摸了摸怀里小狗的头,心中涌起了说不清的怅然的情绪。
  ------题外话------
  今天的第二更,求收藏求评论呀

  ☆、第二十一章 小伙伴与新家

  安宁与那小男孩也不过相处不到半个月,最多便是可怜他。因此很快就收起了心中那些情绪。
  因为手头有了小狗崽的缘故,加上这些天除草剪叶的活也做的差不多了,她浇过水后,便抱着小狗崽同周慧一同先回去了。
  她还给小狗崽取名叫静静。
  周慧笑道:“这一听就像是女孩的名字。”
  安宁只是说道:“我想静静了嘛。”这笑话在古代却没啥人捧场,只能聊以自慰。
  抱着静静回家,她知道刚出生的小狗可以喂羊奶,还特地去白大娘家要了一些回来。白大娘拿到方子后,他们家的豆腐确实做的不坏,周李氏一天要向他们买个一百斤回来,因此他们家一个月下来,竟也可以赚个五两银子。
  因此白大娘看见安宁时,脸都笑开了花,给她倒了不少的羊奶不说,还要留她下来吃饭,嘴里直道:“还是安宁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可以给家里赚钱。哪像我们家绣姐儿,什么都不会。”
  安宁看到站在白大娘身边的她的孙女白绣姐已经撅起了嘴巴,她心想,自己真是躺着也中枪。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最拉仇恨了。
  幸好她内芯是个成年人,因此笑了笑,“我看绣姐儿就很好,她的刺绣比其他十多岁的姐姐还要好呢。城里有个王大娘,她的绣品可是一等一的好,我听说上个月她有个绣品一幅就卖出了五十两银子。绣姐儿既然在这一块有天赋,不如好好练习,说不得日后又是一个王大娘。”
  安宁是觉得这小姑娘确实可以往这方面发展,绣姐儿就是比她小两个月,刚过八岁生日不久。但她在刺绣上还真有些天赋,做出来的荷包比十二岁的姑娘还要好些。
  绣姐儿听了后,睁大了眼睛,“五十两!这是真的吗?”
  安宁笑,“我舅舅常常在城里卖臭豆腐的,因此他对于这些消息都知道,时常回来告诉我。”
  白大娘也眼睛亮了亮——五十两啊!就算他们家现在一个月可以赚五两,一年也就六十两。绣姐儿只需要有白大娘的一成本事,一副绣品卖五两银子,她也愿意啊!
  绣姐儿现在也不觉得安宁讨厌了,靠近了她坐了下来,“可是,我这些刺绣本事都是我娘我奶奶教我的,就算再有天赋也就这样了。”
  她娘的刺绣水平还算不赖,加上她天赋挺好的,因此小小年纪就做的比其他人好。
  安宁说了那么多,还不是为了给自己上学拉个小伙伴,“大娘,我看,不如让绣姐儿同我一起去学堂学点好了。”
  白大娘不解,“这学堂还教刺绣吗?不是说,教什么三字经的。”
  安宁笑着解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点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审美。为什么一些念过书的绣娘他们的绣品人家都说有灵气呢,就是因为他们念过书,因此绣出来的东西没有其他绣娘的那种工匠气。绣姐儿倒是可以往这一块发展,而且学堂也是教算学的,学点本事对女孩子也不坏。”
  倘若以前,白大娘肯定一口回绝。学堂下个月才正式开始,因为是村里的缘故,一个月也就象征性地收个两百文钱,但对许多人家而言,哪里舍得花这钱。他们家现在一个月有五两银子收益……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安宁应该要感谢一下那位穿越者。好歹他的存在提高了一下女性地位,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男孩可以进学堂。只是世人终究觉得为女孩子花这个钱不值得,加上有些人觉得闺女和男的混一起有伤风化,因此愿意让女儿去学堂的少之又少。
  不过安宁和绣姐儿也就八岁,在乡下这里,还是个孩子,倒没有名声上的问题。
  白大娘犹豫了半天,说道:“我再想想吧。”
  安宁看绣姐儿的表情,她自己是很想去的。
  安宁也就是敲敲边鼓,最终还是得白大娘他们自己决定。不过她觉得按照白大娘的精明程度,最终肯定会同意的。
  她又说了些东家长西家短,然后带着羊奶回去喂静静了。
  她娘因为新宅子建好的缘故,对她拿羊奶喂狗的奢侈行为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让她喂完后,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一下,等下先搬到宅子里。
  安宁的东西其实没多少,毕竟之前家里穷。她带回来的那些绸缎和首饰盒都被收的好好的。
  想到自己以后不用住在这个破草屋了,她心情那叫一个愉悦。应该说他们全家人都很高兴。
  周李氏早带着自己的三媳妇在这几天就把宅子给清洗干净了,这倒便宜了安宁。
  虽说是三进宅子,但肯定不像是有钱人家那么大,又是弄花园又是弄庭院的。周李氏住在正房里,她倒是想带着女儿一起住,偏偏安宁更想自己住一间。
  最后聪哥儿和舅舅李南两人住东厢房,安宁、周慧和她三嫂周何氏住西厢房。安宁还将西厢房的耳房改装成一个书房——虽然书房现在一本书都没有。
  这一套的房子直接花了周李氏快五十两,帮忙做工的她都包了一个大红包。把她给心疼的……
  不过大手笔的红包给出去还是有点用的,这不,那些人便又帮忙砍了不少榆树,周李氏用这些木材请了木匠帮忙打造了工具。
  他们家并不富裕,自然用不起红木这一类的昂贵药材。
  周安宁一点也不挑剔,也不嫌弃这些木材不好,周李氏待她这个唯一的女儿很是疼爱,不仅打造了床,连同梳妆台和装衣服的柜子箱子也一起打好了。那木匠手艺还不错,上面雕刻的画眉鸟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要飞下来一样。
  周李氏还道:“等咱们家银子更多的时候,娘给你打造一个樟木做的箱子,衣服绸缎摆里面,一百年都不会有蚊虫咬。”
  安宁笑了笑,“那我就等着娘了。”
  周李氏知道女儿不同于其他姑娘,成熟能干,便把她先前拿回来的首饰让她自己收着了,不过绸缎和地契还是放在她那边。
  安宁将自己的首饰和王翠翠托她保管的一起收好。
  她发现自己现在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手头没有现银啊。当初那二十两在她娘那边,身上最多也就是几百文钱。
  周李氏再开明,也不敢让女儿身上揣着几十两。
  她只能哀叹自己身体的年纪还是太小,说服力不大。不,等秋天后酿了葡萄酒,卖出去的钱,她非得给自己留一些不可。
  在她的哀怨满屋子飘的时候,周慧捧着一盆花进来了——那是一盆的茉莉花。
  她笑道:“这是我养的茉莉,给姑姑放屋子里,好歹看了也让人欢喜。”
  周慧对种葡萄兴趣不大,对于养花草倒是很喜欢。她自己的屋内除了种那两盆的兰花,还种了茉莉、玫瑰等。
  安宁将花放在窗台上,笑着向她道谢。
  周慧现在脸上已经不复最初见到的忧色,她长得又好,微笑的时候有股温柔的味道。
  安宁觉得这样就很好。
  也许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前世那样方便,却又带着少见的温馨。
  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娘是不是在定酒席的菜单?我去帮她参详参详。”
  出房间的时候,她还顺便抱了抱小狗崽静静。

  ☆、第二十二章 前未婚夫家的谋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