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六零年代神叨叨 >

第107章

六零年代神叨叨-第107章

小说: 六零年代神叨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教授看来,卫添喜真是太太太太有礼貌了!
  当天晚上,老教授就把自己课题组遇到的问题搜罗了起来,把同数学相关的课题全部集中在一起,准备等卫添喜再去蹭课的时候找卫添喜问问。
  然而,卫添喜第二天并没有来。
  老教授猜测卫添喜是被事情耽搁了,毕竟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不是什么轻省的活儿,每天需要忙的地方很多……老教授心里给卫添喜找了几百种理由,然后他满心期待地等着卫添喜再来蹭课,可是卫添喜并没有来。
  一连等了十来天,卫添喜都没有来,老教授坐不住了,找同事借了一辆自行车,亲自奔往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堵人,结果却被告知,卫研究员一周前就已经因为家事而请了假,跑养成去调研了。
  “调研?调啥研?你们核物理研究所准备在羊城搞个核电站?”老教授有点懵。
  那助理研究员解释,“不是,卫研究员是因为家事请的假,一共请了半个月,估计再过一周就回来了。要不您留个联系方式,等卫研究员回来之后,我们让卫研究员去练习您?”
  “成……”老教授得知卫添喜是因为家事请了假才不去水木大学蹭课之后,心里好受了很多。
  就是不知道他如果知道卫添喜请假是陪卫大丫和卫东征去羊城进货之后,他会作何感想?
  卫添喜与卫东征、卫大丫三人到了羊城之后,完全是平推着买过去的,大有将整个羊城市场都买下来的架势。
  政策还没有完全颁布,但羊城这边的市场已经开始复苏,各种时兴的东西也都摆上了市场。
  卫东征瞄准了那些电器,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他全都挑模样好质量也好的买了,得亏卫添喜拿出来的钱多,不然真不够他造作。
  卫大丫也是放开了买,她一头扎进了服装市场,大批量购进那些模样好看、质量不错的衣服与床单被罩后,她还适当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前卫的衣服鞋帽袜子之类,有适合卫添喜这种花季少女穿的,也有适合她这种爱俏的已婚妇女穿的,还有适合谢玉书、卫老太等中老年妇女穿的,款式繁多,如果不是交了定金之后,那些买衣服的厂家同意送货到京城,估计他们姑侄三个搬都搬不回去。
  衣服可以走陆运,那些电器不行,得从羊城港口出发,走到津市港口之后再换陆运,这样才能更稳妥的把电器运回京城。
  卫东征同卫大丫、卫添喜挤在运送衣服的大车上,颠了一天一夜,顺利返回京城。
  他们是摸黑进的城,直接把车停在四合院门口,开车的司机连同随行的搬运工以及卫东征、卫大丫和卫添喜,五个人趁着夜色像是做贼一样把车上的大麻袋搬了下来,塞到了四合院最里面那间提前打扫出来的屋子里。
  同运送货物的司机结算了运费以及买衣服的钱之后,卫大丫、卫东征都累成了死狗,趴在桌子上灌了两碗糖水才缓过劲儿来。
  卫添喜还好,她不觉得有多累,还帮卫老太去做了饭。
  饭桌上,卫老太问卫大丫,“你们去羊城究竟祸祸了多少钱?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回来?大丫,你买的那一包一包的东西是啥?”
  卫大丫呼噜呼噜地喝着小米粥,说话都不大清楚,“衣服鞋袜,床单被罩都有,对了,妈,你上次不是同喜丫头说想去买衣服么?我和喜丫头在羊城给你买了一些,等我吃完饭带你去看。”
  “真的?你们给我买啥了?是买了个毛衣还是线衫?还是买了一条时兴的灯芯绒裤子?”卫老太一脸欣喜。
  卫大丫含糊其辞地说,“都买了,妈,你穿上绝对好看!等我喝完这碗粥再喝一碗就带你去看,我知道你的尺码,绝对合身!”
  卫老太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赶紧去给卫大丫又添了一碗粥,催促卫大丫说,“喝,赶紧喝,别磨磨蹭蹭的。”
  卫添喜却私下里悄悄给卫大丫捏了一把汗,卫老太确实想让卫大丫给她买几件衣服,可如果让卫老太知道卫大丫给她买了那么多衣服之后,估计卫老太会狠狠削卫大丫一顿吧!
  那可是整整一麻袋啊!
  卫老太每天里里外外全都穿新衣服,都可以换着穿一个月并且不带任何重样儿。
  卫大丫终于吃晚饭,她豪气万千地走在前面,把卫老太领到堆放衣服的那个屋子里,打开灯,寻摸到那个特别标注过的包裹,解开扎在包裹上的尼龙绳,拿出一件用硬塑料袋包着的衣服来,她打开包装抖了一下,问卫老太,“妈,你看这个枣红色的羊毛衫,你看着喜欢不?”
  卫老太脸上堆满了笑容,“喜欢!喜欢!大丫,你咋知道妈喜欢这样的衣服?真好看,让妈摸一下这衣服的料子。”
  卫老太伸手摸了一下,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哎哟,这料子真好,摸着比喜丫头的脸蛋都滑嫩。”
  站在一旁的卫添喜黑了脸,“奶,你这都是些什么比喻?”
  卫大丫又从麻袋里拿出一个牛毛黄的高领毛衣来,问卫老太,“妈,你看这个好看不好看?”
  卫老太愣了一下,接过来仔细看了好几眼,语气没之前那么激动了,点头说,“挺好看的,料子也挺好,妈看着挺喜欢。”
  卫大丫立马又献宝一样从麻袋里掏出一个宝蓝色的‘v’领毛衣来,问卫老太,“妈,这个呢?你喜欢不?这个是羊毛含量最高的,穿着最舒服!”
  卫老太脸上的笑容有点僵了,“喜欢,喜欢,也挺好的,大丫,你孝顺妈,妈知道,但你买这么多衣服,是不是有点太不把钱当回事了?”
  “嗨,这算啥啊!妈,你先别着急啊,还有呢!”
  卫大丫把那麻袋拎到单人床旁边,揪着麻袋下面的两个角用力一抖,把整整一麻袋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差点把整张床都给铺满。
  “妈,你看,这全都是给你买的,里面穿的、外面穿的、夹袄毛衣裤子皮鞋,啥都有,我知道你的眼光,这些衣服你肯定喜欢,开心不?”
  卫老太的脸黑了,“大丫,你是不是准备把妈捯饬捯饬,然后嫁出去啊?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买这么多的衣服干什么?你要是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共买这么多,妈咬咬牙也就不说啥了,可你买的衣服都是春装啊!这么多衣服,妈什么时候才能穿完?”
  卫大丫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说辞,当下就谄媚地恭维道:“妈,你现在可都是教大学生的老师了,能不穿的体面点吗?你教的那些学生都是顶好看的,你不穿的体面点,还不让学生笑话了?”
  “再说了,我这衣服马上就要放到铺子里面去卖了,你穿着这衣服去大街上兜一圈,有人问的时候,你就同她们介绍一下我的铺子,咱只赚不亏,你放心穿!夏天也给你变着花样买!”


