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四爷,二饼福晋-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过,胤禛也向他们提几个意见,放在十阿哥回来之前,别人会觉得四爷又异想天开,蒸汽机的出现让很多人意识到,人有多大胆,就能走多远。
胤禛回到家中,刚抱起弘昼,五贝勒胤祺到了。
“银钱入库了?”胤禛晃悠着怀里的孩子问。
胤祺道,“已经安排妥当,属于詹事府的那份弟弟也让人送过去了。四哥,早些年是不是让内务府的匠人研究一种叫橡胶的东西?”
胤禛想了想才想起来,“对,这多少年还没搞出个头绪。”说着不断摇头。
其实不光胤禛愁,内务府的工匠也愁得慌。胤禛在内务府时把偷奸耍滑的人踢出去大半,又提高匠人的月钱,工作氛围好,总管大臣四爷还承诺给做出贡献的匠人养老。清廷没有退休金一说,便告诉他们,退休回家那日,朝廷会给他们一笔钱,足够他们再活三十年的。
胤祺上任后,这个规矩也没变。做出马桶的那位匠人退休当日就得一笔银子。朝廷如此重视他们,每天闷头研究,脑袋一根筋的工匠面对一桶又一桶胶水,却不见丝毫进展,有时候真想到胤禛跟前以死谢四爷的厚待。
终于,胤禛在天津卫的时候,工匠们做出四爷要的车轱辘。
里面是圆形铁片,铁外面包上厚厚一层橡胶,在铺满石板的内城中行驶,人坐在马车上丝毫感觉不到颠簸。五贝勒今天就是做这种马车来的,马车停在外面,胤祺请他去门外。
胤禛见到车轮,眉头一挑,胤祺看得分明,四哥好像嫌弃?五爷第一次坐上马车时别提多震惊,四哥嫌弃?是他没见过世面,还是四哥懂得太多?
胤祺乘兴而来,都想好怎么鼓吹橡胶轮的好处,这会儿见胤禛抱着弘昼绕着车轮打转,五贝勒非常想违心的说,“有什么好看的,不就两个与众不同的车轮。”
看的胤祺快要忍不住动手了,胤禛才慢悠悠的说,“太浪费橡胶。”
“怎么才不浪费?”胤祺虚心请教,如果胤禛别露出嫌弃的表情,胤祺一准认为他没事找事。
胤禛毫不迟疑,回到书房画出一张前世所见的板车车轮,最里面是钢圈,外面是橡胶,中间是车胎。
胤祺心想我看你能画出个什么,等他寥寥几笔画完,接过胤祺手里的弘昼,转过身,就看到胤祺瞪大双眼,盯着书桌上的图。
内务府做的马车车轮是实心橡胶包裹里面的铁圈,一旦天气热或者天气冷,车轮极有可能变形到没法用,这是内务府的工匠对胤祺说的,胤祺为了跟胤禛显摆,刚才并没有提这一点。打算工匠攻破这个问题,再换掉现在用的橡胶轮子。
然而胤禛一张图,平白节省近一半橡胶,铁圈上面的铁条也减细了,这样一来不但减轻车轮的重量,而且车轮上了双层保险,即便内胎漏气,行军途中,最外面那层橡胶依然可以坚持继续走。
“四哥……”胤祺非常崇拜的望着他,崇拜。
胤禛笑了笑,“不要太激动,赶快回去让他们研究。”
“好!”胤祺说着就往外跑,胤禛喊,“等一下。”
“还有啥事?”胤祺忙问。
四爷道,“马车留下来,过几天下雪时留我上朝用。”
四贝勒府离紫禁城很远,反倒是胤祺,走几步路就到内务府了。对于这个要求,胤祺想都没想就应下。
太子此时正怂恿康熙,“内务府研究出一个非常好用的车轮,汗阿玛,咱们过去看看。”
康熙不解,“什么东西值得你这么兴奋,想去看就去看啊。”
“胤祺说先给老四瞧瞧,万一他觉得好留下来呢。”太子爷已做好马车被胤禛留下的准备,而那辆车的确好用,詹事府外碰见胤祺时他坐上去试过,偏偏胤祺那个混蛋必须等胤禛过眼后,才同意把车借给他用。
康熙睇了他一眼,“朕怎么感觉你拿朕挡枪使?”
太子面色一僵,“怎么会,儿臣怎么敢,汗阿玛怎么这样想啊。天地良心,儿臣就算拿胤禛当枪使,也不敢忽悠汗阿玛。”
☆、第197章 康熙大封后宫
很久很久以前,康熙便不信任胤禛,四儿子嘴里没一句实话,信他只有被坑的份。多年以后,康熙深刻认识到,没信用的不光是四儿子,而是儿子。
即便知道太子挖坑让他跳,康熙也只犹豫一会儿便同意了。因为胤禛坑他都是往死坑,相比太子就善良多了。
康熙派人去宫外宣胤祺,同时也告诉他别忘了带着最新研发的马车。
胤祺打个激灵,坏了!他怎么把汗阿玛忘了,好东西没孝敬汗阿玛,反而进了四哥家,这……小太监一旁催促,“五爷,可以走了?”
