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六零年代神叨叨 >

第166章

六零年代神叨叨-第166章

小说: 六零年代神叨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稿纸写满三张,卫添喜看着自己笔下推导出来的公式,轻轻吁出一口气,有些失望。
  她推导出来的结果同那作者证明的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可以用天差地别来表示。
  将自己的论证过程附进论文中,卫添喜开始撰写审稿回复信。
  在信中,她将这篇论文的优缺点客观地做了评价,并且针对论文中提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然后封好信封,亲自把信给寄了出去。
  《数学 科学》编辑部为了保证审稿的公平,采用的是盲审制度,论文作者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落到哪个审稿人手中,只知道审稿人一定是数学界的权威之一,而审稿人也不会知道自己手中拿着的是谁的文章,从根本上杜绝同行之间‘互捧’的可能。
  同时,也造成了好友之间互相打脸的悲剧。
  卫添喜收到的这篇文章就是她的好友——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德莱克老先生所写的。
  德莱克老先生比卫添喜大了将近四十岁,二人属于忘年交。
  卫添喜十分敬佩德莱克老先生在学术界的威望,德莱克老先生也十分欣赏卫添喜在数学领域中展现出来的才华,然而……卫添喜的这份审稿信怕是会将友谊的小船摧毁了。
  那封信漂洋过海抵达《数学科学》的编辑部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数学科学》编辑部的主编亲自看了卫添喜写的回信,又找了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的一些数学家来研究卫添喜给出的审稿意见,最后忍痛向德莱克老先生说了‘no’。
  德莱克老先生对于这件事情极为看重,他的学生门人也拿这件事为荣,毕竟这问题是如今站在数学界顶峰的领军人物——来自华国的神奇少女‘添喜卫’提出来的,如果德莱克老先生能够破解‘添喜卫’的难题,哪怕仅仅是百道题目之一,德莱克老先生都能取代‘添喜卫’在数学界的地位,成为新的那个站在数学界顶峰的人。
  可惜德莱克老先生的投稿信被拒了。
  对这篇文章寄予厚望地德莱克老先生收到退稿信时,差点当场昏过去,缓了好久才缓过来。
  《数学科学》编辑部的主编自然知道论文的投稿作者是谁,他担心德莱克先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还特意将卫添喜的附在回信中的演算过程一并寄给了德莱克老先生。
  虽然他看不懂卫添喜在那张纸上究竟写了什么,但他相信,德莱克老先生能够看懂。
  《数学科学》编辑部主编的猜想是正确的,德莱克先生看到卫添喜给他勾勒出来的问题之后,脸就已经白了,当他将卫添喜的论证过程看完,那张脸已经白的没有了血色。
  “是我错了,有一个推理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计算就运用到了证明过程中去,而现在这论文审稿人证明了我那个推理……是错的。”
  德莱克老先生将卫添喜写的回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将卫添喜指出的这篇论文中的优缺点全都默念了好几遍,痛苦地摇头,“这究竟是谁审阅的?怎么看着这么像是英式英语呢?”
  他刚收入门墙的学生问,“教授,能审阅这篇文章的人,全世界不超过十位,您说会不会是添喜卫亲自审的?”
  德莱克老先生看着拒稿回复信中的行文章法,摇头说,“不会是她。她写的英文邮件我看过,虽说没有明显的单词、语法错误,但用词比较马虎,一点都不地道,属于典型的华氏英语。她存在的那些问题,这篇文章中一点都没有。”
  他那女学生又问,“是英式英语,难道是英国的黛富丽教授?可她的研究并不涉及传统代数领域啊!”
  任凭两人绞尽脑汁地想,那也绝对不会想到,真正写这封信的人正是他们一开始就排除出外的人。
  如果卫添喜能够听到德莱克老先生和他学生的对话,定然会送德莱克老先生一句中国的古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真当她这么多年看的英文文献是白看了吗?
  ……
  德莱克老先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总算将卫添喜论证他提出的那个‘伪定理’的逻辑理清楚了,然后便拿着退稿信找到了《数学科学》的编辑部,同那主编要求说,“让主编征求审稿人的同意,将审稿人所证明那一个过程的逻辑发表出来,供全世界的数学工作者学习参考。”
  主编头痛地吐槽,“每次给华国寄信真是太慢了,想要打电话也不方便……如果我们国家搞的那些互联网计划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就容易多了。”
  德莱克老先生一脸懵逼,他愣了好一会儿,才问《数学科学》的主编,“你说什么?审稿人是华国人?华国的谁?”
  主编被德莱克老先生弄出来的动静吓了一跳,他生怕德莱克老先生下一妙就化身吸血鬼把他吃掉,弱弱地掰开德莱克老先生抓在他肩膀上的手,道:“华国的添喜卫,除了她之外,我们是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审稿人了……”