第90章 【捉虫】
  听了卫大丫的话; 卫老太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渐渐散了,她想想自己教的那些学生; 个个都是盘靓条顺的小青年; 再想想自己,本身就是从乡下来的,虽说没有那种土掉渣的方言; 但有些习惯是改不了的,比如说话嗓门的毛病高就改不了,每次同电影电视戏剧学院那些说话轻轻柔柔的老师站在一块儿唠嗑; 卫老太都觉得急。
  明明一分钟能说十句话; 那些老师非要慢慢地拖成十分钟说,就仿佛随时都要咽气撒手人寰一样; 急性子的卫老太听着都觉得难受。
  原先卫老太还觉得是那老师说话慢的问题; 可她后来渐渐发现; 大多数京城人说话都喜欢拖着调子,就仿佛唱戏一样吟吟哦哦,听着确实好听,但对于急性子的她来说,这简直就是折磨。
  卫老太试着学了两天京城人说话的腔调,一直不得要领; 她索性就不学了; 既然融不到京城人说话的腔调里; 那她就做一个比京城人还要时髦的老太太吧!
  “大丫; 妈知道你孝顺; 但有钱也不能这样折腾,你这店铺还没开起来,能不能挣钱都得另说呢!等你的店铺啥时候赚钱了,你想给妈买多少,妈都不嫌弃,明白不?”卫老太还是叮嘱了卫大丫几句。
  卫大丫忙着清点货品,随口应了一声,压根没把卫老太的话放在心上。
  隔了两天,那些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电风扇都到了,明确的政策没下来,卫东征不敢四处折腾,只能悄悄摸摸把地方寻摸好,直接掏钱买了下来,关上院门在里面折腾。
  卫东征买下来的是一处长条形的院子,三面都是屋子,其中两面还沿着街。如果不是这院子模样太丑,容易被人当成是坏风水的‘棺材’院,这院子原先的主人家才不会舍得把地段这么好的一处院子给卖了。
  卫东征先是关上院门不声不响地把屋子都按照卫添喜画在本子上的东西装修了出来,然后又顶着周围邻里的劝说把那些屋子好端端地墙壁掏出大窗户与门来,买来好木头与玻璃把窗户修好,还在窗户外面用钢筋焊了一个钢筋网,用作防盗。
  阳历新年到来的前三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终于明确传达下来,憋了一身力气准备使的卫东征和卫大丫飞快地抢占市场高地,借了一个三轮车就把货物全都拉到准备好的那店铺中去了。
  衣服通通挂出来,各种电器也摆出来,还有卫大丫通过自己积攒了这十多年的人脉而预定的暖水瓶、梳妆镜、梳子、饭盒等等,陆陆续续到货,那就陆陆续续上架。
  等铺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卫东征把自己提前定制的木质广告牌往屋顶上一挂,买了几串鞭炮一放,‘新时代购物中心’就这样开业了。
  京城之前确实吹过这样的风,但鲜少有人有卫东征和卫大丫的这胆子,又是批发家用电器,又是批发时兴的衣服,还批发了许多物美价廉的床单被罩……为了进货,卫东征与卫大丫零零总总从卫添喜这儿借了好几万,得亏卫添喜从川中药厂和军中绿花肥皂厂拿到的分红多,不然真不够支撑卫东征与卫大丫的商业野心。
  很多有商业计划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