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神叨叨-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添喜在水木大学教书,知道白杨那副教授的职称一个月能拿多少的工资,如今看到白杨攒下的钱,她对白杨改观了很多。
虽然在很多事情上优柔寡断,但他对卫朝与卫阳兄弟俩的心是真的。
至于白杨身上的胃癌,卫添喜想,就算是替卫朝和卫阳兄弟俩考虑,也得帮白杨给治了。
卫大丫嘴上说着要同白杨恩断义绝、桥归桥路归路,她甚至自欺欺人地认为,她的表现能够瞒得过所有人,但实际上,又有几个人被她瞒过了呢?
大家不过是心照不宣地不提这件事情罢了。
就说卫老太,如果她不是看到卫大丫那掩耳盗铃的行为,不想把卫大丫逼得太紧,她早就拜托自己的老姐姐老妹妹给卫大丫介绍伴儿了,怎么可能让卫大丫一直都单身潇洒?
在白杨那教师公寓里有待了一会儿,见到了吃饭的点儿,卫添喜便喊着拘束无比的卫朝和卫阳回,卫朝与卫阳兄弟俩求之不得。
对于白杨这个亲生父亲,兄弟俩没有丁点儿感情。小的时候或许会有怨恨,但这么多年过去,兄弟俩就算心里有怨,那也怨不起来了。
白杨知道自个儿活得有多么窘迫,也就没有留卫添喜和卫朝、卫阳吃饭,他锅里还泡着药渣呢。
……
在白杨居所的时候,卫添喜一直都看着卫朝与卫阳兄弟俩的表情,起先她是担心卫朝和卫阳心理承受能力弱,过不了这个坎,万一做出点什么偏激的事情来,后果不堪设想,结果事实证明是她想多了。
卫朝和卫阳对白杨这个亲生父亲不但没有丁点儿感情,脸上的厌烦和嫌弃几乎都要明摆出来了……兄弟俩的表情自然又加重了白杨的难堪。
走在路上,卫添喜忍不住训卫朝和卫阳兄弟俩,“你们刚刚摆的那是一副什么表情?”
卫朝顶嘴,“嫌弃呗。我们又不稀罕他给的那些钱。原先我们哥俩和我妈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在,现在他自个儿病了,用得到我和西瓜的时候了,他就跳出来卖可怜、装好人。我们兄弟俩看着就那么傻吗?才不会吃他这一套呢!”
n bs 卫阳附和,“就是就是,我们才不吃他这一套呢。”
卫添喜给兄弟俩的脑袋瓜上一人来了一下,“就是个头!”
“东瓜、西瓜,当年的事情怎么说呢……比较复杂,事情也不能尽数都赖在你爸头上,你妈也有错,他们两个人可以互相怨,互相憎,但你们兄弟俩该尽的义务还是得尽到,明白姐说的话么?”
“这些年来,你爸一直都给你们兄弟俩生活费,虽然不多,但是放到一般人家家里,绝对能养活两个儿子。你们看不上那些钱,并不是你爸给的少,而是咱家里人给你们兄弟俩的零花钱多,明白不?”
“刚刚你爸拿出存折来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嫌弃得要命,可姐同你们说句实话,你爸从吃国家补贴的大学生熬到副教授这个位置,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姐心里大概都有数。姐可以同你们兄弟俩负责地说一句,你爸当初给你们的那些钱,最少都是他工资的一半,如果把当初给你们的钱加上刚刚给你们的钱,估摸着能凑个工资总数的五分之四,这代表着什么,你们兄弟俩心里清楚得很。这代表着你爸这些年挣一百块,轮到自个儿身上顶多能花二十块,剩下的八十都给你们兄弟俩攒起来了。”
“八十确实很少,但对于你爸来说,那是他五分之四的工资,也是他五分之四的心,你们还想要啥?”
卫添喜犹豫了一下,决定把白杨患病的事情告知卫朝和卫阳,兄弟俩应当有知情权。
“还有一件事,姐得同你们说。东瓜,西瓜,你爸病了,很严重。”
卫朝脸上的玩世不恭一下子僵住,渐渐收起,又渐渐放松开来,装作不在意道:“姐,你就唬我,你刚刚不还说是胃炎么?西瓜去年喝了生水闹肚子的时候,送去医院看,医生说他是肠胃炎,吊两瓶水就好了,能严重到什么地方去?”
卫添喜正色,“不是胃炎,是胃癌。”
卫朝与卫阳兄弟俩如遭雷击,京城的八月底明明还有些闷热,可听到这个消息的卫朝与卫阳却仿佛是掉进了冰窟中一样,遍体生寒。
卫朝与卫阳拔腿就往回跑,得亏卫添喜动作快,一手抓一个,才把兄弟俩抓回来。
卫添喜训斥道:“之前不是还满不在乎的样子么?怎么现在就傻了?胃癌也别担心,咱有癌克,不难治的。”
“不过我担心他不愿意吃药,东瓜,你往后就在京华大学文学院上学,你盯着他一点,成不?一天三顿都逼他把药给喝下去,然后每个月都催他去水木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去检查。”
“只要连着服药,胃癌和胃炎一样好治。还有就是饮食问题,你也得多盯着一些,不能让他瞎将就。早饭和晚饭必须养胃,给胃加大工作量的东西、刺激胃的东西都不能吃了,他一个人吃饭肯定容易瞎迁就,你盯着他,让他给你做饭,吃好的,成不?”