第148章 
  得到主编的确定回复; 德莱克老先生先是满脸震惊; 紧接着就好似想开了一样; 他说; “确实,这个数学命题本来就是她提出的,由她来检查论证过程肯定比任何人都合适。而且,除了她之外,思维逻辑能力这么强的人; 我也想不到其它。”
  《数学科学》的主编将德莱克老先生拿过来的稿件收好; 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个投稿被拒的数学家,只能拍拍德莱克老先生的肩膀; 道:“不要灰心,添喜卫不是在回信中说过了吗?你的论证过程除去那个逻辑问题之外; 其余部分都很完美。老伙计,沿着添喜卫的思路重新证明一遍; 说不定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德莱克老先生苦涩地笑着; “老伙计; 你这想法一听就是外行。数学的论证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既然中间存在问题; 那就证明后面的论证过程全部都是不足以令人相信的空中花园,而那处逻辑问题之前的论证过程……只能说是徒劳无功。就算前面的论证过程再正确; 那它也只不过是通往别的答案的路; 与我想要证明的这个问题无关。”
  德莱克老先生走了; 他准备把自己最看重的那个最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派去华国水木大学; 跟着卫添喜交流学习一阵子,希望能够成为继梅瑟塔教授与尼森之后的另外一桩美谈。
  想到梅瑟塔教授现在那春风得意的样子,德莱克老先生心里就有些发酸,“那个学术不怎么厉害的老太婆究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就遇到两个这么厉害的学生呢?”
  卫添喜的厉害,这已经不用旁人说了,她在数学领域做出来的成就无人能比,甚至于说,跳出数学这个圈子,她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做出来的贡献更加瞩目。
  尼森虽然没有卫添喜厉害,但是他在卫添喜的指导下,将计算材料学一步一步地完善,吸引全球各地的学者加入计算材料学的研究阵营,俨然出于‘开派祖师’的行列。
  ……
  《数学科学》的主编嘴里吐槽着信息交流的不变,希望那些搞信息传递的研究人员能够尽快将画了二十多年的大饼——‘互联网’研究出来,殊不知,远在地球另外一端的华国高新技术研究院中,洛书文在深入了解了地球上的基本文明与各种研究现状之后,敲定的第一个大工程就是‘互联工程’。
  在洛书文的规划中,‘互联工程’包括‘信息互联’、‘人人互联’、‘物人互联’、‘天地互联’四个大步骤,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信息互联’。
  洛书文拿着做好的规划书去找卫添喜,给卫添喜看过之后,丝毫没有心理压力地报出了自己的预算,“从入手研究到成果产出,至少需要两亿七千万的研究经费,需要你帮忙解决一下。”
  彼时的卫添喜正在优哉游哉地喝茶,听了洛书文报出的科研预算,她差点被那口热茶给呛死。
  好生一通咳嗽之后,卫添喜问洛书文,“科研预算是多少?”
  “两亿七千万,我会尽量省着花,争取将信息互联顺利结尾,并且将人人互联也向前推进三分之一。”洛书文一脸严肃地承诺。
  卫添喜有些牙疼,她手中做的与航空航天领域相关的科研项目已经快要把科技部那些负责拨款的人逼疯了,现在洛书文还想从科技部要钱,虽然她知道信息互联工程对于未来的发展有多么重要,但依旧觉得再去找科技部拨款司要钱的话,会被科技部拉入黑名单。
  可是旁人不知道洛书文的背景和能耐,卫添喜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可是洛必达星球的首席科学家啊!
  如果洛书文不准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那卫添喜无话可说,只能说是满心遗憾,如果洛书文想要从事科研工作,卫添喜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如果说她做科研是开了挂的话,那洛书文本身就是那个挂。
  卫添喜咬咬牙,决定从新时代集团里走这笔账。
  “预算单先压在这儿,我尽快帮你解决。”卫添喜应承下来。
  洛书文松了口气,事实上,他在来找卫添喜之前,也曾自己做过工作,知道华国科研经费的审批制度有多么难,与洛必达星球上那种事事都以科学家的意志为主导的氛围完全不同。说实话,洛书文还挺担心卫添喜不答应帮他争取科研预算。
  但现在卫添喜答应下来,洛书文立马就放飞自我了,他同卫添喜说,“信息互联加上人人互联,差不多需要六个亿的科研资金,物人互联单独需要十个亿的资金,最后一个天地互联……虽然我没有做过详细的预算规划,但我可以给你报一个大致的预算,至少百亿 。”
  卫添喜:“……,我现在收回之前的承诺还来得及吗?”
  洛书文笑得高贵冷艳,“来不及了。”
  他像是变戏法一样又拿出一份数据报告来,递给卫添喜,“这是我依据洛必达星球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针对新时代集团的运营现状,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得到的一份矫正报表。新时代集团走的一直都是实业路线,虽说稳妥,但大大限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