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初唐之杜家千金 >

第12章

初唐之杜家千金-第12章

小说: 初唐之杜家千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听这话,明明字字都是宽慰之言,可心中却不能简单释怀,脸上的愧色越见浓郁。

  冷眼看着三人脸上的愧色,杜构不愿再与他们多言,随手指了个屋里的丫鬟,就命其将三人送出府去。

  ☆、16为女回府

  这时才得以说话的杜荷,拉着小妹因诊脉,被大夫拉出被中的小手,放在自己也不大的手中暖着,转头看着兄长着急的问道:“哥,你把大夫都送出府去,那小妹要怎么办?”

  对这个没有自己一般聪明的弟弟,杜构向来是哄着向着的,见他如此着急,想必是对这个妹妹上了心,虽不是同母所生,但总归是自己同父的妹妹,杜构也没有那么硬的心肠,对面临生死的妹妹不做理睬。

  “那几个大夫,本来就是庸医,留他们下来又有何用,再说父亲不在家中,哪里能留三个外男在家中,这传出去府里还有名声在吗?”

  杜荷听完兄长的解释,也知道是他欠考量了,可他也只是担心妹妹,虽然今天才第一次真正见面,杜荷就是知道,他喜欢这个还不知事的妹妹,明明知道这么小的妹妹,怎么也不可能听得懂他背书,可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不管他背读的好不好,都会看到她欢喜的小模样。

  这让在家里有个兄长,不管是读书还是懂事,都要强过他太多的杜荷,怎么会不觉得自卑,哪怕这个哥哥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杜荷还是对他不能完全交心,更何况他自小被娘亲照顾长大,哪怕娘亲不是他的生母,可小时候的关心爱护,怎么可能全部都是虚假的。

  还有在父亲给他启蒙,让他背书习字时,他知道自己没有哥哥聪明,可为什么只有娘亲告诉他,用心和努力就算背的慢些,总是都能背下来,可是爹爹,还有口口声声说是比娘亲还亲近的哥哥,却只会在他背错点小地方时,就用不该和失望的神情看着他。

  他虽然年纪小,许多事情都不懂,却还是能分辨的出,那些人对他是真的关心和爱护,绝不会因为几句说辞,就把多年的关怀遗忘干净。

  娘亲在他启蒙后,就听爹爹的话,让他搬出馨雅院,搬去兄长的院子同住,送他离开院子的前一晚,还曾特意叮嘱过他,不要玩闹的太过,惹恼兄长使其对自己不喜,日后他除了依靠父亲,就是血脉相连的兄长,“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自古传下来的话,总有它的原因在,无论如何,他们两人是怎么也不会害他的。

  就是这些话,让杜荷虽然不喜读书,却还是日日跟着兄长读书,只是今天第一天见着小妹,才觉得背书并没有那么难,他是真的喜欢娘亲和妹妹,所以从来不曾求过哥哥的杜荷,在听到院子的丫鬟,说妹妹身子不妥,大夫们都没法子医治时,求着兄长陪他一起前来。

  可现在大夫都被兄长赶走,妹妹又该怎么办,想到他今早还在一起玩耍的妹妹,可能就这么一睡不起,杜荷眼里的泪都快掉下来,小手紧紧抓住妹妹的手,一脸恳求的看着兄长。

  杜构怎么受得了幼弟如此,看来杜荷是真的很喜欢小妹,虽不知道原因,毕竟遗直兄长家,也有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妹妹,杜荷也曾跟着前去看过,可不知遇上什么事,每次说起房家小妹,都是一脸嫌弃不喜的样子。

  但既然杜荷喜欢,那不管是因为血脉亲情,还是单纯的因为杜荷,他都不能让自家小妹有事,眼睛看向侯在一旁的小丫鬟,开口吩咐道:“去对门外候着的小虎说,让他先行一步赶去皇宫外,在宫门外弄出动静,递消息进宫里给爹爹知晓,剩下就等我前去。”

  还不等小丫头应下,匆匆赶回府里的杜如晦,听见长子这般没脑子的话,一张脸不知是气是急的通红一片,抬手指着杜构就开口说:“谁都不用去了,这宫门是你们能随便闹出事来的?本以为你是个聪明的,没想到也这般没有城府,回去抄写礼法篇十遍,等会儿再去教训你。”

  杜构话刚说完,就听到门外响起斥责之言,听着熟悉的声音,众人都忙向着声音发出的门口看去,见着自家老爷,身穿蓝色无袖褂衣,衣边寸宽黑色,绣有金色包边和白色祥云的衣衫,甩着宽袖紧皱眉头,不悦的看着大公子,都销声不敢弄出动静。

  见着因在这么多人面前被爹爹训斥,脸色不甚好看的兄长,杜荷虽心中也惧怕父亲,可想着兄长会前来,也是因他所求,放开小妹的小手,杜荷走上前来到爹爹身前不远处,拱手躬身行一礼后,为兄长辩解说道:“父亲不要生兄长的气,是之前来的三个大夫,都看不出妹妹为何昏睡不醒,荷儿着急才求兄长帮忙想办法,去求陛下应允能让御医前来为妹妹诊脉,若父亲执意要责罚兄长,那就让荷儿一同受罚。”