卫朝心肝儿一颤,问卫添喜,“姐,你该不会是让我同他住在一块儿吧……”
“哎?我怎么没想到呢!”卫添喜一拍脑门,安排道:“反正大学要住校,你就当给自己省点儿住校的钱了,直接住他的公寓吧。如果你不想搭理他,那就多去图书馆学习,只要吃饭的时候准点到就行。”
卫朝:“……”
他想到白杨公寓里那精穷精穷的样子,吓得打了一个寒颤,有心拒绝,可是想到卫添喜说那人得了胃癌,必须有人盯着,他只能咬牙应承下来。
卫朝不愿意独自享受‘父爱’,随手就把卫阳给拉上了贼船,“西瓜,京华大学同中央艺术学院也就隔着两条街,骑自行车十五分钟就到了,咱俩一人一天轮着来。
卫阳没有拒绝,他拧着眉峰纠结了好一会儿,问卫添喜,“姐,我爸得病这事儿要不要同我妈说一声?”
卫添喜:“……”
她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又是大包大揽的毛病,之前她就犯过一次,被卫老太骂了个凄惨,现在又头脑一热……卫添喜突然有些发愁,如果卫老太知道她今天做的事儿,估计她又得被拎着耳朵训大半天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卫添喜脸上堆着笑,同卫朝与卫阳说,“东瓜,这事儿肯定不能瞒着你妈,不过咱得讲究一下说话的方法。你们兄弟俩听姐说,这事儿不能直接告诉你妈,得先同你姥姥说了,让你姥姥同你妈说,明白不?咱都不如你姥姥会劝人,让她来,你妈肯定能接受的。”
不知为何,卫朝与卫阳突然感觉全身上下都凉飕飕的。
第169章
同样是路; 第一次走和重走一次; 速度是完全不相同的。
卫添喜将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事情交给洛书文去做; 并且十分大胆地替洛书文争取到了足够的科研经费,洛书文没有让他失望,给她的回报便是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井喷之势。
而发生的这一切; 其他国家是完全不知情的。
没有人知道洛书文究竟在搞什么; 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怎么搞,但是当科研成果摆在他们面前时; 这些人懂了。
洛书文作出的第一代科研成果名字叫‘玉兔号’; 主要负责小型太空物资的运送; 可以替代小型运载火箭。
当银灰色的‘玉兔号’通过科工院的检测,停放在航空飞机起飞台上时,科工院那些院士级的工程师依旧觉得有些懵; 还有些飘。
看着高新技术研究院的人来来去去地往那‘玉兔号’上安装不同的东西; 航天局的杨院士问洛书文; “洛主任; 你们高新技术研究院往‘玉兔号’上安装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天线车呢?”
洛书文解释,“那是月面勘测器; 一共十六台,当‘玉兔号’着陆在月面时,我们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这些月面勘测器呈梯度矩阵的形式发射到月球表面; 然后让着十六台月面勘测器组成一张勘测网; 利用现有的超声波勘探技术、电法勘探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手段; 对月球表面下蕴藏的矿产资源进行一次详细的勘测; 历时大约一年时间。等明年,我们的二代‘玉兔号’航空飞机带着空间站着陆在月面上时,便可以针对这些月面勘测器搜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了。”
杨院士凝眸,“可我看着不仅上了十六辆天线车,还上了四辆大轱辘的东西,那又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玉兔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可以支撑往返地月之间,但那些天线车呢?他们以什么为能源供应?一年时间可不短,如果能源供应不足的话,怕是这些月面勘测车工作不了一年就会失效。”
“所以才有了您口中所说的大轱辘车,准确的说,那些大轱辘车的名字应当叫做能源补给车。我们将小型核聚变电池安装进了能源补给车中,负责能源应急补给工作,平时的能源供应主要还是依靠太阳能生电。”
“您知道的,月球的一面永远朝着太阳,所以那一面的勘测工作根本不是问题,月面勘测车通过太阳能生电便能合成充足且澎湃的电能,但月球有另外一面是接收不到太阳光的,于是我们高新技术研究院便设置了交叉勘探的模式,让月面勘测车行走在黑暗与光明之间,通过一系列优化控制方案,我们基本上可以保证月面勘测车所吸收的太阳能可以自给自足。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便可以利用能源补给车来进行能源应急补给工作。”
“当然,能源应急补给只能能源补给车最基本的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月面气候变化。在月面微失重的环境下,能源应急补给车最大的功能在于保证所有月面勘测车的安全,一旦发现有月面风暴,立马转移回保护仓中,如果距离保护仓太远,则启动紧急钻掘工作,将自己隐藏在月面以下的岩层中,等月面风暴过去之后再重新进行勘探规划工作。”
杨院士这下懂了,他指着一群人刚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