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六零年代神叨叨 >

第152章

六零年代神叨叨-第152章

小说: 六零年代神叨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经过那份试卷的区分,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分界也相对明显,接近满分的学生有二十多个,数学天赋绝对非同寻常,高分段的学生也不少,当然,低分段的学生也很多,甚至还涌现出不少个位数成绩的学生,那根本不是‘惨不忍睹’四个字能够形容得了的。
  相比起其它科目来,江南省高考生的数学成绩已经十分不错了,其它科目的均分要么是低于及格线、要么是略高于及格线,总分被全国卷的考生甩了不知道多么远。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江南省考生读大学的事情。
  江南省自主命题,学生成绩也是在本省范围内单独排名,每个高校给江南省的名额又不会少,学生们要考得差都考得差,原本能考上水木大学、京华大学的学生并不会因为考试试卷太难,考试成绩偏低而与理想的象牙塔失之交臂。
  甚至于说,因为江南省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线,所以国内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在江南省的录取名额,诸如水木大学数学系。
  在卫添喜的建议下,水木大学特地向江南省的高考生开了后门,只要高考数学成绩在优生分数段以上,并且达到国内重点本科分数线的学生,都可以被水木大学特殊录取,京城的其它高校也有样学样,针对那些在难题的摧残下依旧能考出单科漂亮分数的学生给出了一定的优待,诸如破格录取政策、降分录取政策、单科特招政策等。
  一系列倾向性十分明显的政策单独在江南省出台,江南省的高考生才意识到教育厅的良苦用心。
  在保证学生相对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挖掘那些在某个领域有天分的孩子,让他们去往更适合的地方。
  就好比说江南省这次有个数学考了满分的小姑娘,语文成绩才刚刚及格,英语成绩与理综成绩也勉勉强强,按照她的总分,顶多能上一个金陵师范,但水木大学就把她特招进入数学系去了。
  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越往后越知道,天分是一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一个人只有在切合自己天分的领域里做事,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就比如说,那数学成绩考了满分的小姑娘,语文成绩与理综成绩不算理想,但如果她将来从事数学工作,那和语文、理综成绩的相关性并不大,这样的人才就值得破格录取。
  但前提是,你能在一个领域做到特别优秀,而且你也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
  江南省那一桩桩一件件政策公布出来,其它省的学生都酸了,有些人心里不平,就不断地给相关部门的领导写信,问为什么江南省有这样的优待政策,他们就没有。
  领导们被这些信烦得厉害,就把这些信全都交给了秘书,让秘书统一回复,“来年我们会尽量争取与江南省的考题难度保持一致,届时也会向上级申请,希望上级能够批准我们的优待申请政策。”
  不久后,江南省教育厅面向江南省高中学生印发了高考试题与答案解析,本意是给自己省份的学生提供一份最原汁原味的高考题,但没想到别的省份都纷纷跑过来购买了。
  这种能够考察学生数学天赋的试卷,必须让自家学生也试试。
  当然,还存在另外一个目的→堵上那些冒酸 话的嘴。
  那些自问没有考上大学、准备复读的学生以及准高三党们都尝试做了一遍江南省的高考题,做完之后,他们就都释然了。
  政策想怎么优待江南省的考生就怎么优待吧,他们一点都不羡慕了,宁肯没有政策优待,也不想被这些题目给折磨。
  参考答案看着都挺简单,可要是不看参考答案,全靠自己的脑子想,估计一天都想不出解题思路来。
  其他省的学生们知难而退,但全国卷命题组的命题人却没有就此放弃,他们仔细分析了江南省高考题,发现数学题出的特别好,他们还研究了江南省考生数学成绩的分段水平,发现区分度也相当高,每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都大致相仿,便向国家教育部提了建议申请上去。
  申请国家批准,将卫添喜教授也吸纳进入高考全国卷数学科目命题人。
  国家答应得很痛快,第二天,这个消息就发布在了《百姓日报》上。
  全国准高三生齐齐傻眼。
  除去江南省外其它地方的高中数学老师也都懵了。
  上面的领导这是唱的哪一出?
  江南省张罗着要教改,他们省又不教改,为什么全国卷也要请卫教授来命题?
  不管别人怎么说,来年的全国卷高考命题任务就这样落在了卫添喜肩上。
  不过与江南省高考命题不同,卫添喜在江南省高考命题组担任的是命题组组长,一个人统筹安排整份试卷的布局,但是在全国高考命题组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组员,负责提供难题部分。
  ……
  历经半年的时间,华国的“电力…能源”系统在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刺激之下,连续多次完成了渐变性升级,大半火力发电站已经退出了华国的历史舞台,改由更清洁、更高效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
  可控核聚变的突破,为华国带来两大益处,其一是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其二便是发电成本的下降。
  发电成本降下来之后,百姓生活、工厂生产用电也会变得更廉价,间接地,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电器生活,更容易地走入用电时代。
  由高新技术研究院所研发的那些技术专利全都交由新时代集团来孵化成产品,销售往全国市场,卫添喜从新时代集团拿到的电器销售数据从侧面证实了华国的电气化、现代化进度。
  而别的国家拿出来的‘要挟’华国共享可控核聚变的手段,似乎并没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反倒是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与华国相邻的吕国,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老早就跳出来,扬言说拒绝把本国的香蕉、菠萝出口给华国,华国没有任何的回应,不谴责也不挽留,只是默默调高了国内香蕉与菠萝的价格,老百姓们便自发地改买别的水果。
  又不是不吃香蕉和菠萝就活不下去,我们老百姓还可以吃小黄瓜、小西瓜、小西红柿等各种各样的本土水果,可是吕国的果农就遭殃了,积压了那么多的水果该往哪里打发?
  卖又卖不掉,自己吃都快把自己给吃吐了,水果依旧如山一样积压着,一天天腐烂下去。
  在那些果农看来,腐烂的不仅仅是果子,还有钱。
  这些水果如果卖给华国,那都是钱啊!!!!!
  因此,一场反抗当权者智障行径的游行就在吕国展开了,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国家并不止吕国一个。
  再看华国,老百姓的生活确实过得稍微差了些,但钱都攒进了口袋里,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它国家限制进出口,给华夏的市场留下一片空白,本土企业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以极快的速度填补上了海外企业留下的空缺,还为国家经济增长作了贡献。
  ……
  又是一年开学季,卫添喜把关于航空航天的材料捋得差不多了,便去找了一趟老领导。
  老领导看着卫添喜提交上来的计划书,眉头拧成一疙瘩,“小卫同志,你怎么又突然想要做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了?上次我们聊的时候,你不是还同我说,想把可控核聚变做小,研发出可控核聚变电池来,为更多的大型装备提供能源供应吗?比如说,航母,潜艇,火箭,航天飞机。”
  卫添喜的脸有些发烫,“我有做过这方面的计划吗?”好像有……她记不大清楚了。
  老领导:“……”他突然觉得卫添喜貌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靠谱。