胤祺只能硬着头皮道,“好了。”面对小太监的疑惑,“马车在维修,我跟汗阿玛解释。”小太监又不懂,既然五贝勒都这样说,完成任务他就退下了。而他刚出来,顾问行等人也被康熙撵出来。
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国家,面对康熙的询问,胤祺不安,“四哥说那辆马车不好,儿臣不敢拿那种不合格的东西打扰汗阿玛。”
如果没听到太子的话,康熙就信了,加上这事又跟胤禛有关系,康熙一万个不信。
胤祺从小到大,除了胤禛首次派人下西洋一事,胤祺从未对康熙说过谎,在政事上面。五爷急得抓耳挠腮,前半句是实话,后半句虽然有点假,谁让他不能变出一两马车,总不能眼看着汗阿玛因这点小事跟四哥对上,到最后吃亏的又是汗阿玛。
五爷不忍心啊。
康熙微怒,“在你心里朕不如你四哥重要就直说,胤祺,朕会怪你么?”
胤祺心想,你知道自己小气啊。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嘴上说,“儿臣惶恐,儿臣不敢有任何隐瞒——”突然一顿,“汗阿玛,儿臣这里有张图纸,您一看便知。”
图纸这种东西,胤祺自个收着,还未安排下去,万一传到民间,内务府日后拿什么赚钱。站起来双手奉上图纸,然后又展开,狗腿道,“汗阿玛,太子,你们看,有没有见过这种车轮?”
“这……”康熙和太子精通算术几何,胤禛画的简单,两人一目了然,相视一眼,眼中同时浮现出一个想法,如果能把胤禛的脑袋敲开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就好了。
太子名下由噶布喇的儿子们管理的铺子如今已在京城、天津卫各开两家分号,这些年跟内务府五五分成合作良好,稍稍一想,太子就看出其中利润。
太子希望跟内务府好好合作,长期合作下去,便想帮胤祺一把。脸上堆满笑,哥俩好的揽着胤祺的肩膀向康熙道,“汗阿玛,那辆马车上的车轮远不如这个,走得虽然稳当,但车轮笨重异常缓慢。等这种车轮做好,立马给汗阿玛送来。”最后一句冲胤祺说的。
康熙也就没硬让胤祺去向胤禛要那辆与众不同的马车。然而,接下来两三个月,四贝勒家的马车成为城内城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围观,康熙那个恨啊。
话说回来,太子帮胤祺忽悠康熙一把,胤祺全须全尾出来,康熙就跟太子讨论分封后宫一事。
这种事没必要跟太子讲,而康熙想的远,如今已是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已经四十七岁,再过几年半百了。即便康熙希望长命百岁,但人啊,总得现实点。老了就老了,不能不服气,心里想的搁在心里就好。
待他双眼一闭,生下儿子的嫔妃不用康熙操心,没生下孩子,或者只生下格格的嫔妃就得靠太子过活。如果升谁的份位,太子心中不乐意,现在不说只是先记在心里,将来又是个事。所以康熙才多此一举。
康熙却不知道他想多了。太子妃不管东西六宫的事,太子忙的脚不沾地,太子妃不讲,他连康熙后宫有多少嫔妃都不清楚,怎能谈得上不喜。
胤祥重活一世,知道两个妹妹出生后章佳氏的身体变得非常不好,所以今生就管胤禛要好多补品,又求胤禛请御医给章佳氏看病。
胤祥前世小时候有权宣御医,但章佳氏身份低微,御医根本不上心。今生不同,太医院的御医都怕四爷,四爷让院使去给章佳氏看病,虽然按规矩不需要他去,院使也不敢有丝毫迟疑。
章佳氏的身体比前世好很多,此次康熙封赏后宫,生下阿哥的章佳氏和良贵人赫然变成敏妃和良妃,太子爷表示这样极好。
康熙又圈几人,有两个太子爷根本没听说过,一边感慨汗阿玛艳福不浅,一边点头。
记录后宫嫔妃的那张纸上最上面是皇贵妃,太子见康熙盯着佟佳氏几个字停顿好一会儿,又往下看,“皇贵妃的份位二十年没动了。”
康熙抬头,“你想让她动一下?保成可知皇贵妃上面是什么?”
“不就皇后么。”太子爷说的那个轻松。
康熙一噎,“佟佳氏成为皇后,胤禛就是嫡子。”
“儿臣知道啊。”太子爷望着他,潜意思不言而喻,康熙说了句废话,“你真不知还是装不知?”康熙再次问他,不禁拔高声音。太子爷掏掏耳朵,“汗阿玛小声点,儿臣能听到。我又知道什么装不知了?汗阿玛说话别没头没尾,很烧脑的。”
康熙真想给他一巴掌,“再装朕下旨了?”威胁道。
太子晒然一笑,“儿臣好像从未跟你好好聊过这事。”眼看着要把亲爹逼疯了,太子难得认真起来,虽然知道接下来的话不适合对一个帝王讲。
历史上有那么多例子,雄才大略如汉武帝,文治武功如唐太宗,都在继任者问题上出过错,类似登基的问题,不知何时变成了皇帝和太子两代人不敢触碰的话题。
康熙年龄越来越大,太子即便想躲避,早晚要面对摊开在他面前的问题。
“汗阿玛大概不知儿子其实早就知道胤禛一出生便与众不同。”太子见康熙脸色一变,轻笑道,“儿臣四岁时已记事,‘天花事件’就刻在儿臣脑海里,皇贵妃当时对汗阿玛讲的话,儿臣至今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