  之前那三个大夫的事情,杜如晦在出宫前就已知晓,自然也知道幼子所说属实,但他这番惩戒长子,为的不是他为救幼妹的心,而是他没脑子的,竟想出去宫门口闹出事端,虽然如此一闹,因着杜构是他长子,定是不会有性命之忧,可如此一来,日后构儿还想入朝为官,就定会官途波折,皇威不可轻视。

  不过听着杜荷上前说完求情的话,杜如晦心中的火气消了许多,只是唯恐长子自负,终会惹祸上人,还是不好松口,只应下幼子请求说道:“既然你要跟着兄长一同受罚,那为父就应了你,都下去抄写礼法十遍。”

  杜如晦说完这话,见着长子一脸着急的想开口劝说,不想再耽搁为幼女诊脉,抬手阻止他说话,对两人摆了摆手,命他们退下。

  转身看向门外,对着因避嫌不好进门,在外等着刘医丞,杜如晦拱手微微躬身一礼,“又要劳烦刘医丞。”

  刘医丞怎敢受杜大人如此大礼,忙抬手不让他拜下,摇头笑说道:“杜大人何必如此,还是先看看小娘子,大人家人所请的三位大夫,另两位如何刘某不知,可吴大夫曾在太医署进学,虽未能留在太医署,可医术确实不俗。”

  “哦?既然如此,刘医丞尽力而为即可,陛下那里我会前去回禀。”没有太过难为人,杜如晦既然听懂刘医丞的话,就回道。

  得到杜大人的应承,刘医丞安心不少,但还是一脸慎重的走去床边,本就因杜大人的病,陛下对他们太医署的医术有所怀疑,若是今日不能医治好杜家小娘子,陛下那里就更是不好交代,在心中深叹口气,转身对着杜大人拱手点了点头,就坐在床边为小娘子诊脉。

  屋子内的人,唯恐打扰到诊脉,连呼吸都屏住,更不敢弄出一点声响,眼睛紧盯着刘医丞,看到他皱眉,心就跟着轻颤一下,不知过了多久,还不见刘医丞诊脉完,就是想来沉稳的杜如晦,看着刘医丞越发紧皱的眉头,也有些坐不住,上前走到床边,刚想唤一声,问问到底如何。

  不知是不是被惊扰到,刘医丞在杜如晦在身旁站定,就长叹口气,收回诊脉的手,轻轻把杜家小娘子的手放进锦被中,起身对着杜如晦伸手一请,两人走离床边后,刘医丞才摇头一脸惭愧的说道:“杜大人,令千金的脉象平和,只是好似有伤神之患,只是小娘子刚出生仅几日,不知有何事竟能让她伤魂损神至此,这样昏睡确实是养神良方,想必不出明日小娘子就能醒来,但之后几日还会昏睡几次,如此就要大人家眷多多劳心。”

  ☆、17喊声老爷

  几日被拘在宫中,每日补药良药吃着,杜如晦早已忘了,曾见着幼女好似早已知事的样子,乍听到刘医丞如此说,心中也紧张万分,这伤魂损神的病症,真是可大可小,既然连医丞都无从解释,只能等将人送走,在好生问问这几日府里发生了什么事。

  “真是劳烦刘医丞,不知小女可需吃些养神的良药?”既然诊出病症为何,杜如晦忙问道。

  “杜大人,令千金年幼,虽吃汤药会好的快些,但不定会留下后患,不若就似现在这般多睡,等养好精神,再行诊脉看是否需用良药,只是如此需静养多日,确实耗费府内众人心思,若大人想刘某到是可以开方。”刘医丞见着杜家小娘子脉象平和,中肯的对杜大人回道。

  “既然刘医丞如此说,就先无需开方熬药,只是日后还要劳烦刘医丞了。”一日未痊愈,定是还要劳烦刘医丞,杜如晦拱手对着一礼说道。

  两人说了几句台面上的话,刘医丞见杜大人府中不宁,陛下也未对他吩咐,要他定再将大人带回宫中,自然也就不再多留,得了杜夫人听闻此事,感激所赠的法极大师墨宝,推辞不得就先行回宫禀报。

  杜如晦将人送走,就想赶去鑫雅苑,不好入内说话,但隔着门说几句并无不可,只是在此前还要问问家奴,这几日他未回家中,是否有事发生。

  阮祥子承父业,自幼跟在杜如晦身边,就是出外征战的时候,也多次身先士卒,为其主遮挡危险,在杜府内就是杜如晦也给他三分薄面,杜构和杜荷也称其为阮叔。

  在外征战日久,身子不比杜如晦硬朗,但还是想为杜家耗尽最后一滴心血,身为杜府的大管家,这府里的大小事件都瞒不过他。

  杜如晦端坐在书房内,看着眼前年纪还小他两岁,可那斑白的头发,和明显看得见弯下的脊梁,仅看外貌真是难以相信,他如今的年纪才不过四十不惑之年,这么多年他日日夜夜为国事操劳,有多久未曾看过府里的人一眼。

  “阮祥,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杜如晦看着忠奴如此,心中不无感叹的说。

  知道自家老爷什么脾性,一心都放在社稷百姓身上,也是小娘子自出生起,身子就不妥当,让老爷日日挂心,对着府里的人也才多看了一眼,阮祥笑着摇头说:“老爷无需如此,这府里的事情不累人身。”

  不累人身,可是累人心?从不曾为着府里的事情,多动一份心的杜如晦,听着忠奴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