第133章 
  卫添喜认真回忆了一下; 似乎自己当初真的提过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构思; 貌似连设计图都做出来了,只不过因为当初晕了那么一下; 醒来之后就忙着给水木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 之后又跑去参与江南省的高考命题; 所以便把这件事情给暂时搁置了。
  而在这半年里,她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梳理那些从洛必达星球传来的知识; 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行星物理学等,可控核聚变对她而言,已经变成了科研这本书中翻过去的那一页。
  如今看来,这一页得再翻回来。
  卫添喜笑得有些尴尬,强行解释说,“您放心;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事情一直都在我心里记着呢; 只不过在我的规划中;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事情与航空航天的事情是同步交错进行的,航空航天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供能问题便是串接可控核聚变小型化与航空航天的纽带。”
  老领导愣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航空航天的供能,也是由可控核聚变来完成?我虽然不太懂航空航天领域,但大致的东西还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说推动火箭上天的供能; 目前而言; 全世界通用的方法都是化学推进; 也就是烃类燃料供能,你要用可控核聚变电池来供能,那岂不是就变成了电能推进?”
  老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小卫同志,我问你一个十分外行的问题,据我所知,电推进的瞬间加速度是无法和化学燃料推进的瞬间加速度相媲美的,以电推进的方式供能,你如何保证我们的火箭能够飞上天?”
  卫添喜笑笑,“航空是一场长跑,并不是说谁最开始跑得快,就一定能赢,还要看耐力与持久性。”
  “电推进的瞬间加速度无法和化学燃料推进的加速度相比肩,但在耐力与持久性方面,化学燃料的推进是无法同电推进相比的,而且化学燃料的重量也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化学燃料足量,质量也足够大,所以加速度很难达到峰值,之后燃料变少,质量也减小,又是一种制约……直到燃料耗尽,化学推进的方法便走到了尽头,电推进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老领导听了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他强迫自己听完,同卫添喜说,“虽然我听不大明白,但我相信你的专业性。你想要做,那就交上一份详细的安排计划来,给科技部审核,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